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2016年股权众筹需知的四大关键词

周余

虽说2015年成了许多人口中的“股权众筹元年”,但紧随元年之后,2016年整个股权众筹的声音都不算很大。究其原因,目前的股权众筹平台,除了体量巨大的京东、阿里、360等行业巨头,或受到证监会新政的影响“不再发声”,或困扰于自己的商业模式,或早已在垂直领域小有所成——总之不是不能说就是不想说,还在各自摸索,曝光机会比2015年小了很多。

在具体分析之前,先回顾一下“不再发声”是怎么回事儿。

(一) 关键词:定义

2015 年夏天,证监会发布了股权众筹的“新定义”。发布定义而不是管理方法,可以说是“极其严格”,也可以说是“网开一面”。

说严格,是因为多数股权众筹平台并没有真的面向公众筹集资金,而主要是进行非公开股权融资或者干脆只是募集私募股权基金。按照证监会的意思,他们此后一般不再以“股权众筹”自称,否则容易误导公众。而面向公众融资的股权众筹,风险显然比上述“私募股权众筹”还要高得多,对待这些企业,证监会要发放试点资格,不允许无牌照自己经营。最早获得“公募股权众筹”试点资格的三家平台是平安、阿里、京东。

说网开一面,就更好理解了。正因为许多本来的“私募股权众筹”不再是证监会重点照顾的“公募股权众筹”,他们所要接受的监管方式,现在来看大体变成了对私募基金的监管方式。而私募基金的监管方式,相较于公募股权众筹的监管方式,不但明确得多,老实说也宽松得多——毕竟不用持牌照上岗,不会“只留三家”了。

因此,在往下读这篇文章之前,先明确一下概念:我们讨论的股权众筹是“老股权众筹”或者说“广义股权众筹”或者说“美式股权众筹”,既包括公募也包括私募,而不是在中国“只留三家”的公募股权众筹——不然也就没有讨论的意义了。

除了在正式场合不再自称“股权众筹”,以前那些私募股权众筹平台,现在其实该怎样做就怎样做,保不齐还比以前松快些。因此,我们研究者也还是该怎么说就怎么说,不再细抠定义。

(二) 关键词:垂直

在垂直领域小有所成的股权众筹是怎么回事儿?这是2年前就强调过的问题:股权众筹未来的方向是行业垂直、地域垂直。垂直可以解决的问题,正是大而全的平台面临的通病。

股权众筹说简单点就是中介平台向买家介绍卖家的项目,但是涉及金额较大,回报不确定,而“众筹”的特点又决定了买家并非都很专业、都有很强的判断能力。说到底,做金融要的就是一个“信任”。因此,平台作为中介,自身的调查能力、判断能力、数据积累能力显得尤其重要。不是自夸有能力就够了,每个平台都必须不断地通过成功案例来树立信心,让自己成为权威。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平台项目多而杂,遍布各行各业乃至各地各国,调查取样一定很难进行。而在数据库如此庞大又复杂的情况下,像样的分析、对比也就几乎是不可行之事。这对于塑造权威是非常不利的。

而行业垂直、地域垂直,甚至“行业垂直 + 地域垂直”,则在总量和维度上都极大压缩了平台自己的数据量,更容易迅速积累成功经验,成为某一领域的权威。而且,股权众筹名为互联网金融,实则服务层面的工作远重于技术层面的工作。垂直的平台更容易理解买家、卖家需求,更好调整自己的工作细节。这样坚持的结果,只会使成本更低,评价更好。

说“垂直”,要垂直到什么程度?“旅游股权众筹”“餐饮股权众筹”这根本不叫垂直,国内旅游和国外旅游差别太大了,快餐和酒店差距也太大了,这么混搭来的经验,还是样样稀松。那么“中国旅游股权众筹”、“连锁餐饮股权众筹”就可以了吗?还不够——要做成“中国自然风光旅游股权众筹”、“一二线城市连锁餐饮股权众筹”,这才叫“垂直”。

垂直到这种程度,甚至更细分的平台已经很多,就小而美的标准来看,他们在许多细节上做得比大平台更好。当然,声势上可能就没那么大了。

(三) 关键词:规范

虽说证监会将广义股权众筹视为私募基金来管理,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俩毕竟不是一回事儿,不然美国的 JOBS 法案就成笑话了。JOBS 法案明显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先进经验,这个稍后再讲。

2016年6月初,国内知名股权众筹平台36氪爆出惊人消息:其首个股权众筹定增项目——宏力能源(832556.OC)股权融资项目与投资者曝出纠纷。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市场对36氪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四点:

1.该项目在投资人交完钱之后,为何由最初公告的“定向增发”变为“老股转让”?

2.宏力路演时的公司经营数据和最终披露的实际经营数据差距明显,或涉嫌虚假包装。

3.36氪为促动投资人认购,曾承诺平台会认购1000万份额,后来却无下文。

4.36氪有大量的“托”在怂恿投资人认购平台推荐的项目。

可以说36氪几乎把能踩的雷全都踩了。而且,36氪不是公募(狭义股权众筹),其投资者都不是吃素的,事实曝出后,几乎无可辩驳。刘成城很快承认,36氪股权众筹流程确实存在不完善之处。

如果没有监管,36氪几乎用上了一切让股权众筹“更吸引人”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造假、承诺收益(承诺认购基本就等于承诺收益)、虚假宣传等行为,而这些行为都是在传统观念中金融行业绝对不能踩的“雷”——不得不说的是,这句“不完善”还真是谦虚,其实在极尽包装、营销之能事方面,36氪无论设计还是执行,显然都走在了同行的前面。

众所周知的是,36氪的股权众筹业务起步不久,面对阿里、京东等巨头的碾压,为了杀出个未来,也是“煞费苦心”。其实,早在宏力能源事件曝出之前半年,36氪就尝试了多种“不太常规”的“营销”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承诺平台认购、在规则中强调次轮投资者需认购乃至“融到下一轮就退出”等。

笔者在很久以前就写文质疑过这些方法,尤其是“融到下一轮就退”这种“心灵收益”。在此之前,也有许多36氪投资者质疑过36氪的领投人问题——在36氪股权众筹中,领投人募得多、投得少、缴费低、收益高、掌握信息全面、所负责任寥寥,使身为多数派的跟投人强烈不满。

领投人制度正是非垂直大平台解决“权威性”问题的法宝——既然很难在多地域全行业树立权威,那么每个相应的项目只要找一个权威来投资和背书就可以了。这个方法在天使汇等早期平台实践数年,效果不错。为了将领投人的权利与义务绑定,使其不至与项目或平台合写“背书”去“空手套白狼”,一般要求领投人投资比例在50%以上——项目真要是不好乃至赔了,领投人肯定是最亏的那个。

然而36氪出于各种原因,却逐渐地降低领投人投资比例,使其低于甚至远低于 50%的逻辑上的底线。在宏力能源事件中,刘成城给出的说法是“考虑到宏力能源是挂牌企业,没有找领投人”——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项目、平台无一负责,而最有能力负责的领投人则一开始就不存在了。

不知道这桩事件会怎样解决,笔者猜测36氪并不会面临太严重的后果。原因无他,国内规范尚未建立,强行处罚也是缺乏依据的。但愿36氪的错误不至令整个股权众筹行业雪上加霜才好。

(四) 关键词:美国

要说规则的建立,必须回到股权众筹的发源地美国,看看JOBS法案是怎么写的。

2015年年底有个大事件,就是JOBS法案的第三部分(Title III)终于投票通过了。JOBS法案始于2012年,其第一、第二、第四部分都很早就通过了,但第三部分涉及股权众筹,敢于创新的美国人也谨慎研究了3年之久。

“闭关3年”的JOBS法案,虽然放宽了投资者限制和募资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但对众筹平台却提出了多种风险防范的规则。在此之前,SEC将股权众筹的投资参与者严格限定于高净值的个人投资者。说简单点,就是曾经的JOBS法案也对公募股权众筹讳莫如深。而如今就不一样了,再过不了的监管难关,在中小企业融资极其困难(以至拖累了经济发展)的现实面前,都要先妥协再说。

2015年最终通过的JOBS法案规定,美国企业可在12个月内通过互联网进行不超过100 万美元的小额股权众筹,若投资者年收入或个人资产净值不超过10万美元,则在12个月内的最高股权众筹投资额为2000美元,即不超过其年收入或资产净值的5%;若投资者年收入和资产净值至少10万美元,则12个月内的最高股权众筹投资额为10万美元。

在那之后,关于JOBS法案的修正又屡有提交,修正方向则是进一步降低门槛、放宽额度。当然这些修正案还未获通过,暂且按下不表。

曾经的JOBS法案,最为人诟病的两点:一是拒绝真正意义上的公募股权众筹;二是对于初创企业信息披露的要求太高。这个要求高到什么程度呢?合格的信息披露当然需要伴随第三方的审计,而按照SEC曾经的设想执行的话,这笔审计费用根本不是初创企业负担得起的。也因此,当时的股权众筹参与者对JOBS法案嗤之以鼻——JOBS一度成为有法可依、无人遵守的透明法案。

而如今的JOBS法案则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了调整,比之前科学很多。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严格意义上的私募股权众筹:允许企业通过众筹平台或自有渠道向合格投资人进行筹资,允许公开宣传,但不允许接受非合格投资人的钱,企业无须向SEC登记注册。

2.接受严格监管的股权众筹:允许企业通过众筹平台或自有渠道向非合格投资人进行筹资,允许公开宣传,允许接受非合格投资人的钱,企业需向SEC登记注册,达到Pre-IPO级别。

3.公募股权众筹:允许企业通过非自建的众筹平台向非合格投资人进行众筹,允许公开宣传,融资额度为100万美元/年。

换句话说,SEC给了多种形式的股权众筹共存的空间,在融资额度大小、是否有散户参与两个维度上做了变通,而非曾经的一棍子打死。在曾经饱受诟病的信息披露问题上,由于限制了无力负担审计费用的小公司的融资额度,对他们的披露要求则相应降低,这个改变也显得相当灵活。

笔者以为,2015年最终发布JOBS法案Title III是个很好的方向,而中国的股权众筹监管,大可向这个不错的先例学习。私募和公募,将来都不必担心——同为股权众筹,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创业,私募和公募股权众筹在较长时间内共存是一定的,至于高下之争,还是免了吧。 k2iRLYKQTifttwAD7Hu34U5xlzTwtN+nVEMyXtTijUiHvxLE8PoYrfobm52K2Ev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