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 国外设计组织与管理模式举例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组织和管理模式在各个国家或项目之间存在差异,有的是采用建筑师负责制来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建造的组织和管理,有的是由结构工程师来决定是否采用装配式结构设计,有的则由施工单位来确定采用何种工法建造。

1.建筑师引领装配式建筑设计与管理

在欧美等不少发达国家,实行建筑师负责制,建筑师的工作不仅是设计,还要对项目实施进行组织与管理,其责任和权力都很大,结构工程师、机电设备工程师均由建筑师负责邀请和聘用,由建筑师负总责。建筑师要对建筑质量和设计缺陷负责,由于渗漏等质量问题或设计缺陷等原因还会被业主告上法庭,正因为建筑师承担责任,所以建筑师有权根据自己的方案构思决定是否采用装配式建造,以及选择什么样的施工单位来建造,建筑师负责制是以对建筑效果和功能效果负责为主导的责任体系。

建筑师负责制的设计管理模式机动灵活,建筑师可以很方便地调动社会上适合本项目所需的,确有专业特长的工程师来完成自己的构想,更容易完成自己独创性的方案构思。比如:悉尼歌剧院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非常成功的,当时条件下,采用混凝土现浇施工工艺无法实现伍重的方案构思,采用钢结构外包裹混凝土的做法也不符合伍重的设想,他找来了当时欧洲最为出色的结构工程师阿鲁普来合作,采用创新性的预制装配式才实现了自己理想中的作品。

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的兴起,都是由一些建筑大师引领的。一些世界级的著名建筑师,如: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贝聿铭、山崎实、约翰·伍重等,都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引领者或实践者。

(1)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格罗皮乌斯是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理论家和建筑大师,现代主义建筑的开山鼻祖和领军人物,担任过著名的德国包豪斯学校校长和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格罗皮乌斯早在1910年就提出:钢筋混凝土建筑应当预制化、工厂化,同时主张大幅度降低建筑成本、提高效率、节约资源,以满足现代社会大规模建筑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后期,格罗皮乌斯设计了59层的纽约泛美大厦(现为METLIFE保险公司大厦),于1963年建成,用了11000多件预制混凝土构件,见图1-22、图1-23。

▲图1-22 格罗皮乌斯设计的装配式建筑——纽约泛美大厦

▲图1-23 纽约泛美大厦预制构件细节

尽管泛美大厦招致了很多批评,说它呆板、单调、丑陋,但它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特别是超高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引领作用是非常大的。

(2)勒·柯布西耶

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另一位世界级建筑大师,富有创新精神,极其推崇工业化建筑,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1927年在其著作《走向新建筑》中写到:“工业应当大规模地从事住宅建造,批量制造住宅构件,批量生产住宅”;“我已经40岁了,为什么我不为自己买一所房子,一所按照我买的福特汽车那种规则建造的房子”。他50年代初期设计了著名法国马赛公寓(图1-24),采用了大量预制混凝土构件。这座建筑影响很大,争议也很大,在法国不受欢迎,但在德国其复制品大受欢迎。德国二战期间建筑毁坏严重,建筑需求量很大,成本低工期短的建筑更符合实际需求。

▲图1-24 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

(3)贝聿铭

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是格罗皮乌斯的学生,新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代表人物,也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非常执着的推动者。在20世纪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中,他设计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最多,也最成功。

贝聿铭强调建筑艺术的社会性。他挖掘混凝土的美学价值,大胆尝试装配式建筑,就是出于降低造价、让更多的人住上房子的社会目的。

贝聿铭设计的费城社会岭公寓1964年建成,是三栋34层公寓(图1-25、图1-26),采用了装配式技术,并用了白水泥清水混凝土。这组建筑不仅精致漂亮,还降低了成本,受到了业主和评论界的好评。追求精致精细是新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重要特征,贝聿铭青睐装配式,与工厂预制构件比现浇混凝土更精细有关。

▲图1-25 费城社会岭公寓

2.由结构工程师在设计环节决定是否采用装配式

结构工程师注重功能,和发明家一样,或许不太关心建筑的外观,但他们注重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从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出满足不同场景和功能需求的优良结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图1-26 费城社会岭公寓细部

结构工程师通过理性的力学分析,充分发挥结构材料各自的特性,将合适的材料用在合适的位置,用理性诠释着建筑的力与美,有着朴实的自然哲学思维。装配式结构,是结构工程师结合实际需要而选择的一种结构设计途径。

罗马奥林匹克小体育馆(图1-27),结构设计由皮尔·卢伊奇·内尓维完成,内尓维是20世纪著名的结构设计大师,享有“混凝土诗人”的美誉,对预制化混凝土结构有着深刻的理解,该体育馆的半球形屋顶,内尓维设计成了装配整体式叠合结构,1620块预制钢筋混凝土菱形壳体构件装配形成穹顶的底模,其上再整浇一层不超过100mm厚的现浇层,叠合形成一个整体受力的球壳(图1-28),预制菱形构件壳体最薄处仅有25mm厚,受力合理,拼装简便,起重机安置在中央天窗处吊装预制构件,十分巧妙。体育馆基础为环形,也是由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制成。

▲图1-27 罗马奥林匹克小体育馆

奥韦·阿鲁普是20世纪与内尓维同时期的另一位著名结构设计大师,他是著名工程咨询设计公司奥雅纳的创始人,悉尼歌剧院的装配式结构设计就出自阿鲁普之手,悉尼歌剧院结构复杂,阿鲁普认为采用现浇混凝土是无法实现伍重所期待的曲面薄壳的,合理的方案应是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装配而成,经过长时间的解释,伍重同意了阿鲁普的建议,历时6年的设计和施工,阿鲁普和伍重携手呈现给了世界一个精彩的、创新的装配式建筑。

▲图1-28 由预制菱形构件装配而成的穹顶

3.由施工单位决定是否采用装配式建造

日本的施工图设计是由建设公司(施工方)来完成的,在日本,像鹿岛、前田等建设公司一般都有完备而强大的研究院、设计院和施工管理团队。日本的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建造采用“并联”式分包管理模式,每个分包方都是专业化、职业化的企业,在一个项目里专业分包方可能多达数十个,各专业分包方平行地在项目里发挥各自的作用,各司其职。

建筑设计事务所完成前期策划、设计图后,由建设公司完成施工图设计,将建筑、结构、水、暖、电及装修的图纸综合在一起,结构施工图融合了墙、柱、梁、板及节点尺寸等全部信息,并兼顾建筑与设备安装的综合施工信息,建筑施工图融合了建筑与装修内容,综合反映了二次结构,地面、墙面、顶棚及各细部节点的全部信息,做到每一个施工步骤都有图可依,特别是节点的处理,各项完整的施工图完成之后再开工建设。建设单位设计部门在施工图设计时,与施工安装部门协同,将设计和施工融为一体,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工期、安全、成本、用工等因素综合进行判断,决定是否采用装配式建造。由于日本采用管线分离,配管安装图等综合信息已在施工图设计时予以综合考虑,因此预制构件的深化图设计则可以由预制构件工厂完成。 0rYM3ouCaWyxxktTTWeGtb5xY6P32hFbc/N5B6g6sI/HAMbjKwRYZbYBDJ/Rxom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