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自成为贵州省唯一获批的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以来,紧紧围绕“五化破五难”推进试点各项工作,探索出了有益经验,使城市发展活力、治理能力大幅增强。近两年来,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2016绿色发展典范城市”“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等国家级荣誉。2016年上半年,凯里市GDP增速达15.7%,排在全省经济强县第一位,增比进位综合测评跃升至全省第二位。
以“三线推进、三区互动、三产升级、路网密布、中心开花”为路径,实施“景观在前、产业跟进、城镇建设渗透”的城镇发展策略,促进生态、生产、生活“三线”统筹推进,产、城、景、人融合发展。一是精致规划,推动城市景区化。坚持规划引领,深化多规融合改革,先后调整和优化了230个发展规划,将城市划分为生态线、生产线、生活线三个大型功能分区。按照“一座城就是一个景区”的总体思路,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大道、标志性建筑、标志性景观、标志性项目。开展17个国家级称号城市创建,推动城市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市有重点旅游景区4个,在建景区达15个。二是招商选资,推动园区绿色化。按照产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建设凯里、炉碧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推动产业园区化、园区绿色化发展。坚持机制创新,采取“管委会+公司”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通过政企分离运作,市场化经营,推进开发区建设;坚持龙头引领,按照“龙头企业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建专业园区”模式在开发区内规划建设“园中园”,先后建成大数据信息产业园等9大专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增至50户;坚持高端引进,采取协作办园模式,建设渝凯高新技术产业园、凯里·杭州经济开发区协作园;坚持技术创新,加快优质众创空间和创业平台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技术创新发展联盟,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成创业示范基地10家,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个,炉山-碧波工业园区入列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6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就业14726人。三是因势利导,推动乡镇田园化。按照“山水、田园、乡村、都市”的理念,探索利用低丘缓坡土地发展小城镇新型模式,实施整县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打造一批产业特而专、形态小而美、功能聚而拢、机制新而活的绿色田园小镇。采取“乡镇+平台公司+市直部门”的推进机制,每个乡镇设置1000万启动资金,抓好“8+X”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采取“乡镇+园区”的产镇一体思路,每一个镇(街道)布局一个以上产业园区,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和产城互动,入列省级示范小城镇3个。
把投融资平台作为构建多元投融资渠道、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的主载体,放开投资准入,广推PPP模式,力促城市建设投资总量大幅增长,投资主体更为多元。2016年上半年,全市500万元以上固投完成133.15亿元,其中,非国有投资占比达40.77%。一是资产重组,平台公司“挑大梁”。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启动市属23家国有平台公司整合、重组,并通过资产股权置入、资本直接注入、实体化运作等方式,形成凯里城投等四家AA级融资平台为主导的融资主体,四家平台公司总资产达498.65亿元,净资产达327.45亿元,资金议价能力明显增强,融资成本大幅降低。二是手段创新,城市建设“不停工”。创新多元化融资方式,通过发行项目收益债、公司债、私募债以及地下综合管廊专项债等方式开展融资,累计获批各类债券34亿元。推行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依托文化旅游、教育卫生、市政设施等资源,利用信托、资管、融资租赁等方式多方面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抓实政府引导基金设立,采取设立政策性担保公司、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出资设立新型城镇化基金8支,基金池达315亿元。201年上半年,获批融资137.79亿元,同比增长610.99%,有效保障对扶贫、民生等“短板”事业的大投入,避免城市建设项目等钱开工、缺钱停工。三是“政社”合作,民间资本“成新宠”。制定《凯里市推进PPP建设模式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项目特许经营、投资回报补偿、基础设施定价制度,通过联合、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共同投资、建设与运营经营性基础设施或公共事业。累计策划包装PPP项目92个,总投资达727.52亿元,已实施垃圾焚烧发电、污水处理、三甲医院等PPP项目48个,吸引民间资本达280亿元。
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多措并举推动土地规模经营、低效开发,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保障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各项建设用地。一是股份合作,引领土地规模流转。创新承包地经营权转让、出租、入股、土地银行等模式,鼓励通过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形式,把群众分散的土地交由新型经营主体来经营。二是四级流转,推动土地流转得畅。创新农村土地“四级流转”机制,即先由政府结合经济发展情况,确定亩流转租金,再由村组从农户手中将土地流转出来,然后由乡镇从村组集中流转形成相应规模面积,最后进行招商引资,将土地经营权租赁给投资商。截至2016年上半年,全市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1.7万亩。三是高额回报,驱动土地再开发。大力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采取协商收回、收购储备等方式推动2万户棚户区改造;鼓励采取联合开发、收购开发等模式,分类推动“城中村”改造。探索建设用地多功能立体开发,以打造核心商务区等方式,统筹推进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清江广场商业综合体、大十字地下商业街等一批一站式、综合型商业街区,促进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四是利益共享,保障土地持续用。完善规模经营管理长效机制,推行“大园区+小业主”模式,如依托云谷田园等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将租赁过来的土地经过整治后,再由具备条件的农户、小股东承包或返租,统一生产,产品统一收购,推动农户的利益与生产效益直接挂钩,既提高了生产效益,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力保障土地持续流转。
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城市公共服务事业,既弥补财政资金缺口,推动短板补齐,又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为百姓提供更好、更完善的公共服务。一是建立机制,公益项目捆绑建。建立项目捆绑融资机制,将城市公园、广场等无现金流的项目与停车场、写字楼等可产生现金流的项目作为一个可经营的整体进行系统包装,实现非经营基础项目直接融资建设,先后建成公园、广场26个。建立项目易地补建机制,明确城区改造绿地率不够的,要在城市新区或清水江沿线补齐,全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达98.74%,满足了市民游憩娱乐及文体活动需要。建立项目易地扩建机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采取原址土地置换、代建项目划转等方式,委托市交建公司建设戒毒人员回归体验中心、特殊病人关爱医院及春雨学校等一批设施,加快补齐政法设施短板。二是创新方式,分期偿还“免费”建。创新城市亮化改造方式,与供应方建立合作关系,采取分期付款等方式,缓解城市照明系统改造一次性投入资金难题。如,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安装节能路灯,每年节约的电费用于冲抵分期投入,实现城市亮化“免费”升级。创新城市交管系统投入机制,引进社会资本7949万元建设大数据中心、天网深度应用系统、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等现代化大数据应用平台。三是拓宽渠道,特许经营合作建。引进北控水务、盛运环保电力等市场主体,采取特许经营权合作等方式,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实现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7.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28%。探索停车场建设新渠道,依托城投公司发行城市停车场专项债券募资11亿元,实施“智慧停车”项目,解决老城区停车难的问题。四是加大投入,财政奖补社会建。创新教育投入机制,采取融资、垫资等方式实施教育突破工程,新建、改扩建学校190所,其中,以奖励社会办学方式创办各类民办学校123所;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新增凯里三甲综合医院等医院5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补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795名、卫技人员96名,满足城市人口剧增对教师、医生的需求。
围绕推动各类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有效解决,引入现代精细化管理手段,建立以“网格化发现、科技化监测、联动式化解”为特征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一是查明问题,实现网格化管理。按照整体性、便利性、均衡性、差异性等原则,以社区、单位为基础,将街道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建立纵横有致、节节相连的网格体系。完善来电接听、转送、办理、回访等工作流程,条块结合,实现从单一网格发现问题向发现问题、协同分析问题、协同解决问题转变。二是处置问题,实现科技化运作。结合智慧城市改革试点,成立智慧管理办公室,并加大创建投入,推动建立集电子政务管理、数字城市管理、综合应急指挥、城市节能管理于一体的长效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大力实施“城市管理信息化战略”,成立公共卫生监察大队,依托先进的作业手段,加强对市政设施、环境卫生、门头广告等工作效果的监察,及时处理率达100%;完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实行24小时全时段、全路段监控,发现交通拥堵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立即联系辖区中队的交警、辅警进行交通疏导,由问题发现到赶到现场,平均时间约5分钟。三是化解问题,实现联动化组织。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联巡、联督、联处“三联”管理制度,推进城市管理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函告工作制度,加强城管局与街道社区、社区之间、服务网格之间、管理队伍之间的对接联系,推动信息互通有无、问题联动处置。建立城市各类管网协同管理体制,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建立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市容秩序辅助管理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向“全员参与、源头治理、常态管理”转变。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群团组织107个,有各类志愿者队伍27支共41142人,成为推进城市协同管理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