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2 元件封装库的建立

3.2.1 元件库的建立

官方会提供一些元件库和封装库,实际使用时还有一些应用比较广泛的第三方元件库和封装库,也就是人们自己绘制的元件库和封装库。在电子公司的内部,普遍拥有一套自己公司用的元件库,而在AD相关的论坛中,也有人共享自己绘制的元件库和封装库。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行搜索需要的元件库和封装库。

元件库和封装库还可以自己制作,下面从元件库的制作开始介绍。

以中文版为例(修改方法:依次执行“DXP”→“preferences”→“system”→“use localized resources”命令,重启软件),依次执行“工作台”→“添加新的工程”→“PCB工程”命令,如图3-3所示。

img

图3-3 新建PCB工程

如图3-4所示,在PCB工程的名字上单击右键,选择“给工程添加新的”选项,之后选择“Schematic Library”选项。采用同样的方法新建一个“PCB Library”,新建的元件库和封装库工程如图3-5所示。

img

图3-4 新建元件库

img

图3-5 新建的元件库和封装库工程

接下来保存建立的PCB工程。如图3-6所示,用鼠标选中PCB工程,然后单击右键,选择“保存工程为…”,这时会弹出一个窗口,用来选择保存路径,如图3-7所示。3个文件要保证在同一个文件夹中,这样可连续保存3个文件,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在依次保存PCB工程、元件库原理图、PCB原理图后,就可以绘制元件原理图了。

img

图3-6 保存PCB工程

img

图3-7 选择保存路径

新建工程保存好后,单击元件库原理图,开始绘制元件原理图。首先在窗口左下角单击“SCH Library”按钮,然后在“器件”处单击“添加”按钮,最后输入元件的名称后单击“确定”按钮。添加元件模型的过程如图3-8所示,本书以建立“NE555”元件为例,因此将元件的名称命名为“NE555”。接下来依次执行“放置”→“矩形”命令,这里放置的大小随意,约为5×7格,后面可以进行修改,完成后再依次执行“放置”→“引脚”命令。由于“NE555”有8个引脚,两边各有4个,所以放置时也按照一边4个放置。注意,放置时,引脚跟随鼠标移动,鼠标箭头的一端要在矩形框的外面。引脚放置完成的效果如图3-9所示。

img

图3-8 添加元件模型

img

图3-9 引脚放置完成

引脚放置完成后需要对引脚进行命名。首先,选中引脚,然后双击鼠标左键,在“显示名字”一栏写上芯片引脚的名字,命名后如果发现有叠字现象,就单击矩形框,选中后进行拖动,然后将引脚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完成引脚命名后的元件原理图如图3-10所示。

img

图3-10 完成引脚命名后的元件原理图

接下来是修改参数,如图3-10所示,在“器件”处选中元件名,然后单击“编辑”按钮,弹出如图3-11所示的窗口。“Default Designator”是元件模型的命名,芯片通常用“U”表示,问号是便于之后的电路原理图绘制。“Default Comment”可显示模型的具体参数,如芯片的型号等,填写芯片的型号后单击“OK”按钮保存。至此,元件原理图绘制完成,可继续“添加”制作下一个元件,制作很多个同类元件后就可以构成一个元件库了,这里仅以一个实例作为示范,不再展开介绍。

img

图3-11 元件模型参数编辑

3.2.2 封装库的建立

对于封装库的建立,AD软件提供了一个实用便捷的功能,在“PcbLib1.PcbLib”界面单击“PCB Library”即可。如图3-12所示,在主视窗单击鼠标右键后依次选择“工具”→“元器件向导”(快捷键是T和C)。此时弹出PCB器件向导窗口,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3-13所示,根据器件选择封装类型,这里选择的是“DIP”类型,在右下角选择“mm”作为单位(1mil约等于0.0254mm),选择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接下来是设置焊盘的尺寸,如图3-14所示,我们需要根据元件引脚进行定义。设置好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img

图3-12 选择元器件向导

img

图3-13 选择元件封装类型和单位

img

图3-14 设置焊盘的尺寸

焊盘的间距设置如图3-15所示。这里需要根据芯片的引脚间距设定,一般在芯片的数据手册中有引脚间距说明。设置好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进行丝印层线宽的设置,宽度选择默认值即可。下一步是设置焊盘的总数,如图 3-16所示。焊盘总数可以根据绘制元件的总引脚数确定。“NE555”焊盘的总引脚数是 8,设置好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即可设置封装模型的名称,选择默认选项,最后单击“完成”按钮。

img

图3-15 设置焊盘间距

img

图3-16 设置焊盘总数

绘制好的元件封装模型如图3-17所示,单击“保存”按钮即可完成一个元件封装模型的制作,添加制作多个元件封装模型就可以组成一个封装库,但一个库也可以只有一个封装模型。一般情况下,同类型元件放在同一个库中,以便使用和更换。当然,创作完成后也可以直接生成该PCB工程的元件集成库,以便他人查看、使用和二次改进。

img

图3-17 绘制好的元件封装模型

元件库和封装库都制作好后,就要对元件库的元件模型和封装库的封装模型进行关联了。关联的方法是:先回到原理图库的“SCH Library”界面,在窗口左下角的“模型”一栏单击“添加”按钮,然后在模型种类上选择“footprint”,依次单击“确定”→“浏览”按钮,就会出现如图3-18所示的窗口,选中对应的封装模型后单击“确定”按钮,再单击一次“确定”按钮。这是关联一个元件的方法,待关联完元件库中所有元件后将其保存,这样就完成了元件库和封装库的绘制,并关联了对应的元件。如果添加的是 3D封装,则应在模型种类的窗口中选择“PCB 3D”,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也可以在绘制好元件封装模型后为其添加3D模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

img

图3-18 元件模型关联封装模型

3.2.3 第三方元件库和封装库的导入

元件库和封装库的导入,是绘制电路板时经常用到的功能。库的导入便于阅读或进行二次开发PCB工程设计,本节将介绍如何添加第三方元件库和封装库。

首先,单击主界面右侧的“库”选项,如图3-19所示(如没找到,依次单击软件菜单栏的“文件”→“New”→“原理图”即可出现);然后单击“Libraries”选项,在弹出的窗口中依次单击“安装”→“installfromfile”按钮,此时弹出的窗口如图3-20所示。

img

图3-19 浏览库窗口

img

图3-20 选择第三方库

在弹出的窗口中,把右下角的文件类型改为“All Files(*.*)”,选中自己的元件库,单击“打开”按钮就可以添加完成。如需同时添加多个元件库,则同时按住Ctrl和A,可完成全选,然后单击“打开”按钮即可完成同时添加多个元件库的操作。

添加多个封装库的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3eT/wGesBCb1JNDNId85K9CcgTiFS0Cx/FrOzUnDv5zc83yLfnUm02yOcJh7RBp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