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眼中的硅谷

那时候美国研究生补助费用每月有七八百美元,虽然日子不困难,但也有点紧巴,我们没有什么旅游或中途回国的机会,因为机票很贵。在暑假那几个月我们都去实验室里打工,那段时间收入可以增加一倍,但就一两个月。没有这个机会的人可以做TA ,我们叫RA ,就是助教和助研。这些钱在平时钱不够的时候可以用来应急,比如后来有家属去了,一家人就要搬到外面租房子,当时的房租一般一个月要六七百美元,就得靠那个钱了。所以,有的陪读家属也去打工来补贴家用,但有一点好,孩子可以免费上学。

讲讲你在硅谷那几年的生活?

* * *

硅谷就是那几年发展起来的,我平时到斯坦福大学去,要经过硅谷的主交通线,美国学生就跟我们讲,这个地方将来会很厉害。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大学的教授,还是研究所的研究员,都可以到那里去办公司,做最新潮的产品。

那时候硅谷可能更像乡村,HP、IBM、Oracle 和SGI 等公司都是建厂房比较早的,就像现在看到的中关村的园区里,大部分都是电子、电器和计算机类的企业。当时我们看到的还有Sun 公司、苹果公司等。

硅谷在1983年、1984年已经很成规模了。我们看到他们刚做的楼盘,花园式的,很吸引人,比校园还漂亮。现在看来,也不见得了。现在国内各地都有这样的高科技园区,附有绿坪、实验室等。但我有一个感觉,在建设地面环境方面我们是学会了,然而 硅谷 为什么能成功?就是因为有很多的人才与投资合作,要是人才聚集不到,资金又找不到,光有楼盘、房子、花园,你是做不起来的,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硅谷的高科技能快速转化成产业,这对我的影响很大。中国有人说,做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其实是因为很多中国的科技知识成果没有转化出去。仅仅有一些论文成果或初步的样机,人家确实也不认可,担心它们能产生多少效益。我们有很多科研课题做完以后,都锁在那儿,没有办法转化。学术带头人更多关注的是未来的事,关注明年的课题在哪里,因为如果申请不到未来的课题经费就很难过日子。成果转化还需要专门的经费和专门的人才,要针对市场做产品设计,国内的高校、研究所却没有什么人去做这些事情。

我个人一直认为,我们的互联网产业还有很多问题,包括它的应用,应该有很多可以研究和开发的地方,这方面跟国际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我们的用户数 量很多,但是技术就是技术,你如果不了解这个东西,你就是在很被动地使用它。你买了大量的设备之后,如果不知道这里边的隐患在哪里,遇到问题你就总觉得没把握。

当年国内有人跟我说“人有多大胆,网有多大产”,意指靠互联网赚钱心切,遗憾的是这种操之过急的心态导致了网络泡沫的横生。 nOTA7ZkEfCjRte5z2yH+1GPDLsfK7BTzHYAJq5YGtnTMtGE7xriczMfil4hn0DE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