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写在“不一样”之前
THE BEGINNING OF THE DIFFERENT

很抱歉,这不只是一本教设计软件的“工具书”

亲爱的设计师小伙伴们,很感谢你能购买这本《不一样的UI设计师》。相信每一位选购这本图书的读者,一定会充满好奇:怎样才算是“不一样”的设计师呢?为什么要做个“不一样”的设计师呢?一个软件就可以让我成为一个不一样的设计师吗?

也许你是被这本书的标题吸引而来的;也许作为一个UI设计的初学者,你想更快速地上手这款Sketch软件;也许这本书的封面吸引了你。在写这本书提纲的时候,我思考了很久,怎样才算是“不一样”呢?不一样,对于设计师又有哪些好处呢?写完《Sketch+Xcode双剑合璧:移动UI设计师快速上手指南》之后,我收到了很多设计师的意见和建议,有感谢,也有批评;有鼓励,也有谩骂。但是不管怎样,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你和我都在成长,我们逐渐意识到一件事情,虽然大家通过Sketch相互认识了解,但写一款软件如何使用的工具书,并不能更快、更好地让大家提升。每一位设计师朋友,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成为能独当一面的优秀设计者。但是否了解了一款当今火热的软件,就能让你成为这样的人呢,那我只能对你摊摊手耸耸肩。

所以,很抱歉,这并不是一本教你如何使用软件的“工具书”。那它到底写什么呢?别着急,让我们聊聊另一个问题。

设计师50%的苦恼,并不来源于技能本身

作为设计师,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少的苦恼,可能是刚刚步入UI设计师这个行业,为自己欠缺经验而苦恼;或者是工作一两年,但是现实的残酷让你打了退堂鼓;或者是你投了无数份简历,但依然无法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或者是工作了五六年、七八年的设计师,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于是你拼命地在网络和书籍中寻找着各种各样的案例文章,每天来一篇“N分钟画一个炫酷图标”的教程。然后,你看到了,照着做了,你学会了。接下来,努力的你做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教程案例,画了很多看起来非常漂亮的界面。“嗯,非常有成就感!这些天的努力让我进步非常快!加油!”你在心里暗暗地鼓励自己。再然后,你把这些作品放到自己的简历里,投给了用人单位。

一天过去了,没有人理你。一周过去了,你满心期待手机能响起面试邀约的电话铃声,可是通话记录中却空空如也。你开始焦躁不安。两周过去了,来北京的生活费所剩无几,上个月的工资即将花完,房贷和信用卡欠款等着还。你考虑着怎么过接下来的生活。你甚至想着借钱或者贷款参加一个学习几个月就可以许诺你上万月薪工作的学习班。你依然努力着,因为你相信越努力的人越幸运。可是现实的残酷让你开始迷茫,你甚至想,UI设计这个行业一点都不好做啊,还不如转行做其他的呢。

殊不知,也许你努力错了方向。因为你缺的不再是技能,而是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提高。

“不一样”源于“思维方式”及自身特色

在中国,据粗略统计,设计师从业者约500万人,当然设计师包括各行各业的设计者,比如建筑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平面设计师等。如此庞大的基数,面对着成千上万手中和你拿着一模一样作品和简历,没有太多突出特点的设计师,想变得优秀,会成为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

设计是一个创意行业,如果没有特色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只会软件操作和模仿,那么你永远都只是一个“用手干活”而非用脑工作的“设计师”,那么,或许叫作“美工”更合适—虽然这个词是大部分设计师的大忌。

找到自身的“特色”,成为每一个设计师的当务之急。所以,请不要掩饰自己的没经验,因为谁都是从没经验到有经验的。但特色,一定是可以不需要过多工作年限和经验支撑的,存在于每一个人体内的,待发掘或者可以培养的重要内容。

所以,找到自身特色,配合思维方式的训练,摆脱思维惰性,让自己成为一个不一样的设计师吧。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你可能并不需要那么多软件教程和例子,也许只需要那么一点“催化剂”,点燃大脑中的独立思考精神。

“不走寻常路”并不仅仅用来描述一个品牌,放在设计师身上也挺合适,不是吗?

这本书能为UI设计师带来什么?

前文说过,这并不只是一本讲软件操作的“工具书”,但作为一本为移动UI设计师准备的“设计书籍”,我们还是期许它能为每一位购买了本书的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因此,权衡再三,我还是打算从“不一样的工具”入手,带着大家慢慢进入这个不一样的“特色”寻找和发现之旅。

本书第一部分,我们为大家带来了当今火爆的移动UI设计工具—Sketch 40版本的新特性及围绕软件之外的各种话题的讨论和解决方案。不要把它当作中文软件操作手册,因为你无法在手册上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果你想学习软件的基本操作内容,建议你购买《Sketch+Xcode双剑合璧:移动UI设计师快速上手指南》。

第二部分,我们进入大家非常关注的设计工作流程部分。这也是大部分设计师非常关注的内容,也是作者在长时间的工作经历中总结出的适合于绝大部分公司及工作情景的工作模式,希望能为你带来不一样的启发。从另一个层面来说,Workflow(工作流)的优化不仅仅体现在软件操作层面的更新上,运用合适的工作方法和流程,建立规范的思考方式和设计方法,会成为你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秘密武器。

工作流梳理完毕,我们回归设计技能层面,看看当今“不一样”的工具能为我们带来哪些交互和动效层面设计的便利和提升。

最后一部分,回归观点及思考方式。来看看静电作为作者的“不一样”的设计观点。作为有潜力善于思考的设计师,树立自己的观点和适合自身的工作方式至关重要,希望这些独特的观点能成为你在设计过程中的“催化剂”,引燃大家设计的方方面面。

读完本书,你会发现:

1. 看到一份心仪的设计,懂得自我分析和思考做法了,而不是满世界的“求教程”了。

2. 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是自己动脑筋思考和搜索解决办法,惰性消失啦。

3. 接到一个设计任务,不是对着空白的画布脑袋中空空荡荡,而是灵感时不时地闪现了。

4. 工作和生活好像开始稍微顺利起来,苦恼解决了一大半。

那么,你读这本书的目标是什么?

一个前辈告诉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好自己想要得到什么,目标是什么。如果你脑袋空空,任何书籍都不可能为你带来实质的提升。目标明确,才能做好事情,得到提升。比如在从事一份工作之前,就树立一个短期可实现的目标。当然,在读一本书的时候,也请树立一个目标吧!你的目标会是什么呢?首先在大脑中设定这个目标,然后可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看看读完后,你的目标实现了多少?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感悟?

现在,在Sketchchina中国社区分享自己“不一样”的目标,将有机会获得作者签名纪念品。

读这本书之前,我设定的目标: uNqyRm9TbAo97e1p7xBcFANSpzgR3gWTfnQqw4JMaQcCbbgNabovq3hdTpOhaXj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