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重新审视那些让你讨厌的特质

在第一章的开头,我就给出了一系列看上去截然相反的自我厌弃范例,但我之前也说到了,它们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已。

小测试:

请翻回到第一章开头的表格部分,找到符合自己的模式并标记下来。

细化方案:

因为人性复杂,你或许很难让某一条内容涵盖你所有的行为。因此,另一种方案就是在每一条上面标注两个记号。在你最容易产生的行为特质上标注“经常”,而频率较低的行为上,则标注“偶尔”。

为什么自我厌弃会呈现两极分化

在这里,我会选择7对自我厌弃的模式,来详细阐释它们的自我厌弃特质。你可以往后翻到我举出的成对案例,挑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先看。由于我的描述比较概括,因此可能有一些表述对你并不适用;也可能在我的表述里,没有囊括你所有的问题。

考虑到你的问题可能在一对范式之中,更加偏向其中某一端,可能你就会问自己“我真的有必要了解一对范式的两端吗?”。事实上,驱使人们产生极端行为的原因,就是因为害怕,即使他们本没那么偏激,最后也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说,你之所以会过度劳作,就是因为你觉得自己要是不这样做,你就会变成一个消极怠工的人。或者说,你对他人非常多疑,是因为你害怕自己要是不时刻保持警惕,就会容易上当受骗,甚至有些愚蠢。清楚地了解那些与你的倾向处于对立面的行为,可以帮助你直面这些担忧。

我们总是试着不去想那些自己害怕的事情。结果,你可能下意识地坚持与这些害怕的事情背道而驰的思维模式,反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当然,悲观主义者不会一秒钟变得极度乐观,工作狂也不可能稍有松懈就变成一个懒鬼。实际上,当一个人在短时间内突然走向另一个极端,这种颠覆往往也是因为极端行为本身导致的。比如,一个过度工作的人,经过高强度的劳作,一旦闲下来,反而做什么都不自在了。

需要了解一对范例两端的另一原因,就是如此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他人。当你读到跟自己不太相关的某个模式时,也可以问问自己,理解了这种模式是否有助于了解身边人的行为。比如说你的亲人、共事者或者上司。

接下来,我们就从“毫无章法与信守教条”这对范例开始研究吧。

毫无逻辑导致以下问题:

需要花很多精力来频繁做出决定。如果稍有些逻辑,你就可以节约很多精力,不去想何时何地,以及怎么去做事。少了逻辑,你会发现自己在日常事务上的效率大大降低。特别是如果没有按照规则来制订计划,杂事一多,你就不容易抓到事情的重点,并且做事丢三落四。

信守教条导致以下问题:

生活会变得很单调,每一天的轨迹都在重复。你所做的事情仿佛失去了乐趣,正如每天都喝高档的咖啡,自然不如偶尔喝一次惊艳。若是一直遵循着同样的轨迹,你很难有偶然发生的奇特体验,而这些体验往往能够增强你的愉悦感和创造力。比如说偶然结识一个新朋友,或者在自然中发现一个新的线索,从而让你产生了新的想法。如果你总让自己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你看待自己的人格、才能与潜力的眼光就会变得狭隘。对于有些事情来说,随心所欲比制订计划要来得愉悦和高效。

轻言放弃导致以下问题:

失败体验会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更多消极情绪。你原本可以做到的事也实现不了,比如争取更高的薪水和掌握更大权力的职位,成就感会大打折扣。你很难确定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因为你根本没有做出充分的尝试。你没竭尽全力去解决问题,因此很难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信心。你可能会给自己误贴上“笨蛋”和“失败者”的标签。若缺乏坚定的决心,长此以往就越来越难以坚持完成挑战。这跟长期缺乏锻炼,就会变得越来越羸弱,最终更难完成运动是一个道理。一旦你轻言放弃,别人就会觉得你是个轻浮而缺乏自律的人。因此当你发现别人对你不够信赖,或许是因为自己先摧毁了自信。

过于执着导致以下问题:

太过执着的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坚持使用同一种策略,即使这种策略是无效的,或者说起码在当前的情况下是无效的。你始终信奉“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你将过度的坚持当成一种“优秀的品质”(比如你会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那你就会陷入强迫性的坚持之中。你会发现自己犯了“沉淀成本”错误——没有准确估计坚持完成一件事需要多少资源(包括时间、精力以及金钱),即使你还可能完全沉溺于此。比如你已经等一通电话10分钟了,后面还有其他事要做,但你仍然坚持等着。如果你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永不言弃”,那你就很难对何时脱身进行取舍了。其他人会认为你太过教条、不懂变通,而且你容易将自己对事物的坚持标准强加给他人,可能会不近情理地要求别人和你一样坚持一件事。这不仅会为你的亲密关系带来问题,也可能让你成为一个低效且不讨人喜欢的领导。

盲目乐观会导致以下问题:

你可能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为你不相信厄运会降临在自己的身上,因此缺少必要的警觉。或许你太容易相信别人。过度的乐观往往会带来压力,比如说遭遇意外的经济开支,从而难以支付账单。在你完全没有第二方案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挫折会让你措手不及。乐观的人可能会因为太多的活动而消耗自己。过度的乐观还可能会为他人带来烦恼。比如在你的计划中,自己可以准时到场赴约,并假定路上全程顺利(没有任何的延期和小插曲),事实上却因为没有预留时间而常常迟到。而风险常常因为过于乐观而降临,这会让你所爱的人充满焦虑,同时对自己也百害无利。

一味悲观会导致以下问题:

由于你预设自己不会成功,因此成事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由于你的悲观厌世,往往会对他人的提议反应消极,而他们可能会因此感到愤怒和沮丧。你将自己与潜在的快乐隔绝开来,比如说,你认为自己不会喜欢某个会议,就选择不去参加。你对自己的认知是,充满了见地却没有一个能成功,但是其不能成功的原因并不是主意不好,而是你没有真正地尝试。久而久之,这些消极的思想愈来愈强,而你认为自己的主意不能成功的观念也愈加根深蒂固。因为你能预见很多很多的问题,自己预先就备受打击,导致分不清问题的主次。你纠结于那些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的问题,也不愿意寻求帮助,因为你觉得别人不愿意帮助你,即使他们有这个心,所提供的帮助也没什么用。

冲动莽撞会导致以下问题:

行事莽撞的人,往往要尝到糟糕决定所带来的后果。假定你认为自己不擅长做决定,就会变得更加冲动行事,因为你对自己的条理性没有信心,就想匆匆做个决定,然后草草了事。而那些因为你不过脑子的决定而遭遇麻烦的人,就不再容易支持和相信你了。

过于多虑会导致以下问题:

一个习惯性过度思考的人,做决定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压力甚至感到无力。过度思考往往会导致思维混乱,消耗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迟迟不行动,也让你错失了很多在实际经验中学习的机会。比如,你未加准备地做出了一个没那么完美的决定,或许要比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做出的一个稍好的决定有用得多。一般来说,未经太多准备做出的决定,即使失败了,所感受到的遗憾将会比预期要容易接受一些。你在做决定的时候越是努力规避错误,当错误依旧发生的时候,你就越难以接受。而你很可能因为自己的拖沓,在一些有时间限制的任务中一败涂地,比如在你纠结于要不要买一样东西的过程中,它可能已经卖完了。你还可能因此挫伤和激怒他人。

过度关注当下的欲望会导致以下问题:

这种模式会导致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在长期目标之下,你只着眼于眼前,相比那些放长线钓大鱼的人,你的收获就会少一些。你常常会在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的问题上产生偏差,最后成为“目标与兴趣偏差”的牺牲品(对于这种偏见的阐释,详见第十三章)。

过度推迟满足会导致以下问题:

如果你过度地关注最后才到来的那份满足,就会失去实际上触手可得的快乐。比如说你不愿意进行短途旅行,而一门心思想要存钱,来一次为期一年的国际旅行,最后可能会发现这场国际旅行也没有预期那么惊艳。可能你会发现自己在面对享乐的时候,很难打破对于延期快乐的固有观念。你可能没办法在适当的时候消费。比如说,为了以后修一幢梦想中的房子而存钱,你现在就不愿掏一分钱来改造自己的居室。因此你就从来没有对房子进行规划、装饰,以及跟装修队打交道的经验。其他人也会因为你过度关注未来而被触怒,比如夫妻中的一方想要在当下消费,而另一方不愿意,矛盾就会产生。在生活中若专注于做太长远的打算,可能导致顾及不到其他方面。比如长期过度工作的人,就很难兼顾到自己的健康。

过度推卸责任、咎责他人会导致的问题:

当你因为自己的过失而怪罪他人,最后的恶果往往还是要自己承担。比如你因为家里的饮食不健康而怪罪伴侣,可能最后超重的还是自己。同样地,你怪罪对方没有在恋爱中给你足够的亲密与快乐,最后不痛快的也是你自己。怪罪他人只不过是给自己一个理由,逃避行动而已。责怪他人和推卸责任是息息相关的。比如,你告诉自己由于伴侣要求太高,对你吹毛求疵,才让你在家里当甩手掌柜,而逃避责任会在亲密关系中催生敌对和怨恨。若你做错了事情不愿意道歉,如此一来对方就更不容易原谅你。这种行为模式,让你无论在工作还是家庭中都遭人厌烦。

过度包揽责任会导致的问题:

过度包揽责任会导致焦虑,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焦虑症。对任何事情都太有责任感,会令自己不知所措,并且难以分清事情的主次。过度地关注鸡毛蒜皮的事情,会让你有借口去逃避一些重要的决定。矛盾的是,你所规避的事情又恰好关乎重大的责任(比如领导职位),因为责任感为你带来了过重的负担。太有责任感地帮别人做决定,会导致自己不胜其扰。不仅如此,你包办了一切,不断提供帮助和提醒,会导致对方变得懒散。比如说家人一有需要,你就上前提供支持,他们永远什么都不会自己做。若是你最终对这种无休止的帮助和提醒感到了厌烦,他们也会因为自己没有任何本事,而理所应当地把事情推给你。

理想太冒进会导致的问题:

你的理想太过宏大,其他人就会被你大规模的计划和因此产生的风险给吓坏。比如你想劝你的伴侣投资房产用来出租,而具有远大计划的你,一开始就想买10套房产,建一个商业帝国。

在这种设想之下,你的伴侣显然很难认同你的计划,其效果不如先提一个小一些的要求。少了他人的支持和认同,你是很难实现自己的计划的。人们(包括你自己)都会觉得你是个想法很多但是难以实干的人。若你的想法足够宏大,有时候就会陷入对成功的无限遐想,而矛盾的是,在当下一步一步实现的过程中,你就会丧失动力。相比你对巨大成功的幻想,脚踏实地的工作就显得很无趣了,因此你很容易丧失动机。若是你还没学会走就想奔跑,其实会削弱未来的潜在机会,比如你很可能因为财务破产而信用破产。

目标太保守会导致的问题:

如果你保守性地设置小目标(例如,即使你有能力完成更大的目标,也会设置一个小目标来避免自己产生焦虑),那你可能连小目标都完不成,因为很可能你采用的策略,对那些目光宏大的人并不奏效。比如你因为担忧而不想雇佣下属,那你在职场的人物设定就是个“光杆司令”,由于事事都亲力亲为,事业就很难向前发展。过于保守的思考,也是会产生机会成本的。比如你还在纠结于蝇头小利的时候,或许已经错失了更大的机会。总之,整天忙于小事,会让你在更高的层面错失良机。久而久之,你会觉得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仅仅局限于这个水平,而不再会跳脱焦虑与惯性去思考问题。

小测试:

现在就轮到你表现了。你可以像我在例子中所做的那样,通过细细解读其中一种自我厌弃模式,你就会知道不那么极端的决定,对你来说是多么有好处,同时也可以将现行自我厌弃模式的伤害降到最低。如果你在解析的例子中已经找到了自己非常感兴趣的模式,你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流程图,来具象地阐释这种方式是如何对你产生作用的。你可以将与自己最相关的基本问题填进流程图里面。不用完全照搬我的内容模板,如果我没有分析到你最关注的点,就自己加进去,我的例子只是作为指南而已。

小贴士:

为了保证分析的广度,你可以对生活的不同领域进行思考。比如,想想这种模式是如何影响你的工作、家庭生活以及友谊的。理解你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对于个人和人际分别有什么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呢?找一个折中的办法

小测试:

无论在上面的小测试中你选择了哪一种模式,你都要找出当下生活中的一个典型场景,阐释这种模式带给你的影响。首先,要将你的这种模式清楚地表达出来。比如说,你是一位讨厌循规蹈矩的人。这导致你几乎每天都要跑一趟超市,因为你最多只会预先计划一天的食物采购清单,家里基本上没有多余的食物存货。你太看重灵活性,不想买任何时候可能不会喜欢的食物。但是你会发现,这种习惯其实很浪费时间和金钱,也不太利于你的健康。你吃的饭菜只能是事先准备好的,要是突发奇想下厨做点什么,冰箱里也根本没有食材。况且,每天晚上先去商场购物再回家做饭,实在是太消耗精力了。

接下来,就要问自己两个额外的问题。

(1)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和行为模式跟我站对立面的人,会怎么做呢?

(2)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和行为模式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人,又会怎么做呢?

当你先行想到对立面的人会怎么做,就可以简单快捷地找到折中的方法了。在食物采购这个例子中,过于循规蹈矩的人,会提前将所有的食材计划好,每个月都采购同样的东西,接着每周都重复着固定的菜谱。

那么,处于中间立场的人,他们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比如说某位“中立先生”周一和周二工作到很晚才回家,他要么会快速做一个煎蛋卷作为晚餐,要么就用微波炉加热一下之前剩下的饭菜,凑合着吃一顿。周三他一般回家比较早,会多做一些菜,为第二天的晚饭做足预留。而周五他会按照惯例,点自己最喜欢的外卖。周末他则会采购下一周的食物,而周末的用餐计划也比较灵活。这种比较平衡的方式,对他来说很奏效。他既不用因为规则而过于紧张,但又能保证一种有条理的生活方式。

在你习惯性地产生极端的自我厌弃行为时,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找到特定情况下的折中路径。一旦开始尝试这种方法,你会觉得这并不难。通过练习,你可以将这种框架逐渐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请注意 :

折中的路径就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吗?也不尽然。比如在一般情况下,理想远大、持之以恒和辛勤工作都更容易成就大事。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你需要灵活地选择路径,并不一定是要遵循某种折中的方式。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基于你所处的情形,充分考虑这种场合下自我与人际关系给出的线索以及问题持续的时间、行为将会导致的结果,进而选择最适合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在某些情况下,你或许需要通过与你原本习惯相反的另一种极端方式来行事,前提是你已经可以预见到这样做的优势所在。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会列举一些极端思维和行为的潜在益处。

了解天性的力量

一个人具有越极端的特质,因此带来的后果也就会越两极分化。清楚地了解你的潜质将会带来的优势和劣势,会让你更加灵活有效地使用自己的特质,避免许多麻烦。

事实上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有积极的一面的。只是从进化的观点来看,有的行为并不那么有意义。不同的思维和行为风格,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场合,而“各种各样的想法”都能对一个群体的行为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无论是对家庭、工作团队还是朋友)。甚至类似自恋这样的特质,也是有其可取之处的,比如自恋的人往往会打破规则,产生一些创造性的解决办法,而循规蹈矩的人反而无法做到。

当你找到自己风格所产生的力量,在某些处境下即使结果并不是最理想的,你产生的防御感也不会那么强烈。而防御感和羞愧感的减弱,又确实有助于你在特定的情形下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些极端倾向产生帮助的案例。

·相对于冒进的想法,保守的想法可以让你更安全。可能即使你的构想比对手宏大,也不能增加你的竞争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宏大的构想有时候的确可以规避一些风险。例如,起码在不同的市场进行10种不同类型的投资,比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更有助于将风险分解开来。

·假如你是个过度关注细节、比较挑剔的人,这种特质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你的事业上会产生很多帮助,比如它将让你成为一名优秀的婚礼策划。如果你习惯于消极与批判,那你很可能在别人的思路有问题的情况下,避免事情盲目地偏离轨道。

·在我的第一本书《焦虑工具手册》(Anxiety Toolkit)中,我就曾提到过防御性悲观 的思维方式所具有的正向功能。这种风格的特点是:对结果的期待很高,但是前期的准备和预期都会考虑到产生的问题。在事情开始之前就多加留心注意是非常好的,可以有效避免遭遇问题之后事情陷入停滞。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积极的期望和适度的焦虑组合起来,都是最佳的思维模式。充满希望而又带有一点点焦虑的人,处于“乐观主义(凡是都往好处想)和悲观主义(凡事都往坏处想)”的中立地带。他们能够将期待(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较强的执行意愿以及谦逊)和谨慎的优势进行融合。

·在规则制度本身就存在问题的情况下,相比于循规蹈矩的人,乐于打破规定的人更容易取得工作上的成就。

·在两个不同的决定之间摇摆不定时,冲动能够将你从过度思考中解救出来。毕竟想得太多,会导致你和最好的决定渐行渐远。

·在追求你渴望的目标时,过于坚持可能会令其他人产生反感。但如果你本来就不太看重这段关系,这样反而会大大减少社交成本。

带来曙光的策略

另一方面,由于人格特质塑造我们做事的技巧,因此比较极端的倾向在此方面也有好处。比如你的某些特质导致一些弱点,或许你会发展出一些优势来进行补偿。研究表明,能从自己“消极”属性里看到一线希望,你就会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有时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结果。举个例子,我是一个敏感而内向的人,在面对同住一座城市的朋友时,我会感觉到很强的社交负担。而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我会努力结交一些跨地域的朋友,这样我就只能在一年一度或是频率较低的出行中,才能见到他们一面。这样一来,我就很擅长与不常见面的人保持联系,同时也能够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

而这种模式做成流程图就是下面这样:

我的弱点:很容易因为社交负担而过度焦虑。

我的偏好:喜欢结交不同国家或城市的朋友。

我的强项:能够与不常见面的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

这里还有一个相关的例子。有一个朋友近来向我倾诉,她毫无理由地在工作中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自卑,而她却因此变得非常擅长在与工作相关的培训会议上提问。虽然她有点社交焦虑,但是对于工作问题得不到解答的焦虑,已经强过了对于举手发言的焦虑。她常常会得到其他人的赞扬,夸奖她的问题提得很好,别人也有同样的问题,却总是犹犹豫豫不敢举手。

而她的流程图是这样的:

她的弱点: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很不自信。

她的偏好:明晰并检验自己对于概念的理解。

她的强项:在培训会议上提问。

如果说你有点儿缺陷的风格倾向变得越来越极端,并且已经对你产生了影响,那么找到天性中自己的强项,能够帮助你不把自己看得那么“疯狂”或者“怪异”,你也不会因为缺乏自信而深陷泥沼。有时候沉浸于自己的本能倾向,其收益成本比是可以接受的,而有时候则不然。当收益成本不成比例的时候,你就应该采用“折中路径”的方式了。

小测试:

试着基于自己的情况完成流程图。

你是否下意识忽略了某些自我厌弃模式

总体来说,当某些技能和特质可以作为强项的时候,人们就可能产生自我厌弃模式的盲点。比如说,你自认为自我控制力很不错,但是当你心情不好、忍不住责怪伴侣的时候,就常常控制不住自己。再比如,你通常在管理金钱、健康饮食方面很在行,但仍在一些不太重要的领域处于弱势。

那么是什么让你利用这一类的模式达到让自己满意,甚至享受的状态呢?很显然,因为这些自我厌弃的习惯都出现在你非常自信并且有竞争力的领域。

小测试:

为了找出符合上述描述的问题,你需要按照下面的顺序问自己几个问题:

·在你的自我认同中,有哪些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你觉得你的强项是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还是唯你独有的?你的优势有可能颇具普遍性,比如说自我控制;也可能非常独特,比如在委派任务、外部采购或者事务排序方面表现出色。

·在这些强项当中,你有没有在什么领域稍显逊色呢?

·你认为什么因素形成了这些强项?是先天的人格特质、后天养成的良好习惯,还是某种策略?

·你准备如何利用自己的特质或策略来克服这些小弱点?现在开始头脑风暴,找出一种特别的方式吧。

这里有一个(假设的)具体案例,你可以参照案例中的步骤。

继续前进

在进入下一章之前,先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关于你在“极端与中立路径”小测试中所选择分析的模式,想想生活中有没有即将发生的事情,能够给你一个尝试中立路径的机会?

·如果你之后回想起来其他的模式,并且对其产生了关注,你接下来的“未来模式清单”是怎样的?请继续列出三种新的模式。

·写下本章中最令你产生共鸣的三个点,按照1~3的重要顺序排列。 ay7zgvstJ4Lqx0Qy5/Lf0QGBRG54oUIbv23S1ackNyHbJJKXcrbO2Hx3VdIVj/k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