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庙前的谷浪

陶人制作时究竟发生了什么灾害?我们不能不往农业上去想。当地人说:“敖汉、敖汉,十年九旱。”敖汉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也为史前这片地域的多灾多难找到了印证。有趣的是专家们还没发话,这里的百姓却仿佛已经默认了祖神可以庇佑这里的农业生产一般!莫说兴隆沟这个只有30多户人家的小自然村,大到附近的大窝铺乃至整个宝国吐乡,都有村民认为自陶人出土以来这一带就风调雨顺的。还有人认为兴隆沟的风水好、温度高,谷子可以比敖汉其他地方早种一个星期。而兴隆沟人则不但乐得别人这样说,自己也认为陶人的出土地是块宝地。据兴隆沟生产队队长宗海玉一家介绍,在兴隆沟庄稼长势最好的一片地就是顺着东梁下来一直到沟里的这2里多地,1亩 地比别的地方能多打个四五十斤 的粮食。

这不能不说敖汉的先民们很有眼光,选择在这样一处风水宝地居住。只是他们在哪里耕地,至今已经无法考证了,毕竟这里可能是贵族居住过的地方,这里的人未必从事农耕,再结合红山祭坛、女神庙的修建规模来看,这一时期纵然农业未必已经占据主要经济地位,也应该有了充分剩余的粮食能支撑起这么大规模的工程建筑。与之相印证的是,最迟到红山文化晚期也就是陶人烧造的时候,猪作为家畜已经驯化成功了。考古学家甚至认为,正是狩猎经济发达才导致猎物锐减,从而使先民们被迫走上了发展农业并驯化野兽作为肉食补充的道路。

另外,从农业生产工具上也可以看出,红山文化时期的农业较之前的兴隆洼文化(距今8000年左右)和赵宝沟文化(距今7000年左右)时期确实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例如掘土工具,兴隆洼文化时期主要是石锄,赵宝沟文化时期石耜出土较多,红山文化时期这种工具则可能开始向犁演化,甚至出现了类似犁铧的三角形石器。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石耜不但可以像铲子一样安上木柄从后往前铲土,还可以在耜上拴绳,一人在前面拉,一人在后持木柄铲,这就很像现在犁的使用方法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红山文化时期石器出现了长方形和桂叶形的石刀,一侧有刃,背部有一个或两个孔用来拴绳子,使用时将绳子套在手上起固定作用。兴隆沟村民手中至今还有类似这种石刀造型的“掐(当地方言读qiān)刀子”,专门用来割穗。

而今,中华祖神出土的地方已经盖起一座高大的祖神庙,上面用黄色的铝片模拟茅草的样子贴满了整座建筑,坡顶风大吹起来哗哗作响。再一次回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学着祖神的样子盘坐在神庙前眺望波动的谷浪,直到天边泛红,夕阳西沉,或许5000多年前,它也曾这样俯视过这片大地……

中华祖神(敖汉旗史前文化博物馆提供)

兴隆洼文化玉玦(朱佳摄)

祖神庙前(朱佳摄)

赵宝沟文化石耜,现藏于敖汉旗史前文化博物馆(朱佳摄)

红山文化石铲,现藏于赤峰市博物馆(朱佳摄)

掐刀子(朱佳摄)

祖神庙前俯视图(朱佳摄) jI4VQaKJ9iKUIOEuAKwuzXmAnoVaBOHl3SjaZel7eeSm3NWAZ40q+KYiUy+Dfw2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