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实际心灵、行为的学科。心理学对人类的影响不断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用户体验设计过程中,无论是产品经理、前后端开发人员、架构师还是数据分析师,都是为用户服务的。而用户需求是时刻在变化的,只有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了解用户心理,才能真正地设计出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产品。
开展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是试图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使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够使用到满意的产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了解消费者心理和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
专家提示: 设计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它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心理的作用。
设计心理学认为,一个好的设计应该是符合消费者心理的,那么好的设计应该符合哪些标准呢?
1.创造性设计
创造性设计是最重要的前提,因为人类文明史证明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创造的结果。没有创新,就不会有进步。设计心理学通过运用消费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采集消费者心理数据,反映消费者的需求动机,为创造性的设计提供依据。
该网站是一个介绍美国历任总统的网站,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特的交互表现效果。在网站中单击页面下方任意一位人物头像,页面背景中的三角形将以交互变换的形式切换成为该人物的肖像,并且交互过渡效果非常流畅、自然,独特的独创性表现效果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适用性设计
适用性是衡量产品设计的另一条重要标准,这是产品存在的依据。设计师与工程师的区别就在于设计师不光设计一个物,在设计之前看到的不仅是材料和技术,而且看到了人,考虑到人的使用要求和将来的发展。对于网站设计来说,需要使所设计的网站能够适应在不同的设备中浏览,并且在不同的设备中都能够给用户以良好的体验。设计心理学提供的消费者满意度,将是适用性设计的依据。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智能移动设备越来越多,而我们所设计的网站能够适应在不同的设备中进行浏览已经成为一种必须具备的标准,并且需要考虑到当用户使用不同的设备浏览网站时都需要能够给予用户良好的体验,这样才是一个用户体验良好的网站。
3.美观性设计
美观是任何设计师都希望为自己的设计所赋予的特征,但美观是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的。美观的确是人们生活中的感受,是存在的,却又与人的主观条件,如想象力、修养、爱好分不开,所以又是可以改变的。设计心理学提供的消费者心理和微观分析知识,将使设计者了解消费者审美价值观的差异。
拟物化设计,模拟物体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表现 扁平化设计,更加注重界面信息内容的直观表现人们的审美是随着潮流趋势不断进行变化的,例如以前人们喜欢拟物化的设计风格,其通过阴影、高光、渐变、纹理等各种手法模拟物体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表现,甚至交互形式也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方式,但拟物化方式更多的是注重视觉效果的表现。而目前流行的扁平化设计风格,去除了冗余的效果和交互,其核心在于更好地突出界面的主题和内容,交互的核心在于突出功能本身的使用。
4.理解性设计
理解性设计标准是设计必须被人们所理解。设计一个产品必须让人理解产品所荷载的信息,使用户对这是什么产品、作用是什么等一目了然。设计心理学提供的消费者认知活动规律,将使设计师掌握造型识别、图形识别、广告识别等心理学基础,力求满足消费者一目了然的心理。
虽然我们可能看不懂日文,但是该网站的主题还是非常容易看懂的,这是一个以保护动物为主题的网站。使用突出的黄色文字表现主题,并且使用黄色的线框来突出主题文字的表现,使其与灰色的背景形成强烈对比,并且配合页面背景的动物图片,使浏览者非常容易理解。
5.以人为本的设计
好的设计作品应该是含蓄的,突出的应该是人,以满足人的要求。设计心理学讨论对象和背景的关系,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其余全是背景,这不仅是观念上的标准,也是现代设计管理的核心。
许多APP和网站都喜欢使用经过模糊处理或者灰暗的图片作为界面的背景。因为这种模糊或灰暗背景的运用不仅让整个界面显得更加人性化,在模糊或灰暗的背景上面使用极简的图标与细线来进行设计,有效突出界面信息内容的表现,并且背景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烘托出界面所要表现的氛围。
6.永恒性设计
永恒性设计是指不应该片面追求流行趋势,不应该片面渲染、夸张其商业性或噱头,好的设计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
简约、直观的设计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该汽车宣传网站的设计非常简捷,以黑色作为页面背景,在页面中有效突出汽车产品的表现效果,页面中的文字采用了与背景形成对比的白色与黄色,并且采用了短的视觉段落,内容清晰、易读。
7.精细化设计
精细化设计是指必须精心处理每一个细节,从构思到设计的完成,要使用户感到耐人寻味而又不烦琐,从整体到细节都很和谐。设计师要使设计体现出人的力量,给产品赋予灵魂,成为人的对象。
在所有的设计中都是细节决定成败,很多时候一点点距离或一点点色值的不同,也会对设计的整体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在该界面设计中,虽然是简单的扁平化设计,但是图标的每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细致,给人一种整体非常和谐、精美的效果。
8.简捷化设计
简捷是好的设计的重要标准。烦琐是设计所避讳的,它反映了设计师的思维混乱,丝毫不是价值的体现。设计心理学可以帮助设计师依据消费者的认识规律,达到设计简捷化的效果。
该手表品牌的宣传网站设计非常简捷,这也迎合了当下的设计趋势,通过极简的设计能够使浏览者很容易将视觉焦点集中在产品及相关的介绍文字内容上,从而有准备地突出网站需要表达的主题和重点内容。
设计师希望用户更容易跟着设计的意愿走,这就是设计中要运用心理学的主要原因,在设计中考虑心理学的因素,将会带给你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最终结果。
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同样需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如果你花时间去分析一个用户的需求,怎样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这将为互联网产品的目标受众注入源源不断的心理动力。
美国学者唐纳德·诺曼提出了设计心理学的6条设计原则。
1.应用存储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
如果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可以在外部世界中找到,用户就会学得更快,操作起来也更加轻松自如。
无论是在PC端还是移动端的页面中,抽奖的设计通常都是模仿现实生活的摇奖机。这样的设计其实就是利用了人们存储在外部世界和头脑中对于赌场和游戏厅里幸运转盘的心理模型。幸运转盘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集刺激和运气于一体的产品,那种等待出奖的感受对于使用者来说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而页面中摇奖机的设计也正是利用了这样的特点,用户熟悉并知道它的规则,同时也乐于尝试。
2.简化任务流程
设计师应该简化产品的操作方法,通过新技术对复杂的操作流程加以重组。
例如,很多网站都会在内容页面中加入分享功能,可以一键将页面内容分享到微博、微信等各种社交平台。
例如,在该网站内容页面的底部为用户提供了将文章内容分享到相应的社交媒体的按钮,当单击相应的图标时,会直接弹出窗口甚至不需要填写任何内容,直接单击“分享”按钮,即可完成网页内容的分享。一方面可以将社交分享加入到活动机制中,刺激网友参与;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扩大网站的影响力。
复杂的流程:单击“微博分享”→进入微博页面→登录微博→单击“转发”按钮→填写个人转发信息→确认发送。
简化后的流程:单击“微博分享”→cookie自动记录用户的登录状态→弹出转发提示窗口→确认转发。
3.注重可视性
设计师应该注重可视性,这样在执行阶段,用户便可明白哪些是可行的操作,以及如何进行操作。而在评估阶段,应该注意操作行为与操作意图之间的匹配,使用户很容易看出并理解系统在操作过程中的状态,也就是说要把操作结果显示出来。
这是在网站中很常见的文章评论功能,设计师一般都会很清楚地标示出提交按钮,用户很容易可以领悟到如何填写评论并提交,并且在该评论文本框的下方还会给出“还可以输入多少个字符”的实时提示。在提交评论信息之后,会立即显示在该评论框的下方,给用户及时的反馈。如果不能及时显示评论内容,则需要给用户一个反馈信息,告知用户提交结果,以免因为没有任何反馈而让用户产生疑惑。
4.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
设计师应该利用自然匹配,确保用户能够看出下列关系:
(1)操作意图与可能的操作行为之间的关系;
(2)操作行为与操作结果之间的关系;
(3)系统实际状态与用户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所感知到的系统状态之间的关系;
(4)所感知到的系统状态与用户的需求意图和期望之间的关系。
目前的互联网产品功能越来越多,互动环节也越来越丰富,例如上传功能、转发分享功能、投票功能、答题功能和抽奖功能等,如何让甚至不了解互联网产品的最普通用户轻松使用,交互弹出提示框是必不可少的设计需求,在网站中实现这样的功能能够与用户操作之间建立起正确的匹配关系原则。
这是“花瓣网”的图像采集功能,类似于收藏功能。当用户单击图像左上角的“采集”按钮时会弹出“转采”提示框,在该提示框中用户可以选择将该图像放入自己的哪个画板中,单击“采下来”按钮后,会弹出采集成功的提示框,并且指出将该图像采集到什么位置,单击即可跳转到该位置,符合操作与操作结果、意图与期望之间的匹配关系,让用户清楚地明白设计师的意图。并且该采集成功的提示框会在持续几秒后自动关闭,不会影响用户对页面其他内容的浏览。
5.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性因素
要利用各种限制因素,使用户只能看到一种可能的操作方法,即正确的操作方法。
大多数电商网站都采用了从左至右来选择商品分类的形式,在这种设计中,用户基本不会选错商品类别,
因为最开始在网页上显示的仅仅是最左侧的顶级商品分类列表,用户只有选择了其中某一大类后,才会在右侧显示该类别中的次级类别,并且使用分行及分隔线的形式进行区别。在这种设计中,用户别无选择,只能是逐级选择商品分类,从而降低了产生错误的可能性。
6.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
互联网作为蓬勃发展的行业,每天都有新的产品和应用诞生,每天也有新的用户学习和尝试使用互联网,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错误操作,有些操作很可能会给系统带来不可逆转的灾难,也有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不愉快的体验。
设计师应该考虑用户可能出现的所有操作错误,并针对各种可能的误操作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最常见的就是当用户出现一些可能导致危险的操作时给予相应的警告提示,征询用户是否确认继续进行操作。例如在网站中,当用户需要删除自己所收藏的内容或对某个已关注内容取消关注时,通常都会弹出询问提示对话框,询问用户是否继续进行操作。当然,这样的提示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应用,不可逆转的并有不好结果的才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