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2019年,华为的销售收入为85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华为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离不开“华为文化”催生的战斗力。正如任正非所言:“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我曾服务于华为17年,在公司培训中、在工作实践中以及在与同事交往中,华为的“奋斗者”基因已不知不觉地在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即便现在已离开华为,我依然会以“奋斗者”的标准要求自己。

近年来,我们的团队一直致力于中国企业的管理研究、咨询辅导和培训工作。时下,国内众多企业纷纷展开“向华为学习”的活动。“为什么华为会在短短三十余年间就获得经营上的巨大成功?”这是我们在咨询培训工作中常被问到的问题。事实上,美国学者汤姆·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追求卓越》一书中已经给出了答案。书中指出,“我们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他们的主张是什么,并认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不正确,我们则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毫无疑问,企业文化是关系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我们身上的华为“奋斗者”基因,我们团队多年的华为工作经验、华为研究经验、管理咨询和培训经验也印证了这一点。

事实上,国内很多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着手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但是,我们在咨询辅导过程中,发现部分企业的文化建设只能停留在墙上,难以产生实质的效用。管理者一心想要建设如华为一般具有强大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企业文化,却不知从何入手。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咨询辅导实践中也有一些思考。有一点需要明确:企业文化建设如果只用一年半载是比较难深入的,从领导者思想碰撞到深入理解业务和工作模式,再到牵引员工行为,这是一个需要慢慢实践的长期过程。再有,学习标杆企业实践,不能照本宣科地执行,而要有哲学思辨能力。比如很多企业都和华为一样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但是大多停留在诸如礼仪层面这类浅层次理解上,而华为的“以客户为中心”则要深很多,其内涵涉及表面礼仪层面、情感层面、组织层面(客户未来潜在的业务需求),甚至人类社会层面(引领未来,拖着世界向前奔),随着公司发展而不断丰富。

为了让企业经营者、管理者清晰认知、掌握企业文化建设方法,我们策划、编写了本书。本人与孙科柳老师在企业文化建设咨询服务中有过深度合作,积累了一批优秀企业的咨询和实践经验。本书结合了我们自身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战经验,同时参考了许多经典的文化建设书籍,对标了微软、亚马逊、脸书、华为、阿里巴巴、国家电网、字节跳动等优秀企业的实践,访谈了多位华为人,系统、深入地梳理了企业文化建设方法,旨在帮助广大经营者、企业文化建设管理者和工作者用对方法、学通案例,做对、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在书稿的创作过程中,获得了众多管理同行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最后,特别感谢与我们顾问团队和研究小组一起创作此书的陈雨点老师、段伟老师,你们提供的理论、方法和经验为我们编写本书给予了很大的启发。

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对读者朋友们有所启发,并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因笔者实践经验有限,书中可能存在需要进一步推敲的观点和见解,恳请不吝指正。 Ws7A0oPvzLHR016ScD92BwH+IoH7Ph7BaR8SCDyHHBw/pIygTT5gCiK4kQSJkl1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