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4.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解说】

在中国古代,每当到了二月祭祀先农神的日子,朝野上下就会一片热闹。那一天,皇帝要去祭祀,祈祷国家五谷丰登,然后脱下龙袍,穿上便服,到田地里去耕种。他右手扶着耕犁,左手拿着牛鞭,在一亩三分地里来回走上三趟。前面有老农牵牛,后面有大臣播种,远处站着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我们都知道,皇帝要管理天下,不可能每天都要劳动,这个活动具有表演的性质。但是这个习俗从周代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期间历朝历代都没有断绝。

我们不仅会问: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何苦要亲自这样做呢?原来啊,他想借助个仪式,表达对先祖的孝敬之心;也想以此来教化百姓:只有辛勤劳作才能衣食不愁。同时,他也想告诫自己的皇子皇孙,收获艰难,不要好逸恶劳,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啊!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一些人常常忘本。战国时候,齐王派了一位大臣出使赵国,拜见赵威后。赵威后见面后一连问了使者三个问题:齐国今年的粮食收成怎么样啊?齐国的百姓怎么样啊?齐国的国君怎么样啊?这三个问题让这位使者深感不悦,他带着情绪对赵威后说:您怎么先问候低贱的粮食,再问候高贵的君主呢?赵威后对他说:没有粮食怎么会有百姓?没有百姓哪里会有国君?我怎么会是先问低贱再问高贵呢?(《战国策·齐策四》)这让齐国的使者哑口无言。

在中国古代的社会里,人人都会承认粮食的重要,人人都离不开农夫的耕种。郑板桥说:“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郑板桥家书》,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呢?很少有辞官当农民的官员。农夫的社会地位极低,他们用最辛苦的劳动,养活着全天下的人,却永远处在社会的下层,过着没有尊严的生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存在的难道就是合理的吗?

唐朝诗人李绅看不下去了,他写诗来控诉这个不公平的世道,他写下了两首《悯农》诗。“悯农”,就是对农民深深地同情。第一首这样写:“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一些人不明白:农夫在春天种下一颗种子,到了秋天就会有万颗子的收获,大地上没有剩余的闲田,都是绿油油的庄稼,这简直是一本万利,农夫怎么会饿死呢?可以说,现实生活的荒谬比故事更不可思议。田里的收成有一部分会被官府作为税收征走。老子说得透彻:“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老子》第75章)如果再遇上兵荒马乱、天灾人祸的年月,有可能颗粒无收。

只有这一首诗,还不足以道尽农夫的苦。李绅紧接着写下了第二首《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夫在田地里为禾苗除草,从露水凝结的清晨,一直干到骄阳似火的中午。脆弱、稀疏的禾苗在炙热的阳光下,只等一场救命的大雨。雨没有来,等来的却是农夫干瘪的额头上一滴滴又苦又咸的汗水,它们渗入泥土,连一个影子都留不下来,转眼就干了。

那手中的锄头在贫瘠的土地里,怎么也找不到富足的希望。即便如此,农夫也不会停下来,他们祖祖辈辈都遵守着最淳朴的信仰: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他们最满足的幸福,就是在秋天手捧着金灿灿的稻谷。那餐盘中的颗颗饭粒,都是一段段心酸的故事啊! GUudo1SdKePMWnfTx9sT69RmG40G1kMmr5bO5LWP2xiPfiqTQdZUM5TYgDEYf5d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