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计算的概念1995年由Picard提出,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Affective Computing(情感计算)》。在书中,她指出“情感计算就是针对人类的外在表现,能够进行测量和分析并能对情感施加影响的计算”,开辟了计算机科学的新领域,其思想是使计算机拥有情感,能够像人一样识别和表达情感,从而使人机交互更自然。情感互动方法认为应从一个对情感建设性的、人文决定性视角展开,而非从认知和生物学这一更传统的角度出发,这种方法将重点放在使人们获得可以反映情感的体验并以某种方式来修改他们的反应。2015年阅面科技推出了情感认知引擎:ReadFace。由云(利用数学模型和大数据来理解情感)和端(SDK)共同组成,嵌入任何具有摄像头的设备来感知并识别表情,输出人类基本的表情运动单元、情感颗粒和人的认知状态,广泛应用于互动游戏智能机器人(或智能硬件)、视频广告效果分析、智能汽车、人工情感陪伴等。目前国外已经有一部分研究者开始展开在深度情感计算方面的研究,如Ayush Sharma等人利用语言数据联盟(Linguistic Data Consortium,LDC)中的情绪韵律的语音和文本,基于交叉验证和引导的韵律特征提取与分类深层情感识别。随着后续情感方面的深度研究,多模型认知和生理指标相结合、动态完备数据库的建立以及高科技智能产品的加入等成为情感计算相关研究的一个趋势,从而更好地实现对用户行为进行预测、反馈和调制,从而实现更自然的人机交互。
情感计算的理论基础如图3-3-1所示。
图3-3-1 情感计算的理论基础
那么,建筑物有情感吗?建筑物可以进行情感计算吗?目前的人工智能还很难达到情感智能水平,智慧建筑在健康程度、节能程度、人机友好程度、设备(机器)运行状态方面的情感计算需要探索。例如,可以给出如图3-3-2所示的“建筑物情绪”初步诊断结果。
图3-3-2 建筑物情绪初步诊断结果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