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接纳变化 迎接不一样
EMBRACE CHANGING AND BE DIFFERENT

最优秀的设计师,一定是勇于接纳变化,迎接新思维的“革新者”

创新思维在设计领域一直被无数次谈起,但创新思维的固化才是最可怕的现象。设计师拥有自己的小圈子,想当然地认为着自己眼中的“创新”。从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到移动端UI设计,再到作为趋势的智能硬件及VR虚拟现实设计,技术革新越来越超出人们的预期,作为商业设计师,特别是移动UI设计师来说,只有彻底革新思维,才能顺应这个极速变化的时代。而思维的革新,恰恰是最难的。

沦为“粉刷匠”的设计师

在UI设计师圈子里,一直流传着这样的几个话题:“不做免费的设计”“吐槽甲方总是改稿”。每次一个设计类公众号发此类内容,转发量和评论数一定是最高的。但是转发归转发,吐槽归吐槽,情况并没有因为设计师的无数次转发而变好。所以事情周而复始,永无休止。仿佛一个魔咒,谁也不肯直面这个问题,于是充满负能量和自我安慰的文章屡屡出现在每一个设计师的朋友圈中。

然而圈子始终只是圈子,设计师的朋友圈都是设计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辛苦的还是辛苦,甲方依然要求“高端大气上档次”,最终问题还是没有任何解决迹象。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我们想引出一个词,就是“粉刷匠”,其实我很想用美工这个词的,不过限于这个词太过敏感,还是选择放弃。

几年前,设计师就是设计师,产品经理还是稀罕角色。但时过境迁,如今的分工细化让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设计师所处的地位。从产品经理到交互设计师,再到UI设计师、动效设计师,设计师已经不足以表达一个职位。分工细化带来的好处就是每个职位的成员永远只需完成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的活儿就可以了,总之一个环节的失误也不会对整个产品产生大的影响。但是缺点也很明显,设计师发挥的余地越来越小,分工细化产生的意见分歧越来越多。每个职位都不愿意只在耕耘自己的那块小天地,问题就这么来了。也就是,谁强势听谁的,谁说得过谁听谁的。我们可怜的UI设计师,本来大部分人就不善表达,加之处在整个开发流程中部,用汉堡包来形容会很形象。产品和交互定完产品方向和原型图,那么设计师还能做什么呢?也许只有上色的份儿了。在这种变化中,大部分设计师默默接受了这种变化,逐步沦为上色工人。设计部门被裁撤,小型产品部门形成,产品经理成为Leader。就算真有意愿表达自己观点的设计师,也会在这种“实力悬殊”的较量中败下阵来。所以设计师大部分不开心,甚至郁闷的原因就在于此。

另一方面,被剥夺话语权的设计师逐渐麻木,或者在这种环境中养成了思维惰性。反正只是上上色而已,其他的我就不关心了,没用!还不如关心下如何提升自己的“设计技能”。恶性循环就这样开始,产品设计及开发环节过多,彼此割裂,因为不了解彼此工作内容,不尊重其他职位“专业度”和劳动成果的情况便时有发生。而这种情况的受害者,越往产品流程后端的职位越明显。

所以设计师陷入了怪圈,工作不顺利,不开心,以为自己专业技能不足,拼命学习专业技能,依然不开心,继续学习专业技能,还是不开心不顺利,就这么循环往复,直到职业生涯结束。有人设立目标要转交互,有人要转产品,有人则转行脱离设计师这个圈子。

如何避免设计师沦为“粉刷匠”?一方面,设计师需要转变和开阔自身思维,将自己的眼界从视觉部分扩大为基于“产品和用户为核心”的设计。另一方面,也是最难以转变的,就是大脑中长久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认为设计师就是做视觉的。其实,设计师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不仅仅只关注视觉部分,他也会是一个CEO、一个商人、一个产品经理。

接纳新事物,顺应快速变化的设计趋势

在当今这个速食文化盛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要做一名互联网行业的UI设计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大部分设计师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自己已然已经很累,然而却还要持续奔跑,因为一旦你停下来喘口气,就有可能被身旁的队友超越而掉队。所以我们疯狂地学习新的设计趋势、新的技能,大批从事平面设计和网页设计的设计师转行成为移动端UI设计师。但并不是每一位寻求转变的设计师都会成功,为什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转变了行业,却没有转变思维。

转变思维的第一步,不妨从拥抱变化,接纳新事物开始。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思维都是很难被改变的,思维是一种“偏见”,无时无刻不在纠正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和方法。但对于设计师来说,我们同样也是最不应该被旧事物禁锢的一个群体。设计师如果不去创新和接受改变,那你的作品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永远都是千人一面的设计、千人一面的调调,怎样才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举一个我所经历并且深有感触的事例,也是最初级层面的例子—软件。无一例外,在99%设计师都在使用Photoshop作为自己设计的基本工具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工具居然是Fireworks,当初选择这款工具,并不是所谓的兴趣和偏好使然。在当时对比了几款主流的设计工具,发现Fireworks无论从上手速度还是使用便利性来说,都完全满足自己当时的设计需求,并且作图速度很快。虽然Fireworks在当时显得“非主流”,但似乎并没有对自己的工作及沟通产生太多影响。相反,这种选择让我更快地开始热爱设计这个职业,更快地上手并取得成就感。“成就感”这件事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在很长一个阶段不能产生成就感,那么就会开始对当前手头学习的项目打退堂鼓,甚至放弃。所以,很庆幸,我在不寻常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转而想到对于新工具的接纳程度上,相当多的设计师是无比排斥的。由于某种机缘,自己误打误撞成为现阶段推广Sketch的主力,也在公开场合做过很多次演讲来推广这款可以为我们的设计效率带来大幅度提升的工具。但是现实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我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习惯所带来的“偏见”,以及被推广人群由此产生的对人和对事的冷嘲热讽。“我手头上的工具已经足够好用,你推荐的这个有什么好的?”“别人都在用某某某工具啊~”“没有中文版啊,我英文很渣啊!”……扑面而来的“惯性”使然的言论让我感觉压力很大,也使我第一次认识到“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这种“习惯”源自思维层面,大部分人不愿意放弃他们已经足够熟练但效率低下的工具来接纳一件能为他们带来工作效率巨大提升的新事物。因为新事物可能会带来他们固有技能的“失效”,权威迅速被打破,让他们无所适从。

然而快速变化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却从来不等人,人类进步和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生产力工具所带来的巨大革新,很庆幸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伙伴与自己站在了一起,主动去推广和促进这种变革,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认同并接纳这种新的设计生产力工具所带来的操作方式和思维的变革,并将其投入到现实工作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据Sketch官方团队Bohemiancoding统计,两年间,使用和接受这款全新的设计工具的设计师增长了十倍还要多,设计师的工作流产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可以更专注于思考设计和产品本身,而不是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如何使用工具上面。

当然,设计工具的故事只是设计思维转变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只有勇敢地踏出跟别人“不一样”的第一步,顺应快速变化的设计趋势,才能逐步将这种“不一样”衍化成自身独一无二的“特色”,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别人无可取代的位置。

设计师小伙伴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拒绝被指点江山—做具有产品思维的设计师

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在各种场合看到各种调侃式的“指点江山”图,一台沾满指纹的苹果电脑,一个满面愁容的设计师,以及设计师背后站着的无数人,他们时而紧盯屏幕,时而埋头沉思,时而伸出手指,在那台“高贵”的显示器上按下宝贵的指纹。而你要问,我是哪位?没错,你就是那位同样坐在电脑前面的苦逼设计师。

这里并不想再为设计师鸣不平,发表一篇檄文来痛斥站在你后边的那群人的所作所为。我们最想讨论的,是设计师究竟如何做,才能摆脱这种现状。在本书前面的几篇文章中,我们直面了这样一个话题—“沦为粉刷匠的设计师”,如果当真成为一个粉刷匠,试想,你还有多少话语权来决定屋子究竟要粉刷成什么颜色?最终结果就是,屋子的主人让你粉刷成什么样,你就粉刷成什么样。

虽然经过互联网行业这么多年的发展,设计师的地位已经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提高,收入及工作环境也在大幅改善,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仅仅只是表面现象,依然有大批公司将设计师单纯地认为是画图的。原因仅仅是其他人的思维太过保守吗?我并不这么认为。设计行业出现得比互联网行业早很多,从某种意义上,人们(包括设计师自己)还将它看作一个传统行业,认为设计师只是负责视觉部分的传统观念,依然固化在相当多从业者的思维中。越是趋近于传统的行业,其本身就越难改变,这一点在前面已经提及多次,不再赘述。低门槛让无数期望着高薪的求职者蜂拥而入,然而入行的他们却面临着更多的苦恼。虽说商业设计师是戴着脚镣跳舞的舞者,但这个脚镣从某种程度上却是设计师自己加给自己的。大部分设计师致力于提升的并不是眼界和思维模式,他们几乎用尽百分百的精力把自己变成一个“匠人”。是的,匠人没有什么错,但你必须要面临的一个事实,就是脱离基于产品和用户层面思考研究的设计师最终沦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匠人”。无外乎设计师一边无数次吐槽被指点江山,一边却不去改变自身,总是期望为他们下达“高端大气上档次”命令的需求者某天善心大发,世界大同。你可能会觉得我唠叨这么多,但还是疑惑,究竟怎样才是“具有产品思维”的设计师呢?再次举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在作为公司设计团队的Leader的时候,我常常会问面试者或者自己的下属这样的问题,你觉得这个产品为什么好?理由是什么?比如某一天在用到某款运动耳机附送的APP的时候。这是一款蓝牙运动耳机,佩戴者使用的场景是跑步或者其他运动过程中。那么这款APP是这样的。

看到这些APP界面后,我第一直觉就是为什么这款应用的文字这么大呢?随后马上豁然开朗,因为用户在这个使用场景中很难查看或者集中精力操作手机,任何一刻的分心都会让他们处于危险之中,这款应用能帮助他们记录步数、运动轨迹及数据统计。然后我编辑了一条信息发布至朋友圈:

不一样的Tips:

你知道吗?运动型应用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大字号,因为在此情境下,使用者需要最大限度地简化操作,保持运动专注,同时减少运动时分心造成的意外。

出乎我的意料的是,这条朋友圈发出后,不同设计师的不同回应。有些人首先关注的问题就是美观问题,典型的回复:“这样感觉界面美化度没有了”“文字没有对齐”。当然也有贴题的:“按钮之类的在面积上更好点击了,运动状态下会引起手的抖动”……

如果把这个当作一个简单的产品思维的测试来说,不同设计师的第一反应体现出巨大的反差。关注界面美不美观成为大多数设计师的一种条件反射,但这似乎并没有错;但另一部分从文字大小层面延展到运动场景的设计思考方式更让我感到欣慰。在这里,并没有对错,只是想表明,怎样思考才是基于“产品”角度来设计。

为了验证这种观点,在随后几天的晚上,我进行了几次夜跑体验。对于作者这种手机不离身的人来说,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巨大晃动让观看手机内容成为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在进行中速慢跑过程中,微信上的文字几乎不可阅读,只有停下才能进一步操作。而这款耳机附带的运动应用却能让我进行简易的操作,比如切换活动状态、观看运动数据等。

只有用产品和用户的眼光做设计思考,才能真正摆脱仅仅是为自己而设计的想当然状态,真正完成为用户服务,让用户真正可用和好用的应用。没人在跑步的时候在意你的应用是否足够“美丽”,除了设计师自己。所以,你到底在为谁设计呢?

产品思维并不是空空而谈,只有真正深入使用场景,了解用户喜好,才能成为一位伟大的具有产品思维的设计师,而不是永远被指点江山的“工匠”。值得高兴的是,近一两年,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提出“产品型”设计师这个观点,虽然这只是一个萌芽,但作为无限苦恼的设计师,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真正摆脱束缚,让自己和其他职位的角色由对立和指挥关系变为相互补充,有益协助,这也是成为“不一样”的设计师的一个最重要的理由。

你不是一个人
谈谈Sketch背后的故事和它的生态圈

在当今巨头统治世界的商业环境中,要做一个特立独行,从萌芽到被无数大众广泛接受的产品并不容易,软件的生态圈形式则更为严酷。一种文件格式的使用人数就可以决定一款工具的生死,就比如在几年前,别人都在用Word的Doc文档,你却在用Page工作;别人都在用PowerPoint写策划案,你拿着Keynote玩小清新。这么做的结果就是,使用者无疑死得会很惨。是啊,“不一样”总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就像仍有99%的设计师在用Photoshop输出PSD文件,你却走上了Sketch的不归路。

但是我们无数次提起,这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变化速度快得令人发指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无数的新鲜事物喷薄而出,如同肥沃的土地中撒的种子,在我们不经意之时,它们已经冒出了无数的幼芽。这不是一本讲解Sketch工具如何操作的书,但是我们还是想拿出一点时间,来聊聊Sketch背后的故事,和它所建立的生态圈。

说到Sketch就不能不提Fireworks,静电的设计生涯也是从Fireworks开始的。没错,那时我是Fireworks粉丝而非Photoshop党。在二零零几年那会,Macromedia公司大名鼎鼎的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Flash、Fireworks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但是很无奈,当Macromedia公司被Adobe收购后,这三个软件就进入了后妈养的模式。Flash今年已经改名,Dreamweaver不温不火,Fireworks呢,对不起,你以后再也看不见它了。CS6版本已经是它的绝唱,Adobe放弃了它。

其实Fireworks和Sketch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首先它是一个矢量与位图操作混合的工具,矢量部分,Fireworks对路径和图形的操作非常棒,它的布尔运算功能也是非常强劲的。使用Fireworks来做设计非常快速。另外Fireworks的所选即所得跟Sketch也类似,当我接触到Sketch这款软件的时候,没多久就非常容易地上手了,因为它们的操作真的非常相像。到2014年,Fireworks已经停止更新,挺伤心,但我必须要寻找新的替代品。几乎要绝望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一篇Sketch的介绍文章,便下载来试用。对,Sketch就是它了。

Sketch当时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多画板功能,在一个界面可以同时编辑多个UI界面真的非常方便。记得当时Sketch的版本是3.0,一路下来跟了将近三年时间,现在版本已经变成了40。Sketch在这将近三年的时间里一直给我的工作很大的帮助,自己也变成了Bohemiancoding(Sketch工具开发团队)的义务宣传者,结识了很多同样喜欢Sketch的朋友。

在国内,我可能并不属于最早接触Sketch和推广它的那批人。网络上资料不是太多,但印象最深的要算是Sketch中文网,由于做得早,所以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排名一直很靠前。这个站的站长名字我印象挺深,一个叫匡雪婷的女生。但现在已经很低调,除了偶尔出没在某个问答网站,她做的网站已经基本处于荒废状态。偶尔活跃的就算是讨论组中的一些帖子。当然国内现在活跃的群组除了JingDesign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贡献自己的知识。不过还是要感谢她在初期对Sketch推广做出的贡献。

2013年算是Sketch在国内的发展初期,2014—2015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那么2016—2017年会是Sketch爆发的两年,我们拭目以待吧。

前面为什么聊到Fireworks呢,其实Fireworks和Sketch的关系还是挺大的。从Geoff Teehan对Sketch创始人Pieter的访谈录中可以看出,Adobe砍掉Fireworks这个项目的时候,这是Sketch销量的一个高峰。另一个高峰则是Adobe推广它的付费订阅收费形式这个节点。其实很多人是从Fireworks转到Sketch的,静电作为Fireworks的使用者,确实是感同身受。

接下来聊聊Sketch的开发商Bohemiancoding这个团队。这个团队在2008年成立,最初团队只有一个人,就是Pieter Omvlee。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开发Drawit和Fontcase,Drawit可以看作Sketch的前身,Fontcase呢,是一款Mac平台的字体管理软件。

随后的2011年是Bohemiancoding开始发力的一年,这一年团队迎来了合伙人Emanuel Sa。Emanuel Sa负责设计,而Pieter负责开发,俩人在这一年爆出了奇迹,Sketch 2.0赢得了2012年的苹果设计奖,虽然当时的软件bug还非常非常多。

经过两年的打磨,2014年Bohemiancoding发布了大版本也就是Sketch 3.0,定价99美元。其实大家可以看出Sketch的开发过程是非常缓慢的,人少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另一方面Pieter这个人对于如何做产品有他很独特的一套见解,在Pieter的访谈录《Sketch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里提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也是当今我们设计师以及任何一个产品人都值得深思的观点。

Geoff问,现在Bohemiancoding团队是怎样的构成呢?Pieter说现在一共有13个人。这其中很多人会承担多种职能。团队里有6个开发工程师,一些设计师、技术支持还有QA,另外的一些人负责插件和脚本社区。更重要的是,这个团队中的大部分人是一专多能,另外,他们是通过互联网远程办公的,这是一种很独特的团队构建形式。他们不用天天见面,只需要在家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好。

当Geoff提到,为什么不选择在硅谷办公时,Pieter说他不喜欢硅谷这样浮躁的环境。当然另一点,就是通过远程办公,可以让团队的成员不需要考虑同在硅谷生活的人竞争。其实静电还挺羡慕这样的工作形式的。

接下来Geoff问Pieter是否有关于接受外部投资的打算。相信Sketch的粉丝都会非常关注这个问题。访谈中Pieter的观点也很犀利,他说我们自给自足挺好的,现在公司还有盈利这不好吗?确实很好,有得赚为什么要接受外部投资呢?来看看Pieter的原话:

如果接受了一项外部投资,这将意味着将公司相当大的一部分交给了外部投资者,很容易理解,这些投资者希望通过投资获得巨额回报。也许会通过一些方式和手段来达到目的,但这种方式和手段,在我看来并不是真正对Sketch有益处的。我想通过一种我认为正确的方式让公司成长,并且不会有额外的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让公司的成长方向偏离。另外一点,有了这些投资,公司可能并不会像我期望的以最合适的速度来成长。同样,我不想被迫去雇佣那么多的成员,我们不赚钱,然后只能被迫去接受更多的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工程师可能会很快从6个增长到二三十人,我不认为这种做法在这个阶段是明智的。所以,在短期内,接受外部投资并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当我们都在讲求快、竞争、压力的时候,Pieter的这种观点让我觉得很从容,步调速度适当,不要太快,有钱赚,不盲目扩张,不盲目接受投资。讲到这,感觉国内这种觉得拉到投资就引以为荣的风气弱爆了。

另外静电感兴趣的一点就是Sketch是怎么应对Adobe的。访谈中Pieter也表示,Adobe的新工具不会在特色上超越Sketch,因为Sketch在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这一点Adobe是无法复制的。说到这里静电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就这几年被Adobe玩死的软件来看,这样一个巨无霸公司除非在产品思维上能有更多突破,否则这么一艘大船是不太可能轻易掉头的。

访谈末尾Pieter提到了Sketch的质量问题。其实这也是小型团队所面临的一个问题,人手不足,没有足够的测试工作导致bug过多等。记得2015年11月左右,Sketch发布3.4版本,现在想想Sketch撤出苹果应用商店其实挺明智的,跟苹果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App Store的审核速度是多么惊人。虽然当时撤出苹果商店造成了很大的副作用,包括用商店漏洞刷激活码,以及用户迁移失败等问题。但长痛不如短痛,大家现在可以看到Sketch的发版速度的提升有多快,昨天还是39.0,睡一觉起来就39.1了,吃个午饭,已经是Sketch 40.2了。

接下来聊聊生态圈的话题,对于任何一款工具,生态圈的建立都是十分必要的。没有哪一款软件能单打独斗称霸天下。Adobe通过收购、兼并来扩大自己的版图。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有一种选择,因为这是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分析下图所绘制的两个圆形结构,我们将Adobe系列放在中心位置,因为它们现在仍然占据着整个设计市场的主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垄断及霸主地位。但问题在于,如今被Adobe收购的大部分软件过得并不好,灰色的图标表示此款工具行将就木或者已经死去,万年不变的仍然是Photoshop及Illustrator、After Effect这些经典工具,Adobe并没有在这个极具变化的时代带来创新和改变。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使用者都会遵从或者顺应这种垄断,这几年大量涌现出的新型设计工具让昔日的霸主产生了一丝丝寒意。

轻巧,易用,上手速度快,设计效率高,价格具有吸引力,成为这些工具首要吸引使用者的招牌。但如果仅仅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这些外围的工具通过它们自己的努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态圈。什么是“生态圈”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可以在Sketch这里完成一套UI界面的设计工作,然后你需要让它们动起来,这时只需将Sketch文件导入到Flinto,即可轻松地实现高保真交互稿的设计。同样,开发工程师可以直接使用插件调取Sketch中的图形代码,将它们应用到Xcode中。虽然这些工具并不是一个团队完成开发的,但是它们之间建立了某种默契,让彼此直接配合得更好。

生态圈还体现在一系列网站群的建立上,越来越多的网站提供Sketch格式素材的下载,InVision、Zeplin则将设计文档构建为协作系统,简单上传即可以HTML形式查看和分享。

所以,Sketch不是一个人,Sketch使用者也不是一个孤立无援的群体,开源和共享精神为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赋予了更深的含义,也让更多的设计师变得“不一样”,他们不再纠结于工具本身,而是充分利用各种工具所赋予的优势,让自己更专注于“设计本身”。

做“不一样”的设计师并不可怕,也不会孤独。“不一样”是一种从内而外散发出的设计精神,“不一样”让我们变得有特色,这是设计师这个职业的特色,也是我们这个不一样时代的特色。希望Sketch背后的故事能给我们每个人一点点不一样的思考和感悟。 7kYUdNkNhYoY3xWOkUJshJM7W3bj++lPfDHXfiGZgKRNGixJ7nj3k+xzveZdzrc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