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国外优秀设计案例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从20世纪20年代发展至今,出现了很多非常优秀和经典的案例,笔者选取整理了几个案例资料介绍给读者。

1.4.1 美国凤凰城图书馆

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图书馆(图1-3)是一座绿色节能的装配式建筑典范,建筑设计师是搞雕塑出身的威廉姆·布鲁德,1992年建成时,引起了较大的轰动,这座图书馆在装配式方面有以下特点:

▲图1-3 凤凰城图书馆

1.与环境相适应的装配式外围护系统

凤凰城气候炎热,为了遮蔽强烈的日晒,建筑师在玻璃幕墙外设计了可自动调节的装配式遮阳系统,遮阳系统设计成隔列凸起交错布置的帆状,具有很强的雕塑感,遮阳系统还可以根据太阳光照射方向自动完成调节,将装配式节能系统和建筑艺术进行了完美结合,获得了很高的赞誉。

2.全装配式结构系统

图书馆的结构系统采用全装配式结构系统建造,现场没有任何的现浇混凝土。竖向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采用螺栓连接(图1-4);预制框架梁搁置在预制柱扩大的柱头牛腿上装配连接而成(图1-5);项目没有次梁,楼盖采用预制的双T板(图1-6),直接架在预制框架梁上,整个结构系统安装方便快捷。

▲图1-4 预制柱脚螺栓连接

▲图1-5 装配式梁柱节点及地面架空

▲图1-6 预制双T板及吊顶照明

3.装配式内装及管线分离系统

图书馆楼地面采用架空层,所有的设备管线在架空层里设置(图1-5),在架空楼地面上直接铺上地毯,装修既简易方便,又满足了图书馆地面静音功能要求;照明系统的机电管线在双T板的板肋空腔吊顶内布置(图1-6),管线与结构体分离,安装简单快捷,后期维修方便。

4.组合的装配式结构体系

图书馆的顶层柱采用上小下大的变截面柱,柱脚与下层预制柱头采用螺栓连接;屋盖系统采用轻钢屋面张弦梁体系(图1-7),屋面设置采光天窗。整个结构体系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钢结构的组合体系,结构体系设计比较灵活。像这样的全装配式组合结构体系,在低、多层建筑里的应用思路,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图1-7 装配式张弦梁轻钢屋面系统

1.4.2 东京鹿岛赤坂大厦

鹿岛赤坂大厦是一座地上32层的超高层建筑,高158m,建筑面积5.37万m 2 ,其中4.17万m 2 写字间,6600m 2 住宅,522m 2 商铺,见图1-8。

▲图1-8 东京鹿岛赤坂大厦

赤坂大厦在2011年建成,是一座经典的装配式建筑,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赤坂大厦装配式设计特点如下:

(1)结构体系为筒体结构,与其他筒体结构不同的是,其外筒是个“束柱”筒体,由4根柱子组成一个“束柱”,再由20个“束柱”构成整个结构的外筒。其内筒只有核心部位的4根圆形钢管混凝土柱。建筑平面布置图见图1-9。

(2)外筒“束柱”的外侧柱隔层设置一道梁,内侧柱每层都设置梁(图1-10)。外筒“束柱”与梁都是预制的,柱和梁全部采用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之间连接处只有拼缝,没有任何后浇混凝土连接,设计得非常巧妙,这在世界上是首创。

(3)内筒4根钢管柱(图1-11)与外筒混凝土“束柱”之间跨度约为17m。楼盖梁为钢梁,与外筒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见图1-12。楼盖采用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楼盖。

(4)这座建筑号称是世界上预制率最高的超高层建筑,除了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楼盖外,全部结构都由预制构件装配而成。如果采用叠合楼板,预制率则会更高。

(5)内筒部位的4根钢柱在施工期间是塔式起重机支座,先于外筒预制混凝土柱梁安装,随层升高。建设项目所在地是建筑密度很大的闹市区,施工作业场地很小,将塔式起重机设置在内筒核心区,核心区采用便于装配的钢结构,是非常合理巧妙的安排,如图1-13、图1-14所示。

(6)该建筑在转角处采用了装配式制震系统,见图1-13和图1-15。

(7)这座建筑还采用了超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最高为C150),高强度等级钢筋(常规钢筋强度等级的1.4倍)等。

▲图1-9赤坂大厦平面图

▲图1-10 预制装配式外筒柱梁构造

▲图1-11内筒钢管混凝土柱

▲图1-12 钢梁及其与预制混凝土柱连接

▲图1-13 内筒核心区钢结构作为塔式起重机支撑先于外筒施工

▲图1-14 施工用塔式起重机

▲图1-15 预制外筒安装及转角处的防震装置

1.4.3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是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也是一座精彩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除了基础柱、柱台和基础梁为现浇混凝土外,地面以上结构系统和围护系统,还有室外地坪,都由预制混凝土构件装配而成,包括拱肋、屋面板、柱、梁、外挂墙板和地面板等。

悉尼歌剧院的形体很不规则,屋顶围护系统由十几个形态各异高低不同的“贝壳”组成,如图1-16所示。

▲图1-16 悉尼歌剧院

设计悉尼歌剧院的丹麦建筑师约翰·伍重在方案设计时,主要考虑歌剧院的艺术形象和使用功能,对结构和施工建造未深入考虑,只是大致确定“贝壳”采用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方案中标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并考虑施工工艺时,才发现原方案存在很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结构计算和模拟试验的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薄壁“贝壳”在飓风荷载作用下不安全。

第二个问题是:现场浇筑非线性自由曲面难度太大,成本也太高,超出了当时的施工技术能力。那时(60多年前)还是计算尺、对数表时代,连计算器都没有普及,更没有三维软件和实现复杂造型的数控设备。

如何解决这两个难题?有人建议将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改为钢结构,在钢结构构件外再包裹混凝土。但约翰·伍重不同意。他认为那样做不诚实,混凝土在结构上未起任何作用。约翰·伍重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1)将“贝壳”薄壁结构改为V字形拱肋结构,以增加刚度。

(2)采用装配式建造工艺。

(3)在拱肋上面铺围护、防水、装饰一体化屋面板。

(4)将有些随意的“贝壳”曲面造型改为相对规则的球面组合造型,由此大幅度减少了拱肋和屋面板模具的种类与数量,降低了成本。

修改设计后的悉尼歌剧院成了预制率非常高的装配式建筑,基础以上结构和围护系统都由装配而成,预制率达90%以上。悉尼歌剧院的装配式设计,包括连接节点设计、预制构件设计、制作工艺设计和安装工艺设计等都有精彩之笔,下面择其重点做简单介绍。

1.拱肋

悉尼歌剧院的“贝壳”不是薄壁结构,而是V形拱肋结构。一根根V形变截面非线性拱肋并排组合成“贝壳”曲面,上面再铺屋面板。

V形拱肋和制作拱肋的模台如图1-17所示,V形拱肋与屋面板如何组合成贝壳曲面可参见图1-18所示。

▲图1-17 V形拱肋与拱肋制作模台

▲图1-18 拱肋与屋面板组成“贝壳”曲面

拱肋是悉尼歌剧院最重要的结构构件,最长的拱肋长达60多米,拆分成13节预制。整个工程一共有2194节拱肋。

拱肋沿长度方向是曲线,断面是渐变的,为保证每节拱肋与相邻拱肋连接精准无缝,拱肋模具每5节制作一个通长模台,一根13节长的拱肋制作需要3个模台。第1座模台第1节拱肋首先预制,拆模后不吊走,而是以其顶端作为第2节拱肋底端模。第2节拱肋拆模后,顶端再作为第3节拱肋的底端模。如此递进直至5节拱肋制作完毕。再把第5节拱肋吊到第2座模台第一个位置上,其顶端作为该模台第2个位置拱肋的底端模。如此递进做完第2座模台上的4节构件。然后再将第2座模台上最后一节拱肋吊到第3座模台第一个位置上,作为该模台第2个位置拱肋的底端模。如此递进直到13节拱肋全部制作完成。图1-17可看到一座模台制作多节拱肋的情况。

拱肋没有粗糙面和键槽,也没有伸出钢筋和埋设灌浆套筒,多节拱肋如何连接成一根整体受力构件呢?

约翰·伍重设计团队的办法很聪明:

(1)拱肋与拱肋之间靠9根钢索连接,类似于后张法预应力原理。由图1-17所示拱肋断面可看到用于穿钢索的预留孔。

(2)并排拱肋用钢索做横向连接,如此,纵横钢索将拱肋组合成整体。

(3)每节拱肋之间用专门研发的树脂粘接。试验表明,在受拉和受剪状态下,混凝土破坏了,树脂粘结面没有破坏。

拱肋的模具用胶合板制作,表面涂刷树脂,既可增加模具周转次数,又可使混凝土表面光洁。拱肋表面采用精细柔和的清水混凝土,效果非常好。

2.屋面板

“贝壳”表面是盖在V形拱肋上的预制混凝土瓷砖反打屋面板,见图1-18右侧部位。

悉尼歌剧院一共用了105.5万块瓷砖,4228块瓷砖反打预制混凝土板。其中最大的板,长10m,宽2.3m,重达4t。

施工方本想用现场贴砖工艺施工,约翰·伍重不同意,他认为那样做保证不了精度,在曲面上贴砖,不易控制质量,一旦凸凹不平,光影下非常难看,伍重要求采用预制反打方式。

屋面板反打工艺非常精细,特意用了一种动物胶进行分隔(图1-19),既确保瓷砖定位准确,又可避免混凝土漏浆,在蒸汽养护过程中动物胶还会融化,瓷砖缝非常干净。脱模后再用树脂封闭瓷砖缝,既防水又防杂物污染。

▲图1-19 瓷砖反打用动物胶分隔

屋面板与V形拱肋之间用螺栓连接。

3.其他预制构件

悉尼歌剧院采用的其他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梁、柱、外挂墙板和室外地坪板。

图1-20为悉尼歌剧院前立面,可看见3个“贝壳”屋顶边缘的V形拱肋和墙体外挂墙板。

图1-21是外墙细部照片,有柱、梁和外挂墙板。柱和梁是清水混凝土,外挂墙板是露骨料的彩色混凝土,也就是水刷石。预制室外地坪板与外挂墙板一样,也是水刷石板。

▲图1-20悉尼歌剧院前立面

▲图1-21 悉尼歌剧院外墙细部

悉尼歌剧院于1973年建成,至今已使用46年,其艺术形象大放光彩,富有创新的装配式技术所实现的精致品质受到业界及大众的好评,大胆的构件连接技术,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W69PyC8fjfFfwdyXJ8u2TlNbZAe6sNvJ44gKe/Ndsw08rqfyyYmPWra2M87F1Wv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