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初学拍摄古建筑经常会问同样的问题:“什么焦段的镜头适合拍摄古建筑呢?”这个问题非常不好回答,因为任何焦段都适合于古建筑摄影,主要取决于所拍摄的场景和对象。
一般情况下,在等效35mm的照相机上,镜头焦距在28mm以下的属于广角,20mm以下的属于超广角。超广角、广角镜头的基本特点:一是镜头视角大,视野宽阔,从某一视点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要比人眼在同一视点所看到的大得多;二是景深长,可以表现出相当大的清晰范围;三是透视感强,善于夸张前景和表现景物的远近感,这有利于增强画面的感染力,比较适合拍摄大场景。而拍摄古建筑往往受空间、场地局限,一般24mm以上的镜头很难拍摄全景、大景。因此,超广角、广角镜头在古建筑摄影中应用最为广泛。
大理古城 拍摄于大理古城。
相机:佳能5D Mark Ⅱ 镜头:佳能TS-E 17mm F4L 焦距:17mm 感光度:ISO250 光圈:F5.6 快门速度:1/15秒
土楼遗梦 拍摄于福建永定。
相机:尼康D800 镜头:尼康14-24mm F2.8 焦距:14mm 感光度:ISO800 光圈:F2.8 快门速度:15秒
横平竖直是建筑最自然、最真实的表现,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均如此。因此,除有特殊创作意图外,拍摄古建筑必须做到横平竖直。使用超广角、广角镜头拍摄古建筑不像拍摄普通风光那样简单、直接,除了会使用之外,还必须学会控制镜头带来的畸变。使用超广角、广角镜头实现横平竖直的方法有3个:一是拍摄时将机位升高至主体建筑高度的一半,端平相机,使水平线居中。
碉楼 登到碉楼对面的房顶上拍摄,保持相机水平,即便采用了普通超广角镜头,同样可以有效克服畸变。
相机:佳能5D Mark Ⅱ 镜头:EF 17-40mm F4L USM 焦距:17mm 感光度:ISO100 光圈:F5.6 快门速度:1/125秒
二是端平相机,不偏不倚,在后期制作时,再进行二次构图,即:把相机水平放置,使用广角镜头,先横平竖直地拍下被摄古建筑,然后后期时再进行二次构图,把多余部分切除,这样就需要在拍摄时即对后期二次构图有一个明确的想法。
普宁寺 拍摄于河北承德普宁寺。拍摄时,意图以红墙为引导线,重点表现佛塔,同时计划使塔居于最终作品的右1/3处偏右一点,让墙体上的字与塔形成呼应。因此,端平相机,拍摄时即做到前期预料到后期,图片裁剪后形成下面这种效果。
相机:佳能5D Mark IV 镜头:佳能EF 11-24mm F4L USM 焦距:11mm 感光度:ISO100 光圈:F9.0 快门速度:1/100秒
三是后期修片时,在Photoshop中选择“滤镜-镜头校正”命令,将有镜头畸变的照片校正为横平竖直。但是,采用这种方法使用超广角、广角镜头时,必须对后期有非常明确的预判,需要对后期校正后所保留的部分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下面这幅图片《风雨广济桥》就是使用普通广角拍摄的,可以看出建筑有明显畸变,通过后期可以实现“横平竖直”的效果,但画面的信息量大大减少,其画质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风雨广济桥 使用普通超广角镜头拍摄,图片有明显畸变。然后通过在Photoshop中选择“滤镜-镜头校正”命令即获得横平竖直的效果。通过校正前后对比,可以发现拍摄时必须对校正后的效果有一个清楚的预判。
相机:佳能EOS 5D Mark Ⅱ 镜头:EF 17-40mm F4L USM 感光度:ISO100 光圈:F5.6 快门速度:1/60秒
变焦镜头就是通过移动镜头内部的镜片来改变焦点的位置,改变镜头焦距的长短,并改变镜头的视角大小,从而实现影像的放大与缩小的。标准变焦镜头通常是从广角(24mm~28mm)到中焦(70mm~105mm左右)的。这个焦段相对于超广角、广角镜头是有较少变形的自然视角,可应对多种多样的场景,适合风光、人像、纪实、小品等题材,运用最为广泛。在古建筑摄影上虽不像超广角、广角那样常用,但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焦段,特别是拍摄古建筑人文纪实类的作品时,最适合使用。在视野开阔的地方拍摄古建筑,在空间狭小的地方拍摄其细节时,也需要使用标准变焦镜头。
寻 拍摄于北京北海公园,站在五龙亭上拍摄白塔,如果使用超广角镜头会使白塔太小,如使用长焦镜头则前景不利于表现,所以使用标准变焦镜头恰到好处。
相机:佳能5D Mark Ⅱ 镜头:Canon EF 24-70 F2.8L 焦距:28mm 感光度:ISO400 光圈:F5.6 快门速度:1/400秒
晋祠 拍摄于太原晋祠。
相机:富士GFX 50S 镜头:富士GF 32-64mm F4R LM WR 焦距:32mm 感光度:ISO100 光圈:F4.0 快门速度:1/60秒
中和殿 拍摄于北京故宫。
相机:LEICA X VARIO (Typ 107) 焦距:28mm 感光度:ISO100 光圈:F3.5 快门速度:1/2 000秒
在等效35mm的照相机上,中长焦镜头即焦距从85mm~300mm的摄影镜头,是普通远摄镜头。这个焦段的镜头最基本的特点是,镜头视角小,所以视野范围相对狭窄,把对被摄体聚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限制在一定尺度内,用于突出被聚焦的部分;景深缩短,能把远处的景物拉近,使之充满画面,具有“望远”的功能,从而使景物的远近感消失,能使前后被摄物产生压缩感。
在古建筑摄影中,中长焦镜头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特别是拍摄古建筑细节最需要这个焦段。拍摄大跨度的古建筑群时,也需要它。
雕花斗 栱 拍摄于浙江东阳卢宅,使用中长焦镜头拍摄古建筑细节更宜于表现。相 机:佳 能 5D Mark Ⅱ 镜 头:佳 能 EF70-200mm F4.0 IS USM,焦 距:81mm 感光度:ISO1 000 光圈:F5.0 快门速度:1/80秒
承德外八庙 站在承德行宫东侧的小山包上拍日落,使用中长焦镜头可以把行宫的琉璃万寿塔和小布达拉宫同时压缩在同一幅画面,并使其远近感基本消失。但这种情况下,要尽量缩小光圈,以有效增加景深。
相机:佳能5D Mark IV 镜头:佳能EF70-200mm F4.0 IS USM,焦距:135mm 感光度:ISO100 光圈:F9.0 快门速度:1/250秒
宝顶 拍摄于北京天坛公园。
相机:佳能 7D 镜头:佳能 EF70-200mm F4.0 USM,焦距:168mm 感光度:ISO100 光圈:F8.0 快门速度:1/60秒
鱼眼镜头是一种焦距在6mm~16mm的短焦距超广角摄影镜头,“鱼眼镜头”是它的俗称。视角一般可达到180°(8mm),在接近被摄物拍摄时能造成非常强烈的透视效果,强调被摄物近大远小的对比,使所摄画面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鱼眼镜头具有相当长的景深,有利于表现照片的长景深效果。鱼眼镜头的成像有两种,一种像其他镜头一样,成像充满画面;另一种成像为圆形。无论哪种成像,用鱼眼镜头所摄的像,变形相当严重,透视汇聚感强烈。
鱼眼镜头在古建筑摄影中偶尔会用到,可以摄入画面的视角非常宽,表现力特别强。但用这种镜头拍摄时要注意使被摄主体尽量居画面正中心,以防因畸变过大导致主体变形。
合掌岩石窟 拍摄于福建南平顺昌。
相机:佳能5D Mark IV 镜头:佳能EF 8-15mm F4L USM,焦距:8mm 感光度:ISO100 光圈:F7.1 快门速度: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