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测量电路 |
![]() |
功率分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在直流电路中,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全部为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路中,若用电设备为纯电阻性的负载(如白炽灯、电热丝),交流电源提供给它的全部为有功功率 P ,可用 P = UI 计算;若用电设备为感性类负载(例如电动机),交流电源除了提供有功功率使之运转外,还会为它提供无功功率,无功功率是不做功的,被浪费掉。交流电源为感性类(或容性类)负载提供的总功率称为视在功率 S ,可用 S = UI 计算,视在功率 S 由有功功率 P 和无功功率 Q 组成,其中有功功率做功,无功功率不做功。
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称为功率因数,用cos φ 表示,cos φ = P/S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时的功率因数一般为0.7~0.9,在轻载时其功率因数就更低。设备的功率因数越低,就意味着设备对电能的实际利用率越低。为了减少电动机浪费的无功功率,应选用合适容量的电动机,避免用“大马拉小车”或让电动机空载运行。另外,在设备两端并联电容可以减少感性类设备浪费的无功功率,提高设备的功率因数。
功率等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要测量功率就必须测量电压值和电流值。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来测量功率的测量电路如图2-12所示,若负载电阻R L 远小于电压表内阻R V ,电压表的分流可忽略不计,即大功率负载(R L 阻值小)采用图a测量电路测得功率更准确,若负载电阻R L 远大于电流表内阻R A ,电流表的压降可忽略不计,即小功率负载(R L 阻值大)应采用图b测量电路,电压值 U 和电流值 I 测得后,再计算 UI 即得功率值。
图2-12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功率的两种测量电路
功率分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测量有功功率使用有功功率表,如图2-13所示,有功功率的单位为W、kW、MW;测量无功功率使用无功功率表,如图2-14所示,无功功率的单位为var(乏)、kvar、Mvar。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测量电路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用仪表不同。下面以有功功率测量电路为例来介绍功率的测量。
图2-13 有功功率表
图2-14 无功功率表
(1)功率直接测量电路
单相功率的直接测量电路如图2-15所示。功率表内有电流线圈和电压线圈,对外有4个接线端,电流线圈匝数少且线径粗,其电阻很小;电压线圈匝数多且线径细,其电阻很大。在测量时,电流和电压线圈都有电流流过,它们产生偏转力共同驱动指针直接指示功率值。大功率负载(R L 阻值小)适合用图a测量电路来测量功率,小功率负载(R L 阻值大)适合采用图b测量电路。
图2-15 用功率表直接测量功率的两种测量电路
(2)功率间接测量电路
单相功率的间接测量电路如图2-16所示,图a使用了电压互感器,其实际功率值为功率表指示值与电压互感器电压比的乘积,图b使用了电流互感器,其实际功率值为功率表指示值与电流互感器电流比的乘积。
图2-16 用功率表间接测量功率的测量电路
三相功率测量电路有3种类型:一表法、两表法和三表法。
(1)一表法功率测量电路
一表法功率测量电路如图2-17所示,测量三相星形负载采用图a所示测量电路,测量三相三角形负载采用图b测量电路。一表法适合测量三相对称且平衡的负载电路,三相总功率为功率表测量值的3倍,即 P =3 P 1 。
图2-17 一表法功率测量电路
(2)两表法功率测量电路
两表法功率测量电路如图2-18所示,图a为两表直接测量电路,图b为两表配合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电路。两表法适合测量各种接法的三相电路,三相总功率为两个功率表测量值的代数和,若三相负载功率因数cos φ >0.5,总功率 P = P 1 + P 2 ,若三相负载功率因数cos φ <0.5,有一个功率表的指针会反偏,指示为负值,总功率 P = P 1 +( -P 2 ),如果功率表无法指示具体的负值,可将该表的电流线圈接线端互换位置。
图2-18 两表法功率测量电路
(3)三表法功率测量电路
三表法功率测量电路如图2-19所示。三表法适合测量三相四线制电路,三相总功率为3个功率表测量值之和,即 P = P 1 + P 2 + P 3 。
图2-19 三表法功率测量电路
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cos φ 与负载的类型和参数有关,对于纯阻性负载,cos φ =1;对于感性类或容性类负载,0<cos φ <1。功率因数值越小,就意味着电路中真正做功的有功功率越少,不做功的无功功率越多,会造成电能的浪费。在电路中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如并联电容器)可以提高功率因数,从而减少无功功率。利用功率因数表能测出电路的功率因数大小,然后依据此值作为选择合适无功补偿设备的依据。
功率因数表如图2-20所示。功率因数测量电路如图2-21所示,功率因数表有3个电压接线端和2个电流接线端,标*号的电压和电流接线端都应接同一相电源,并且标*号的电流接线端应接电流进线。若负载为纯阻性,功率因数表指示值为cos φ =1,若负载为容性类负载,功率因数表指针会往逆时针方向偏转(超前),指示cos φ <1,若负载为感性类负载,功率因数表指针会往顺时针偏转(滞后),指示cos φ <1。电网中引起功率因数cos φ <1绝大多数是感性类负载(如电动机),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可在电路中并联补偿电容,如图2-21b所示。
图2-20 功率因数表
图2-21 功率因数测量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