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4 不再做受害者

这要求我们必须自己做出改变,而不是我们做些什么去改变别人或是去修正事情。我希望你能够静下心来,去看一下我们在生命当中什么时候是受害者,在这个受害者情境里,我们该如何承担起我们该负的责任。这样,我们最终就能走出受害者情结。

有的人35岁就死了,只是到85岁才被埋葬

我们经常开玩笑地说,有的人35岁的时候就已经死了,可是到85岁才被埋葬。在生活当中,我常常碰到这种人,他们就像身体的某一部分已经死去一样,活得非常沉闷,没有生命力。

他们可能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受够了外界的刺激、影响、压力,就把那个部分打包压缩、冷冻,就像那个部分死了一样,而后采用一种安全模式去生活,而不是每天生活在愉悦的感受里,活出真正的自己。这是一种常见的“死法”。

还有一种“死法”——有些人每天很努力地工作,很努力地生活,可是他的生活和他的工作方式,对待人、事、物的方式,却是一成不变的。当然,我不是说一成不变不好,而是说,如果我们做人做事的方式碰到了挫折,就一定要懂得变通,不能一成不变,企图逃避自己的问题,不去面对。

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一年的时间相当于以前大概五年的时间。世界变化很快,如果我们一成不变地过日子,那是不是相当于我们某些部分已经死了?就像一个机器人,每天过着沉闷、单调的生活。然后我们就会说:“我的工作太无聊了,我不享受我的生活”“我的婚姻太无趣了,老夫老妻真没有意思”,或者说:“我不知道未来该做什么,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

比如你和朋友去迪士尼乐园玩,朋友玩过之后说:“我来这里干吗呀?好没有意思,我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这种态度的话,那就表示他根本没有好好去玩那些项目。任何有童心的人进了迪士尼乐园,都会玩得很开心。

我们的地球也像一个乐园,它其实有很多乐趣等待你去开发,穷人有穷人的玩法,富人有富人的玩法。地球资源那么丰富,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每天都有新鲜的事物冒出来。你有没有好好地利用你一天24小时的时间,有没有好好掌控你目前这个能走、能跳、能跑的行动自如的身体,去体验你的人生呢?不管你现在是几岁,你能不能充分运用你从生下来到现在所学到的知识,以及你周围的人脉、朋友,好好地去利用你的生命资源,享受你的生活,享受这个世界为你带来的这么丰盛的东西呢?

我想很多人都没有做到,他们只是一成不变地过着一个相对来说没有目标的日子。时间久了,他们自然会抑郁,自然就会觉得“我来这里干吗呢?人生真是没有意义”。

生命的目的是什么?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多成年人好像某些部分已经死去,或是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在过日子呢?

亲爱的,这都是因为我们小时候受了太多的限制。当父母告诉我们,我们就是这样的人,或是我们不可以做这样那样的事情的时候,作为孩童,我们像一张白纸,几乎是毫无反抗地接纳了周围的人,尤其是父母灌输给我们的观念,我们自己没有去好好思考。

同时,我们自身也认为自己受到了限制。很多人觉得我没钱就不能做这个,我要挣钱就没有时间做那个。那么,我们究竟能不能挑战自己去做到那些呢?有些人在极限的状况下,依然活得那么光辉灿烂。对此,我很喜欢举的例子,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世界知名的励志人物——澳大利亚的尼克·胡哲。

尼克·胡哲生下来就没手没脚,可是他不但娶了漂亮的妻子,生了两个孩子,还能上山下海、打高尔夫球、潜水。你想想,他人生的初始剧本是多么糟糕,可是他却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活得那么生动丰富。所以在唤醒阶段,我们真的要看到自己哪些部分已经死了,你那些既定的观念并没有带给你好处,反而限制了你的发展,让你从来不敢去挑战新事物。是哪些观念在限制你呢?你能不能看到呢?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突破童年的限制,去激发自己的生命潜能,活出最好版本的自己。我们必须安静下来,贴近自己的内心,闭上眼睛,安静地坐在这里,好好地陪伴自己一会儿,看看自己内在有哪些恐惧,有哪些自我限制的观念,让我们不能去享受人生,不能好好享受生而为人的乐趣。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在唤醒阶段,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一个重要的点是关于我们的内在小孩。虽然很多心理学家质疑并没有什么内在小孩,可是我个人觉得,我们内在的确是有一些没有疗愈的伤口,有一些童年时期留下来的退化行为,形成了一股负面能量和意识,我把它们统称为“内在小孩”。

我自己的确感觉到,当我面对一些让我比较挫败的人或事的时候,那个孩子气的赌气状况就会出现,会生气、不服输,或是跟别人吵架,非常想“赢”或是证明自己“对”。你们是不是也会这样呢?

其实你仔细去听、去看,每个在气头上吵架的人,以及双方进行没有建设性的无谓争论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像小孩子的。每个人都是在孩子的状态之下跟对方争论,争论的要点还不是这个道理是怎么样的,而是你对我错、我对你错、你我有没有面子之类的。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上,双方完全就像小孩子在玩过家家一样吵架。所以,某些生活情境的确会让我们变成小孩的样子。比如恋爱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会称呼对方baby(宝贝)、sweetheart(甜心)之类的,讲话也都会变成小孩子嗲嗲的撒娇的样子,这是恋爱中最让人觉得甜蜜温馨的地方。

为什么现在的成年人越来越不会谈恋爱了呢?因为他们越来越没有能力回到孩子的天真状态。孩子的状态其实没有什么不好,但是需你要好好地运用它。因为它是一体两面的,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我就是一个非常孩子气的人,虽然五十多岁了,可是有的时候,我还是天真得跟小孩子一样,碰到喜欢的事情,我会很兴奋。这也让我常葆青春,看起来年轻。

我希望能够唤醒自己内在那个纯洁的、天真的、愿意信任别人的孩童部分。

至于内在小孩不好的部分,是因为它没有办法创造一个双赢的状态,任何事情侵犯到它的权益,跟它发生冲突的时候,它就会变得不理性,情绪就出来了,这时就需要我们去看见和疗愈。

在不需要伪装自己的人面前,尤其是面对亲近的人,我们就会把内在小孩不好的这个能量展现出来。

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要看看自己究竟是生活在一个天真快乐的小孩状态呢,还是生活在一个赌气的、不讲理的、只想争输赢的小孩状态。尤其是跟我们爱的人吵架的时候,后者是最容易显现出来的。

另外,很多人说我们要理性。成人的确可以以理性的态度处理很多事情。对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也的确应该用比较理性的态度去面对。所谓理性的态度,就是处理事情的方式对你是有利的,对对方也是有利的,可以创造双赢的局面。

如果你问我:“德芬老师,我们做事情难道不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吗?怎么会做出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呢?”这还真不一定,因为有时候我们会为了赌气,宁可损伤自己的利益,两败俱伤,也要让对方“好看”——生活中有太多这类例子了。所以,对待生活我们要理性,看待生命就必须感性。从更高层面、更宽视野去看待我们的生命,就不会局限在这一生狭窄的范围里。

如果我们总是忙忙碌碌的,眼光永远都是向外看,向外抓取东西来让自己快乐,而外在的情况,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完全掌握,于是我们就会很焦虑、很抓狂。我们眼睛能看到的事物,其实只是我们真实生命中一个小小的部分而已。

我个人很喜欢一首英文歌,也是讲内在小孩的,它的歌词翻译过来是:“怎么可能有人告诉你,你不够美丽;怎么可能有人告诉你,你不够完整;怎么可能有人看不见,你的爱是一个奇迹,你和我的灵魂是如此紧密地相连。”我们和自己的内在小孩,就是这样的关系。

让我们都去感受一下自己的内在小孩吧,看到那个脆弱的,渴望爱、渴望拥抱、渴望陪伴的孩子,是多么天真、可爱和无辜,好好地给他一个拥抱吧。当他被看见,受到安抚之后,你就不会意气用事,造成双输的局面了。

你有受害者情结吗?

我们每个人在面临一些挑战、冲击以及面对我们不喜欢的人、事、物时,常常会陷入一种受害者情结。这一点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因为我们小时候都是软弱无力的,本来就是一个可怜的受害者。

在我们小时候,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那些不好的事情都可以归因于我们的照顾者没有把我们照顾好。人类是在出生之后为维持生命,需要被照顾的时间最长久的动物。有些动物生下来脱离母亲还能存活,但人类不行。但现在我们长大了,有能力去照顾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去照顾从前没有把我们照顾好的人,不管他们是我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是爸爸妈妈。但是,因为承袭了小时候的一些习惯,我们还是不自觉地喜欢做一个受害者。

受害者有什么表现呢?作为受害者,我们会不断地去责怪别人,觉得自己很可怜,认为所有的错都是别人的。其实,真正的受害者,内心通常是非常自责的,有时候他甚至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才引来这些虐待的。所以,我们先要看到自己的受害者情结,才能够走出这个情结,才会累积更多的内在力量。

怎样才能从受害者情结中走出来呢?首先就是要去看见,有些人遇到挫折、纠纷、冲突的时候,从来不检讨自己,总觉得都是别人的错,都是情势所逼,即使知道是自己的错,承认自己自卑、不够成熟,他也会辩解:这不是我的错,由于小时候父母怎样怎样,才导致我会有这种自卑的感受。这其实就是没有对自己负起责任。

我碰到冲突或者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当然也会有一些情绪反应,也会责怪对方,觉得对方怎么这么不讲理,这么幼稚、不成熟,这么不能承担责任、不体贴,这么算计、不细心……反正很多很多负面的词,我都会往对方身上贴。

可是冲突之后,我都会思考:我下次怎么做可以避免出现这样的冲突呢?避免冲突,并不是说避开这样的人,因为世界上什么样的人都有,你避不开的。真正有效的做法是,我会思考下次面对同样的状况,我如何更有力量地去应对。所以,我不会成为一个受害者。

我每次遭受的挫折、痛苦,最后都会成为滋养我成长的养料,因为当我把自己的情绪宣泄了以后,比如该骂的就骂出来,该生气的时候就表现出来,该抱怨投诉的就去抱怨投诉。完事之后,我都会检讨自己,是我哪里不够强大;是我应对的方式不对;是我太着急了,没有耐心,太频繁去催促人家了;是我太急于想把这件事情做成,我有贪念,才会导致这种结果。

比如在亲密关系中,我需要对方认可我、喜欢我,我希望他为我体贴细心地付出,可是对方竟然都没有想到这些,更没有做到。这个时候,我会把责任放回到自己身上,去看看我将来在这方面如何能够做得更好,怎么样能够成长,怎么样让我的这些心理需要能够在生活当中去寻求满足,而不是依靠别人来获得满足。

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可以去检视一下自己的这个受害者情结。受害者情结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习惯性地责怪别人。我也会责怪别人,只是当我责怪别人的时候,总有个警报提醒自己说:“受害者出来了,开始责怪别人了。”

那么接下来,你该怎么做呢?责怪对方——也许你骂了他,也许你跟别人投诉他,甚至做一些事情报复他。但是做完之后,你要安静下来进行反思,对自己说:“在这件事情上,我要负的责任是什么呢?如果同样的事发生在别人身上,那个人会跟我是一样的反应吗?他会把事情弄成这个样子吗?我下次如何做得更好,有什么更好的应对方式?我内在有什么缺失需要我去修缮?”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快乐和幸福,可是几乎没有人想要改变自己。但是,我们一定要在行为上、观念上、思想上做出一些改变,才能够让自己从不喜欢的状况变成喜欢的状况。也就是说,从冲突的、悲伤的、痛苦的、哀怨的、不愉快的情境,转变成幸福的、喜悦的、正向的情境。

这要求我们必须自己做出改变,而不是我们做些什么去改变别人或是去修正事情。让自己静下心来,去看一下我们在生命当中什么时候在做受害者,在这个受害者情境里,我们该如何承担起我们该负的责任。这样,我们最终就能走出受害者情结。

走出受害者情结,不是一两天可以完成的事情,可能你先要从很多小事上开始练手,慢慢累积你的功力,加强你对事情承担责任的能力。终有一日你会发现,你身上的枷锁已经无声地脱落了。

改变你自己可以改变的部分

大家都知道,去南极旅游的费用是很高的,需要十几万元人民币。在一次南极旅行中,旅行团里有一个年轻女孩儿,上了船之后,她就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因为她晕船比较厉害,经常呕吐。在旅行中,我们有时会离开船,坐冲锋艇去登岸、去巡岛,欣赏岛上风光,但她都很少参与。整个旅行中,这种游览活动前后共安排了十几次,她只参加了几次。

其实刚上船没多久,她就发现自己不想继续这个旅程,一直打听有没有飞机可以飞回去。主办单位说这是不可能的,上了船就没有办法离开,必须在船上待十几天,直到旅行结束。她就说:“真没有想到我把自己带到了地狱。”

后来我跟她聊天,了解到这次旅行其实是她的一种自我放逐。她觉得在目前所在的城市里生活得不开心,而且生活中也有一些事件让她觉得为难、烦恼,于是就把自己放逐到南极自我惩罚,看自己会不会好一点。

这种思维模式真的非常奇怪,对待自己的方式也很奇怪。看到这样的人,我们就知道,她是心甘情愿让自己做一个受害者,没有好好把握自己的生命资源,让自己活得更好。结果就是:我们其他人都惊叹南极实在是太美了,像是到了天堂;她却觉得自己是在地狱里。

我以前有个朋友,有一次我到他家找他,准备跟他一起出去吃饭。我说:“哎呀,我很饿很饿,我们赶快走吧,去吃饭。”他虽然跟我一起去了,可是一路上,脸色都臭臭的很不好看。我就问他怎么了,他说:“你要来的时候我正准备上大号,结果你说你很饿,我就跟你出来吃饭了。”

我知道他这个人平常便秘比较厉害,一有便意,就要马上去蹲厕所,而且不能有任何时间上的压力,必须舒舒服服地至少坐十五分钟,他才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当时因为看我急着去吃饭,他只好忍着便意跟我走了,但是又摆着张臭脸。我就跟他说:“你上厕所当然是最大的事了,你跟我讲,我可以忍着饿。再说,你家也有一些零食,我随便吃点儿先挡挡饿也行。你可以告诉我呀,不用这样摆一个晚上的臭脸。”

他这种人,明明可以说出他的需要,但是他偏不说,还因为自己的需求没得到满足而觉得受了委屈,摆出一张臭脸。当然,后来我就没有跟他继续相处下去了。

另一种情形是来自我父亲和母亲。我每次回家,每次跟他们两个人坐在一起说话时,我爸爸都会生气地骂我妈妈说:“每次我讲话你都要插嘴!”因为我爸跟我说话的时候,讲话速度很慢,能量也比较弱,然后我妈妈就会急着插嘴进来,因为她有事情就要赶紧说,不及时说的话就会忘记。

我跟我爸说:“没关系的,你跟我讲话的时候如果妈妈插嘴,我会继续听你说话,我不会听她的,所以你不要管她,继续说下去就好了。”可是他就是没有办法接受,他说:“我在说话,别人一插嘴,我就不想说了。”

我说:“那你不想说就不要说,不要生气,也不要抱怨。我听你说了一百多次,每次都是埋怨妈妈在你说话的时候插嘴,你可以不理会她呀。”可是我父亲就是执意不改,觉得这都是母亲的错,所以我每次回家都会看到他们起冲突。

举了这几个例子,我其实是希望大家能够对号入座,看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种自我牺牲的受害者情结。这其实是很不健康的,你周围的朋友会因此受伤,你的家人也会不开心。所以,你要是觉察到自己有这样的倾向,就做一些自我修正,放弃自己非要怎么样或非要不怎么样的坚持。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能远离就远离,如果不能远离,你就只能每次都清楚地告诉他:“你看,你又在扮演受害者角色了,你管好你自己,改变你自己可以改变的部分就可以了。期待别人改变,其实是一件旷日累时且徒劳无功的事情。”

别让愧疚感控制你的生活

我们很多人从小时候起就沿袭下来一种感受——羞愧与自责。

很多人面对事情的时候喜欢对号入座,认为都是自己的错,然后就会自责。有时候,自责多了,受到严重的内伤,该怎么办呢?很多人就选择把它投射出去,丢在别人身上,变成都是别人的错。

因为我们自己受够了这些责骂、责罚,所以不如去责怪别人,这样我们会觉得安心一点。但是,如果你事事都责怪别人,把不属于别人的责任丢到别人身上,会发生什么呢?结果可能是你各方面的人际关系都会有点紧张。

我发现很多人,尤其是男人,不要看他们外表雄赳赳气昂昂的,其实,很多都是接受不了任何责怪的。为什么?因为你不责怪他,他自己都要对号入座,觉得愧疚,更何况你责怪他呢!

为什么会有这种状况?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的父母在我们小的时候,会用很多手段来控制我们。但我们不要去责怪他们,因为他们自己也没有长大——内在没有长大,还是个孩子,所以他们不知道怎么教育小孩。基于不安全感,基于恐惧,基于控制欲,他们必须用各种方式来控制我们。

有的是用高压手段,以很严厉的批评和责罚来控制我们;有的是用比较软的方式,就是用愧疚感来控制我们,跟我们说:“妈妈一个人把你养大很不容易,你看看你爸爸那个德行。”或者说:“你看父母这么辛苦,送你上这么好的学校,你还这么不努力读书……”

很多父母喜欢用这种方式来让我们觉得愧疚,让我们自责。还有的会拿我们跟邻居家的孩子、跟亲戚朋友家的孩子比较,让我们自觉羞愧。“你看人家孩子都这么好,你怎么做不到呢?我们作为你的父母觉得很丢脸,你知道吗?”

这真的是对孩子的一个特别残忍的精神虐待,我们很多人就因此不自觉地养成了对号入座的习惯,习惯性自责、羞愧。我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时候也会不自觉地这么做,因为我的父母在我小时候也是这么对我的。

我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对于我让他们感受愧疚,好控制他们的这个技巧、手段,儿子就会“买单”,这个技巧在他身上运用得很好,因为他天生的个性是比较在乎别人的;而女儿天生个性是比较自我的,所以这个技巧在她身上就无法发挥。有时候,当我发现我在用这个方式控制我儿子时,我会自己叫停:“停下来,不可以这样。”

在生活当中,我看到很多人动不动就觉得愧疚,动不动就觉得自责,但是在你真的指责他的时候,他又会暴跳如雷、大发雷霆,因为他承受不了这些东西,承受不了自己内在的自责,然后就反过来责怪你。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方法就是——

1. 不要把它复制在孩子身上,这是最要不得的。不仅是孩子,我们有时候和别人相处,只要知道这个人常常感到愧疚,我们就难免说一些话去控制他,让他觉得愧疚,以便达到我们的目的。在亲密关系、闺密关系、朋友关系里,我们也会用这种方式来获取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应该稍微有点节制,这种手段用多了,对方承受不起,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陷入紧张状态。

2. 当我们自己产生愧疚感的时候,要怎么承受呢?小时候,我们没有那么多见识,内在没有那么多空间可以去感受、包容愧疚、自责的情绪,所以长大以后,我们看到这个情绪就会逃避。现在我们已经成熟了,已经有足够的见识、足够的内在空间去包容自己感受到的愧疚、自责。

刚开始包容自己愧疚、自责的情绪的时候,你心理上一定是不舒服的,因为你从来没有好好地跟它在一起待过。如果你常常被羞愧、自责的情绪追着跑,你的生活质量是会受到限制的,是会打折的,而且常常需要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来弥补,也就是我常说的补偿行为。

请你回想一下,你上一次感觉到羞愧是什么时候,那种自责,心隐隐作痛,好像被一根无形的鞭子抽打的感觉因何而起。你再去设想一下,如果你允许这个感受暂留在你的心里,你好好地与它共处一会儿,那会是什么样的情景?你可不可能做到呢?如果你还是觉得非常不舒服,感觉害怕的话,你可以呼唤光、呼唤宇宙的最高力量来帮助你。你也可以想象自己过往生命当中一些美好的片段,想象你得到别人的谅解、关怀和爱的那种感觉,在此刻把它们唤醒,带进你的心里,去平衡那种羞愧的感受。

你知道自己感觉到了羞愧,但是你也知道自己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只需要好好地跟它待在一起。当你能够跟你的羞愧、自责完全停留在此刻,待在一起的时候,你回头再看那些让你感到羞愧的人、事、物,就会找到更好的方法去面对。因为那时你的内在没有了斗争,智慧油然而生,从而让你能够选择最好的方式去应对那些让你感到羞愧的人、事、物。

亲爱的,试试看吧。 dRVfRaF6qwDzp0mCK+9VgW80A+1HMYXpCptgZ0d+gsg5a9KMPxoMXXqMIleB6tu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