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17年上半年 信息系统监理师下午试题分析与解答

试题一(20)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单位信息化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机房建设、综合布线、硬件系统集成和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了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

建设单位要求承建单位分析项目建设有可能出现的主要风险因素并给出对应的监理质量控制措施。承建单位经过充分的分析和论证得出了项目主要的质量控制风险因素,部分质量风险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质量风险因素

【事件2】

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承建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机房工程的分包条款,安排了机房工程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后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机房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承建单位将机房工程分包。

【事件3】

由于建设单位对软件测试的要求很高,承建单位对软件测试也非常重视。在软件编码及单元测试工作完成之后,承建单位项目经理安排软件测试组的工程师编制了详细的软件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

【事件4】

在机房施工过程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承建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机房施工现场。承建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承建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问题1】(6分)

针对事件1,根据表1列出的质量风险因素,给出对应的监理质量控制措施,将答案填入答题纸相应表中的对应栏内。

【问题2】(6分)

针对事件2,请回答:

(1)建设单位以机房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承建单位将机房工程分包的做法妥当吗,为什么?

(2)针对承建单位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就安排分包单位进场施工,监理应该如何处理?

【问题3】(4分)

针对事件 3,指出承建单位项目经理安排编制详细的软件测试计划、测试用例的不妥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问题4】(4分)

针对事件4,指出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质量控制以及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准备阶段监理工作的有关内容。

参考答案:

【问题1】

针对事件1,根据表1列出的质量风险因素,给出对应的监理质量控制措施,将答案填入答题纸相应表中的对应栏内。

【问题2】

(1)建设单位以机房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承建单位将机房工程分包的做法妥当吗,为什么?

答:妥。

因为分包必须要按照总包合同的约定,或经过业主同意,同时分包方必须要有相应的资质。

(2)针对承建单位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就安排分包单位进场施工,监理应该如何处理?

答:首先下达工程停工令,要求该部分工程停工。然后,要求承建单位提交《分包单位报审表》并附上分包单位的资质,交由监理机构审批。如果符合分包的条件,则审批通过后再进行分包工程的施工;如果不符合,则原来施工的部分需要由承建单位重做。

【问题3】

针对事件3,指出承建单位项目经理安排编制详细的软件测试计划、测试用例的不妥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在软件编码及单元测试工作完成之后,承建单位项目经理安排软件测试组的工程师编制了详细的软件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不妥,具体如下:

(1)软件测试组的工程师编制了详细的软件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不妥,应该是项目经理编写测试计划,工程师编写测试用例。

(2)在软件编码及单元测试工作完成之后再编写不妥,应该在需求分析阶段,编写测试计划,在设计阶段,测试计划完成,而不是在软件编码及单元测试工作完成之后。详见下表1。

(3)直接编写详细的软件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不妥,应该分步骤完成,具体如下:在需求分析阶段,完成系统测试计划和确认测试计划;在概要设计阶段,完成软件集成测试计划,开始设计确认测试用例,开始设计系统测试用例;在详细设计阶段,完成单元测试计划,开始设计集成测试用例;在软件编码阶段,编写软件单元测试说明。详见下图2。

表1 承建单位软件工程文件

表2 软件单元测试说明

【问题4】

在机房施工过程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承建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机房施工现场。承建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承建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针对事件4,指出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

(1)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承建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机房施工现场不妥,采购的设备存放在施工现场的,需要进行设备到货验收,通过验收后方可放在施工现场。

(2)承建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承建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不妥。需要分析原因,如果是采购时坏的,需要建设单位承担责任(建设单位再要求供货单位承担);如果采购时是好的,并且通过了到货验收,由于存放的原因导致损坏,则由承建单位承担责任。本题中,因为没有经过到货验收,应该由采购部门即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试题二(15)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国有企业作为建设方启动ERP系统建设,建设主要内容包括系统集成、总部机房建设、应用软件开发、总部与全国各省分支机构的网络系统,总投资2亿元,监理费预算500万元。拟选用行业著名监理单位X进行全过程监理。在确定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之前,组织了现场勘察,并就项目建设相关问题与各备选供应商进行了沟通。在招标结束后,确定A公司作为系统集成商负责除软件开发外的其他建设工作,B公司作为软件开发商。请对如下事件进行分析:

【事件1】

为保证工程进度,该国企拟直接选用监理单位X开展监理工作,不需招标。

【事件2】

在现场勘察期间,各潜在投标单位提出应知晓各子项目标底。

【事件3】

在建设过程中,系统集成商A公司拟将中标的全国网络系统的线路建设部分分包给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电信公司,但没有决定是否应该征求建设方的意见。

【问题1】(5分)

针对事件1的描述,该国企是否可以直接选用监理单位X,为什么?

【问题2】(5分)

针对事件2的描述,该国企是否可以向各潜在投标人公布子项目标底,为什么?

【问题3】(5分)

针对事件3的描述,是否可以分包,是否应该获得建设方同意,为什么?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准备阶段监理工作的有关内容。

参考答案:

【问题1】

针对事件1的描述,该国企是否可以直接选用监理单位X,为什么?

答:不可以直接选用监理单位X,因为监理费预算500万元,而根据招投标法及相关法律解释规定,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标:

(1) 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2) 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3) 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4)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第(1)、(2)、(3)项规定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问题2】

针对事件2的描述,该国企是否可以向各潜在投标人公布子项目标底,为什么?

答:不可以公布标底。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22条,招标人设有标底的,标底必须保密。

【问题3】

针对事件3的描述,是否可以分包,是否应该获得建设方同意,为什么?

答:

题干中说的“在建设过程中,系统集成商A公司拟将中标的全国网络系统的线路建设部分分包给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电信公司,但没有决定是否应该征求建设方的意见”不妥。

首先是不可以分包,因为它是属于关键性工作;其次是若分包,必须获得建设方同意。因为:根据《招标投标法》第48条,中标人按照合同约定或者经招标人同意,可以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完成。接受分包的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并不得再次分包。

试题三(15)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信息化工程项目,主要涉及机房工程、综合布线及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其中,应用软件系统开发项目的计划工期为40周,预算成本为500万元。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了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

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承建单位报送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材料时发现,其《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附件仅附有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安全保密资质和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随即要求承建单位补充报送分包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格证明材料。

【事件2】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在进度状态报告中监理列出了第18周(包括第18周)的项目状态数据,详细情况如下:

(1)截止项目状态日期,项目实际已完成的工作量为50%;

(2)截止项目状态日期,项目已完成工作量的实际成本为280万元;

(3)截止项目状态日期,项目的计划成本为260万元。

【事件3】

在综合布线工程的外场施工作业中,由于恶劣天气原因被要求停工5天,造成施工设备闲置5天,损失费用12000元;其后在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导致线路改造,造成额外费用46000元。为此,针对上述2种情况,承建单位要求建设单位分别给予相应的费用补偿。

【问题1】(4分)

针对事件1,请指出承建单位还应该对分包单位的哪些资质证明材料进行审核?

【问题2】(5分)

在请计算项目截止到项目状态日期已完成工作量的挣值 EV、进度偏差 SV 和成本偏差CV,并对项目进度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状态进行评估。

【问题3】(6分)

针对事件3,承建单位是否可以就费用损失进行补偿,为什么?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准备及建设实施阶段监理工作的有关内容。

参考答案:

【问题1】

针对事件1,请指出承建单位还应该对分包单位的哪些资质证明材料进行审核?

答:

承建单位还应该对分包单位的如下资质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安全生产许可文件、类似工程业绩、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

原因:

分包工程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专业监理工程师提出审查意见后,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

分包单位资格审核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 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

2 安全生产许可文件。

3 类似工程业绩。

4 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

【问题2】

在请计算项目截止到项目状态日期已完成工作量的挣值 EV、进度偏差 SV 和成本偏差CV,并对项目进度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状态进行评估。

答:

PV=260

EV=500*50%=250

AC=280

CV=EV-AC=250-280=-30

SV=EV-PV=250-260=-10

因为SV小于0,该项目进度滞后,因为CV小于0,该项目成本超支。

【问题3】

针对事件3,承建单位是否可以就费用损失进行补偿,为什么?

答:

施工设备闲置5天,损失费用12000元,不可以就费用损失进行补偿;

其后在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导致线路改造,造成额外费用46000元,可以就费用损失进行补偿。

原因:

因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费用及延误的工期由双方按以下方法分别承担:

(1)项目本身的损害、因项目损害导致第三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运至实施场地用于实施的材料和待安装的设备的损害,由建设单位承担;

(2)建设单位、承建单位人员伤亡由其所在单位负责,并承担相应费用;

(3)承建单位设备损坏及停工损失,由其承建单位承担;

(4)停工期间,承建单位应监理单位要求留在实施场地的必要的管理人员及保卫人员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5)项目所需清理、修复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6)延误的工期相应顺延。

试题四(15)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单位大型应用系统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实施全过程监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

在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的项目开工会上,总监理工程师宣布了建设单位对其的授权,并对今后召开例会提出了要求。

【事件2】

在需求分析完成后,设计的好坏成了影响质量的关键环节,但承建单位项目经理在如何提高设计质量方面却所知甚少。

【事件3】

为了确保交付的系统不出现严重的软件故障,承建单位项目经理安排给测试组进行测试和软件修改的时间非常充足,测试和软件修改周期占整个软件系统开发周期的 35%,约 15周。据此承建单位项目经理向监理提出按照此计划进行测试并解决测试出现的软件故障,当每周所发现软件系统故障数量逐步减少、不存在A、B类错误、且其他相关条件达到要求时,即可认为系统达到了试运行的条件并可进行系统的验收。

【问题1】(4分)

针对事件1,请指出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问题2】(5分)

针对事件2,从监理的角度看,请列举能够提高设计质量的举措。

【问题3】(6分)

针对事件3,请回答:

(1)“当每周所发现软件系统故障数量逐步减少、不存在A、B类错误、且其他相关条件达到要求时,即可认为系统达到了试运行的条件”的要求恰当吗,为什么?

(2)在这种情况下,可进行系统的验收吗,为什么?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设计及验收阶段监理工作的有关内容。

参考答案:

【问题1】

针对事件1,请指出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答:

在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的项目开工会上不妥,因为应该由建设单位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开工会议。

总监理工程师宣布了建设单位对其的授权不妥,应该是建设单位宣布对监理单位的授权。

【问题2】

针对事件2,从监理的角度看,请列举能够提高设计质量的举措。

答:

在信息系统工程设计阶段涉及的主要工作有用户需求调研分析、总体方案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阶段性测试验收计划等等,这些工作内容比较复杂且制约因素多,因此对承建单位提供的各类设计实施方案进行审查,并采取监理措施,是本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主要包括:

(1)了解建设单位建设需求和对信息系统安全性的要求,协助建设单位制定项目质量目标规划和安全目标规划。

(2)对各种设计文件,提出设计质量标准。

(3)进行设计过程跟踪,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及时与承建单位协调解决。

(4)审查阶段性设计成果,并提出监理意见。

(5)审查承建单位提交的总体设计方案,主要审查以下内容:1)确保总体方案中已包括了建设单位的所有需求;

2)要满足建设单位所提出质量、工期和造价等工程目标;

3)总体方案要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

4)质量保证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

5)方案要合理可行,不仅要有明确的实施目标,还要有可操作的实施步骤;

6)对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的选择、网络安全方案等要进行充分论证。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许多技术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就被更先进的技术所替代,而且所花费的成本可能还更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系统工程中采用最新的、最先进的技术,会给质量控制带来技术风险;

7)对总体设计方案中有关材料和设备进行比较,在价格合理基础上确认其符合要求。

(6)审查承建单位对关键部位的测试方案,如主机网络系统软硬件测试方案、应用软件开发的模块功能测试方法等。

(7)协助承建单位建立、完善针对该信息工程建设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

(8)协助总承建单位完善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包括现场会议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和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等。

(9)组织设计文件及设计方案交底会,熟悉项目设计、实施及开发过程,根据有关设计规范,实施验收及软件工程验收等规范、规程或标准,对有的工程部位下达质量要求标准。

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审定后,由总监理工程师审定签发;上述方案未经批准,建设单位的工程不得部署实施。

【问题3】(6分)

针对事件3,请回答:

(1)“当每周所发现软件系统故障数量逐步减少,不存在A、B类错误,且其他相关条件达到要求时,即可认为系统达到了试运行的条件”的要求恰当吗,为什么?

(2)在这种情况下,可进行系统的验收吗,为什么?

答:

(1)不恰当,还应该拿到初验合格的报告后,才可以进入系统试运行。

(2)不可以,系统的验收,还应该有业主方出具的试运行合格的报告。

试题五(10)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针对省级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信息化主管部门启动了业务系统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建设任务涉及到网络系统建设、应用系统开发和系统集成工作,平台主要是对现有核心业务系统实施监控、审计、分析、决策、财务管控和信息化管控等。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了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

在监理单位全程跟踪下,承建单位完成了网络系统测试方案。建设单位要求监理单位对测试方案严格审查,找出错误的地方。

【事件2】

信息安全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单位要求监理就项目信息安全加强监督管理,委派信息安全专业水平较高的监理工程师承担相关的监理工作。

【问题1】(4分)

针对事件1的描述,监理发现测试方案中没有针对双绞线缆测试的内容。请指出双绞线缆测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问题2】(2分)

在(1)、(2)中填写恰当内容(共选2个正确选项)。

针对事件 1,为保证系统应用的安全性,监理建议承建单位在方案中加入业务应用安全测试内容,包括(1)、(2)、……等等。

供选择的答案:

A.业务资源的访问控制验证测试

B.业务应用程序缓冲区溢出检测

C.业务数据的正确性测试

D.业务数据的可用性测试

【问题3】(4分)

针对事件2,作为监理工程师,请判断以下有关信息安全的描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打勾,错误的打叉)。

(1)信息安全防护是一个“程序”,而非一个“过程”。( )

(2)人员管理不是信息安全工作的核心内容。( )

(3)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用户和应用的数量快速增长,互联网安全也发展得越来越完善。( )

(4)我国电子政务内网必须实施分级保护的安全措施。( )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测试方面的有关内容。

参考答案:

【问题1】

针对事件1的描述,监理发现测试方案中没有针对双绞线缆测试的内容。请指出双绞线缆测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

(1)衰减;

(2)近端串音;

(3)回波损耗;

(4)ACR;

(5)直流环路电阻;

(6)传播时延。

【问题2】

(1)A

(2)B

【问题3】

错、错、错、对。 nG98+IZSi63vFyVrZYUUbDxCyl9VbJxnHYAnpgIIfKRglf78kwjYym245x6m1gM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