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自己而做,一切都值得

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只是各自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方式存在差异。就个人在工作上的表现来说,有人终其一生都在原地踏步,有人却在平凡中演绎出了精彩,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自身工作的认知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处理方法不一样。

我见过不少受过高等教育、才华横溢的人,但很多郁郁不得志,在公司里长期得不到提升和重用。深入接触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不愿意自我反省,身上带着强烈的戾气,总是吹毛求疵、怨天尤人,不会自发地做任何事,完全是在被迫和受监督的情况下才去工作。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的思想,显然就是认定了努力工作仅仅有利于公司和老板,对于个人来说,除了薪水以外再无任何关联。

常有人说,这个时代太缺乏工匠精神,我想上述的情形足以说明问题。

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从内心深处对工作有一种执着和热爱之情,而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谋生之道。多数人之所以把理念、忠诚、责任、敬业这样的字眼当成空洞的口号,是他们没有真正地意识到“我在为别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

世界顶级推销员乔·吉拉德在谈及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过一句话:“不要把工作看成是别人强加于你的负担,虽然是在打工,但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在为自己工作。只要是你自己喜欢,就算你是挖地沟的,这又关别人什么事呢?”

维斯康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最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每年都有一次对外招聘会。一个叫詹森的人,在初次应聘时被淘汰了,可他不甘心,发誓一定要进入这家公司。最后,他想了一个办法,假装自己一无所长,去找人事部商议,提出自己愿意为该公司提供无偿劳动,分派任何工作都行,不计报酬。人事部开始不敢相信,但考虑到不用支付任何报酬,也就同意了,把他分到了车间去打扫废铁屑。

整整一年的时间,詹森都勤勤恳恳地在车间里重复着这项简单又辛苦的工作。为了糊口,他下班后不得不去酒吧打工。老板和工人们对他的印象都很好,只是没有一个人提到录用他的事。

1990年初,公司的诸多订单被退回,原因是产品的质量出了问题。这件事直接让公司遭受了重创,为了挽救公司,董事会召开紧急会议,寻求解决方案。可会议进行了一大半,却还是没有眉目,这时詹森闯进了会议室,提出要见总经理。会上,他把该问题出现的原因做了细致而有信服力的解释,并对技术上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拿出自己的产品改造设计图。这个设计十分先进,既保留了原产品的优点,又避免了已出现的缺陷。

詹森的话惊住了在场的总经理和董事,他们不禁质疑:这个编外清洁工,到底是什么神秘人?怎么能对公司的产品、技术这么精通?终于,詹森当着高层决策者的面,说出了自己来做清洁工的初衷。经过董事会举手表决,詹森当即被聘为公司负责生产技术问题的副总经理。

在看到别人的成功时,很多人会生出一种错觉,认为对方是碰到了好的机会,而自己生不逢时。就上述案例,我们不妨反思一下:詹森是突发奇想跑到会议室,临时组织语言说服了在场的高层吗?显然不是。在此之前,他已经默默无闻做了诸多准备。

利用做清洁工的机会,詹森细心观察了整个公司各部门的生产情况,并做了认真的记录,发现了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琢磨出了解决的方案。他用了一年的时间做设计,做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最终完成了科学实用的产品改造设计图。

有句话说得好:“面对大自然的素材,我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工作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都是大自然的素材,你必须先用心对待它,它才会给你带来机会。这一切,不是为了其他任何人所做,而是为了沉淀自己的心性,磨炼自己的毅力,提升自己的技艺,释放自己的潜能。

工匠最可取的优点,是把做事的过程视为提升自己的过程,从内心深处认定这辈子就该专注地做点事情,体会苦乐悲喜,享受自我完善、技艺进步的快乐,胜过对外界财富名利的计较。

对现代员工来说,应当多一点工匠精神,在做事的同时得到的诸多成长机会,是再多金钱都无法买来的财富,一生受益匪浅。当内心有了“为自己而做”的信念时,再多的障碍都不能抵挡我们前行的步伐。 qsKludhzWWgiaF0OPgIvqKC9MwuI8jGmraBfIAVtFjITvKG6l/UOvwiBIIyRJTo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