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断舍离的奥义不只是“扔东西”1

“断舍离”的热潮,从兴起到现在已经过去8年了。

这8年间,很多人通过书籍、研讨会、讲座了解、体验到什么叫“断舍离”:

斩“断”物欲

“舍”弃废物

脱“离”执念

作为这一概念的提倡者,这是极为荣幸和激动的事。三个浓缩的汉字竟有如此大的驱动力,真是令人感叹万分。“断舍离是没有错的”——自己内心藏着的对断舍离“默然的确信感”能得到印证,获得这么多人的支持,我感到无限宽慰和安心。

随着这一概念社会认知度的提升,逐渐开始有一大部分人将其简单理解成“断舍离就是扔东西呗,图个痛快”,每当听到这种说法,我心头总是涌出深深的遗憾。

因为,断舍离的奥义并非在此。

实际上,“清理废弃物”只是“断舍离”的敲门砖。

橱柜里、餐架上或者冰箱中囤积的无用之物,家里随处堆积的废品破烂,还包括精神层面上那些不适宜的过剩观念,或是让自己陷入自我否定、自我谴责境地的消极思维或情感纪念物。只有放手这些东西,才能解放自己、解放人生。

当做到观念精神上的“断舍离”时,我们才能获得俯瞰式思维——高视点·宽视野·深洞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自在·随心”的生活之路。在这条“路”上,一定会有“怡然自得”的你。

本书也将详细地介绍如何才能走上这条“怡然之路”,“断舍离”的目标即是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

“怡然自得”是个好词。人生路上无论遭遇什么困境,工作上无论碰到什么难题,首先要保持心灵的“晴空”。当太阳被任性的乌云遮蔽,内心被坏情绪肆意摆弄时,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驱走乌云,重现晴空,人生才会变得阳光明媚、春风快意。

而“断舍离”的真义就是指导我们如何避开乌云,如何把心头的乌云赶走。

市面上流行很多成功学、幸福学的方法,而断舍离则是在告诉我们:获得成功、幸福之前,如何保持怡然从容的心态。

如何才能保持好心态呢?好心态并不是只言片语的形而上的学问,它是通过具象化的“实物”获得的体验。

“断舍离”并非仅仅是处理废品杂物。它带有让人生焕然一新的力量。

本书就是围绕这个核心主题,以集大成的形式,将“断舍离”的精髓总结其中。那些“只知道断舍离的含义,不懂断舍离的价值”的读者,还有“仅仅知道如何对杂物做到断舍离,却不知道断舍离更深层意义”的读者,可以阅读本书,学习放手无用之物的方法,深刻感受“断舍离”真正的奥义所在。

读者朋友现在是如何看“断舍离”的呢?

可能依然是流行的刻板印象:

断舍离=清理杂物

或是:

狠心放手不舍得“扔掉”的东西

也许人们贪图“断舍离”的新鲜感,去完全替代掉听上去并不美好的“抛弃”一词。然而,我始终坚持的观念则是:

断舍离并不是单纯地处理杂物、抛掉废物,

而是在充满闭塞感的人生长河里唤醒“流通”的生命气息。

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感受,而是从空间、工作、人际关系等人生方方面面,体验过动态变化的断舍离实践者共同的感受。

为什么断舍离拥有如此深刻神奇的力量呢?

直到最近,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简单却能诠释其本质的字。它也成了我撰写本书的动机。这是一个出乎意料甚至有些让人失望的简单的字:

“出”

没有“抛弃”听起来那么苦涩,没有“放手”听起来那么哀伤。

笔画简洁、立场不偏不倚、浑然天成。

断舍离,即“出”之美学。

用人体学来比喻的话,也许会更容易理解。

假如一个人长时间进食但是不排便,也就是长时间便秘,不难想象他的心情多么糟糕。人作为生物,一定要遵守规律——摄取食物,消化后吸收营养转化为能量,再排出废物——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就是所谓的“生命机制”。

进,则出。

出,则进。

然后,再出。

这一简单的生命机制隐藏着巨大的力量:

左右人生。

提升“人生的新陈代谢机制”。

回归本真,让生活更上一层楼。

人生中如跳槽、结婚、离婚、再婚、分娩、乔迁等,断舍离会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在这些重大事件中。

说起来,我们很多人的生活都一直在做“加法运算”,总是被纷繁的信息牵着鼻子走,无形中为自己“加”了形形色色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东西成了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负担,致使我们在冗长琐碎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

面对这些困境,市面上给我们提供的策略只有“收纳术”或“整理术”,而这些策略本质上是在宣传如何把过多的物件密密实实地、见缝插针地塞满我们的生活。这种“收纳式思维”只会让我们在“浪费”“过剩”“惰性”中喘不过气来。

居住环境、工作现场、人生境遇,何其相似。

家、身体、心灵,何其相似。

现在兴起了“极简生活”概念,让越来越多的人有意识地去体验抛掉杂物、减少物欲的生活。但依然有很多人压抑不了物欲——先收入囊中再说吧,他们陷入“收纳”的沼泽地,无法脱身。

“断舍离”则主张尽可能地做压缩生活的减法运算。“斩断”“舍弃”“脱离”就属于这种减法。

这种“减法”正是总是本能地、反射性地压抑不住购买囤积物欲的我们现在所必需的。

不过,“断舍离”本身不是我们的目的。

断舍离确实会给我们带来精简、朴素的生活,但是其中的核心是“出,则进”“进,则出”的循环反复。需要强调的是,“进”与“出”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本书并不是极简生活的倡议书,也不是收纳整理的指南手册。

它最大的目的是撼动我们根深蒂固的“物品价值观”,鼓励我们甩掉惰性,采取行动,促进生活和生命的新陈代谢,从而迎来焕然一新的人生。

请和我一起,走进“断舍离”的深处。

——山下英子

2018年2月

断舍离是受到让人放下心中执念的瑜伽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启发而生成的思维方式。它以居所和心灵整理术的形式,提倡将瑜伽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为身边的杂物“减肥”,让我们学会放手不需要的东西,从而促进自我周身的新陈代谢。“清出”过多的杂物,实现居所环境的“良性循环”。

有一个需要切实认清的现实:

我们身处“物质过剩”的世界。

明白自己“不能收拾家务”的心理机制,

重新审视自我的物质观,

为断舍离的实践活动装上助推器。

被困在水槽淤泥口的鲇鱼

物质过剩的现代人总是一边感叹着“东西难收拾”,一边视若无睹地过日子。断舍离认为这样的人就像是:

本来能在干净的溪流潇洒畅游的香鱼,逐渐变成了水槽淤泥口边困顿窘迫的鲇鱼。

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自己变成了一条鲇鱼,找不到本来就存在的进出水口,被形形色色的东西和废弃物包围着,困在水槽里,整日一筹莫展……

住所里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优惠打折品”“高价品”“图方便品”“没有的话会发愁品”——在推销人员忽悠下冲动带回家的各种商品。

居住在水槽中的我们,其实是从这条叫作“消费社会”的大河里摄取食物。但是水槽进水口上的“断”字进水阀却十分松动,而出水口上的“舍”字出水阀却因为“太浪费了”“真麻烦”“总会用上的”这些想法而无法打开。

原本有着适当活水循环的水槽,因为进出水阀的故障而变成了“储水槽”,不知不觉中沦为了“污水池”“淤泥地”。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的住所就等同于死水的淤积地。

假如比喻成人体的话,就相当于人体代谢功能减退、毒素长期堆积的状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是长期处于不良生活习惯中,皮肤、血管、内脏里就会一点点地堆积起代谢物质。

这些代谢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亚健康”,不久将出现疾病症状。我们在确切症状出现之前很难判断是代谢物引起的。

曾经的一次经历,让我对此感触颇深。

有次我在泰国进行“Fasting(斋戒)detoxed(排毒)”疗法时,接受了嘴巴、皮肤、内脏等各个部位的“detoxed=舍”治疗法。所有参与这种疗法的人都仅用一天体重就减轻了2~3kg。

就像平时我们堆在抽屉里的大量杂物一样,我目睹了人体内部残留的淤水般没有完全排出体外的代谢物。

居住在进水口开放、出水口关闭的“储水槽”中的我们

当把这些代谢产物彻底排出体外时,那种舒畅痛快感简直终生难忘。

人体可以通过这种外部疗法获得刺激,并通过身体机制促进新陈代谢。但面对我们自己家中的杂物,只能亲自行动,处理杂物。并且也不存在亚健康或患病等警戒线。

因此,很多时候“自己眼中正常的杂物数量”,实际上“接近或等同于患病状态”。甚至可以说,大多数时候,这些杂物的量即使花上一星期也处理不完。

如果自己不来回翻箱倒柜地找家中的“淤积物”,恐怕不会发现它们的踪迹。不拉开壁橱、拉开抽屉,就不会在意这些杂物,所谓“眼不见为净”。

就像鲇鱼总喜欢待在水槽的澄清部分,而忽略下层的淤泥一样,假如我们不打开收纳箱,不翻出来堆积的杂物废物,那么也不妨碍日常生活。

然而,依然会抱有不安——一旦来回搅动,上层的澄清部分就马上变成一团混浊。

好不容易一鼓作气开始收拾杂物后,又惹家人生气“摆得乱七八糟,找也找不到了”,碰了一鼻子灰,进而没有耐心再进行整理。想必我们有过多次这种经历。

接着,这种储水槽的状态变成了自己生活的常态,已经熟视无睹了。

最后就变成了你现在居住的这个“污泥淤积的储水槽”。

我们生活在“事物随意渗入生活空间”的年代

当我们亲身感受到这种物欲横流的现状时,总是会下意识地责备自己。其实,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中,社会因素占了一大部分。

我们总是喜欢囤货、无法舍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消费型社会里洪水般的物量

物品被过度制造、被过快流通的物理性原因。

对居住空间的考量不足

虽然具备丰富的家装知识和收纳整理技能,但对于舒适生活所需要的物品数量的估测和考量不足。

上个时代的价值观

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物品产出数量已非昔日能比,然而我们依然会受到来自父母或是上个时代的价值观——“太可惜了”“不能搞浪费!”的影响,因此这属于观念上的原因。

消费型社会总是想方设法地研究如何让人“买东西”。

电视购物节目、邮寄广告、上门推销等各种促销手段,消费社会总是挖空心思地对我们的心理需求“挖地三尺”,直到挑起我们的“对实际不需要的产品的购买欲”,让我们觉得好像就是自己本来特别想买的一样。

不是被别人强迫,是我们自愿地把东西买进家里,我们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要我们不小心,“进水口”的阀门就容易松动,很可能到最后我们的橱柜里、洗手池下、衣柜中,甚至地板上都摆满了密密麻麻的根本不需要的物品。

“不收拾”的深层原因是顽固的“物质轴”思维

在上一节我们分析了主要有三个主要原因导致我们为身边的杂物烦恼。实际上这种烦恼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自诞生之日起,人类依赖物质、重视物质的历史很长,在此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以物质为标准的行为习惯,即“物质轴”的思维方式。

据某位地质学家分析,从住宅、公路到智能手机,人类制造的物质资料竟有30兆吨。这几乎是个天文数字,并且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在20世纪之后产生出来的。20世纪之前,人类长时间处于严重物资不足的时代。

因此,当我们面对“物质”时,不是从“这个东西需不需要?”的角度,而是往往下意识地从“这个东西能不能用?”的角度——以物质资料为基准轴的观点来进行取舍和判断。这就是“物质轴”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就导致:如果这个东西还能用(或者即使不能用),我们就在“暂且”“好不容易”的心理暗示下,把这个东西留在身边。

某位哲学家曾说过“人们总是习惯思考‘有效性’,却往往忽略了作为‘有效性’前提的‘必要性’”。人们对物品也会有同样的定式思维——“(可能)以后也没有使用的必要,不过还能用,姑且留下来吧”。

人们带着这种“物质轴”思维方式,不知不觉地扎进这个无法想象的物质过剩时代。可以说,拥有500万年历史的人类被卷入前所未有的物质变化洪流中。比如说,在自己的家里,壁橱里面就藏了很多不用的杂物,像已经变成“化石”的礼品毛巾套、已经抛在脑后的暖炉套装、只在孩子小的时候用过几次的野营工具等等。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停地埋怨“家太窄了”“找不到东西”,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居所物质过剩的一个缩影。

因过度焦虑而郁闷的我们

15年前,我刚刚向社会推出自己的“断舍离”概念时,在开展讲座期间碰上了很多焦虑的听众。她们怒气冲冲地抱怨道:

“孩子乱扔东西,丈夫又不帮我收拾,全落我身上了!”

“收拾来收拾去,就是收拾不干净,真是没完没了!”

(实际上正是她们本人在囤货)

15年后的现在,讲座上的听众仍总是显得闷闷不乐,会场氛围沉重,大部分人一脸呆滞愁闷。

说老实话,我甚至觉得倒不如像15年前,大家有什么怒气就倾吐出来反而会更好。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将压抑在内心的情感表露出来就相当于把坏情绪发泄出来,有利于身心的健康。

比如,当自己的妈妈(妻子)发脾气时,孩子和丈夫会马上意识到“不好,她现在心情不好”“现在暂且不要惹她”,暂时逃离现场避避风头,等狂风暴雨过去后再若无其事地一起吃饭。

但是,如果母亲(妻子)总是闷闷不乐、愁眉不展,那么这种消极的“负面磁场”会影响到全家人,导致最后大家都陷入了郁闷的状态。

假如杂物遍地,家里塞得满满当当,那这些杂物给人的压迫感,以及狭窄的空间带来的阻塞感会逐渐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思维迟钝,行动迟缓。长此以往,人们逐渐变得封闭,不想外出,进而演变成近似愤懑抑郁的状态。这种案例不在少数。

随着人们对于“断舍离”概念的关注,应电视或杂志采访的邀请,我帮一些家庭进行杂物整理的项目也激增了不少。

说实话,现场的情况真是让我大吃一惊,比想象中的还要糟糕。

它们并不是媒体宣传的“垃圾房”,一般就是很普通的三四口之家。其中还有刚刚建好1~2年的新房子。从踏进大门的那一刻起,我就马上被庞大的杂物量惊得目瞪口呆。

家里的杂物是不是像这样摆得满满当当,到处都是?

冰箱

所有的架子上都塞满了食材,照明灯几乎不能完全照亮整个冰箱内部。

厨房吧台

本来是“传菜吧台”,却变成了各种杂碎物品的堆放台。

顶墙式大收纳立柜

压迫感十足的杂物似乎要溢出来。虽然媒体鼓吹这种“顶墙式大收纳立柜”的各种好处,实际上很多情况下,这种立柜让整个空间看上去像被封埋在杂物之中。

洗漱台

镜子柜里塞不下的大量的卫生用品堆成一团,理不清的不仅是这些插电用品的电线,还有住在这里的人的思绪和活动路线。

很多情景对于住在这里的人来说可能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比如说,大门口的立伞架,上面密密麻麻地放着20多把长柄伞和折叠伞,等等。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又比如厨房的抽屉,那些随意扔着根本不再使用的厨房用具,如木筷子、一次性汤勺、保鲜膜、塑料袋等,东西塞得密密实实,收纳率达到了200%。

那些东西可能未必都是不能使用的,但没有人考虑过将来这些东西是否有必要性,就下意识地把它们塞满了整个家。

除了上面这种情况,还有一些房子,看上去收拾得干干净净,但一打开收纳橱柜的门,就能看见里面挤满了惊人的杂物。甚至连住在这里的人也不知道里面放了些什么东西。因为“眼不见为净”——只要关上门,只要看不见,就能眼不见心不烦地过日子。这种状态已经不是简单的“囤积”阶段,而是严重到连收纳都无法进行的“塞东西”阶段。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家,也可能因为小契机而开始尝试断舍离。我现在来介绍一个案例。

体验谈 1自身觉醒·启动“整理开关”

应电视台的现场采访要求,我来到了70多岁的千惠(匿名)夫妇家里。

在工作开始前进行“协商”的客厅里,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和杂物已经多得“溢出来了”,所谓的“收纳”完全没有起作用。桌子上的文具、调味料、茶碗、报纸、遥控器……都摆不下了,地板上乱七八糟地堆放着手工爱好者千惠女士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小零件、料理器具、密封罐,等等。

男主人的东西也很多。特别是作为爱好的垂钓工具。很多根鱼竿杂乱地立在房间的一角。

首先是女主人千惠小姐类似唠叨般的理由——“太忙了没时间”“太累了没力气”“觉得哪一件都有用”……这在以前电视采访的时候也多次遇见。虽然邀请我来的就是千惠(匿名)女士本人,但看样子她还是有很大的戒备心。

而男主人则是双臂交叉胸前,一声不吭地静坐着,好像在说“我不管你怎么想,反正我才不会扔东西呢,东西又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扔掉的”。

面对这种场景,我反而不会做任何“整理指导”,那我做什么呢?

就是不说话、倾听。对于无法放手杂物的各种理由,都只是随声附和一下。在这种谈话进行了几个小时之后,我开口说:

“如果是想留下的,咱们不扔掉也没关系。”

结果,千惠女士突然拿起手边十几副团扇,说“这个不需要吧”,然后起身开始收拾东西了。她把塑料制的团扇通通扔掉,仅留了三副竹子制的好团扇。接着,男主人又拿出垃圾袋开始收拾自己的钓鱼器具。就这样,夫妇二人连续收拾了两天。

厨房的餐架上叠放着大量的千惠女士用于储藏自烹料理的容器。我断定“她会很难放手这些东西”,所以也没有过多地提这些容器的事情,只是稍微提醒她“有可能会掉下来,比较危险”。

当我10天后再去拜访千惠夫妇时,发现原先堆成小山一样的瓶瓶罐罐居然减少了一半。这个变化是在意料之外,我情不自禁地为她感到高兴:“千惠女士,太厉害了!”

我完全没有做过什么整理家务的指导,那为什么千惠夫妇的家能获得如此大的整理效果呢?一开始,对我这个“反派”,夫妇俩还有很大的排斥心。随着交流的深入,他们逐渐打开心扉,意识到自己说的某些话其实是在为自己找借口。

这,就是千惠夫妇的转折点。

断舍离讲求的就是这种内部的自觉自省的意识,而不是外部打着“正论”旗号的训诫。因为,真正的“正确答案”本来就在自己心里。

另外一个要点是,就像我赞赏那位放手很多自己喜爱的瓶瓶罐罐的A女士一样,当自己尝试实践“断舍离”后,要大力地犒劳自己、奖赏自己。

有意识地去除自责的情绪,坦然地倾听内心的声音——“原来真的不能像从前一样”“我想改变”等这些声音会渐渐地转换为一种内驱力,让我们自觉地将实践进行下去。

这种良性循环会让断舍离的实践进展得更快、更深入。

断舍离注重的不是物品,而是空间

断舍离注重“空间”,即以空间为主体核心的思维方式——空间轴。

“东西过多所以扔掉”“没有需要所以扔掉”等想法无可厚非。但是,断舍离的“空间轴”思维注重的是“扔掉东西”之前——“为确保空间的干净整洁,而将物品量尽可能地缩减成最适合的量。”这种思维是实践断舍离不可或缺的。

断舍离就是“生活的新陈代谢”。将生活用品的量锁定到适当程度,同时在适当时点,更换这些生活用品,这才是生活的理想状态,也是生活原本的自然状态。而这种状态也可以称为悠然有暇的美的空间。

而以物品为思考基准的“物质轴”,则是从“还能使用”这个角度考虑问题的,遮蔽了“放手不需要之物”的正当性。

老实说,就算是现在已经在脑中为“物质轴”设置警惕灯的我,有时候也会陷入“物质轴”的思维陷阱。

前几天,我收到一位曾在海外出差时对我多有关照的朋友的礼物。而包装礼物的是一个颜色鲜艳、设计精美的盒子。因为实在喜爱这个讲究的盒子,我想也没想就收进了橱柜里。

过了几天后,我猛然清醒过来,自己大吃一惊。买大牌商品的时候,人们总是不舍得扔掉包装纸,一张一张地逐渐囤积成了小山。我收集包装盒的行为和前者并无区别。

说实话,保留一些箱子袋子也没关系。但是当时我并没有想到这一层,脑中的思维顺序是“设计讲究的盒子→留下来”。几乎是一种条件反射行为。

这个盒子换成钱的话,不过是几百日元。我并没有想到“没有需要,可以扔掉”,而是想当然地抱着盒子放进了橱柜里。

也许,物质本身就带着某种看不见的“黏着剂”。

一开始就没有断然“因为看起来将来也没有使用的需要,可以扔掉”,过后再处理的话,物品在手里就会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沉重感,带有叫作“执念”的黏着剂,其实就是对物品的定式思维。

有人会把住所里的物品占比换算成房租。假设这些毫无用处的废品杂物被扔在屋子里几年、几十年,累计起来的金额与杂物废品本身的价值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得出的数字让人头晕目眩。不过,我们不会简单地认可这种换算的逻辑性。

比如,在一些手纸、保鲜膜等日常易耗品上,我们容易倾向于不在乎这些钱,因为这些东西价格也不高,换算成金钱后数额也不大。这样就致使我们不自觉地把这些“以后一定用得着”的杂物、用品囤积起来,最后被它们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空间。

家里家外·情绪反差的痛苦

已经不穿的衣服被主人一件一件地塞在衣柜里。虽说衣柜不是电视剧里的后宫,其实也有人把衣柜比喻成“皇帝不会驾临的冷宫”。这个比方实在是妙不可言。当耳朵贴在衣柜上,仿佛就能听见衣服在默默地哀叹:“主人总穿其他衣服,我得等到什么时候呀!”

换一种说法就是:“不穿的衣服”认为自身与主人的关系上存在一种“惰性”。

被一堆堆不穿的衣服塞得满满当当快要关不上的衣柜里,哗啦哗啦地冲出惰性的大洪流。被卷入这种惰性洪流中的人自然也会感染惰性,闷闷不乐,打不起精神来。在这个惰性弥漫的家里生活的人,自然变得不想待在房间里。

那些常常烦闷房间空气混浊、心情不畅的人,其中有大部分是在工作上精明能干、能力过人的高知女性。她们常常因为在外部工作上备受好评的工作态度和能力,与她们下班回家后乱七八糟的家庭空间及烦闷低落的情绪形成的巨大反差,而饱受诟病。外出所带的东西全是高级的大牌商品,而房间里却是杂物堆成的贫民窟。像这样我们笑也笑不出来的情况数不胜数。

“绝不能让人知道我的房间居然是这副鬼样子。”于是,有的人“连四年一次的天然气公司上门检查的时候也谎称家里没人”,有的人甚至“在朋友临时造访时匆匆把杂物扔进浴缸盖上盖子”。

话说回来,其实这么做,她们自己的心里也不好受。

还有很多人,他们逃避不收拾家中杂物的现实,一头扎进所谓的灵修世界。

耳朵里进来的都是什么“爱”“光”“净化”等动人悦耳的词汇。经不起这些美丽词汇的诱惑,他们潜入灵修世界,试图提高“自我认同感”。然而,越是陷进这种虚妄的幻影世界,就越会脱离现实,只能看见自己想要看见的东西,而对其他现实中的事物视若无睹。

我现在说一个利用断舍离摆脱虚妄世界的案例。

体验谈 2整理乱七八糟的家后,我遇见了灵魂伴侣

洋子小姐(匿名)从外表上看,是一位精明能干、积极阳光的30多岁职业白领。

但是,她的家里却是触目惊心地脏乱差。工作用的大量资料扔得到处都是,搬家打包好的纸箱子居然还没开封,摆在一个角落落了几层灰,床头柜上密密麻麻地堆着她私下里着迷的占卜和灵修的书籍。

她交往的对象常常是比她年龄大并且社会地位高的男性。这也无可厚非,不过他们都是已婚人士。她的住处和恋爱同样都是属于“无法对旁人言及”的状态。

心里总是想着“找个时间一定要收拾屋子”,可是一回到家,就感觉像被巨大的磁场吸附着一般,身体一点也不想动,只能大口地喝酒、抽烟,这个连窗子都未打开的房间里烟雾缭绕,空气混浊不堪……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自己简直就是在大烟窟里生活。”

但是,某一天,转机降临了。

洋子小姐受到朋友的邀请,参加了断舍离的讨论会。她很快就明白了“扔掉不需要的杂物,建立舒适的生活空间,才有可能改变人生”。在旁人看来光鲜靓丽、潇洒快活,而内心却陷入深深的烦恼中,生活在“不可告人”的垃圾囤积地里,是断舍离为自己指明了一条路。

之后洋子小姐用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处理掉了各种杂物废品。

不久之后,她就遇见了一位和以往的交往对象完全相反的同龄人,年纪相当且干净利落。契机就是“有空请来我家玩吧”的一句邀请。

进入洋子小姐家后,年轻人竟然下意识地脱掉了袜子。以前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找不到的房间,他居然极为自然地、舒适自在地留了下来。这是一次心情愉快的做客。之后,两个人很快就结婚了,有了孩子。现在的洋子妈妈已经辞去工作,在小城市里悠悠闲闲地相夫教子。

可以说,当洋子小姐把大量的无用杂物清理出自己的世界后,就迎来了与“真我”十分契合的人生伴侣,开启了幸福的人生之旅。

“无法放手”的人有三类

前面已经分析了“我们烦恼于物质过剩的状态以及这种状态背后的心理原因”,这一节我们重点具体分析一下“无法放手”的心理原因。除了实体的杂物外,我们还要直面自己的内心。

根据常年处理物品和人之间关系的经验,在我看来,那些常常抱怨“还是无法放手……”的人大致有以下三类:

逃避现实型这类的人,一般因为工作繁忙,待在家里的时间少,所以整理家务的事情总是推后进行。乱七八糟的家让人心情也很糟糕,就更不愿意待在家中,陷入了恶性循环。

执着过往型这类的人总是珍藏了很多以前的相册、信件、纪念品等旧物。他们不愿意直面现实,总是沉湎于过去快乐的时光。

忧虑未来型这类的人总是担心“没有某个东西会发愁”,总是不停地为不知何时才会发生的未来事件储蓄物资。这也是三种类型中人数占比最多的一类。

这三种类型的人共通的一点就是“对时间的意识比较淡薄”。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时间感。但我们时常遇到时间感的平衡被打破的情况,此时我们的内部时间轴就会出现某种错位和偏差。

另外,上面介绍的三种类型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分线。其实每个人的内部都隐藏着这三种类型,只不过是其中一种倾向的表现较其他两者更为突出罢了。

我们可以看看自己的哪种倾向比较突出,进而加深自我认识,更顺利地实践断舍离。

“无法放手”的三类人

逃避现实型

这类的人由于工作繁忙,待在家中的时间短,不会认真地做家务。还有很多是对家庭和家务有情绪,不想待在家中,只想埋头工作。另外,看到家里乱七八糟,心情特别差,更是不愿意待在家中,陷入了不良循环。但是一旦开始收拾整理后,对物品本身并无多少执念,会整理得干净利落,不会犹豫拖沓。

执着过往型

这类的人总是会收集和珍藏很多现在不用的旧物,小心翼翼地保留着以前的相册或是奖杯奖牌,以及带有过往回忆的信件、照片等小物件。他们总是沉湎于过去快乐的时光,而不愿意直面现在和现实,这种类型也和逃避现实型有关系。

忧虑未来型

这类的人总是不停地为将来的事情忧虑,不停地为将来储备东西。眼睛只盯着“某些东西没有,自己将来必定会发愁”,过多地囤积手纸等日用品。未雨绸缪并不是不好,但反应过度会给日常生活带来焦虑。

“舍”与“弃”的不同

“执着过往型”的人有个口头禅——“太可惜了”。

这句话是表现人们珍惜事物的意思,不过很多时候却被当作免罪牌,用于回避处理杂物。

我们口头上常常把“舍弃”作为一个词来讲,其实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

“舍”

“弃”

佛教用语中有“布施(将金钱或贵重物品捐赠给寺庙或贫苦人)”一词。其中的“施”就是“施舍”之意。也就是说,因为这些东西在我处不再起作用,而让它们在别处起作用。

这带有“二次循环”“再利用”的意思。从广义上来说,即便是那些被销毁的东西,只要遵守规则,处理得当,这些东西本身作为“物质”也只是形式上变化而已,依然属于再循环的范畴。

而再来看“弃”,即“废弃”的“弃”。

从意思上看,物品被不管不顾、置之不理。“非法丢弃”就是一个常用词汇。

你家里有这种被弃之不顾、置之不理的物件吗?这种毫无用处的废品一样的东西被随意地扔在角落,或是保留在箱柜里,本质上就像被人抛弃一样。它们和我们每天扔的垃圾和废物没多大区别,只不过一个在外面、一个在家里。

断舍离,不是要求人们随意地“弃”,而是把“舍”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舍”即为“出”。

如果实践“舍”,确实会暂时出现大量的不得不处理掉的东西。在进行取舍时,我们应该挑选出有质量的东西,将物品压缩到能够建立和保持一定社会关系性的量即可,这样才能找回我们曾经失去的健康美丽的空间,才能从最本真的意义上珍惜事物、热爱生活,并不是随意地、不走心地囤东西、扔东西。实际上,后者才是“太可惜了”。

“舍弃”的作业,并不好受。

收拾东西时,有时内心会翻涌着怒气:“我居然买过这种东西!”

有时会后悔地掉着眼泪,决心“绝不会再买第二次”。

但是,生气归生气,生气之后要记得不能“弃”。为了重新找到自己和“物品”之间真正的联系,就必须一个一个地重新审视每个东西,在自省自审的基础上,进行物品的取舍。所谓的“舍”,其实就是直面内心。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人与物,两者都是在某一个时点出现,又在某一个时点消失,区别不过时间的长短之分罢了。一个人与一件物品相遇是极为短暂的、微弱的缘分。只有尽力去珍惜爱护这种缘分,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太可惜了”这种感叹的回应。

人有“获得的自由”,也有“放手的自由”

当读到这里时,想必有读者想起了自己的家,觉得心里不痛快。其实这就是对“放手”本身有根深蒂固的抵触观念的表现。然而,断舍离之所以能够被大家接受,就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挣脱潜意识中对“放手”的抵触感的束缚。

而我们本来就拥有以下三种自由:

放手的自由

保留的自由

取舍选择的自由

在断舍离的概念刚刚出来不久,我的博客收到了一段留言:

“断舍离,说得好听,对收拾不了的,女人可不就是只扔东西嘛。浪费了多少东西!”

说老实话,这句话听着刺耳,却真的是一针见血。因为,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那些因“做不完家务”而烦恼的人,特别是被冠以“整理不了家务的糟糕主妇”的人,她们面对乱七八糟的家,就会不自觉地一刀切——只有把“多余的东西扔掉,才能把东西过多过乱的家恢复到以前干干净净、让人神清气爽的状态”。

“收拾东西就是做家务活,女人当然就应该会收拾东西,然而自己居然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一定是个糟糕的主妇”,很多女性要比男性更容易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物质轴”思维的泥潭。

但是,学习过“断舍离”后,从这种束缚中觉醒,明白了“自己拥有取舍选择的自由”,她们会立刻开始行动,着手处理过剩的杂物。

因此,我会再三地告诉今后准备努力实践“断舍离”的人:

如果你不想再吃了,

如果肚子已经吃得饱饱的,

那就应该放下碗筷,不多吃也没问题。

因为,吃不吃饭我做主。

如果你不想再穿了,

如果这件衣服已经让你厌烦了,

那就应该脱下衣服,不穿也没问题。

因为,穿不穿我做主。

可喜的是,现在的日本已经能够实现这种观念。基本上想要的东西能够满足,想处理的东西也能处理掉。但是,为什么前者顺利,后者那么困难呢?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要东西买东西,又有各种各样的借口不去放手而囤积东西。

难道是怕家人责怪?

难道是介意周围人的眼光?

以前我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准备处理不需要的杂物时,总被他们唠叨说“太可惜了”,不让我扔。那时候起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的东西得不到,人会难过。但是想扔的东西扔不得,会更痛苦。

再说一个听起来不太恰当的例子,在我们还是个婴儿时,想哭的时候可以尽情大哭;想吃奶的时候,可以用力吃奶;想拉屎撒尿的时候,谁也管不了。无论“获取”还是“排出”,都不存在任何阻碍。

然而,当我们长大后,被断掉爱喝的母乳,被去掉尿不湿,不得不自己控制排泄的欲望和时间。我们被放逐到“规矩世界”的条条框框之中,缩头缩脑、畏首畏尾地学会了忍耐。

孩童的世界有孩童的规矩和不自由,少男少女的世界有少男少女的规矩和不自由。已经淹没在忙碌的成人世界中,遗忘了少年时光的我们,其实在心海最深处的岩石上,依然留着童年时期的“不自由”的刻印。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居所,堆积如山的“收拾不了”的杂物本身就是人类“物质轴”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也是在“不能胡乱排出”“不可任性”这种潜意识下的自我约束的表现。

但是,这种不自由已经不需要了。

你自己的东西,如果你认为它对你已经没有价值了,感觉已经不适合你、不会给你带来好心情了,你完全可以自由地处理它,不必在意任何人的眼光,没有必要为东西本身留情。

“我想要这个东西”“我不需要这个东西”,无论是获得还是放手,都要做到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剩下的就是开始行动。

别人的东西姑且不说,至少自己的东西自己要做主。

具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呢?

根据八个技巧和五个收纳指南,

了解断舍离的工作机制和“放手”的效果,

刷新对物质的观念,

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要清理杂物。

断舍离,就是扔东西

以前做“整理家务before/after”主题采访的杂志社编辑曾经告诉我这么一段话:

“关于断舍离,只要能读懂书本里的东西,人就会自觉地行动,开始想收拾处理东西。这种学习知识后,自觉实践的情况我是头一次碰到。”

据他称,做“整理家务before/after”采访时,受访者一般是边听指导师的建议边进行家务整理,但是断舍离却比较特别。受访者只需要读懂书籍,理解其中的要点,自觉地开启“引擎”,即使没有指导师在一旁指挥,采访也能顺利进行。

知晓断舍离的工作机制,明白舍弃东西的效果,更新对待事物价值的观念,只有这样,身体才能觉醒,我们才会自觉地做出行动。很多明白断舍离内涵的人,总是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要收拾东西、清理杂物了。

不是要开启按钮,而是要拧紧我们的“螺丝”。假如螺丝拧坏了也不要紧,重来一遍就行。断舍离就是反复地拧紧螺丝。

序言部分写着“断舍离的奥义不只是扔东西”,而这里的“断舍离,就是扔东西”,有特别的意义在其中。

其实确切地说,应该是“想要在未来重新找回健康的居住空间,最开始就不得不扔掉大量的东西”。也就是说,断舍离是具有体系和系统程序的。

而如何扔东西,也需要合理的方法。

在对居所杂物进行断舍离的同时,脑中也要进行断舍离的作业,即进行思想观念的整理。这样可以对我们自身进行“体质改善”,改变我们无法放手,总是囤积货物的毛病。

比方说,我们“为了减肥”“为了护肤和健康”,要控制饮食,多排出宿便。但是长时间进行减肥和饮食控制的话,就需要搞清楚“该吃什么东西”“怎么吃”“为什么以前的饮食方式有问题”等问题,否则会很快退回到以前不健康的生活状态。

以上面所说为前提,接下来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解说。

观念上的断舍离

1.认识现状

2.停止自我否定

3.描绘家的具体构想

杂物上的断舍离

1.拿出杂物,俯瞰

2.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

3.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

4.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5.收纳在杂物最适化之后进行

收纳指南

1.“三分法”

2.“7·5·1法”

3.“1 out 1 in法”

4.“one touch法”

5.“自立·自由·自在法”

断舍离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物品的断舍离”和“观念的断舍离”。只有两者同步,家务清理工作顺利进行,思维方式也逐步更新,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后,在物品数量减少到最适量时,再转移到“收纳”作业上。

观念上的断舍离 1认识现状

“观念上的断舍离”是指在对家里进行杂物处理时,对让自己士气低落,不愿意再进行收拾整理的旧观念、旧思维进行摒除和更新。

当我们决心进行断舍离时,最先应该做的是什么?

答案就是把衣柜、壁橱、抽屉等所有的收纳容器的盖子打开,让平时看不见的东西全部展现在眼前。

尤其是柜子,只打开一扇门是不够的,需要两边的拉门全部卸下,把柜子完全敞开。而且,不是仅仅从外面简单确认柜子内部的整体,需要一个一个地确认,掌握收纳的总量。

这种最初的认识现状的作业是尤为重要的,如果不把握家里有多少东西,就草率地开始作业,很快会因为杂物的量超出想象,而造成身心上的徒劳和疲倦感。

为什么掌握家里物品的现状很有必要呢?

因为,人本身有一种倾向——总是看不见不想看见的东西。比如说“不想看见堆在柜子里的东西”“不想看见电视机后的灰尘”等,我想你应该懂我的意思。

绝大多数的人对自己在怎样的物品过剩的环境里生活,其实完全没有什么概念。比如说一个没有登山经验的人在不掌握登山知识和装备工具的情况下,突然说“我要登上富士山”,这是非常不切实际的。家务整理也是同一道理。

登山新手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掌握登山的距离和时间,准备必要的工具,确认路线,等等。家务上,就是掌握家里物品的数量质量,观察东西是否过剩的现状。

为什么登山前我们会自然而然想到做“登山前的准备”,而在整理家务时却意识不到呢?因为我们脑中“整理就是理所当然的家务劳动”这一观念根深蒂固。

而现实的状况并不如想象中那么乐观。

物品的量远远超过“理所当然的量”,也需要一套系统的整理指导。

再加上“家务劳动=理应会做的”这一牢固观念的影响,一种“被迫感”也就是“不得不做”的压迫感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了一种“视若无睹”的状况。

断舍离将从三个阶段检查住所的现状。

收纳空间的物品量合理,没有过度过量,偶尔出现“凌乱”情况。

收纳空间已经满载,甚至出现物品“溢出、过剩”情况。

东西已经好多年没有整理过,出现了“堆积”情况。

首先确认物品的“量”,接下来再判断居住空间的“质”处于什么水平。

从以上阶段来看,把“清除垃圾·废品”的状态作为“分界线”的话,那么分界线以下则是“淹没在杂物海洋”的状态。

我们大部分人都处在分界线下层的状态中。

一直长时间徘徊在垃圾“分辨层”的人,总是拖拖拉拉的,提不起劲儿来收拾东西。不过,他们也可以在朋友或是整理专家的帮助下,重新回到“分界线”上层。一旦离开地下,回到“地上”,领略过上层的舒适宜人,“我要住这样的家”的欲求就开始在脑中生根发芽。

物品的“量”和空间的“质”的现状认识

说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如果便秘,自己无法排便时,就应该吃点泻肚子的药或是诉诸外科手术。

很多人告诉我自从走出了“分辨层”,他们享受过上层世界的舒适感后,接下来就能自觉地开始实践断舍离。我想大声地告诉大家:

“不管怎么样,请尝试先从淤积着垃圾废品的蓄水池跳出来吧!”

观念上的断舍离 2停止自我否定

很多女性很容易陷入自责的脑回路中,把自己定义为“不会整理的废柴女”。其主要是因为她们把“收拾家务”直接等同于“理所当然应会的家务劳动”,简单地把家务整理分成“会收拾”和“不会收拾”,理解成能力问题。

而男性则简单地直接理解为“不收拾”,并没有添加什么个人情绪在其中。

也就是说,女性既受到了“没有收拾干净的环境”的损害,又不得不自虐地自嘲为“不会收拾家务的女人”,心理上受到的伤害也越发地深刻。

特别是很多职场高知女性,非常容易陷入完美主义的陷阱。

她们在外面能力超群、精明干练、备受好评,而自己的家里却乱七八糟、一塌糊涂。她们极力想让家里和职场一样,干净整洁、完美无缺,却真的是一筹莫展。

这种反差越大,自责的倾向就越强烈:

“必须得想想办法!”

“这样下去可不行!”

只有摆脱这种自罚性的思维倾向,不再去否定自我,才能实现思维观念上的断舍离。

再强调一下,我们现在身处的正是物质和信息极为丰富甚至过剩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假如没有一个明确指出“如何与物质和信息打交道”的方向标,我们可能很快就会被物质和信息的洪流吞噬。

因此,你要告诉自己,造成这种局面并不全是因为你自己。

观念上的断舍离 3描绘家的具体构想

为东西过多而发愁的人总是盯着眼前的东西,想不出办法来,甚至会强迫自己“必须收拾东西”。他们热衷于搜罗各种各样的收纳术和整理术的书籍,虽然能按着前几页认认真真地实践,不过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热情骤减后又把视线转移到其他书上……反反复复,对家务的理解和自身的视野变得异常狭小。

这时候,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停下来,仔细想想。

难道“为了收拾东西而收拾东西”是我们的目的吗?

实际上,我们真正想要的是“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搞清楚这个目的后,显而易见,“收拾东西”仅仅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而已。

因此首先应该做的是明确描绘住所的蓝图——收拾整理完后,我想在这里进行怎样的生活。

简约风格的空间——摆放北欧系家装用品或原木家具

民族风格的空间——装饰有东南亚风格的布衣或藤编家具

现代流行风格的空间——以办公为主的功能性家具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居住空间”。但可惜的是,很多人没有清晰地设想过。甚至很多人连该如何构想都抛到脑后了。这个时候,就应该反复地“放手”杂物,通过取舍物品,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居设想,细致地描绘自己理想的家。

这样,你会隐隐约约地看见某种轮廓,比如:

“这么说起来,我比较憧憬那种宽敞舒适的空间。”

“比起家具的功能性,我更想加强与家人之间的联系。”

“我对理想的家和现实的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意识。”

这种模模糊糊的念头可以帮助我们回到人生的原点——“我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也会变成我们实践断舍离的原动力。

杂物上的断舍离 1拿出杂物,俯瞰

前面我们对杂物的三种思维观念进行了梳理,这一节将介绍处理杂物时,如何对东西进行观察和判断。

把握自己现在的居所物品过剩、无法收纳的现状后,把杂物全部摆出来,放在地板上、桌上等水平面的位置。然后从高处对杂物总量进行俯瞰。

首先是“出”。

无论是餐具柜还是衣橱,我们平常只看到其中收纳的东西的“面”,而看不见放在最里面的“体”。找东西花时间也是因为对其没有全面认识。把东西晾晒出来,可以从“体”的角度一个一个全面确认。

值得提醒的是,越是初学者就越会像“打激素”一样,立马想从“大块头”着手,花费比原计划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对付庞大的杂物量。

又或者是从最惦记的什物——很难放弃的东西、含有个人情结的东西等开始处理。

因为还没有体验过断舍离,不小心就把目标设定的“高大上”以至于高不可攀。

一旦从“大块头”“大物量”开始“啃”,好不容易提起来的热情马上就被浇灭了。即使只对衣柜进行“断舍离”,如果被无法想象的有压迫感的物品量惊吓到,心情立刻萎靡消沉,没什么干劲儿,那么断舍离的任务就无法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最后半途而废,反而让整体更加混乱,心情也更加糟糕。

因此,在开始实践断舍离时,要在计划的时间内从少量的、小单位的着手。单位越小,将物品从收纳柜取出来所花的时间就越少。

这种小单位量的断舍离持续下去,不久就会变成大单位量的断舍离。

杂物上的断舍离 2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

断舍离将家里大量的杂物,通过三层“筛子”进行选择取舍。

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

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

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第一层筛子就是筛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

拿食物作为例子来解说比较容易理解。你把冰箱里的食物全部拿出来摆在桌子上,如果其中有过了保质期的生鲜食品或是还在保质期内却看起来没有食欲的食物,就应该立刻处理掉。杂物处理也是同样道理。

地板上和桌子上摆满了各种不同的杂物,先从已经损坏的、被弄脏的、不能使用的、已经被抛到脑后的东西,将来也用不上的东西开始处理。

碰见让我们犹豫的“还能用”的东西时,不用烦恼,可以自问自答——确实还能用,不过它是不是仍在“心里的保质期内”。

也就是说,它对自己来说是不是“美味的”“有吸引力的”。那些答案是否定的东西尽管放弃就好,不需要留恋再三。明白这一点后,处理杂物的速度一定会明显提升。

也就是说,垃圾·废品相当于“忘却物”,连存在本身都被忘记的东西。绝大多数的“忘却物”对现在的自己来说都是“无所谓”的东西。它们被塞在各种小盒子和壁橱里,挤在那些只要关上门就统统可以装作不存在的收纳空间里。

经济学上有个“巴莱多定律”。

它指的是“公司80%销售额是由20%的员工创造的”“80%的成果是在所花全部时间的20%中产生的”等这些现象,又简称80/20定律。

在收拾整理家务的现场也同样适用这一定律。

“居住空间里的东西,其中80%是忘却物,目前在使用的东西只占了20%。”更不用说平常基本上不怎么开的壁橱和抽屉,里面的忘却物比率甚至超过了80%。

断舍离把这些忘却物比喻成“陌生的大叔”。而衣柜、壁橱显然是这些陌生的大叔的聚集地。

如果是普通的大叔也罢,它们是“陌生的大叔”,它们成群结队地寄生在壁橱、衣柜、收纳架这些地方。“陌生”这个修饰词说明了它们和现在的你没有什么太大交集,在之前的人生里,不过是擦肩而过罢了。

或是之前有过点头之交,或是吃过几次饭的茶友,或是被问到“还记得我吗”却完全想不起来的人。你的橱柜、抽屉里是不是住着这样让你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的大叔呢?

“忘却物塞得满满当当的家里”很像是经常载满人的电车一样。原本宽松舒适的家里,却因为客厅里、厕所内、厨房中等各种地方站满了“陌生的大叔”而显得异常狭小。

而且,这些“陌生的大叔”沉默着,一声不吭。家里的空气非常混浊、呼吸不畅,它们却依然沉默寡言,一个劲儿地挤来挤去。

我们的收纳空间里就是这样一幅情景。

只有找到一种合理的方法,才能把这些“陌生的大叔”请出家门。

带着这种意识来再次审视我们的居所,就能清清楚楚地看见哪些东西可以立刻处理。

你家里是不是住着很多“陌生的大叔”(忘却物)?

杂物上的断舍离 3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

第二层筛子是“自我轴”和“时间轴”。这实际上是断舍离最核心的部分。其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从这些角度进行杂物取舍,会了解自己的内心,接纳喜欢上自己

掌握以物品与自身的“关联度”为焦点的思维方式

清晰地展现随着时间变化,自身与物品关联度的变化

下页图中的横轴为“重要度轴”,纵轴为“时间轴”,两轴相交的原点,前者为“自己”,后者为“现在”。也就是说,“对现在的自己非常重要的东西”处于原点位置。我们在不知不觉间把“重要度轴”偷换成以他人价值观为基准的“他人轴”。价值核心变成了以“物品”为主题的“物质轴”。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是沉湎于“东西曾经有用”的历史,就是对未来怀抱期待和不安,常常觉得“东西以后会用得到”。

看清物品本身的重要工具——“重要度轴”与“时间轴”

在处理掉垃圾·废品之后,有意识地按照自我轴和时间轴进行杂物的取舍,就能在大量杂物之中锁定那些对“现在”的“自己”必要的东西。

比如说,我把用了10年以上的眼镜送给你,“这副眼镜非常好,务必戴”,你会用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力,而且眼镜的样式合不合胃口还难说。那么“现在”的“你”应该很容易判断这副眼镜的价值。

但是,这副眼镜并不是不能用。而且,眼镜框上还有高级品牌的logo。可能看到这里你会产生一种“太可惜”的感觉。

我们可能选择收下这副眼镜——“毕竟是他给的,拒绝起来也不好意思”“眼镜还能用,暂且收下吧,况且还是大牌货”,这种思维本身就是焦点错位,变成了“他人轴”或“物质轴”。

从便利店的免费一次性筷子到和自己风格不相称的回礼品情侣杯等,很多“基本上不怎么会用的东西”你还会带回家吗?

而以“自我轴”为基准进行取舍时,只需要考虑“这个东西我想不想用”。

焦点集中在“这是不是我需要的眼镜”,而不是“这个眼镜还能不能用”。

在压缩和锁定物品的过程中,以前“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这一模模糊糊的概念就逐渐地清晰起来了。而这也将促进“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喜欢上自我”的自我肯定感的提升。

另外,被父母、配偶、学校老师等价值观影响而接受的东西则是“他人轴”支配下做出的选择,而这些价值观与自己原本的价值观非常接近。

固然,他人价值观并非不好,只要记得主体不是他人,而是自己。不过,很多情况下他人的价值观不会给自己带来积极影响。这些价值观、想法随着杂物整理也一起从脑中统统卸下来。在实践断舍离的过程中,坦然地正视那些有违和感的思维、观念,建立以自我为主体的价值观非常重要。

“时间轴”就是指“现在”。

我们回顾一下在前面介绍的“无法放手的三种类型”。这三类人有一个共通点——没有活在“现在”。总是不断感叹着“太浪费了”和“以后可能会派上用场”,意识总是徘徊在过去或是将来,却没有脚踏实地正视眼前的问题,以至于人生的“现在”成为一个空洞。

在这些杂物中,有些东西可能一年才用上一回,或是红白事的时候才用得上。对于这些东西,不要从频率,而要从和自己的“关联度”的视角进行判断。

这种“关联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们在取舍时,往往容易优先考虑物品的利用价值或角色作用,但实际上,物品的“活用价值”得以实现是以物品与我们生活的“关联度”为前提的。

再怎么美味诱人的食物,如果吃饭的人没什么胃口或是肚子吃饱了,想必也无法领略这种“美味”。

物品与自己的关联度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同一件物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判,也有不同的关联度。这是所有的人·事·物三者的关系网成立的大前提。在这个大前提下,那些同时满足必要·合适·愉快三个维度的物品很快就能被锁定,并且可以摆脱把人·事·物单纯理解为非对即错、非善即恶的二元思维,逐渐形成多元性的、尊重他人的意识。在这里我介绍一个在整理杂物的过程中意识到“自我轴”,同时也迎来人际关系改善的案例。

“物品”与“我”的关联度是不是高频的、活跃的?

体验谈 3找回“自我轴”,处理大量餐具

长时间持续实践断舍离的幸小姐(匿名),在生活上已经能够轻松自如地处理衣服,严格挑选喜爱的衣物。但是对餐具的断舍离却进步缓慢,米饭碗、木碗、茶杯、碟子、小钵、马克杯、玻璃杯等,橱柜里面摆着各种各样整整齐齐的餐具。可是她“每个都不喜欢”。

其实这些餐具全是婆婆送给她的,其中很多是别人给婆婆送的。看起来像是婆婆把这些送给幸小姐,其实转嫁了负担这些餐具的责任。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各种节假日、年末送礼,各种各样的餐具络绎不绝地涌进橱柜里。这些东西也没有坏,质量也不错,所以幸小姐也没有想过把它们“扔掉”。就这样一直让餐具挤在柜子里,一挤就挤了20年。

终于,幸小姐鼓起勇气,准备收拾整理这个橱柜。

一旦开始向代表婆婆强行善意的橱柜出手,她马上就意识到以前白净的架子居然已经变得脏兮兮的。她把柜子里的东西全拿出来,开始一点点地擦柜子,边擦边流着眼泪:“真对不起,把你弄得这么脏。”她为什么会哭呢?她根本就不喜欢这些餐具,也没有打扫过橱柜,为什么会流泪呢?因为在擦拭橱柜的过程中,她意识到自己太过顾虑婆婆怎么想,却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总是以他人为价值标准,而让自己牺牲了很多。那声“真对不起”既代表她决心要和婆婆建立新的关联性,又代表总是以“物质”和“他人”为思考基准的她向真正的自我的道歉。最后,幸小姐终于处理掉了大量的让她心累的餐具,她的生活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杂物上的断舍离 4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第三层筛子就是“必要·合适·愉快”的视点。

这个视点是对以“自我轴”为基准的杂物取舍指南进行提炼后的“筛子”。具体是指自问自答“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是必要的吗?是否适合我?使用起来是不是心情愉快?”。这种自问自答的时间轴毋庸置疑就是“现在”。

反过来,对“现在”的我来说,那些“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东西应该处理掉。从以下三个视角对杂物进行选择和抛弃时,全部调动自己的知性、感受和感觉。

不需要的东西东西使用起来很便利,虽然没有坏,但是丢了也不发愁。

不合适的东西以前很重要,但是对现在的我不合适。

不愉快的东西长时间使用,但会有莫名的违和感和不快情绪。

在前面我们把“忘却物”叫作“陌生的大叔”。把这些陌生的大叔赶出家门后,下面就轮到被断舍离叫作“爱管闲事的大叔”的无用之物。这些爱管闲事的大叔,人又热情又多话。与成群结队却沉默无声的“陌生的大叔”正好相反,它们也没有什么恶意,总是一片好心地鼓吹自己有多厉害。因此,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斩断与它们的关系。

如果把这些大叔换成杂物呢?

这种杂物通常是我们在各种各样的电视购物上,或推销员的花式推销、宣传轰炸下,迷迷糊糊交钱买下的。这些东西不过是“有的话确实比较便利,没有的话也不会太发愁”而已。

但是,一旦准备把这些东西抛掉时,那些“爱管闲事的大叔”就会跳出来,戴着“热情亲切的面具”开始啰唆了:“这样扔掉真的没关系吗?当时花了不少钱吧,现在暂时还用不到,不过以后必要的时候还能派得上用场。再说,首先扔东西难道不可惜吗……”但是你要知道,让它们这么唠叨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与忘却物不同,这些“图个便利”的东西总是在放手时,让人恋恋不舍。所以,这种“爱管闲事的大叔”就被叫作“留恋物”。

“忘却物”的判别比较简单。只需要“集体面试”,整块地进行大规模清除就行。而像“留恋物”这种“爱管闲事的大叔”,就需要“个别面谈”,从“必要·合适·愉快”三个角度进行判断后再做处理。

首先从容易对付的“忘却物”开始,然后再对付无用处的“留恋物”,在处理这些杂物的过程中,你的“断舍离EQ”也会提升。同时也会注意到“不合适”“不愉快”的“事”和“物”。只有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感觉和感受,才能看清楚哪些东西是“不合适”“不愉快”的。有意识地以这三个标准进行取舍选择,才能不断地磨炼自己。这里我介绍一个案例。

你家住着“爱管闲事的大叔”(留恋物)吗?

体验谈 4从“必要·合适·愉快”三个维度断舍离,形成良性循环

在日本泡沫经济期度过青春时代的美登利女士(匿名),每次买西装犹豫该买棕色还是黑色时,她的先生总会冒出几句口头禅——“哪种都会用上,干脆都买了吧”“再犹豫就错过了,两件都拿下吧”。先生这些话,在泡沫经济崩溃后艰难度过青春时代的美登利女士听起来就像恶魔的低语。不过,她不介意这些,结婚之后她慢慢地向先生的生活习惯靠拢,毕竟“他是自己的爱人”“直接拿下两件衣服,也不会浪费时间”。

原本喜好简约清爽风格的美登利女士,发现自己家里一直在不停地增加各种各样的杂物。有一天,先生告诉她想搬家去邻近的城镇,他在那里刚买了一个大房子,他想在大自然中悠悠闲闲地过日子。不过,这其实是个幌子,实际上是先生觉得家里东西多得放不下了才想换房子。美登利女士无法对先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对两个人来说,这么大的独栋独院居然放不下东西了。

不久,日本突然发生了大地震。地震引起的核电站事故导致新家所在区域变成了禁区,搬家的意义已经不存在了。这时候他们遇见了“断舍离”。

美登利女士读了很多遍书籍,她抑制住兴奋的情绪,在心中做出了断舍离的清单。在做好充分准备之后,她开始实践断舍离。OL时代的套装、别人送的自己却不怎么喜欢的大牌包、忍着脚疼穿出去的高跟鞋、婆婆给的辟邪用的钱包、因开始亲自洗碗而不再使用的洗碗机……她从“必要·合适·愉快”这三点开始实践断舍离。

妻子兴奋地处理她自己曾经颇为喜欢的东西,这让她先生觉得很不可思议。可是当看见不需要的杂物被整理出能占一卡车的量时,听到自己的妻子提议搬家到市区的公寓里时,总是疲于长途上下班的先生爽快地答应了。搬家后没过多久,某一天,美登利女士听先生说“可能不需要电视机”——之前在独栋独院里用的60英寸大电视搬进两室一厅的小公寓里,确实大得很不合适。美登利女士吓了一跳,没想到原本以“犹豫的时候就买两件”为口头禅的先生,居然会说“墙壁又白面积又大,咱们买个小型投影仪就行了”。

一周以后,没有电视的生活开始了。以前边吃饭边漫不经心地盯着电视机的先生居然开始面对面地和妻子吃饭了,而且两个人聊天的次数和质量飞速提升。并且,先生毅然决然地与“丰盛的午餐以及吃饱、吃撑的饮食习惯”分道扬镳,上班时带着妻子亲手制作的蔬菜汤当作午餐。坚持了两年后,先生成功减重36斤,体检后发现身体健康度也从C级提高到A级。

减肥成功的先生非常高兴,开始严格挑选自己想穿的衣服。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当时正赶上人事调动,又获得晋升。正想用扫地机做家务时,又在公司举办的活动上中了头奖——扫地机。运气好得简直让人大吃一惊。

另外,说起来,美登利女士和先生的“夫妻关系”也在发生质的变化,新婚以来,两个人虽然并没有吵过架,但也过得仿佛是结婚之前的单身延长线一般。因为美登利女士并没有什么自我认同感,她不愿意被先生讨厌,也不需要负什么责任,干脆就把想说的话咽进肚子里。就靠着这种脆弱的“轻松感”一路走过来。

而当她默默地努力,重新取得“自我轴”后,给自己的夫妻关系带来了重大改变,也把自己的先生带进了生活的良性循环里。

“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

杂物上的断舍离 5收纳在杂物最适化之后进行

清除忘却物,抛弃留恋物,筛掉不合适不愉快的东西。

到了这个阶段,家里的杂物量应该已经压缩很大一部分了。留下的东西也是比较高质量的。从空间感觉上说,家里比以前显得更加宽敞、轻松、呼吸顺畅。

只有将杂物压缩到这一步,才能真正进入“收纳”环节。在“收纳”之前,在这里介绍一下断舍离对于“收拾”和“打扫”的定义。

“收拾”就是对庞大的杂物量进行压缩和收纳的作业

“整理·分类”+“扫除”,总称为“打扫”

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的关于收拾家务的特辑中,卷首一页介绍除污小苏打的使用方法时,发生了令人吃惊的问题。原来不光是普通人,连这些提供知识的专业杂志也把“收拾”一词当作“整顿”或“扫除”等几个意思稀里糊涂地使用。

因此,突然要对因囤货而藏污纳垢的家里进行“大扫除”时,本来应该像断舍离所说的先从大量的忘却物、留恋物开始处理,可是很多人热情高涨过头,却先转而要买最新的扫地机或是强力清洁剂等。所谓本末倒置,不过如此。

面对“大扫除”时,我们的思维很容易混乱不堪。

而在“断舍离”的大前提下,最正确的“打扫”程序是首先清除那些垃圾、废品,以及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之后再转而进行杂物收纳,进行“清扫·擦拭·磨刷”。

因为,不按这个顺序做的话,把垃圾、废品或者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重新塞进收纳箱,就完全失去了打扫的意义。而且,塞进柜子之后,这些杂物依然是以“机能不全”的状态藏在家里,“大扫除”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以前,有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朋友来听过断舍离的讲座。他们听课的原因让我印象颇深: p7ik8Y1PzW+qO5Fp8+Pv3osYR18Sp3vrY885/Jz16o7bECMzgq3Ff2svuIXmSAi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