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信息化战争军队心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

战斗力是一支部队作战能力的最终体现,毛泽东曾经指出:“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战斗力具有可变性,任何一支军队都不可能做到任何情况下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力,尤其是在战争状态下和战斗过程中,战斗力变化更为剧烈和明显。信息化战争的突然性,巨大的杀伤力和破坏效应,战场态势的变幻莫测等诸多因素,会空前加剧参战者情绪波动的幅度和程度,引发各种不良心理现象的出现。这些心理问题会破坏官兵自身的协调,引起思维混乱,会使官兵的自制力下降,甚至会出现自伤和伤害他人的情况。即使有再高的军事技能、高度的思想觉悟和英勇顽强的精神,人的智能、技能也难以发挥出来。如果官兵出现不良心态时,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来加以调控,就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通过信息化战争心理服务工作,能够随时对不良心态进行控制、调整和纠偏,使战斗力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动态水平上。

(二)有利于官兵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念

官兵对敌作战的必胜信念是力量的源泉,也是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而官兵对敌作战的必胜信念又与信息化战争心理服务工作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提高信息化战争心理服务工作水平,可以使官兵在作战中表现出高度的战斗积极性,提高心理机能,把心理活动能量激发到最佳水平,使官兵认识深刻而牢固,情感强烈而积极,意志坚强而果断,行为自觉而有力,个性稳定而持久。因此,信息化战争心理服务工作水平高,则必胜的信念必然会强。

(三)有利于提高官兵的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适应能力是官兵在战争过程中对外界环境及其变化做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心理能力。适应能力强的军人,无论遇到多么艰难困苦、复杂多变的战斗环境都能很快适应,并始终保持稳定、冷静、积极的情绪;而适应能力弱的军人,在这种环境面前则往往表现出过分的紧张、惊恐和被动应付。在信息化战争中,随着军队机动能力的提高和战场范围的扩大,作战环境的变化也呈现出突发性、多变性和快节奏等特点,使官兵不断受到来自外部的干扰和影响,对此,通过研究信息化战争心理服务工作,使官兵具备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适应信息化作战对象及其武器装备的变化,适应信息化战场空间广阔、作战样式多样、作战行动协同性强、指挥复杂的特点,适应作战区域分布广、自然条件恶劣的情况,能够掌握战场行动的主动权。

(四)有利于提高官兵的心理负重能力

心理负重能力是指官兵承受外界强烈刺激的心理能力。战争中当参战者的心理负荷超出一定限度时,就会出现心理疲劳,产生心理障碍,甚至造成心理创伤。在信息化战争中,战场的刺激更加强烈,参战者心理所受到的冲击和震动将会是空前的。如果缺乏足够的心理负重能力,就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反应,甚至会导致心理崩溃。通过信息化战争心理服务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官兵的心理负重能力,使官兵在面对外界强烈刺激时,能够比较自觉地调节心理紧张程度,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提高其心理活动水平。 7dR/17W//JNKM+PxHGA2aPc2g88qydeO+e7BOukk8qm7Nrl6kWawsT2uGNt9S4c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