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对黑格尔“真无限”的批评

1.“真无限”的绝对完满性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

黑格尔所主张的“真无限”有两个特点:第一,“真无限”是在主客关系的思维框架内完成的,“真无限”的发展过程就是主客对立统一的过程,最高的主客统一或最高的主体性即是最高的“真无限”。第二,黑格尔一方面说“真无限”的无限性或完满性不在有限性的彼岸,而是在有限者之内可以达到、可以实现的,另一方面又认为在有限者中实现和达到无限完满性的途径是纯思维、纯概念,而非感性直观。换言之,有限者只是在抽象的纯思维、纯概念中实现和达到无限的,而不是在现实的感性直观之类的东西中实现和达到无限。

黑格尔这套崇尚“真无限”、贬低“坏无限”的理论得到后世一些人的赞许,也遭到一些人的批评。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我国哲学界似乎有一种倾向,认为只理解“坏无限”,不理解“真无限”,就不过是常识性的俗见,算不得哲学(我过去也持这种看法)。果真如此吗?如前所述,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决不只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客关系远未能充分表达人与万物融合为一的深层关系。另外,我们还可以质疑:无限性的本质意义究竟是一种回到自身的圆满性呢?还是永远没有完结的无穷进展?通过纯思维、纯概念来实现的无限性是现实的实现吗?抑或是抽象的实现?简单一句话,我们究竟要强调“真无限”还是要强调“坏无限”?德国当代哲学家伽达默尔明确地站在为“坏无限”辩护的立场而与黑格尔的观点相对立。在伽达默尔看来,无限就是没有完结,不可穷尽,黑格尔所说的“坏无限”正是无限性的真正本质之所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观点是值得肯定的。我以为黑格尔的“真无限”是抽象的,而他所说的“坏无限”倒是现实的。在哲学有了由重抽象到重现实的转向之后,我们宁愿强调黑格尔的“坏无限”,也不要强调“真无限”。

黑格尔是西方古典哲学的主客关系式之集大成者,这种思维模式要求作为主体的人把外在于主体的客体作为对象来加以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最终通过思维认识到有限的特殊性事物中的无限的普遍性本质即概念,也就是第三章所说的“相同”或“同一性”。黑格尔虽然强调实体(对象)即是主体,但并未脱主客关系的窠臼。主客关系式由此而崇尚概念。黑格尔的“真无限”归根结底是主客的统一,是他所谓“具体概念”,“具体”在这里是指对立面(或多样性)的统一之意,然而就其“纯粹性”而言,“真无限”的概念是抽象的。尽管黑格尔强调“具体概念”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无限性包含有限性,但最终还是奉无限的普遍性为至尊,他的整个哲学把人的注意力引向抽象的概念世界,把人生变得苍白、枯燥、贫乏。

黑格尔“真无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绝对完满性,并且这种所谓可以实现于有限者之中的完满性显然是不现实的。现实的有限事物中根本没有绝对完满的东西,绝对完满性只能存在于抽象概念中。其实,黑格尔也明确地承认并强调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他认为“真无限”所产生的自由只能在“纯思维”中达到,而不能在现实的感觉直观中达到。但黑格尔从传统概念哲学的旧观点出发,坚持主张“纯思维”中的东西才是最真的、最高级的。

2.“真无限”仍然保留了人与万物之间的限隔

进而言之,主客统一的核心是在本来彼此外在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搭上认识——思维的桥梁,即使黑格尔发展了古典的主客式,把主客的对立统一变成一个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但黑格尔哲学的最高范畴“绝对精神”——“绝对主体性”(“主体与客体的绝对同一”)仍然在主客式的框架内。他通过一系列的由低到高的认识桥梁,以主体吞食客体的方式所达到的最高的主客统一并没有把人与万物融为一体(尽管他的哲学中已蕴含了现当代哲学的这种思想成分),从这个意义来说,他的“真无限”并不是真正的无限,它仍然保留了人与世界万物之间的限隔(“限制”),因为人生的意义,人与万物的关系,决不止于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搭上认识——思维之桥而已。人生乃是作为有知(认识)、有情、有意、有本能的人与万物融合为一的整体,这才是真正的现实,才是真正达到了人与万物之间无有限隔(“限制”)的境地,也可以说是真正的无限。“宇宙不曾限隔人,人自限隔宇宙”(陆象山语)。主客关系式(其中包括主客的统一)就是限隔人与宇宙的一种因素和方式。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为代表的许多西方现当代哲学家着力批评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主客关系式,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主客关系式对人与万物之间的这种“限隔”,而力图超越主客关系式,达到人与万物间的融合,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伽达默尔说:海德格尔的“在世”(按:即人寓于世界之中、融于世界之中)“指明了主体—客体(原译作:主客观)分裂的扬弃” 。“扬弃”就是超越,不是抛弃。 u1/4ZOfYr1dWfb57doxTwWJkM0ial5QEPtWZa6Qw7pXsN6GUBYrpz0URr0iQqwH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