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人才复制四大难

在长期调查、访问各行各业的企业之后,我们发现了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许多盲点。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四大难”。

1.领导重视难

无论哪一家企业,也无论企业发展到哪个阶段,一旦发现自己企业的人才经营出现了痛点,必然是因为在此之前企业的领导者没有真正重视人才的培养。

很多企业一路拼杀过来,靠的是领导者一己之力,老板自己找资源,打点重要关系,开发大客户,凭借自身的超强能力打下一片江山。

再加上当时可能资源好、机会多、市场大,企业一路发展得顺风顺水,导致领导者培养人才的意识很薄弱,甚至压根没意识到培养人才的重要性。等到企业飞速发展壮大以后,领导者才猛然发现,身边没有协助的人,而自己却早已经分身乏术了。

到了这种时候,很多企业领导依然是老观念,他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要去挖人,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从同行那儿挖什么人。姑且不论这种“挖墙脚”的战术在同行企业之间会不会造成恶性影响,但你能保证挖来的人都能适应需求吗?职场上的“空降兵”水土不服的情况并不鲜见,他们适应了原来的公司,想要转变固有的观念,再接受新公司的价值观、工作理念、沟通模式等,本来就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

其实很多成功的企业经营者更喜欢应届生。通信巨头华为招聘员工就以应届毕业生为主,培养他们从基层一步一步往上发展。这样做的好处,就像“一张白纸好写字”,应届生对工作充满激情,对企业充满热情,更易于把企业的价值观输入他的心脑之中。悉心加以培养,将来他们就是企业最精锐的“嫡系部队”。

当然,很多领导不愿意培养人才,也是为人员的流动感到“寒心”。辛辛苦苦培养的人,企业为他的成长付出了成本,为他的试错买了单,他却要离职而去,成为竞争对手的“帮工”,甚至直接变成了自己的“对手”,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但是,转念想一想,如果培养的人才离职,会对企业造成损失,难道不培养他,让他停在原地,就不会对企业造成损失了吗?企业不培养他,他留下来不走了,那又该怎么办?他的不成长、不称职,以及因此带来的客户投诉、效率低下,最终不还是由企业来买单吗?

可惜的是,对于人才培养这件事,领导者的姿态往往是这样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结果到了紧要关头,总会发现企业缺乏优秀人才,独木难支,寸步难行。

正所谓独行者快,众行者远。企业只有在创办之初,搭建好人才管理与培养系统,真抓实干地去重视人才,用真金白银的投入去培养人才,才能拥有真心实意为企业拼搏的人才,让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很少有企业家像马云一样,对教育事业有着独特而深厚的感情,即使成为互联网产业领袖以后,他依然念念不忘自己当了六年大学教师的经历,眷念于培养人才、看到学生超越老师时的乐趣。

好在创业以后,马云逐渐发现,并非只有在学校才能当老师,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他又一次找到了身为“老师”的职业乐趣。他说道:“我自己在创业过程中学到了许多,成长了许多。我基本上大部分时间是在全世界跑,去和第一流高手交流。在美国跟比尔·盖茨、巴菲特、克林顿这些伟大的、有智慧的人交流,消化理解后再去同公司团队分享。这就是在发挥老师的作用,在外面学习,然后把知识传递给他们。”

马云认为中国缺乏企业领导,因此,他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并不仅仅局限于阿里巴巴自身的需求,他想要把阿里巴巴打造成未来企业发展的黄埔军校,要成为未来企业家的摇篮。他认为如果未来从阿里巴巴出去的人才,每个人又都能创办、管理一个伟大的企业,那样就更能体现阿里巴巴的社会价值,更能发挥阿里巴巴的作用,那么他这辈子没有白活,阿里巴巴也没有白做。

业内素来流传着阿里巴巴有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十八罗汉、四十太保等人才的佳话,是人才支撑起了阿里巴巴的发展与壮大。同时,从阿里巴巴“毕业”的人才又创立了达700余个新项目,为社会创造了高达万亿元的价值。这样看来,阿里巴巴是名副其实的人才培育摇篮!

当然,它所取得的成果,与领导者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密不可分。从这个校长型的企业家身上,我们看到,胸怀之宽广,使得他能无私地分享生产与经营知识,培育其他人,以其他人能够超越自己为傲;格局之高远,使得他能放眼行业与中国的未来,把培养人才、贡献社会视为企业与个人的使命!

2.企业投入难

假如一家企业的领导不重视人才培养,相对地,他在人才培养的投入上也会极为有限。

扎根中国民营企业近20年来,行动教育听到了太多人力资源总监这样的反馈:“我们的学习预算少得可怜,4 000人才20万元”“年初做好的培训预算,到了年中说砍就能砍掉一半”“基层员工是没有预算的,中高层管理级别的人才能拨出小部分资金做培训”……

总之,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没有预算,随意砍掉预算,都是企业内部常见的现象。企业发展得好,员工忙于业务,哪有时间去培训。企业遇到困境,财力拮据,也不可能把有效的财力用在员工的培养上。更有一些企业把培训学习视为给员工的福利,有着宁少勿多的心态。

然而,那些成功的标杆企业,它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作为韩国最大的跨国企业集团,三星集团的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是一个真正的航母型集团。

从1938年李秉喆创立三星商会以来,就已经确定将人才培育作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手段和方法。李秉喆说过:“我终生用80%的精力去挖掘和招揽人才,造就和教导人才。”

这种人才战略也被他的接班人——李健熙发挥到了极致。李健熙认为:“为了培养出一名面向未来的人才,三星要舍得花费20年、30年的功夫。要不吝惜金钱,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教育,以保证复合型人才的生成。”

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支持,三星每年在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上的投入,约占销售额的1%,纯培训投入约8 200万美元。集团内年人均受训时间为186小时,人均培训支出金额约1 800美元,相当于工资的3.35%,人均投资相当于美国大中型企业的2倍。

实际上,中国国内能够花上工资的1.5%作为培训费的企业仍然为数不多。而美国、日本或欧洲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员工培训上,基本都已经达到了工资总额的2%~3%。一切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注重教育;越是管理理念先进的企业,越是注重培训。

在行动教育,我们每年都投入大量培训费用。对高管、导师实行“走出去”制度,每年都批出20万元的经费给每一位导师,这笔经费只能用来去游学,去往全球各地的优秀企业、商学院,进行深度学习。如果有需要,经费还可以超标。

对于中层、基层员工,我们采取“请进来”制度,从外部请来优秀的专家来教学,并且搭建MOOC平台,鼓励员工在线学习。这笔学习费用逐年递增,从600万元到800万元,现在已经一年要花上千万元了。

行动教育的人才理念,永远是把学习成长当成企业最重要的第一任务,把培养人才的成功视为企业的成功,一切为了人才的成功!

对于企业的经营者来说,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才培养的投入必须提升到战略层面。只有舍得投入、持续投入,打造完善的培养体系,让员工持续增值,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和财富,推动企业走向优秀与卓越。

3.高管参与难

有的企业对人才培养很重视,投入的时间和资金也充足,但是想要高层管理者参与落实,却又困难重重。

通常会有高管存在这样的认知误区:人才培养是企业老板的事,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我的业务已经忙不过来了,哪有时间去培养人?就算有时间,我何苦花那么多精力去教别人?再说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万一我辛辛苦苦把人培养出来,他长了本事,把我替代了怎么办?

毕竟人是有私心的,有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然而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存有这样的私心,团队里的员工难免会有所不满,工作效率降低,流动性增高,最终伤害的还是团队与高管。

如果高管愿意花精力帮助员工学习,推动他们进步,真正重视员工的成长,收获的也将是一个士气高涨、人心齐聚的团队。有了这样的团队,何愁没有业绩和利润?而团队的成绩,不也是高管的成绩吗?团队的成长,不也推动了高管的提升吗?

正如费迪南德·F.佛尼斯《绩效教练》一书所说,“高管的工资来源于团队的事业成绩”,“并非团队需要高管,而是高管需要团队”。真正重视人才的培养,把人才的成功视为压倒一切的成就,才是一名高管该有的认知和境界。

4.有效培养难

企业人才培养的第四大难点,是难以建立有效培养的系统模式。

在这个方面,常见的问题主要有:

· 没有规划——花了一大笔钱,今天组团学财务,明天学安全生产,后天学股权,学习内容如同一盘散沙,学了也记不住。

· 没有策略——用哪种培训方式,请谁来担任教职,如何进行考核,全都是一团乱麻。

· 没有机制——培训走形式,奖罚不分明,看似忙于学习,实则没有效果,忙忙碌碌,只是一场热闹。

企业想要有效培养人才,首先,要确定战略目标,唯有科学合理地讨论出战略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一往无前,才能克服过程中的困难与障碍,努力奔向最初的愿景。

其次,要有组织,建立起包含决策、管理、执行等流程,结构完整、职能清晰的组织机构。

最后,要设定清晰的人才架构,辅之以强有力的运营系统,最终才能应企业之所需,在企业的文化土壤上,创建一个有效运转的人才培养系统,实现企业人才从1到100的复制! jUEMDLuAFpm3CYHeMXOZlbtkl84y8jSIZsdJqrOXVtMmlmJ5lgRfmqL0WNkrCGO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