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就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你就可以成为老师了。由此可见,“温故”是多么重要的一种学习习惯。你可以不屑于学习成绩,但是它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你的能力水平,所以找对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
冯晓明在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还担任学习委员的职务,可是升入初中以后,冯晓明的学习成绩却下降了很多。
一次期中考试后,冯晓明的考试成绩又不尽如人意,她非常伤心,甚至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
妈妈了解到这件事情之后,决定找冯晓明聊一聊,妈妈说:“晓晓,你最近怎么了,为什么心情总是这样低落?”
冯晓明说:“妈妈,我这次期中考试又没有考出一个好成绩,我真的觉得特别对不起你还有老师。我觉得自己自从上初中以后,好像变笨了,学习成绩一天不如一天,这可怎么办啊?”
妈妈说:“傻孩子,初中和小学的学习模式肯定是不一样的,你才升入初中,好多东西都需要时间去适应,妈妈相信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一定可以把成绩提高的。”
冯晓明听了妈妈的鼓励,心里舒服多了。可她并没有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她的问题根本在于她不懂得复习,她觉得自己能够像小学那样,光靠听课、做练习就能够把知识学会。
就这样,冯晓明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肯改正错误,成绩只能是一落千丈。
☆☆☆
故事中的冯晓明是一个不懂得灵活变通学习方法的女孩子,她因为自己小学时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就一直坚持用小学的学习方法,但是,初中的知识比起小学来,要多得多。她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会复习,将老师所讲的知识都储存在自己的脑子里,不要只是盲目地学习。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他们总是觉得自己能够在课上就把知识掌握了,没有必要浪费课余的时间去复习。在课上就把所有的知识熟练掌握,这不是没有可能,毕竟有些人他们记忆力超强,并且能够聚精会神地听讲,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有些同学,他们无法保证自己上课一定不走神,而他们的记忆水平又没有那么高,又不复习,最终只能被成绩打败。
对我们来说,我们首要的、重要的学习习惯就是要课下复习。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知识链更加稳固,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同时它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只要你付出努力,它就会给你回报。
☆☆☆
严古丽是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女孩子,她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在班级里担任学习委员这一职务。
一次,老师宣布要在班级里实行“一对一”的学习辅导活动,顾名思义,就是让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辅导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学习功课。严古丽作为班级里的学习委员,自然义不容辞。
严古丽的辅导对象是她的同桌莹莹,莹莹的数学成绩还好,就是语文和英语总是考得一塌糊涂。
严古丽决定从根本问题入手,她对莹莹说:“莹莹,你能先跟我讲一讲你的学习方法吗?”
莹莹不好意思地说:“丽丽,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学习方法,老师讲课我就认真地听讲,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也都认真地完成。可我的学习成绩还是很糟糕,这可怎么办啊?”
严古丽说:“我知道你的问题在哪里了,你是不是不喜欢复习啊?对于数学这种强调理解的学科,你可以靠听讲学会,可是对于语文和英语这些需要背诵的学科,你就不能只是课上听讲了,还要课下复习。”
莹莹听了,十分赞同严古丽的说法。接下来的一个月,莹莹每天都把当天所学的知识复习一遍,成绩果然提高了一大截,莹莹和古丽都十分开心。
☆☆☆
故事中的女孩严古丽深谙学习之道,她在了解了同桌莹莹的学习方法以后,就开始传授莹莹正确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注重复习,不要懒惰。莹莹按照她的方法学习,果不其然,成绩提高了很多,这就再一次验证了复习的重要性。
温故而知新,就是说明我们要先“温故”再去“知新”,这两点是有先后顺序的。如果你急于求成,没有“温故”就想“知新”,那么你不光会遗忘旧的知识,新的知识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样环环相扣,你以后的学习之路也会充满坎坷。如果你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那么你不仅可以巩固旧的知识,还能更加轻松地接收新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第一,我们要记住“温故而知新”,学习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有很多科学研究者,他们要用一年甚至是一辈子的时间去研究一个东西,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付出一点时间去学习呢?戒骄戒躁、稳扎稳打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
第二,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深”,却忽略了最基础的东西,只有做好基础训练,才能更上一层楼。
第三,我们要做到经常回顾所学的知识。作为女孩子,我们大多数人的记忆力没有那么强,所以我们就更要利用我们自身的优点去化解缺点,我们脚踏实地、稳中求胜,最终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