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乾卦

(乾下乾上)乾 [1] :元,亨,利,贞。

初九 [2] :潜龙,勿用 [3]

九二:见龙在田 [4] ,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5] ,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 [6] ,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 [7] ,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8]

用九 [9] :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 [10] :大哉乾元 [11] ,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 [12] ,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 [13] ,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 [14] :天行健 [15] ,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16]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17] 。“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18]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 [19] ,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20]

《文言》曰 [21] :“元”者善之长也 [22] ,“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23] ,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 [24]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 [25]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 [26]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 [27] ,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 [28] ,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 [29] ,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潜龙勿用” [30] ,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31]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32]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33]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 [34] 。“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 [35] 。“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36]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37]

“乾,元”者 [38] ,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 [39] ,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 [40] ,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 [41] ,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 [42] ,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 [43] ,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 [44] ,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45] ,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 [46] ,后天而奉天时 [47] 。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 [48]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周易注疏》卷一

【注释】

[1]乾:卦名。以天为象,以健为义。乾卦,包含元、亨、利、贞四种德性。《子夏易传》说:“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就是说,乾卦是代表一切事物的原始根源,它是毫无阻碍,无不通达,绝对祥和有益而无害的,而且是洁净清正的。一说,“元、亨、利、贞”当读作“元亨,利贞”,元亨是大通顺,利贞是占问的事有利,贞是占问。  [2]初九:乾卦 有六画,称六爻(yáo姚)。“ ”为阳爻,称九。初九,指最下第一爻为阳爻。九二、九三指从下往上数第二、第三阳爻。上九,指最上阳爻。  [3]潜龙,勿用:意思是说,乾卦的第一爻(初九),象征潜伏着的龙,以不用为佳。龙是中国古人最崇敬的生物,而且相信它具有神灵的作用,古人因借用龙的功能,说明卦爻变化的不可捉摸而可以想象的状态。子夏说:“龙所以象阳也。”潜龙,便是潜伏隐藏的龙。  [4]“见龙在田”二句:乾卦的第二爻(九二),象征已经出现在田地上的龙一样,可以见到高贵的大人物而有利了。第一个“见”,同“现”。田,地。大人,指圣明德备的人。  [5]“君子终日乾乾”四句:是说君子整天固守刚健中正的德性,虽然到了夜晚,还要像白天一样的警惕自励。为学为道的君子只有这样惕励,才不会有过失和忧患。乾乾,借用重复本卦的卦名,作为形容词用。乾卦代表了至阳、至刚、至健、至中、至正等道理。把乾乾两字重复地用作形容词,就是表示人要效法乾卦的德性与精神,随时随地固守着刚健、中正、如阳的德性。惕,小心谨慎。厉,严谨而危正的德性。  [6]或跃在渊:“或”是将然之辞。“或跃”谓将欲跳跃而尚在犹疑,跃跃欲试而有所图进。九三阳爻居刚位,故戒之以惕惧;九四阳爻居柔位,故有跳跃之志而又能犹疑三思。如此则可保前景无忧害。  [7]“飞龙在天”二句:此君子显达之象。飞龙在天,谓龙飞于天,表示升腾之象。利见大人,是有贵人相助之义,亦表示外部客观环境有利。  [8]亢龙:即龙飞得太高。有悔,有不好的事情。比喻处在高危的地位。  [9]用九:乾卦所特有,与《周易》筮法、占法有关。从卦象层面上讲,就是乾卦六爻全为“老阳”的卦象。从数的角度解释,就是说乾卦六爻全为“九”。这条辞反映乾中有坤但乾不是坤的特点,朱熹《周易本义》论“用九”说:“六爻皆变,刚而能柔。”  [10]《彖》:指《彖传》,它是对卦名、卦体、卦义予以解说的文字。  [11]“大哉乾元”三句:是说乾元之气太伟大了,它使万物得以萌生,并且统领主宰大自然的运作过程。乾元,指“天”的元气,即充沛宇宙间、开创万物的阳气。统,统领。天,犹言大自然。  [12]“云行雨施”五句:是说云雨以时兴降,各类物种在大气的流动中随之长成;太阳终而复始地周天运动,宇宙上下四方之位于是确定。这就好像太阳按时乘驾着六龙有规律地运行于天空。品物,即各类事物。流形,流布成形。这是指万物因雨水的滋润而不断变化发展、壮大成形。大明,即太阳。终始,指太阳东升西落的周天运动。六位,也可以说成六合、六虚,指上下四方之位或天地四时(即两仪四象)。卦有六爻六位以象宇宙,所以六位亦指六爻所在的六个位置。六位时成,就造化而言,谓乾元大明终始有序,宇宙六合于是确定;就《易》而言,谓乾元大明之德圆而神,由于它的终始有序的运动而使得六十四卦各卦的爻位因之确定。“时乘六龙以御天”一句,就象而言,是说太阳乘驾六龙有规律地运行于天;就意而言,是说圣人凭借乾卦六爻的往复规律而驾御自然。  [13]“乾道变化”六句:是说由乾元之气所决定的天道有规律地运动变化,使得万物各得其所;乾元之气恒久维持和谐的状态,所以它能施利于万物并使万物正常运作。天道生长、万物终始相续,天下万物都可宁定安吉。  [14]《象》:指《象传》,它是对卦辞、爻辞予以诠释的文字。  [15]“天行健”二句:是说天道运动不止,这便是乾卦的意象。君子应当效法乾道,自觉奋勉,永无止息。行,运转不停。君子,指有才德之人。以,是以,所以。  [16]阳在下:指初九阳气初生而居下。阳气微弱,喻君子所处之客观环境不利,行动的时机不成熟。  [17]德施普:指九二阳气出现于地面,其生养之德普及万物。  [18]反复道:指反复行道不使偏差。反复,指重复践行。道,正道。  [19]“飞龙在天”二句:是说爻已至五,龙飞于天,君子风云际会,成为获得显爵之大人,可大有作为于天下。造,指有所作为。  [20]天德:指阳刚之德。《周易正义》:“天德刚健,当以柔和接待于下,不可更怀尊刚为物之首,故云‘天德不可为首’也。”  [21]《文言》:即释说乾、坤二卦之言,为《十翼》之一,又称《文言传》。六十四卦只有乾、坤二卦有《文言传》。  [22]“‘元’者善之长也”四句:元是众善之首,亨是美的集合,利是义的体现,贞是治事的根本。嘉,美。会,会合。和,反应,体现。贞,正。干,根本。  [23]“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四句:君子履行仁善则足以为人君长,会合众美则足以符合礼,施利于万物则足以体现义,坚守正道则足以治事。长人,为众人之君长。贞固,坚持正道。  [24]“龙德而隐者也”九句:是说有龙一样的品德而不得不暂且隐居的人,他不会为污浊的世俗改变节操,不迷恋于成就功名,逃离这个世俗不感到苦闷,不为世人称许也不感到苦闷。称心的事付诸实施,不称心的事绝不实行,具有坚定不可动摇的意志,这就是潜龙的品格。“龙德而隐者”,《周易正义》认为这是“以人事释‘潜龙’之义”。遁,隐避。不见是,不被世人所称许。违,弃,不用。确,坚定。拔,转移,动摇。  [25]“龙德而正中者也”六句:是说有龙一样的品德而立身中正的人,始终能做到言必守信,行必谨慎,防范邪僻而保持诚挚,为善于世而不自夸,德泽广施以感化天下。正中,指九二居下卦之中。庸,有平常和中和的双重意思。闲,防止。存,保持。善世,为善于世,亦可训为治世。伐,夸耀。德博,德泽广被。化,感化天下。  [26]“君子进德修业”至“虽危无咎矣”:这几句讲的是君子如何增进美德和修养功业,即追求忠信可以增进美德,修治言论而立足于诚挚可以积蓄功业。能预知事物如何进展而采取相应的行动,这样的人才可能保有适宜之行。所以能居高位而不骄横,在下位而不忧愁。勤勉于事而随时惕惧,虽有危险亦可无害。知至至之,知,预知。前“至”谓进展,指事物如何进展。后“至”谓自己的行动如何进展,指采取相应的行动。言几,讨论几微之理。原本无“言”字,今据阮元校勘记补。知终终之,前“终”字谓事物发展的终极结果,后“终”字谓自己行动的终极走向。存义,使自己的行动保持适宜。因其时,指随时。  [27]“上下无常”七句:这是譬喻贤人的上升、下降是无常则的,并非有违正道;他的进取、隐退也是无定规的,并非随波逐流。君子增进美德、修养功业,应该抓住时机,所以没有什么过失。无常、无恒,指无常则、无定规。邪,违离正道。离,当用为“丽”,依附,趋附。群,犹言世俗。  [28]“同声相应”十句:这是譬喻同类的声音互相感应,同样的气息互相求合。水向低湿处流,火往干燥处烧,云随龙吟而兴,风随虎啸而起,圣人奋起治世而万物显明可见。依存于天的亲近于上,依存于地的亲近于下,各以类相从而发挥作用。  [29]“贵而无位”四句:这是譬喻某种人太尊贵了反而没有位置可以安身,太高贵了下面难有亲上的人。贤人都处在下位而高高在上者得不到好的辅助,所以一旦轻举妄动就将“有所悔恨”。  [30]“潜龙勿用”至“穷之灾也”:这几句话是说,初九爻在最下的一位,所以不起作用,是谓“潜龙勿用”。九二爻的“见龙在田”,是说已得其时、得其位了。九三爻的“终日乾乾”,是指对于事功行为所持的态度。九四爻的“或跃在渊”有自试的现象。九五爻的“飞龙在天”,是说在上位治道的情况。上九爻的“亢龙有悔”,已经达到爻位的最高点,难免会有物极必反的灾晦。时舍,谓阳气舒发,时机已到。舍,通“舒”。穷,尽,极。  [31]阳气潜藏:指初九如阳气潜伏,藏而未发。  [32]天下文明:指九二如阳气发出地面,万物焕发光彩。  [33]与时偕行:指九三如阳气发展到一定阶段,万物将趋于繁盛。行,发展。  [34]乾道乃革:指九四如阳气发展至一个新阶段,万物正临转化。乾道,天道,即大自然的运行规律。革,变革。  [35]乃位乎天德:位,此言尊居“天位”。天德,指九五如阳气发展到最旺盛阶段,万物已至繁茂。  [36]与时偕极:极,穷极,穷困。爻位至上则时已穷,上九亢极则行必困。  [37]乃见天则:乾德至极而能通其变,不为盈满,及时退返,和光同尘,如此最能体现天之法则。天则,自然法则,客观规律。  [38]“‘乾,元’者”至“纯粹精也”:这几句是说,乾卦象征天,有元亨之德,它能化生万物并使之亨通。和谐有利,贞正坚固,是天所蕴含的本性和内情。天以嘉美的惠利泽及万物,而它却不自伐其德,这真是太伟大了。伟大的天,它刚健中正,纯粹至精。  [39]“六爻发挥”六句:是说乾卦六爻的运动变化,曲尽万物的发展情理。乾德有规律地运移其六爻,如同乘驾六龙而健行于周天,行云降雨,带来天下太平。发,动,运动。挥,移动,变化。旁通,犹言曲尽。情,天地万物的情理。时,按时,有规律。  [40]“君子以成德为行”二句:是说君子以德业的成就,作为行为的目的。而德性之目标,以平日可以显见的行为作为标准。成德,成就德业。为行,作为立身行事之目的。日,俞樾《群经平议》以为“日”是“曰”之讹,“曰可见之行”,是说要把这种理想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  [41]“‘潜’之为言也”四句:初九爻辞所讲的“潜”,意思是隐藏着而没有显现,行动尚未显著,所以君子暂时不施展才用。  [42]“君子学以聚之”四句:是说君子靠学习来积累知识,靠发问来辨决疑难,胸怀宽阔而居于适当之位,心存仁爱而施诸一切行为。聚,积累知识。辩,通“辨”。仁以行之,即以仁爱之心行事,《中庸》“力行近乎仁”即此。  [43]“九三重刚而不中”五句:是说九三是多重阳刚叠成的,居位不正中,上不达于高天,下不立于地面,所以要不断健强振作,随时保持警惕,这样即使面临危险也可免遭咎害。重刚而不中,初九、九二均为阳刚之爻,九三仍为阳爻,故称“重刚”。六十四卦的每卦只有二、五两爻居中,故九三“不中”。  [44]“九四重刚而不中”八句:是说九四是多重阳刚叠成的,居位不正中,上不达于高天,下不立于地面,中不处于人境,所以强调“或”。强调“或”的意思,就是说要有所疑虑而多方审度,这样就能不遭咎害。中不在人,指九四之位近于天,远于地,故说中不在人。  [45]“与天地合其德”四句:这是通过多种比拟来赞扬九五的“大人”。合,犹言符合、相同。  [46]先天:先于天象,这里指自然界尚未出现变化时,就预先采取必要的措施。  [47]后天:后于天象,这里指自然界出现变化之后,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天时,指大自然的阴晴寒暑等变化规律。  [48]其唯圣人乎:这是《文言》作者的慨叹语,与末句相同而复用,旨在渲染慨叹语气。 Fiz2nBhXneWi1Y49KLwFVZ59/GFPe1F3bFoea1ZB8eJmdmd2Xb1Eh4Mt+cB+wYJ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