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众筹业在经历了2011年至2013年的萌芽期和市场培育期,在2014年至2016年迎来了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上线,数量由最初的几十家猛增至 300余家。与此同时,随着电商、网络、科技巨头纷纷入驻,整个行业格局也在巨头的颠覆中不断改变。
从 2011年点名时间和追梦网等垂直众筹平台率先“吃螃蟹”,到 2013年12月淘宝众筹上线,再到2014年7月京东众筹投入运营,我国众筹平台在经历缩量增长阶段后,在2014年开始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14年和2015年,我国新增平台数量分别为142家和152家。截至2016年5月底,我国正常运营的众筹平台数量已达350家。
众筹平台数量在增加的同时,我国众筹市场的格局也在不断被改写。遗传了电商的基因,继承了电商的品牌、流量、资金、物流、孵化等优势,淘宝众筹、京东众筹、苏宁众筹上线投入运营,颠覆了我国众筹业格局。原来处于第一梯队的众筹平台,很快被这些巨无霸级的众筹平台甩在了第二、第三梯队,凸显品牌、流量匮乏的劣势。放眼中国,众筹业“三国鼎立,诸强林立”的格局已定。
数据最有说服力,截至2015年12月30日的统计数据,京东众筹、淘宝众筹、苏宁众筹分别以11.3亿元、9.3亿元和3.1亿元的总筹资额在众筹平台排行榜上稳居状元、榜眼、探花的位置,位列第二梯队的众筹网、环杉众筹、青橘众筹、创客星球、DREAMORE、开始众筹和点名时间则分别以7981万、7346万、2996万、1833万、894万元等筹资额排在第4到第10的位置。优酷众筹等15家筹资额处于百万级的平台,位列于第三梯队。
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18日24点,京东众筹平台自上线起累计总筹资金额超过22.46亿元,稳居国内产品众筹平台头把交椅。据了解,零碳星球“众筹你的爱情约定”项目更是凭借37.4万人的参与人数,成为了京东众筹平台上支持人数最多的单项项目,也刷新了全球参与众筹人数的纪录。
1.我国众筹平台的主要类型
我国众筹平台主要分为产品众筹(实物型)、私募股权众筹、公益众筹和债券众筹四大类。在正常运营的平台中,股权众筹平台数最多,达 121家,占总量的39.93%;产品众筹平台104家,占34.32%;混合型众筹占24.09%;公益众筹仅为5家,占1.65%(参见图4-5)。
图4-5 我国众筹平台的主要类型
(图片来源:筹智讯《2016年中美众筹行业分析报告》)
2.我国众筹平台的地区分布特点
我国众筹业发展与各地互联网金融发展程度、社会认知度、配套设施、投融资环境、创业氛围有很大关系,平台多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分别以63家、61家、40家、17家和11家位列前五(参见图4-6)。
图4-6 我国众筹平台的地区分布前五名
(图片来源:筹智讯《2016年中美众筹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被业界称为众筹“爆发年”,国内总筹资额达到 114.24亿元,参与人次也超过了1000万,而且2013年至2015年,众筹的年复合增长率都超过了300%。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众筹业发展市场潜力巨大。
2016年年初,P2P网贷问题频发,互联网金融强监管、规范化发展时代来,加快了众筹行业内部的洗牌,同时也为整个行业持续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双创四众”发展纲领指导下,新增众筹平台数量仍在上升,其中,苏宁众筹、平安众筹、百度百众、米筹金服等巨头级众筹平台在互联网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逆势”上线,格外引业界瞩目。
2015年前6个月上线的巨头级众筹平台有如下几个。
4月16日,线下运营达11个月之久的苏宁众筹正式投入线上运营,宣布涉足股权众筹领域。
4月18日,网络搜索巨头百度旗下互联网私募股权投融资平台“百度百众”携4个项目正式上线,目标靶向仍是股权众筹领域。
6月12日,小米科技副总裁张金铃在2016年陆家嘴金融论坛上透露,小米科技旗下的互联网股权投融资平台——“米筹金服”将于近期上线,注册资本为 1亿元,首席执行官由原上海市金融办市场处副处长赵明辉出任。
2015年4月成立的平安众筹,中国平安投资1亿元,仍处于试运营阶段。但平安众筹官网数据显示,在102个在线项目中,已有72个项目成功达到筹资目标,认筹金额达到4641万元,注册用户数超过68万。
电商、网络、科技、金融巨头进场“搅局”,在推动众筹业规范化发展之余,也重塑了众筹业的发展格局,并形成了如下八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众筹将成互联网金融领域大风口。电商、网络、科技、金融巨头的加入,还有海外巨头的涌入等迹象表明,众筹将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的新蓝海。
趋势二:门户平台与垂直化平台并存将成主流。综合性门户平台有流量、资金、品牌等诸多优势,发展起步快。不过,垂直平台具有专业细分的特点,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并形成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和基因,从而让投融资关系更加融洽;其次,垂直平台可以无限大地体现平台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定位,精准地吸引特定投资人群反复投资,增加黏性。
趋势三:线下众筹或为线上众筹的有益补充。众筹真正的难点在于运营,线下众筹是指项目发起方在现场将项目展示给投资方,并及时反馈各种信息,获得资本和媒体关注,创造市场机会,其成功率和实践操作率远高于线上筹资。
趋势四:单一佣金制行不通,众筹平台赢利模式趋于多元化。平台方对项目发起方收取2%至7%不等的佣金,是大部分平台主要的赢利途径。这种单一的赢利模式无法支撑平台持续运转,探索建立网盟广告商业模式,创意项目对接风险投资方,平台做风险投资方投资优质项目,提供线上项目审核、包装、营销、推广等模式作为赢利手段。
趋势五:文创类众筹,筹钱只是其一,筹建社群是主要目的。第三产业中的文化创意行业,以粉丝群、社群作为创收支撑,筹钱只是次要目标,营销传播与筹建社群才是主要目标。文创类众筹的社交属性,还将引领个性化定制经济、互动经济与体验经济时代。
趋势六:公益众筹将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大众参与度。慈善机构、慈善基金、组织、个人通过众筹平台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利用公益众筹快速、灵活、分享的特性,令筹款更加高效、便捷;同时,还可以提高小型慈善机构的曝光度,扩大资源渠道。
趋势七:股权众筹势必走向规范化发展道路。证券法关于“公开发行股票”的条框规定一旦突破,将刺激股权众筹业的大发展。
趋势八:众筹服务业将异军突起。众筹服务业在国内仍处于发展真空期,目前不少平台狭隘地认为众筹平台只要对接项目和投资就可以了。实际上,众筹是项目策划、包装、推广、孵化一条龙的服务体系,众筹只是一个开始,远未结束。未来,众筹拼的将是综合服务的实力和水平,众筹服务业也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
2016年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众筹的发展空间,但丝毫无碍众筹市场总体发展向好的趋势。创业浪潮迭起,众筹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据众筹研究公司Massolution公布的数据,全球众筹平台在2015年总计筹得了162亿美元,2016年预计将会超过344亿元。另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众筹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美元,中国众筹投资有望达到500亿美元。
相比之下,我国2015年众筹业总筹资额仅为114亿人民币,按6:1的汇率折算,接近20亿美元。从数据上可以推算得出,未来10年,我国众筹市场规模将较2015年的水平扩容25倍。
作为众筹分支之一,股权众筹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也被业界寄予厚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预计,中国股权众筹市场则将迎来全面爆发,年筹资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
上有国务院为众筹背书,规范化监管框架出炉,下有众筹平台的创新驱动,万众创业、投资热情高涨,中国式众筹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诚然,与欧美成熟发达的市场相比,我国众筹市场发展规模尚小。但孕育、发展、壮大是每个事物必须经历的过程,一如20年前中国互联网市场的从无到有,10年前的淘宝从网店发展成电商巨头,5年前的微信从通信工具发展成支付工具……
这可能是众筹也要走的一条路,我们有理由期待,我国众筹业厚积薄发,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