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断舍离的奥义不只是“扔东西”3

我曾在某次讨论会上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身体,这个容器里面到底装着什么东西?回答各种各样,比如说,肌肉、肠胃等。确实这些器官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仅仅装在身体里,不工作的话也无济于事。因此,真正重要的“生存机制”装在身体容器里。不,甚至可以说是栖居在这个容器里。简单来说,那就是“生命”。

“体”这个字的词源是“空”“壳”,也就是身体原本就是指容器的意思。

那么我们的居所是何种容器呢?

居所就是身体的容器,而身体则是生命的栖居之处,因此,居所里放置的应该是能让生命健康成长的东西。反过来说,必须把不能促进生命健康成长的东西“排”出去。

“身体容器”里装着“心灵”,也能称为“情感”。

那么,“心灵”是容器的话,里面装着的是“意识”。意识也分好坏,是让自己兴奋的意识还是让自己沮丧的意识,都对自我的肯定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我们的身体上,也反映在我们的居所里。这种“局部即整体”的机制就犹如俄罗斯套娃一般连环嵌套。

但是,“心灵”是看不见的,很难理解,“身体”虽可见,但是无法见其内容,也无法看到“生命”。

断舍离最核心的思想就是“新陈代谢”。我们的居住空间处于代谢(交换)的状态是最理想的,因此,不断地进行“使用所有物,清除无用之物”的循环,才能让居所充满流动感和活力。

下页这幅图着重在说“身体容器”,其实也适用于“心灵容器”。假如形形色色的思绪和复杂多样的情感不断地累积,却毫无发泄的出口,不停地思考却不去表现或者实践的话,无论是感情还是思考都会逐渐懈怠和钝化。

“身体”“心灵”“居所”都具有入口和出口,进出口以“流动=新陈代谢”相连接。三者中最容易理解的是自己亲手进行新陈代谢的“居所空间”。

“身体”“心灵”“生命”既然处于居所空间内部,那么“居所空间”和三者都有直接关系。正因为如此,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的清理有助于促进三者“空间”恢复原有机能。

“心灵·身体·居所”的嵌套结构

其实,构成这种结构的东西,就是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里所有的一切所见之物。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自己的人生也可以当作一种“空间”。

人生的入口即呱呱坠地,出口即寿终正寝。而人生中的各种事情、各种邂逅、各种离别,又或者是学校、公司、自治体等都属于出入口之间的流动的空间。假如把这些都理解成有机生命的日常代谢通道,那么这些人·事·物所应有的理想状态,我想也是不言自明的。

沟通力显著提升

时间、空间、手间……越了解断舍离,就越会碰到这个“间”字。那么这个“间”字里到底含有什么讯息呢?

要理解这个字,从人际关系方面解释会更容易。

如果想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需要有“间”意识。

人际关系中的“间”可以从“空间的间=距离”“时间的间=频率”角度理解,也可以理解为空间和时间的“密度”。

人际关系无论是双方距离走得太近还是太远,接触频率太高或是太低,都会出现问题。

距离太近,会觉得烦躁;太远,会感到孤单;接触频率太高,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太低则会产生被抛弃感。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从幼年期到18岁左右总为特应性皮炎而烦恼的女士,她尝试过很多方法,除了吃西药,还有试过中药、针灸、整体术等各种替代疗法,但是病症并没有什么改观。她就这样从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离开了父母进入了大学。她的父母在她的皮肤炎上花了相当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离开父母之后,皮肤炎症竟然很快不治而愈了。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原因尚不确定的皮肤病,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治疗方法。特应性的词源本身来自表示“奇妙的、不可思议的”希腊词。

并非所有的特应性皮炎病人都能像她这样自愈,但是尝试过各种疗法的她,在离开父母之后确实痊愈了。

另外,她和父母的关系绝不是糟糕,她也非常尊重认真、严厉而慈爱的父母。

她极为感激父母为她的病东奔西走,但潜意识隐隐约约地有一种沉重感。不过这种反映父母和她之间关系“机能不全”的沉重感并没有上升到表层意识,而是诉诸到皮肤上来了。

换句话说,越是亲密的关系,双方越要有意识地保持恰当的时间和空间的密度。是走近一点好,还是离远一点好,每个人都有各自要把握的“密度”,而且这种“度”也是会发生变化的。现在的她依然和父母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和见面频率。

像上面这个案例一样,空间和时间的密度对人际关系有着很大的影响。父母子女、丈夫妻子、兄弟姐妹、上司下属……各种关系也适用同样的道理,不过,保持恰当的“密度”并非口头说的这么简单。在具体的场合、具体的时间,理解恰当的“间”,保持恰当的密度,这种能力是极难达到的。很多人像从前的她一样,一直处在不良的“间”的人际关系中,没有究明其原因,稀里糊涂地走过来了。

正因为如此,利用“间”意识,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沟通能力的明显提升。

“人”在日语中被译为“人間”,其中的“間”即为简体字的“间”,换句话说,单单一个“人”字,并不完整,有了“间”之后,才真正成为“人”。因此,就需要我们注意“间”有没有正常工作。如果这种“间”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成为自然而然的下意识,那么我们就能与所有的人·事·物等对象建立机能性的关系。

要理解“间”意识,我们可以学习那些会说话的人。会说话会沟通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善于利用“间”技法。这种被称为“话艺”的技能,被活跃在文艺界的艺人提高到了艺术层面。

曾经听过一位在当代实力、人气首屈一指的落语(日本传统曲艺形式之一)大家的某则逸事。

在某次落语演出上半场结束后,观众们被预告“休息之后,马上开始下半场”。当下半场开始后,会场上鸦雀无声,台下的观众等待着落语师开口,他们屏气凝神,一副不要错过一丁点表演的架势。

察觉到会场异样的紧张气氛后,这位落语大师轻轻抛出一句:

“大伙儿吹口气也没事。”

“砰!”一句话戳破了紧张的空气,会场“哗啦哗啦”笑声鼎沸。趁着观众松了一口气,大师迅速进入下半场正题了。

这种一张一弛、一松一紧,就是艺术的间隔、时机。从这则逸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台下观众非常欢迎和欣赏这位落语大师即席制造的会场氛围。

落语除了妙趣横生的语言之外,还能享受落语家利用“间”所创造的现场氛围。其实在所有的艺能、艺术上,“间”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这是艺术世界的小故事。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获得悠然自得的生活,就要让生活与“间隔”“时机”实现无缝连接。

有意识地利用时间·空间·手间(精力)的“间”意识,随机应变,因地制宜,人际关系机能才能更顺畅地发挥作用,与他人的沟通才能更有效率,人生才能更上一层楼。

想必您已经明白了“间”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掌握“间”意识的方法就是“断舍离”中宽松有度的空间制造。也就是说,利用看得见的物品,俯瞰空间整体,重新恢复居所的“间”功能。

具体的操作,可以参考“7·5·1法则”,将物量压缩至适合空间的量,为空间制造恰当的“宽松度”,也就是“间”。

在俯瞰空间时,我们可以自问自答:

有没有硬塞太多东西,以至于缺少“间”?

尝试减少杂物量,腾出“间”之后效果如何?

筛选东西,为其分配“间”之后心情会如何?

尝试过给予居所“间”之后,我们一定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爽、通畅,以及呼吸的自由感。虽然这只是一种推测,但是能够从思维·感觉·感受三方面把握空间的整体意识,之后就能自然而然地思考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间”。

还是和之前落语大师的逸事相似,有一位广播作家曾说过:“那些在逗乐艺术上获得大成就的人,家里大多数都整洁干净,并且摆的东西比较少。”

逗乐艺术需要有敏锐的思维和清晰的思路。它之所以特别要求能够对事例信手拈来的构想力和即兴表现能力,原因就在于在梳理记忆的同时,“间”或者“留白”中寄居有“启示”以及“灵感”。

这些解释可能已经超越了理论逻辑,不过,居所的状态确实会间接投射在本人的文艺表现上。

断舍离也是“间”的创造。

在断舍离的不断实践中,创造出时间的“间”、言语的“间”、沟通的“间”,让人们在当时·当地建立起对人际关系恰当的“间”。

前面所说的“人生之路的达人”就是“间”之达人。断舍离,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边享受边掌握这种“间”之术。

比想象更怡然的人生就在不远处

物质的最小单位为“基本粒子”。近几年据说逐渐证明存在有空间的最小单位——基本领域。有专家称,基本领域的集合体将产生超越一般物理规律的存在,比如说在基本领域的空间施加“爱”“祈愿”等意识,则可以获得巨大的能量。

作为外行,更复杂的解释我无法做出说明,但是从“间”被表现为“空间”(space=宇宙)并非是偶然或巧合。“空”的地方正隐藏着非常重要的东西。

“空”并不意味着空洞、空无一物。

这些“空”地方隐藏着那些安抚我们的内心、激励我们、给我们带来畅快心情、让我们与世界建立良好关系的事物,正因为这些事物,才让“间”充满了温暖。

虽然我们从“断舍离就是脱离执念”的理解开始的,但到现在,我要把断舍离解释为“锤炼执念心的方法”,因为,“脱离执念”的出发点本身就是顽固的执念。

断舍离保留的、获得的人·事·物,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珍贵、非常喜爱的才被筛选出来的。这就是锤炼执念心的结果。

我也是在反反复复的失败和尝试中走上了断舍离的路,这条路也是我自己的人生成功进行巨大变革的路。而我身边也有很多人在坚持着断舍离,完成崭新的转身。为何缩减物量,整备空间会具有如此大的改变人生轨道的力量呢?我想,可以用一句话总结:

断舍离,让人与空间力为伍,

比想象更怡然的人生就在不远处。

请你和我一起用断舍离这件武器,重新夺回自由自在的生命,开启真正属于自己的愉快人生吧。

“活在当下”“结果反馈到自身”“给予”镌刻心中,

不断地深入断舍离,

找回自由呼吸的美好空间,

怡然自得地享受人生。

没有“出”,则难获自在

又是老生常谈,断舍离即“出”。

如果只是垃圾·废品,“扔掉”即可。如果是与自己关联已经终结的杂物或是失去效用的杂物,可以扔掉,或循环利用,以合适的方法“排出去”。

只进不出的空间,会让我们的生活停滞不前。

关于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想必大家记忆犹新,据说当时,很多人从灾区被救援回来后,却在避难所离开人世了。在参加日本内阁府的“‘生活品质’提升研讨会”时,听说这种现象与“排泄”有很大关系。

避难所会提供盒饭等食物赈灾,所以即便存在很多不便之处,也算是能保证灾民的营养。但是,据说因为厕所的数量不够,很多中老年人忍着不上厕所,逐渐影响身体,抵抗力变弱。而且厕所也很容易堵塞,很多人想去又去不了,所以上厕所这件事对灾民的身心有很大影响。由此看来,排泄对人是件大事,也是人的一个盲点。

当发生大的自然灾害时,我们马上想到要给灾区“送吃的喝的”,很少人会想到“送厕所”。这也是因为我们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获取东西”上。

我们自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一直被各种各样“不准排出”的要求所束缚。曾经听过一句话——只有人和宠物会便秘。与野生动物不同,只有人和宠物是不能随心所欲、随时随地排泄的。我们常常忍耐生理需求,逐渐被动地接纳这种习惯,形成一种自觉的潜意识。

同样,我们也不能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扔垃圾,必须要遵守垃圾回收时间表和垃圾分类的规定,即便是扔无用的东西,也得在限制之内。

因此,夸张点说,现在的情况是“我们总把衣柜、壁橱、天花板顶、地板下等都当作了垃圾放置场”。

也就是说,住所出现“排泄”阻塞后,住在这里的人也变得散漫、没有精神,总是提不起劲儿投入生活。结果,生活变得越发无聊和枯燥。如果到这种地步,已经谈不上“怡然自得的生活”了,并不是“收拾收拾家务”就能解决的了。

除了杂物,“排出”的“出”对感情生活也很重要。

两者看起来不同,其实本质是相通的。下面是一位断舍离实践者的故事。

体验谈 9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才不会被他人的观念所左右

断舍离大会上有各种各样烦恼自己“无法放手杂物”的人前来参加,其中有一位叫作早智(匿名)的女士,从她灰暗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她内心非常苦恼。

“我很痛苦,无法放手已经走了的儿子的遗物,大块头的东西已经处理了,就是无法再继续处理其他的了。我真的不能这么一直难受下去,想尽快地处理掉,往前走。”

但是我听出她话里的不自然,便问道:“‘不能这么一直难受下去’是你自己的想法吗?”早智女士摇摇头。她说这是周围人劝她的话,而她自己还沉浸在悲伤中。

当我说出“不要压抑自己的感情,你可以痛痛快快地哭出来”后,她甚至有些感激涕零。早智女士之所以为自己无法前进而痛苦的原因不在于她无法处理孩子的遗物,而是没有允许自己释放感情。听到那些充满善意的劝诱,她无意识中全盘接受,才把自己真正的情绪闷在了心中。

我告诉早智女士,自身要尤为注重自己最真实的感情,而不是受其他人的观点所影响。

首先就是打开盖子,让感情发泄出去。无论花多长时间也没关系,只有把感情全部释放出去,才能迈出真正的第一步。

获得主体性的生活方式

“很多罪犯的家或是出现犯罪的家,总是乱七八糟地扔着很多东西,生活很颓废。”

曾经听警界人士和媒体记者这么亲口说过。

我认为这种现象其实是某种“原因与结果”的具象化,在断舍离上称为“相”。

一般说到“相”,人们会立刻想起有代表性的“手相”“面相”,“相”也指从“看得见的世界”的相关信息来判断其背后“看不见的世界”的状况。因此,在“犯罪”上,“乌七八糟颓废不堪的居所环境”则是犯罪者的“相”的外在表现。人们不能轻易地改变手相或者面相,但是我们居所的“相”是可以改变的。

我在讨论会上经常引用德国诗人歌德的名言:

“人最大的罪就是不快活。”

犯罪的出现可能是有其直接原因或导火索的,但肯定是不快活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催生犯罪者的不快活的原因很可能有“乌七八糟颓废不堪的居所环境”的因素。

我们需要强烈认识到“居住环境自带的强大能量”,正如我再三强调“改善居住环境,最重要的就是‘排出’”。

那么,有意识地“排出”后,到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变化呢?

生活产生“流动感”

人生出现新陈代谢

明白了舍弃的辛苦,就更慎重地对待获取

有意识地入手对自己发挥更好机能的东西

不久,物品量压缩成适度,生活范畴也得到最优化

因此,很多人因断舍离而“成功减肥”,还有的人“开始存下钱”了,这也是“饮食”“财务”上意识改革的表现。

相反,有些人“想要提高生活品质,把钱花在了家装上”。

改善与杂物的关系的同时,我们的内心也在发生崭新的变化。

之前总是马马虎虎地过日子,而现在在摄取东西时,也能同时从时间轴(现在)与重要度轴(自己)两方面考虑问题,掌握了如何保持空间的平衡感和关系度的方法,把“此时·此地·自己”的思维方式化为己有。

换句话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主体性的生活方式。

抛开家庭关系的烦恼

开始实践断舍离后,最初碰到的一个大难题就是与家人、同居人的关系。当一个人看自己的东西的视角改变后,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眼中也会变得很碍眼。

很多人看到别人的东西觉得碍眼,心头直冒火“我这么辛苦地收拾东西,居然成了这副样子”“为什么要把这些破烂货带回家”!

人也是动物,两个以上的人在同一空间内的话,就会相互划定势力范围。这种势力范围就是每个人天生具有的“认可欲求”——要承认我、要明白我——的表现。与撒尿来划定范围的狗不同,人是用物品来圈定的。这种范围欲求越不被满足,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行动表露出来。

另外,相互体谅的意识越是薄弱,就越觉得对方的东西是破烂、是垃圾,越碍眼。导致不留神就脱口而出:“快把你这破烂扔掉!”甚至连生气都懒得生气,直接随手处理掉,惹怒对方,引起争吵。

在和别人同住的居所实践断舍离时,尤其要注意不管自己多介意别人的东西,也不要随意地处置。

即使是家人,被人随意处置东西就意味着“原本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决断的领域被人侵犯了”。不仅是这些东西,别人人生的所有选择·决断应该属于他自己。

当我们觉得对方的杂物看起来是垃圾或者废品时,就要认真地承认他的“认可欲求”。很多时候展现出自己“想要理解对方”的姿态,反而能让“圈地”行为稳定下来。

但是,现实大部分情况是“越是介意别人东西的人,其实越没有充分收拾自己的东西”。

这些人带着被害者意识总把责任推向他人,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根深蒂固的消极情感。

还有“他为什么不给我收拾收拾”——依赖别人的消极态度也只会增加自己和他人的压力,丝毫没有让状况改善。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好呢?这里有个诀窍。

自己心情愉快地对自己的东西进行断舍离。“断舍离,好厉害!”“一旦入道,心里神清气爽!”……当实践断舍离时的愉快心情表达出来时,对方也会受到感染,消解不愉快。“眼见为实”,这种享受断舍离的样子才具有说服力。

另外,说话也要讲究方式,比如说,“快扔掉这个垃圾”就没有“你挑挑自己喜欢的东西吧”中听。我们常常因为缺少相互体谅、相互尊重价值观的习惯,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头上。因此,当我们想责备别人时,可以试着考虑下别人做出让自己不满行为的原因,同时尽快抛掉“希望对方做出某些行为”的期待。

这并不是简单的事,不过,只需要有意识地反省“糟啦,我是不是对他期待过高了?!”,就会自然地产生体谅他人的想法。

其实,人的烦恼大部分来自人际关系的问题,这些烦恼绝大部分都是源于“单方面的期待过高”——过多地给对方施加自己的价值观。这种过度施压总跟随着关心和爱护一同出现,因此,越是亲密的家人或恋人越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这种情感处于看不见的心灵领域,再怎么提醒,这种情感也并非能容易抛开的。因此,要通过杂物的断舍离,一点点地积累经验,学会抛开期待和执念。

当对别人抱有期待,或是要责备别人时,要立刻意识到“首先自己要做好!”,主动地开始行动。在不断地体验、积累经验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好如何与人保持恰当的距离,学会抛开人际关系的烦恼。

在这里介绍一个案例。

体验谈 10当我抛开对他的期待后,他也开始改变了

美香女士(匿名)几年来一直坚持断舍离,体会到精神上的解放感,但是她的烦恼来自有收藏癖好的先生。虽然她多次苦口婆心地告诉先生断舍离是多么有趣又有意义的整理术,但是丈夫总是丝毫不感兴趣。

他爱好收藏,不断地购买、囤积。东西多得书房也盛不下,还租借仓库来放。而他收藏的东西有17台电子管收音机、20幅画作、化石块、陨石块、一大衣柜的硬币、100套古典CD和书籍全集套装、300册藏书。最震惊的是仓库里还有未开封的纸箱子。小心地打开一看,居然是在网店拍回来的绳文陶器的碎片!堆了整整两大箱子。

美香女士觉得再这么下去自己家就变成大魔窟了。与忧心忡忡的她相反,她的先生根本就听不进去劝阻,而且愈加顽固起来了。

有一天,当她目送先生出勤上班时,望着先生逐渐缩小的背影,她突然心头有些难过。与工作上越来越大的责任相反,先生的脸色越来越疲惫。“他到底觉得自己家里住得舒服不舒服啊?”美香女士去看了书房一眼,东西多得都溢出来了,连地板都看不见了。整个房间显得乱七八糟,昏暗不堪。

第二天,她就这么对先生说道:“让我收拾一下你的房间吧,我会让书房变成让人舒舒服服的新书房。”

她并没有说“赶快给我扔掉”,而是换成“先把东西放在一个临时保管地吧”。

首先,美香先把东西分类。先生最喜欢的电子管收音机放在墙内收纳柜里,美观漂亮地展示出来。化石和陨石是每个月放在玄关处进行展示。

看到自己的藏品能装饰在玄关,先生心里美滋滋的。以前总是一副“我绝不扔这些宝贝”的顽固态度,却被认真保管那些没展示的东西的妻子的背影所融化,脱口而出“也不需要这么多东西”。最后,先生把贵重的化石和电子管收音机捐给了乡土博物馆,东西的量大幅度减少了。

这就像北风和太阳谁能最快让人脱下衣服的故事一样。美香女士并没有强硬地处理先生的东西,而是让丈夫感受到什么叫舒适的空间,让他主动行动。他们只做了一个约定——一年之后确认保管的收藏品的状况。在这个基础上,两人又一起商量了下那些未开封的东西以后怎么处置。

现在,先生也不像以前那么爱买东西了,而美香女士也摆脱了以前“让别人去收拾”的强硬观念。

遵守三大原则,收获怡然人生

在翻阅那些讲成功学的商业书籍或励志书籍时,我发现一个特征——每一本书都是长篇大论围绕着下面的三大原则来展开阐述的。

活在当下

结果反馈到自身

给予

这里的“给予”相当于断舍离的“舍”。在前面介绍“舍”与“弃”的异同时,我说过“舍”有“施与”的意思,更抽象一点就是“出”的意思。成功,乍一听像是不由分说地填充自己全部的贪欲,但其实是正相反的,只有不断地放手、舍弃、施与他人,才能形成流动的循环。

“活在当下”“结果反馈到自身”的思维和“时间轴为现在”“重要度轴为自己”的思维是相通的。对杂物挑选取舍的两个标准与开拓人生的方法两者相通并非偶然。

我们每天都在做着大大小小的选择和决断,也在不断地入手大大小小的东西。而这选择、决断换个角度看就是“时间”和“精力”,而入手物件就是入手了杂物附带的“情感”。也就是说,这些东西象征着“时间”“精力”和“情感”。因此,利用断舍离,只保留自己喜爱的物品其实就是提升花费的时间、精力的质量。

“现在”的“自己”压缩物量,只入手保留与自己关联度较高的物品也表现出“心灵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磨合”。我们来试着讨论一下这个原因。

物品,即“有具体形态的不会移动的存在=物体”,没有外力作用,它们会一直停在某处不动。但是我们的心灵总是在瞬间回到过去——那时候真好啊,转瞬间又飞到未来——总有一天,我会……它们瞬息万变,行踪不定。

不过虽然没有具体形态,心灵却以我们入手的物件的集合为形式,在我们的身边留下了情感痕迹。比如说那些象征着不安、因担忧未来而囤积的过多消耗品,那些象征着过去辉煌和荣光的纪念品。

当我们对这些“痕迹”司空见惯,当“痕迹”融入日常生活时,我们就过多地忽略了“现在”。只要这些情感的物化物在我们身边一天,它们就会作用到我们的意识和无意识一天,逐渐阻碍着我们去珍惜“现在”。

正因为如此,当我们把杂物以“现在”“我”“高关联度”的维度进行压缩,我们就能“活在当下”,逐步向成功的三原则靠拢。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功价值观。有钱就是成功还是有名就是成功,每个人有自己的定义。不过,不同的成功人士共通的一点就是拥有“人际关系”财富。我自己也深刻感受到断舍离给我带来的巨大的人际关系财富的积累。

心理上最大的变化则是能够以“坦然和真诚”面对自我和他人。这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的事情。

而清理居所中摆得乱七八糟的“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只入手和保留那些“必要·合适·愉快”的东西正是“坦然和真诚”的体现。总是保持“无论向谁展示,无论被谁看见都没关系”的居家状态要比想象中更能促进自信心的建立。

那些来家里做客的人常常一脸惊讶“真的是哪个柜子都这么干净整洁呀”。虽然作为断舍离的传播者,这些情况对我来说是极为平常的事情,但实际上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别的不说,最重要的是,断舍离并不是花时间费精力的家务劳动,而是充满“愉快感”的居所保养方法、让人生获得自在·自由的护理工具。因此对我来说,断舍离是极为平常的事。

坦然面对自我的思维·感觉·感受,就不会出现表里不一的自己,也是开诚布公地展示自己。也就是说,自然地袒露自己的内心,也逐渐地消除了对方的戒备心,也加速了自己碰见“机缘”的速度。

“机缘”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词让人想到一个词——啐啄同机。

雏鸡欲出时以嘴吮卵壳声为“啐”,母鸡欲使小鸡出壳而吃壳为“啄”,只有“啐”与“啄”同步进行时,雏鸡才能破壳而出。

从原意引申出来的“啐啄”指的是弟子欲悟道,师父倾囊相授,引导其获得开悟的境界。如果我是雏鸡,那么人生中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机缘就是母鸡。当我欲破壳而出时,因为绝妙的机缘,获得了外部的协助。

换言之,在断舍离的指导下,实践“活在当下”“结果反馈到自身”“给予”成功三原则的过程中,自我内部的变化与外部的协助两相吻合的机缘会越来越多。

在重视“啐啄同机”的整体世界中,这种两相吻合也被叫作“机·度·间”。

机机会、机缘

度程度、力度

间间隔、节奏感

技艺精湛的整体师能够准确地抓住对象身体所需要的“机·度·间”。

我利用断舍离,也在迅速地提高自己抓住人生“机·度·间”的准确度。这种准确度就像是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各自的齿轮“咔嚓”一声咬合住一般。

这种大大小小的“咔嚓”声带来的珍贵奇妙的感觉,我在人生中遇见过无数次,其中印象深刻的一次发生在几年前的某次研修旅行上。

某次,坐飞机去海外参加研修,因为各种碰巧,我没有坐上自己预约的位置,被升到了头等舱。

那是我第一次坐头等舱。最巧合的是我的邻座居然是自己非常尊敬、憧憬多年的一位实业家。

在钻研磨炼断舍离的过程中,我也多次参加他的讲座和学习会,但是从没有机会和他这么面对面一对一地直接对话。对话虽然并没有什么大道理,但是在飞机上的谈话让我感慨颇深。

这次偶然的机缘让我感到“自己现在的工作并没有问题”,我内心获得了极大的鼓舞,这种感受直到现在记忆犹新。

这里还有一个案例。是一位家庭主妇在默默实践断舍离的过程中,同我一样出现了“啐啄同机”的、意想不到的事件。很多人都说因为那次事件,她的人生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

体验谈 11断舍离后,我竟有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家

知华女士(匿名)特别喜欢《家庭主妇》杂志,总是从头到尾一页一页地反复看。她自从成了家庭主妇以后,就绞尽脑汁地在各个方面厉行节约,目的是未来买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知华女士总是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囤积便宜的东西,比如“今天价格打七折,干脆全买了”“能多积分,尽量下雨天去买东西”等一些“现在用不上,以后总会用上的某些东西”。因为,她总觉得能省钱就是“好主妇”的标准之一。

遇到断舍离后,知华女士有种被彻底颠覆的感觉,冲击了她觉得理所当然的消费方式。

从断舍离的角度看买卖的话,对于那些销售自己筛选的高质量商品的店铺来说,顾客宁愿花大钱去购买。比如说,与其积累积分去获得一些粗糙的产品,倒不如把这些小便宜舍弃掉。

知华女士现在才意识到,自己不能纠结几十日元的小折扣,而是要看自己现在需不需要这个东西。于是,她把所有的积分卡都扔掉,明确了自己买东西的标准——自己需要的不是积分卡,需要的是商品。

而且,在食物消费上她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与其节省饭菜的钱,倒不如高高兴兴地把钱付给那些为自己提供精心制作的美味菜肴的人。”逐渐地她开始发觉食物的丰富和美味,尝试了五谷杂粮配蔬菜的素食,结果一发不可收,饭菜钱也大幅度下降,而且因为不怎么用油,锅碗瓢盆直接能用水洗,连洗洁精也省下了。

以此为契机,知华女士意识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不需要太多的东西。于是,她一下子把大衣柜、收纳箱、柜台桌、两面镜子、30件衣服处理了,把昂贵的海外版内饰家装书装了三大纸箱捐给了图书馆。

然后,她从剩下的家装的书和杂志里,把自己喜欢的厨房、浴室、厕所的照片剪下来,贴在自己的构图本上来想象自己理想的房子,没想到这时候先生说要和她一块儿去看房子。

一个月之后,他们买了新房,基本上能实现她无意中写在手账里的小愿望,并且翻修的家装几乎和她在构图本上贴的图片很接近,简直像做梦一样。

知华女士以前梦想的家是“能感受到阳光和风”,而如今她的家能看见山峰、能沐浴夕阳、能感受海风,每天睡在柔软的床上、穿上漂亮的衣服时,她都能闻到太阳的味道。她觉得很幸福。

知华女士利用断舍离获得了她梦寐以求的家。

断舍离,让人生处处自在怡然

我想,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对断舍离改变人生,进而获得自由·自在人生的作用有了一定了解。从这一节开始,针对如何把断舍离的思维方式运用到家务整理以外的场合,如何才能改善人生之路,收获自由·自在的人生的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

在不断坚持断舍离的过程中,居所的空气流动起来,新陈代谢加速循环,这时候自然而然上升的境界被定义为“自在”。它指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悠然的、各方和谐的状态。无拘无束,并非是任意妄为,而是得到周围自然而然的协助。

举个刚刚呱呱落地的小婴儿的例子。

还在吃母乳的婴儿,只要一哭就有人给他喂奶,只要一大小便,就有人为他擦干净屁股。这其实就是自在的状态。换句话说,完全确信自己可以“在必要的时刻,获得必需分量的必要的东西”。

然而,随着成长脚步的加快、经验的不断累积,那种不安、恐怖的情感逐渐在内心发芽,我们时而为未来忧虑万分,时而又沉湎过去无法自拔。受过普通教育的人,在“目标未达成是因为自身不足”的观念灌输下,总是爱给自己做“减法运算”。(固然,这也是为了社会立足而无奈的事情。)

但是,断舍离则用“加法运算”来关注那些积极方面。比如说,“还没有完成的地方非常多,不过对桌子抽屉的断舍离完成得不错,给人带来自信心”。

换句话说就是“聪明的傻子”的活法。从加法运算的视角能够更靠近“在必要的时刻,获得必需分量的必要的东西”的自在。

一旦家里杂物量减少到最适度,进入了新陈代谢的良性循环,在精神方面的人际关系也会改善,也就是人生本身一定会流动起来,形成了良性循环。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再像从前一样紧绷着,变得舒畅轻松起来,而且笑容总是挂满眉头。

有一次,一位学习断舍离的人告诉我,“自己的插花能力提高了”。她不仅锻炼了自己观察空间整体的审美眼光,明白了如何搭配花和枝叶才能为空间画龙点睛,同时也对花材、花器的挑选有了明确的方向,不再像从前那么迷茫了。

从高价奢华的材料到朴素简单的器皿和花草、什么位置搭配什么素材、会带来什么效果等,她的审美意识逐渐变得简洁、细腻,有了进一步提高。

从人际关系上来讲,这样的人既有从全局看问题的眼光,也能自由地察觉那些烦恼之人内心的微妙。也就是说,断舍离既培养了全局眼光,又提高了关注细节的精度。

我把前者称为“龙睛”,后者称为“蛇目”。人如果同时拥有“龙睛蛇目”,人生的“明度·彩度·辉度”会有显著提升。但是鱼和熊掌兼得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我也是每天都努力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信息”与自在人生

现代日本是信息泛滥的社会。固然,信息不足并不好,但是,如同物质过剩扰乱我们的思维一样,信息泛滥也会引起思维混乱。这要比缺乏信息更遗憾和不幸。并且,信息并不像物品一样,能从视觉上感受到空间压迫感,因此就更需要警惕信息过剩。

面对新信息时,我首先想到的是瑜伽师的告诫“不信、不疑、亲自确认”,包括那些可疑的信息,亲自确认信息的来源、根据,就不会被它牵着鼻子走了。面对不确定信息,无论是选择相信还是怀疑,都很有可能出现问题。

不过话又说回来,自己一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我们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小疾病或是食物营养之类的知识等一个人无法做出判断,需要向专业人士咨询,这种情况下,我就把事情完全委托给一位我信任的朋友、熟人或者专业人士。

《徒然草》里有这么一句话。

良友有三:一为乐善好施之人;二为医病疗伤之人;三为有慧根灵性之人。

第二个医病疗伤之人即“医师”。医师即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也可以是那些未谋面的却通过书籍、媒体知晓从心底比较信赖钦佩的专家。在这样信息泛滥的社会,自己可以信赖的人是必不可少的,他们能帮助我们选择正确的信息和情报。

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便是这些专业人士出现问题,也不必过多责备,因为“是自己选择去相信的”。这也是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道理。

最近,经常听到一个词——SNS(社交网络服务)断舍离。我们一直有和其他人产生联系的欲望,但是一旦在SNS上产生联系,“庞大的信息=聊天”就呈雪崩之势压倒而来,很多人对此烦恼不已。

在SNS等社交通信工具上交错乱飞的那些任性地钻入眼球的信息,甚至会挑起人们内心原本无用的欲望。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照片墙(Instagram)等社交软件为人们提供了拓宽交际圈的渠道,但是往往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欲望越来越大,想获得一些不必要的东西,与一些不想产生联系的人建立了联系,自己的思想、行动和真正的内心需求错位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摆脱不了这个社交泥潭。

长此以往,就越发觉得自己的生活离不开SNS,一旦离开就会有担忧和不安。其实,与物质一样,我们应该和信息本身保持一定的宽松距离。“在必要的时刻,获得必要分量的必要信息。”我深感这种距离感是现在这种信息泛滥时代每个人都必需的东西。

“时间”与自在人生

我想很多人都把“没时间”这句话挂在嘴边。

这其实和我们面对塞得满满当当的衣柜却埋怨地说“没衣服可穿”的情形并没有区别。把空间不留一丝缝隙地“塞满”“填满”,还是保持一定宽松度的“放满”,这种空间的利用法其实和时间是一样的。

重视宽松空间的断舍离认为,保持一定宽松度的“放满”方式是比较理想的时间利用法。那我们该怎么做呢?其实步骤和收纳的感觉差不多,重视要完成事项之间的模糊时间段。

比如说通勤和移动的时间。可以漫不经心地眺望下车窗外的风景,可以迷迷糊糊地打个盹儿,可以继续读未看完的书籍,等等,暂时不要管手头的工作和要事。把这些零碎时间当作一个事项之间的缓冲带。

还有,洗澡也是一个放松的时间。最近常常看见有些人把手机带到浴室,或者有人坚持去做皮肤护理等,他们轻视迷迷糊糊泡澡盆的时间。但其实当人们把自己全身瘫在澡盆里时,这种慢慢悠悠的时间里才会激发意想不到的各种灵感。

还有很多经常迟到的人总是被人说“要多留点时间”。而不擅长安排时间的人总是有不到最后一刻不行动的毛病。“提前5分钟集合”这个对策就相当于收纳空间中杂物与杂物之间的空隙,每个事项都附加5分钟来考虑就行。

如果收纳空间宽松地放置东西后,空间和杂物就显得“易取、好收、美观、清爽”。同样道理,日程安排的时间能坚持做到“镇定、宽松、充实”,就仿佛有凉风吹过,呼吸也变得顺畅,心里变得舒服极了。只要稍微意识到这一点,每天的时光就明显变得轻松又充实了。

但对于适应了高强度任务安排,事项一个接着一个的人来说,这种思维方式也可能显得不太现实。“自我轴”的事项或工作姑且可以这么做,但是很多人也有像一些护理、育儿等“他人轴”的事情。对于这些人来说,断舍离提出来以下两个问题:

“现在准备做的一些事项或待办事项,对于你来说都是必要·合适·愉快的事情吗?”

“日程里面是否有一些其实不过是自己想当然的事情?”

即便换成其他领域,这种“必要·合适·愉快”的三原则提问也是行之有效的。那些“应该做的事项”除了可能感觉是必要的,最重要的是那些如果因为忙而耽误了该工作,会让自己有所损失的。因此要细致地检查自己的日程里面是否有明明可以更改却“想当然”的事项。比如说:

“那场会议你必须参加吗?那个被委托的事情必须由你去做吗?”

经过详细的检查后,说不定真的能发现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懒才继续这么做”或者“无法拒绝只能接受”的事项。

“烦恼”与自在人生

“烦恼”相当于是“心灵的废品”。

与杂物同样,陷入烦恼而不能自拔的人很难去客观地带着全局视角来看问题。我们把烦恼的种类进行大致分类,分为以下三种:

金钱

健康

人际关系

你的烦恼对应着哪一种呢?其实烦恼最多的是三者之中处于基底的“人际关系”。

比如说生病住院。

表面上看,引起疾病的直接原因是病毒或者年龄性衰老,但很多情况下是父母子女之间或是夫妻之间等关系亲密的人带来的压力引起病情加重或者妨碍康复速度。

另外,还有很多是住院的费用不够,却找不到能够帮忙的人。

俯瞰和抽象化这些烦恼后,我们会深深地感到人总是在各种关系网中烦恼不已。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角度是看起来比较烦恼,却不过是“牢骚”和“自我炒作”。把“烦恼”当作一个重大问题,并非在思考解决之策,而是不断地唠叨抱怨,却不肯改变现实,依然安于现状的情况。

比如说有一些老年人是医院的常客,他们嘴里说着“这里疼”“那里麻”之类的话,与其说是来医院治病,倒不如说来医院发发牢骚,也是病友之间的一种交流。但是他本人并没有意识到。

不过,我们真的能笑话老年人吗?其实这种抱怨和牢骚也是我们常常会做的,并且也是最不能解决烦恼的方法。

断舍离是怎么一步一步地解决“烦恼”的呢?

断舍离并不是一个一个消灭具体的烦恼,而是要改善人本身的“烦恼体质”。对于烦恼的人来说,一个良好的状态会让烦恼本身自动解除。

那这是怎么实现的呢?我自己小时候总会因为某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烦恼,利用断舍离,在整理杂物和空间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自己摆脱了之前的烦恼体质。“烦恼”的感觉最开始是没完没了地想同一件事情,“烦恼”的感觉,逐渐变成了对问题对象的“思考”。也就是说,自然地过渡到不断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和切入点的阶段。

当身陷烦恼的自己能够积极地整顿清理自己所处的空间环境时,内心世界也会发生改变。扔掉一个不需要的杂物,内心就挪出一个空间。不管这个杂物有多小,都没关系。

因此,到了现在,一旦感觉到“糟啦,心里有点不痛快”,就开始断舍离。也就是说,整理清扫烦恼的我的容器——居所这个大空间。

毋庸置疑,如果身处一个乱七八糟的居所空间,烦恼本身也一定会膨胀,因此,一烦恼就整理家务。虽然乍一看两者八竿子打不着,但是整理家务也是向彻底解决烦恼迈出的一大步。

“节约”与自在人生

断舍离很容易被错认为是过“清贫的生活”。在这里,我并不是要否定那种艰苦朴素的美德,但是断舍离最重要的并不是使用最少量的物质,而是把多余的杂物清理出空间,恢复“生活”的流动感。

我们经常说不能乱花钱,要有理想有目的地节约。是不是我们太过在意节约用钱,以至于有很多人并没有找到有效利用金钱的方法和目的,就不由自主地被“节约用钱”的念头束缚着不能自由行动。

实际上,节约的对象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金钱

精力

时间

把三者放在天平上衡量是一个重要的思维习惯。

比如说,厨房里想放置个洗碗机。首先需要成本(花钱买洗碗机),有些家里厨房面积小,洗碗机会让厨房更狭窄,还有洗碗机用起来要费力、费时、费电、费水。考虑到这些时,就可以从“洗碗机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哪个多一些?”“我是不是真的喜欢洗碗?”等多个角度考虑问题。

节约和断舍离的共同点可以说都是“减法解决法”,但是后者强调的是在减少的基础上获得生活的自由自在。也就是利用精简化或智能化的手段创建最佳化的生活环境。要想获得“自由·自在”的生活,自己应该挑选什么?又要放手什么呢?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从我一个人开始努力锻炼断舍离开始,在乘坐新干线时我就决定了一件事情——要坐软座。因为软座宽松的空间里有更大价值。

当时我还是个家庭主妇,并不是不在乎花钱,只是想让自己在新干线上的时间充实起来,才花这个钱的。

不要被人们口中的“常识”所束缚,从自己独特的“必要·合适·愉快”来决定事情的优先顺序,或者减少浪费,或者投资理财。这才是超越节约本身,将各自人生中的杂物进行精简智能化。

“结婚”与自在人生

在某个杂志的问卷调查“你想要断舍离的是什么东西?”

一问中,女性最多的答案就是“丈夫”。这个答案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假如换成男性的话,答案是不是“妻子”不好说,那么让妻子想要放弃婚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我认为想要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把“结婚”这个概念再理清一下。

我们经常说的“结婚”有三个观点:

精神性的结婚

动物性的结婚

社会性的结婚

“精神性的结婚”:如字面意思一样,是灵魂的结合。是真正意义上的两个人的爱情。只要是两情相悦,互相爱慕,即便是不在户口本上体现,也是精神上的结婚。

“动物性的结婚”: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样,都需要性伴侣。据说即便总在精神上和社会上出现不和谐声音的夫妇之间,只要肉体上有很高的契合度也不会分开。

“社会性的结婚”:户口本上标明结为夫妇这一行为的本身就是社会性的结婚的重要因素。社会上很多未婚女性对结婚对象有“高收入、高学历、高社会地位”“颜值高”等高要求,这些要求其实是和“社会性的结婚”挂钩的条件。也就是说,作为这种符合高要求的对象的配偶,自己可以获得社会性的利益和社会性的承认。另外,结婚并不是两个人结婚,而是两个家庭结合的问题,因此三者之中“社会性的结婚”的比重逐渐增高。

据统计,有8成的日本人一生当中经历过一次婚姻。从上面三个婚姻要素来看,这些人的结婚对象能全部满足三个条件的到底有多少呢?

即使如此,我们究竟为什么对结婚怀抱着强烈憧憬呢?

本来结婚是“结不结婚”的问题,但不知何时被偷换成“能不能结婚”的问题,导致很多女性的自我肯定感下降。现在不管我们有没有结婚,一直笼罩在“社会性的结婚”的结婚制度的大伞下。

只要在这个伞下,我们就有安心感。只要走出去,就会被雨淋湿——流行的社会婚姻观念。实际上,有很多时候伞外的天空是晴朗的艳阳天,一望无际。这把“伞”可以置换成“日本社会的常识”。

比如说,在法国,想要和伴侣共同生活有三种类型:“结婚”“PACS婚(在纳税和社保上享受与结婚同等保障的连带市民协约) ”“同居(不受法律约束和保护的关系)”。作为一个信奉恋爱至上主义=精神性的结婚的国度,这三个婚姻选择也极具法国特色。

那居住在日本的我们,要怎样来理解结婚呢?

融入婚姻制度中,把婚姻当作人生的全部可以吗?

把婚姻制度为我所用进行人生设计,行得通吗?

摆脱婚姻制度的框架,选择自由超脱的人生行不行?

自问自答以上这三个问题,就能找到自己与“结婚”保持良好关系的恰当位置。

不过,断舍离发源于瑜伽哲学的思想,因此总是站在动摇既成观念的立场上,最优先考虑那些因无意识摄取的观念和价值观反而把自己困住的情况。

让人意识到这一点的一个方法就是海外旅行。

假如你稍稍迈出“伞”外,就立刻能明白,结婚观所代表的常识和价值观实际上不过是家常问题。在“伞”外会找到比“日本人式的结婚观”更为自由的位置来看问题。同时也许会庆幸自己生活在日本。

从这些角度来看,想要挑战“结婚”这项“冒险旅程”,最重要的是像维护“空间环境”一样,不断地坚持“保养”和维护夫妻关系。重要的就是“保养”。也就是,通过家务劳动来体现对对方的关心和爱护。

“家务”与自在人生

家务活有很多,打扫卫生、洗涤衣物、开火做饭、收拾整理……传统上看,女性是家务劳动的主力,但是如今全日本也在推进男性参与到家务和育儿活动的潮流。

话说回来,家务到底是什么呢?家务从本质上来说是“养育生命的重要工作”。家务既不等同于“家务劳动”,也不是按小时给酬劳的作业。家务不仅仅为了家人,也是为了自己。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家务就是家庭内部的新陈代谢呢?

那些认为“家务太麻烦”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是认为“生活的新陈代谢太麻烦”。那么为什么家务让人感到麻烦呢?

以前,我不能完全说“自己喜欢做家务”。原因显而易见——东西太多。东西一多,做起来就非常烦琐。所以“麻烦”这个词就在脑海凸显萦绕出来。

但是,只用那些经过筛选出来的东西来组成空间,那么,也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清洁、洗涤、煮饭等家务做起来也很轻松愉快。

越是觉得家务麻烦的人,就越要尝试一下“压缩杂物=节省时间精力”。这是达到“享受家务活=获得自在人生”境地最好的最便捷的通道。

“终活”与自在人生

临终笔记、生前整理……这些终活热潮已经掀起很久了。“终活”这个词本身就是超高龄老人的专利词汇。

我自己也见过很多高龄老人的遗物整理现场,让我感觉痛心的是“我们总不自觉地带着很多有形无形的‘遗憾’迎来与世界的永恒离别”。

我丝毫没有否定“遗憾”本身的意思。我只是对此抱有一点疑问——只要快步入老年,就真的要有“终活”的意识吗?

突然想起来一位治疗癌症的医生曾经说过一番让我颇感意外的话。

癌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幸福的死亡方式。

并不是像心脏病或脑中风这种突然死亡的病症。

在死亡来临之前,还有力气来做想做的事情。

还能在死亡来临之前,全身心地用力生活。

我明白这番话的大意,但同时,也明白存在因为突然的死亡而迎来临终的情况。

而且,并不是说人一定会快到年老之后才会迎来死亡。尽管“人生多憾事”,我们至少要拼尽全力去努力生活,让自己临终时不再有遗憾。其实人生本来不就是活一天少一天的“终活”嘛!说到“终活”,我们总是会关注遗产分割、葬礼、埋葬方法等等。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让人生的各项事情都有始有终,不留遗憾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日常生活中必要的并不是“未来”,而是“当下”。如果朝衣柜、壁橱里塞乱七八糟的东西,并不去收拾整理,忙碌于其他事情,就等同于努力地进行终活,却依然会抱着遗憾死去。

不管年龄如何,不管健康与否,如何才能让“当下”的自己获得自在的人生,如何充实地过好“当下”?其实谁都能够做到的就是清理自己居所的废品杂物。

我们的终活要从塞在壁橱里的忘却物·执念物的断舍离开始做起。

“搬”家,遇见新的自己

断舍离分为两种。

一种是清零式的断舍离。

把居所过剩的杂物以“必要·合适·愉快”标准缩减数量。

因为与大量的忘却物、执念物进行战斗,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和体力。比如要完成“今天我要把冰箱收拾完!”这个目标,就需要用心用力。

另一种是保养式的断舍离。

这种断舍离的感觉就是居所的杂物已经缩减到某个程度,要保持这种程度,每次都对居所的“污垢”进行清理。到了保养阶段,就不怎么需要专门去搞大规模的断舍离,也就是说,可以进行“愉快的断舍离”的境地。

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代谢,居所的杂物也有出有进。而代谢也有一定的频率:

“天”“周”“月”“季度”“半年”“年”。

比如说,换衣物是在春夏季。春夏季处理掉的衣物就是以“季度”为单位的废品。像我家所有的毛巾类的物品都在年底换新,这就是以“年”为单位处理的废品。

以“天”为单位的废品也不是没有,但大多数人都会偷懒,以至于到年底大扫除的时候要和其他人一起进行“大工程”。

我家并没有类似这种的大扫除。因为每天进行清零断舍离,以“天”为单位处理掉废品,年底的大扫除只是“清扫·擦拭·磨刷”的小作业。

我想有很多人现在处于“清零式的断舍离”的阶段,而断舍离的精髓可以说到“保养式的断舍离”的阶段才能发挥出最大效果。

原因是在这个阶段:

与物品打交道是个愉快舒适的过程。

物品不是大麻烦,而是小伙伴。

空气清新、舒爽,让人想多待在这样的环境里深呼吸。

到了这一阶段,即便家里稍微有点散乱,也会毫无压力,“有点乱,不过马上就能收拾完”。

经常听说“把家务整理习惯化”的说法,但是断舍离并不是“习惯化”,用“自然化”形容比较恰当。先通过“清零式的断舍离”彻底缩减物量,之后就能顺势进入轻松地让居所恢复到简洁·舒适状态的良性循环中。

“出”是恢复到人本原的日常生活状态。

“出”是自然的回归。

很多人认为的断舍离是“清零式的断舍离”——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出”。我想要向准备进行这种断舍离的朋友们强调一下“断舍离其实是不搬家的‘搬家’”。

意思就是虽然在同一个地方,住在同一所房子里,却像搬了新家一样,居所空间和自己发生了巨大的颠覆性的变化,这种“搬家”的时机多种多样,比如黄金周、夏休、长假等,如果找不到长假,心血来潮也是一个机会。不少人这样一点一点地挤出时间,利用断舍离,让人生重新发出明亮的光芒,重新创造宽松自在的居住空间。

断舍离,并不是充斥徒劳感的“收拾整理”,而是提升空间次元的“搬家”,同一个地方,同一所房子,却有完全不同的风景,还有崭新的自己。

在必要的时刻,能获得必要的东西

我经常在采访和讨论会上被人问道“有没有扔掉东西后会发愁的事情呢?”我常常这么回答:

“请试着先扔掉东西,再发愁吧。”

在不断深入实践断舍离的过程中,也会发生一些处理掉东西后发愁后悔的事情。但是并没有人深入思考过“发多大愁”“有多后悔”,没有考虑过负担过多的忘却物而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多大。

设想“扔了东西会发愁”的只是“现在”的自己。

“扔了东西会发愁”就像一种增压训练。

我认为一定程度的负荷是提高自信心的一种方法。在那些认为人生就应该事事准备万全,才能预防“万一”的人看来,这种思维方式可能比较极端。但是,人总是通过失败才能有所觉醒,才能掌握要领不再重蹈覆辙。

从实际情况上来看,“因为处理掉多余杂物,人生才重新恢复光芒”的人远比“因为扔掉了某些东西,之后特别发愁”的人要多得多。怀着愉快的心情,利用“加分法”,积极地、反复地实践断舍离,这个过程让我们即使碰到什么困难,也能带着明媚的犹如乐天派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

不知不觉中,“没有的话,创造条件也能克服!”“就算不放在家里,需要的东西也能很快检索到!”“正想要这个东西呢,朋友就把它当礼物送过来啦!”等各种“东西不在手边也不担心”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突然发现自己越来越确信自己“在必要的时刻,能获得必要的东西”,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自然而然地“生长”出让生活和人生变得自在、怡然的“肌肉”。

恢复“呼吸空间”,获得自在人生

一旦自己的居住环境从以前的乱七八糟的杂物堆积场,变成了筛选后的珍贵物品被仔细地爱护、保养着的整洁环境,很多人都会说“空间感觉清爽起来”“呼吸特别顺畅”“情不自禁地深呼吸”等等。

我们在学校学过“呼吸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进出”。假如呼吸只是这个意义的话,那为什么在塞满杂物的空间里人们会感到“喘不过气来”呢?从物理上讲,这种空间并没有被隔绝氧气。

就像前面所说的,断舍离来源于瑜伽。而瑜伽非常重视呼吸,因此,断舍离的精髓就在瑜伽所倡导的呼吸方式中。

呼吸中最重要的首先是“吐气”。所谓“呼吸”,先“呼”后“吸”。从吐出阻塞的气体开始。呼吸又称为“调息”,发生在无意识和有意识之间,是“结合”无意识和有意识的行为。实际上,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呼吸也是指既能在以心脏搏动为代表的无意识自律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又能被意识控制的唯一生理机能。另外,“瑜伽”在梵语中的意思为“结合”,因此,甚至可以说“呼吸”就是指“瑜伽”本身。

那么“结合”是指什么呢?

比如说,牛、马不受人控制,任意地来回吃草排泄而生存,但是这样的牛马无法为人类服务。但是如果与犁头、车辆相“结合”就能为人所用。换句话说,“结合”给予了牛、马新的价值。

而瑜伽,也就是呼吸的目的,就是“结合”。

但是在昏暗混浊的环境中,本能的呼吸并不能给人带来调和的新价值。而同呼吸一样,需要来回进出的物品也同样如此。过多的欲望带来各种各样的东西,并不会产生有用的价值。

因此,高质量的“呼吸”首先需要“吐”。生理学上也讲,有意识地进行深度呼气(吐息),能提高内脏系统的活动机能,会直接唤醒生存本能。

断舍离把这个过程形容如下:

“吐”,是“自力”的行为。

这可以说是对生存本身的宣言。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吐(出)”,就会自然而然地“吸”,会自然而然地涌入活下去的力量,进入“他力”的境地。

物品也是如此,保持持续地“出、出、出……”。

由此恢复“生命的机制”,超越“表面上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而进入“生存”的整体更新。

你的居所是否是“呼吸空间”?

待在杂物过多、空气不流畅的居住空间里你是否会经常叹气呢?

你是否觉得在扫除不彻底,遍布灰尘和霉味的房间里喘不过气来呢?

因为某些东西而跟家人吵架,最后是否只会觉得“真是合不来”?

想要获得自在的人生,也要恢复健全的“呼吸空间”。

这里介绍一个利用断舍离,重新恢复原本“呼吸空间”的案例。

体验谈 12反复地“出”,获得自在人生的实际感受

和半身不遂的先生一起生活的由利子女士(匿名)遇见断舍离是在3年前。对断舍离越来越感兴趣的她在某天早上准备彻彻底底地整理一下食材。当她干劲儿满满地打开冰箱后,才发现因为没有电,里面的东西全坏了。食物统统被扔掉了。她因此换了小一号的冰箱。这是她断舍离的第一步。

接着,处理了三个餐具架子中的两个,包括一些不需要的餐具。结果厨房显得宽敞了不少,而且走动起来也很方便。

另外,考虑到先生不方便活动,就把他的随身用品集中放在旁边,坐在轮椅上可以随处移动。但是房间宽敞之后,却意识到某些东西的不同。原本是想让先生多活动多走动,却给了他一个不活动也不影响的环境。也就是说,之前通过轮椅、伸手够得到东西看起来是关心他,实际上反而帮了倒忙。

那时候,每隔两三天就带着儿子来娘家玩的二女儿对于这里的变化感到很吃惊。由利子女士还把客人用的睡觉用品压缩到了两人份。仔细筛选了自己的衣物,又去掉了一个大衣柜。

她说:“开始减少家里的东西后,有些以前怎么也不会扔的东西也显得特别碍眼,特别想处理掉。”而且原本打算将来再拿到网上拍卖掉的那些“入手之后又后悔的东西”很快被她痛快地处理了。不过,到最后还是未能扔掉的是收藏的书籍。那些几万日元的罐子也很快就处理了,结果一本1500日元的书不舍得扔,总觉得卖了换钱会更好。而且,她的部分书籍甚至存了有30多年。最后,由利子女士决定把一半藏书捐给图书馆。

她常常说自己的断舍离之路还在途中,但很显然,她的生活的舒适度已经提高了不少。

从很长时间没回娘家的大女儿“一进玄关,就觉得空气不一样”“呼吸也顺畅了”的话语中也能感受到由利子女士家的大变样。其实,不光这些变化,还有:

先生变得想做康复训练了。

女儿携家带口来娘家玩耍时,也能自觉地收拾好东西再返家。

打扫卫生变成享受了。

洗碗池和饭桌上的东西只有必要的东西,没有其他多余。

无论何时有客人来都没关系,甚至可以展示自己的冰箱。

很高兴回到家。

原本为招财才打扫厕所卫生(日本民间认为财神在厕所),现在自然而然地想保持清洁。

体重也在逐渐减轻。

由利子女士正切实感受着断舍离带来的“自在人生”。

用心珍惜当下的人·事·物

从前,一位僧人兼宗教学者曾经这么形容断舍离:

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天失去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几乎没有人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做到释怀。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练习如何放手,

才能坦然地接受烦恼,

甚至衰老、病患和死亡。

这番话是精通佛法的高人对断舍离的诠释。“断舍离归根结底是为了让我们坦然接受自身的、珍爱之人的死而进行的训练。”因为,我们的死亡率是100%的。死,是我们最后等待的肉体的断舍离。无论是谁都避免不了。

在“终活”一节也讲过,不管有意识与否,我们每一天是一步一步地靠近死亡。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每天都是我们的“终活日”,断舍离就是“终活”。

为了这在某一天必然要迎来的“死亡”,为了现在能获得自由·自在的人生,就必须要做到摆脱身边的“执念物”,也就是要“清出”。这是断舍离的立场。

也有正相反的价值观。

出、舍、放手

入、拾、占有

固然,两种价值观都是必要的,两者并存才会产生“新陈代谢”。

但是,再深入探究的话,其实可以说所有的物品其实都是来自地球的借用品。那么,我们是把自己从地球处买的东西、获赠的东西错当成自己的东西。

换句话说,“占有”其实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是人类社会撇开地球、私自制定的特殊契约罢了。如果物品只是临时借用品,所谓“占有”只不过是在物质这一悠久历史长河中随机截取了一小段水流,那么我们要珍惜自己与所谓“占有的物品”之间极为偶然的缘分。当缘分终结时,我们要痛快干脆地放手。

人世间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如此。

包括我自己在内,随着不断缩减自己周边的杂物量,这种“珍惜当下·缘尽放手”的意识逐渐在内心生根发芽。东西越多,整理起来就越混乱。相反,东西越压缩,就越激发对当下的人·事·物的珍爱之心。在生活的每一天,我也仔细感受到珍惜每一个“人·事·物”的重要性。

我们常常会忽略的是,生命是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也是有限的,可用的能量也是有限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断舍离。

不断地追寻“出”之美学

虽然“熵增定律(物质从有序趋向无序)”并不是指人的行为规律,但是不愿放弃、渴望获得、期盼增殖的欲望是基于人的本能的。

诚然,在以往的年代,人们渴望不断地获取知识、信息,不断地增加物质量的消费型生活方式饱受推崇。因为喜欢而选择或者获取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假如旅途中的酒店房间东西摆得乱七八糟,你会心情愉快地住酒店吗?

想必一个人都不会有。除非是感觉麻木的人,空气清爽、干净整洁的房间才会让人感觉舒适。也就是说,“想待在美好的空间”这一欲求是基于本能的,也就是“生命自由·自在”的状态。

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因为现代社会中形形色色的观念和价值观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能为自己和家人提供让生命本能感受到舒适美好的居住环境的人并不多。

在这个意义上,断舍离就是恢复生命原本的自由·自在的手段。一旦“出”内化成人生习惯,那么,深入一定阶段的“清出”行为本身也逐渐变成了一种整洁、讲究的行为。

举个日常的例子。当我们将杂物精简到一定程度后,日常清出的垃圾量也会显著减少。而清垃圾这个行为并不显得有多脏多累,反而是一种讲究。

另外,我们在处理杂物时,也毫不犹豫捐赠或者再利用,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从自己和他人考虑问题。

超越了“舒畅、整洁、精简地生活”的词源,朝着更美好的、审美意识更高的阶段迈步,成为“间”之达人和人生达人。也就是说,在获得生命自由的同时,也达到与空间的对话,对空间的高审美意识和精简、讲究的境地。

断舍离是在“出”的思维的引导下,将物质、空间乃至自我内心精简化,让“此时此地的我”焕发人生光彩的“美学”。 GMeZz0YNF9WAyzyzmI0oE/q8+55URccbOxK5BnZfbIhCiFLnSvFXLqyXsGXV5fK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