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比特币历史

1.1.1 从纸币到比特币

最早的货币是什么样子的?

货币一开始以实物的形态呈现,如贝壳、金银等,因为它们具有稀缺性,用于充当一般等价物。

后来开始用纸币进行支付。面值100元的纸币制作成本可能只有几厘钱,却能够换取价值100元的物品,这是因为有国家的信用背书。(背书是指票据的收款人或持有人在转让票据时,在票据背面签名或书写文句的手续。之后就引申为担保、保证的意思,即为自己的事情或为自己说的话作担保、保证)让人们相信本身没有什么价值的纸币能换购100元的商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货币从纸币过渡到记账货币,比如发工资只是在你的银行卡账户上做数字的加法;买衣服只是做减法。整个过程都是银行记账,而且只有银行有记账权。

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时,美国政府因为有记账权,所以可以无限增发货币,这个过程就叫作QE。

什么是QE?

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宽松政策)简单理解就是“印钱”。其中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就是减少银行储备必须注资的压力。具体办法是各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银行金融资产等做法,直接导致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可视为变相“印钞”。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私有银行体系。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

为什么要实行QE呢?

举一个形象的例子,大侠无忌有一些祖传的速效救心丸,行走江湖的时候中毒了来一颗,病危了来一颗,只要吃一颗就保准他生龙活虎满血复活。QE就是这样一个类似速效救心丸的秘方。它出现在你绝望的时刻,让一切美好起来。QE 可以使市场流动性得到改善,可降低利息,而低息环境又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融资环境,这样就可以刺激经济发展。回想美联储2008—2014年的货币政策,2008年为稳定金融系统,2010年和2012年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都果断地服下了QE这一“速效救心丸”。

美联储这几年推出的QE确实对维护经济稳定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使美国经济迎来了连续五年的增长,失业率也从曾经的10%降到2014年的5.9%,为美国GDP增长贡献了3%,并且提供了200万个就业机会,现任主席耶伦和副主席费舍尔也力捧QE。

难道这样做不会带来负效应吗?多印了钱,是不是钱多了,货币就贬值了,有可能通胀?

的确存在通胀的可能。但是请注意:美国的货币是全球性的货币,美联储虽然增加了货币发行量,可这部分货币主要以债券和国债的形式在国外流通。

所以美国这个政策是让全球买单,以分解自己的压力。

正是如此。美国的货币,也就是美元,是由美联储而不是美国政府发行的。美国政府通过向美联储写欠条,也就是国债,让美联储给政府印刷美元。政府使用这些钱去购买需要的东西,也就是说美元=国债,所以某人或某个国家拥有多少美元实际就是拿到了多少美国国债。

那别的国家不骂街吗,我囤美元,结果你给我来个“大注水”?

当然骂了,但是谁让人家是美元呢?这时候有一个叫中本聪的人觉得这样做很不靠谱,于是他想出了一种新型支付体系:货币不能超发,整个账本完全公开透明,十分公平,这就是比特币产生的原因和动机。

1.1.2 什么是比特币

比特币到底是什么?

比特币其实是特别简单的东西,只是现在了解比特币的往往都是技术人员,他们都习惯用专业术语来讲,几个术语抛出来就把大家砸晕了。

百度百科是这样定义比特币的:

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且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的安全性。

这一大串的学术名词都是什么呀?

这样吧,我们来假设一个场景。

案例:小红花的故事

某所学校里的一个班级:大葱老师为了激励同学,会奖励表现良好和成绩进步的同学小红花,用这些小红花可以在班级的书架里面兑换动漫书、小说或漂亮的文具等。

此举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慢慢地,同学们之间的一些交易也开始用小红花作为媒介。比如,小瓜要借我的《名侦探柯南》,就要给我小红花,我得到了小红花就可以去班级的书架上租我爱看的小说。这样一来,小红花就成了我们班级的货币。

但是这个体系最终却崩溃了。

为什么呢?

因为有的同学为了能多换书籍和文具,开始自己制作小红花。小红花的量越来越多,超过了大葱老师往书架补货的速度,最终东窗事发,导致同学们再也不相信小红花了。

就像假币一样。

是的。看到这种情况,大葱老师想了一个办法:不再用实物形式的小红花了,而是记账!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红花账本”,同时在班长那里设置“小红花总账”。当交易发生的时候,同学在班长的见证下填写自己的账本。

班长确保一切正确后,就把这笔交易记录在“小红花总账”上。

比如,我想租借小明同学的漫画,要给他1朵小红花。那么我就在我的账本上记录“小红花-1”,小明在他的账本上记录“小红花.1”,然后我们再拿给班长看,班长觉得没问题后,就在“小红花总账”上记录这笔交易。如果有同学想偷偷修改自己的账本,那么就会和班长的总账对不上,就会出现问题。

但是这个货币体系也崩溃了。

怎么又崩溃了?

因为突然有一天,有同学发现班里长得美丽的女生总是有用不完的小红花。你懂的……

明白了,班长舞弊了,把小红花都给美女了。那能不能让纪律委员监督呢?

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如果纪律委员也舞弊了呢?

也是。那该怎么办呢?

大葱老师确实聪明,看似很难的问题他却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解决办法。

大葱老师的办法如下:

① 不再设立总账。

② 每笔交易全班同学都要记账,不论这笔交易是否涉及你。

③ 在每天下午全部课程结束后,全班同学一起计算当天发生的交易。

④ 奖励每天最先计算出来的同学两朵小红花。

⑤ 在每天计算完之后,一笔交易只有与绝大多数同学记录的一致才能被承认。

举个例子:我想租借小雪同学的小说,需要支付给小雪1个小红花。我先把这笔交易记在我的账本上,然后把付款的单子传递给前后左右的同学,收到单子的同学记录这笔交易后再传给周围的同学,直到全班同学都记录了这笔交易。

这样一来,有人要偷偷修改账本就很难了,他必须与全班同学的账本对账,只有绝大多数(超过半数)同学的账目能跟他的对上(也许有个别同学记错账),这笔交易才能得到认可。这样还调动了同学们计算账目的积极性,因为最早计算出来的同学有奖励。

现实生活中,应该不会有这样的班级和老师吧?

当然不会,我们只是模拟这个场景。我们总结一下:

① 在这个场景中,账本上的小红花就是一种数字货币,相当于比特币。

② 全班同学组成的网络就是一个P2P网络,每个同学就相当于一个节点。

③ “同学.账本”共同组成的系统就好比一个区域链。

④ 不存在一个保存在班长那里的“小红花总账”,这就是去中心化。

⑤ 最先计算出来的同学会得到奖励,这就是挖矿。

⑥ 有一个同学用计算器,算得比别人快,计算器就相当于矿机。

⑦ 如果同学的账本上面都不写自己的名字,而是用自己想的代码表示,这就是匿名性的体现。

这样说我能理解了,但是广场舞大叔大妈能理解吗?

其实他们也容易理解,我们就拿广场舞做例子。假设广场舞俱乐部为了鼓励大家多来跳舞,规定每来一次加2分,无故不来扣3分,领舞一次加1分……积分变动的情况由俱乐部的王阿姨来记录,积分可以在年底兑换花生油等奖品……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银行的职责和王阿姨的职责是一样的——都是记账(只不过王阿姨记的是积分,银行记的是钱)。发工资了,银行给你的账户上加2000元;买了一瓶葡萄酒减50元;存款一年加利息100元;转账就是在你账户上减1000元,在对方账户上加1000元……

但银行与王阿姨最大的不同在于,王阿姨是免费为大家服务的,银行却要向我们收钱。

如果某天我们不想让银行或王阿姨记账了,可以实现吗?

当然可以了,比特币就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把使用比特币的人看成一个广场舞俱乐部的成员,这个俱乐部的积分是这样规定的:

① 每个人最初的积分(就是比特币)都是0。

② 社群里的人共同维护一个账本,无论是否有变动,账本每10分钟更新一次,更新后要通知社群所有人。

③ 社群里的任何一个人都有权记账,只要记账就能获得50个比特币的奖励(每四年减半,现在是12.5个比特币)。

④ 所有想记账的人都要算同一道数学题,第一个算对的人才有资格记账。

抢到记账权的人就可以得到转账的手续费。

那么,将小红花和广场舞的例子搬到网络中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每个记账的同学就是一个节点。在网络中,用户在电脑上运行比特币客户端软件,这样的一台电脑被称为一个节点(Node)。我们把抢记账权从而获得比特币奖励的过程称为挖矿。这些节点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P2P网络,这些网络的节点都参与记账,就形成了一个分布式存储的系统——区域链。

1.1.3 比特币白皮书的诞生

比特币白皮书是如何诞生的?

2008年在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波及世界各地,各国法定货币大幅贬值,人们手里的钱变得不值钱了。

2008年11月1日,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一位自称中本聪(化名)的人在网络上发表了一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比特币白皮书),文中描述了一个全新的数字货币系统——比特币。

比特币系统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系统,它解决了在没有中心机构的情况下,总量恒定的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问题。通过比特币系统转账,信息公开透明,可以放心地将比特币转给地球另一端的人,每一笔转账信息都会被全网记录。白皮书的问世,也标志着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的诞生。

1.1.4 创世区块

第一个比特币是怎么被挖出来的呢?

2009年1月4日,距离比特币白皮书的发布已经过去3个月了。终于,在这个伟大的日子里,白皮书的作者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亲手创建了第一个区块——比特币的创世区块(Genesis Block),并且获得了第一笔50枚比特币的奖励,第一个比特币就此问世。

当时正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为了纪念比特币的诞生,中本聪将当天的《泰晤士报》头版标题——The Times 03/Jan/2009,Chancellor on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刻在了第一个区块上。中本聪这一举动清晰地展示了比特币的诞生时间。

1.1.5 谁是中本聪

2008年11月1日中本聪发表了比特币白皮书,并且于2009年1月4日首次挖出比特币。谁能动用创世区块里的比特币谁便是中本聪本人,所以谁是中本聪呢?

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个“中本聪”,2013年,有人爆料在数学领域有过卓越贡献的望月新一就是中本聪,但是并没有给出直接证据。2014年,黑客黑进了中本聪用过的邮箱,并且找到了邮件的主人多利安·中本(Dorian Nakamoto),随后多利安表示自己只是偶然获取了邮箱的地址和密码,并不是中本聪。2016年,克雷格·赖特(Craig Wright)表示他是中本聪,并且能提供中本聪的私钥。但随后,赖特因为无法面对大家的质疑而撤回自己的声明。

所以到目前为止,谁是中本聪一直是一个谜。 hO8tyOXdpYdVevJLRRyflS7she+35EI5NMF1ZxoYiZoXqJ6aM8uR42Y3u8F3Cvx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