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京商务印书馆重排版序

《周易》这部形式特殊的典籍,如今已成为珍贵的人类公共文化遗产。在中国典籍中,世界各国学界翻译和解释《周易》的数量仅次于《老子》。

三玄是中国古典哲学最重要的思想来源,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论语》的影响力可能超过《易经》和《老子》,但从哲学史的观点来看,《易》、《老》、《庄》三玄的重要性则远远胜过《论》、《孟》、《大学》。

《易》、《老》、《庄》三玄思想成为历代哲学体系建构之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兹举数例以明之:(一)天人关系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中心议题,天道与人道在思想上的紧密联系,具见于《易》、《老》、《庄》著作中。而“罕言天道”的孔儒,其视线则仅限于人事。(二)宇宙论与人生论上的变动观,也在《易》、《老》、《庄》作品互放异彩;而孔孟思想,从不思考万物变动之情事,更不探讨宇宙变动之法则问题。(三)阴阳学说为构成《周易》之核心观念,《易传》的“阴阳”说及其动静性能则主要来自老、庄。而《论》、《孟》、《学》、《庸》——宋儒尊为四书的儒典——中,“阴阳”概念不及一见。(四)老子的道论成为历代哲学理论的基石,而《易传》的道论,见于《系辞》者两条,一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前者乃对《老子》四十二章道与阴阳关系作综合的诠释;后者则以命题形式对老子道器概念作概括性的表述。老子以本体界之“道”为无形迹,而现象界之“器”则为有形迹。道与物的关系——本体与现象,两者之区别及其统属关系,为老庄哲学所恒言,而孔孟则从来没有形上道论这类的哲学问题意识。

我们之所以在诠释《老》、《庄》典籍之后,着意于《周易》经、传的解释,原因在此。

《易经》为古典哲学之源头,经文虽为占筮之书,但具有丰富的人生哲理。《易经》的形象思维及其辩证思维方式,对老子有诸多的启迪。而《易传》,则在诸子思潮的冲击下,将占筮之书逐渐转化而为富有哲学内容的著作,《易传》的哲学化,继承老、庄思想脉络。鼓应近十年来撰写成《易传与道家思想》与《道家易学建构》两部专书,即是对此思想脉络进行探讨。

《周易》经和传写作的年代,首尾相差少则五六百年,多则七八百年。而历代易学者多是以传解经,我们认为经传当分别解读。例如占辞之“元亨利贞”,原意乃大亨通有利于占问,由于大量甲骨文出土,得知“贞”乃作“占”解,然而不少学者仍囿于以传解经,误以“正固”释“贞”。另一占辞“孚”字,经文全书出现达四十次之多,学者多依传文作“信”解,实欠妥。我们认为,“孚”当作卦兆及应验解。

此次北京商务印书馆重排的简体版,对原台湾商务印书馆繁体版中存在的一些讹误作了全面的订正,个别如《咸卦》,作了部分调整。原书名为《周易注译与研究》,改为现名《周易今注今译》。本书参考和征引了帛书《周易》。另外也从易学史、思想史、出土简帛资料以及文字、音韵、训诂等多方面对《周易》经、传做出注译。全书力求思想脉络清晰,诠释系统完整,译文通俗易懂,卦象解说分明,义例辨析清楚,占筮方法介绍简明等,可供初学者及广大《周易》爱好者参考。

陈鼓应 赵建伟
2005年夏季 hqfjE3WpJqScBW9/LKbFRqi3H1GS51qgJF9LAhiWfCEz7WwS57J81fr8mZX20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