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此条记录北宋都城汴京外城的情况。
“东都”之名,始于五代后梁时期。据《旧五代史·梁太祖纪》,开平元年(907),梁太祖朱温下诏,“升汴州为开封府,建名东都”,与当时西都洛阳相对而言,北宋时期沿用此名称。北宋汴京城由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重城垣组成。汴州原为州城,规模有限,升为东都之后人口骤增,城市容量及接待能力明显不足。后周世宗柴荣于显德二年(955)四月颁《京城别筑罗城诏》,其略曰:“东京华夷辐辏,水陆会通,时相隆平,日益繁盛。而都城因旧,制度未恢,诸卫军营,或多窄狭;百司公署,无处兴修。加以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络绎无穷,僦赁之资,增添不定,贫阙之户,供办实艰。而又屋宇交连,街衢湫溢,入夏有暑湿之苦,冬居常多烟火之忧。将便公私,须广都邑。宜令所司,于京师四面,别筑罗城。”次年正月,罗城动工修建,逾年而成。为与原唐代汴州城(内城)相区别,故称“外城”。北宋立国后,主要迫于军事防御压力,曾对东京外城进行过十余次不同程度的增修,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及九年(1016)、神宗熙宁八年(1075)、徽宗政和六年(1116)的三次修建,规模较大。《东京梦华录》所记,应为徽宗朝第三次维修之后东都外城的状况。
作为《东京梦华录》全书首则记录,这段文字有400多字,先介绍东都外城概况,包括周长、护城河情况以及城外景观等,然后介绍城门形制,再逐一介绍外城南、东、西、北四壁的城门和水门,最后介绍新城的防御设施与修造管理情况,为读者勾画出北宋东都外城的概貌。这段文字,是研究北宋东京汴梁都城与军事防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历来为研究者所看重。其中所记“屈曲开门”与“直门两重”的瓮城形制,已为宋城考古所证明;所记南薰门、戴楼门、蔡河上水门、新曹门、新郑门、西水门(汴河上水门)、万胜门、固子门、西北水门等部分城门,已经考古探明或试掘,文字与实测相互印证;而孟元老所记“濠之内外,皆植杨柳,粉墙朱户,禁人往来”,寥寥数语,生动再现了东都外城优雅肃静的景观。
然而,美观的城市却未必实用。宋人岳珂《桯史·汴京故城》记载,北宋太祖“初修汴京,大其城址,曲而宛,如蚓诎焉”,虽“不宜于观美”,却有利于军事防守;神宗时,不敢更张旧制,只是增筑城上女墙;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扩修京城,引直城墙,城上各种军事防卫设施“虽甚藻饰,而荡然无曩时之坚朴”。靖康年间(1126—1127)金兵攻城,“令植砲四隅,随方而击之。城既引直,一砲所望,一壁皆不可立,竟以此失守”。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再围开封,点名要康王赵构前往议和。就在康王走出东京城时,此前曾经两度奉使于金、以资政殿学士作副使的王云对他说:“京城楼橹,天下所无。然真定城高几一倍,金人使云等坐观,不移时破之。此虽楼橹如画,亦不足恃也。”(《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钦宗靖康元年》)康王默不作答。
许多年后,“避地江左”的孟元老用文字重新砌出心中那座“粉墙朱户”“楼橹如画”的东京城,舒缓沉静的语调中,隐藏着怎样的情绪呢?
城市在望,城门打开,梦中繁华的追忆,就从这里开始。
东都外城 ① ,方圆四十余里 ② 。城濠曰护龙河 ③ ,阔十余丈 ④ 。濠之内外 ⑤ ,皆植杨柳,粉墙朱户 ⑥ ,禁人往来。
【注释】
①东都: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由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重城垣组成。外城:北宋东京城的第一道城垣。五代后周世宗柴荣令章信节度使韩通修筑新城,为与原唐代汴州城(内城)相区别,故称“外城”,北宋时期亦称“国城”“罗城”或“新城”。据《旧五代史》《五代会要》等文献记载,外城始建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正月,工程逾年而成。外城的里外城垣均为版筑夯土墙,层次分明,结构坚实。由于开封一带土质松软,不易筑城,故从百里之外的郑州虎牢关(今河南荥阳)一带取土筑之,“坚密如铁,受砲所击,唯凹而已”(《金史·赤盏合喜列传》)。南宋岳坷《桯史》中说:“开宝戊辰,艺祖初修汴京,大其城址,曲而宛,如蚓诎焉。耆老相传,谓赵中令(按,即赵普)鸠工奏图,初取方直,四面皆有门,坊市经纬其间,井井绳列。上览而怒,自取笔涂之,命以幅纸,作大圈,纡曲纵斜,旁注云‘依此修筑’,故城即当时遗迹也。时人咸罔测,多病其不宜于观美。熙宁乙卯,神宗在位,遂欲改作,鉴苑中牧豚及内作坊之事,卒不敢更,第增陴而已。及政和间,蔡京擅国,亟奏广其规,以便宫室苑囿之奉,命宦侍董其役。凡周旋数十里,一撒而方之如矩,墉堞楼橹,虽甚藻饰,而荡然无曩时之坚朴矣。一时迄功第赏,侈其事,至以表记,两命词科之题,概可想见其张皇也。靖康胡马南牧,粘罕、斡离不扬鞭城下,有得色,曰:‘是易攻下。’令植砲四隅,随方而击之。城既引直,一砲所望,一壁皆不可立,竟以此失守,沉几远睹,至是始验。”
②方圆四十余里:对北宋东京外城周长,文献说法不一。《宋史·地理志一》谓后周显德年间(954—959)所筑城“周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后神宗熙宁八年(1075)开始的大规模维修,将外城新城扩至“周五十里百六十五步”。按考古资料,宋外城遗址呈一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长方形,实测四墙全长29120米,折合宋里约50里左右,与文献中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周长“五十里百六十五步”的记载大致吻合。故孟元老所记“方圆四十余里”,不甚准确。
③城濠曰护龙河:指护城河。中国古代筑城,筑城开濠一般同时进行,利用开濠之土培筑城墙,一举两得。然考之文献,未见后周筑外城时辟有城濠的记载。最早记有城濠之事,是在北宋真宗时期,当时改修诸门外桥并抬高桥面,以使城濠中通行舟船。神宗熙宁八年(1075)增修外城,大举开濠,工程难度极大,旷日持久,死伤役夫无数,至哲宗登极(1086)方告完工,使得城濠具备了帝都的规模。然而,作为北宋开封城第一道军事防线的护龙河,在靖康元年(1126)年初和年末的两次汴京保卫战中,作用有限。金人两攻开封,都选在河道冻合的严冬。《靖康要录》中说,靖康元年十一月十四日金兵再围开封,钦宗登城视察,抚谕军民守御。总管南城防务的提举官李擢被撤职并降两官,以田浩代之。“初,护龙河自敌迫近,即决汴水以增其深。其后雪寒冰合,敌于冰上布板置草,覆之以土,将以攻城,而擢不介意。是日天稍晴,上登城,见城濠填垒殆尽,乃有是命。”《三朝北盟会编》则说:“中书舍人李擢为南壁提举官,……于城楼上修饬坐卧,处如晏阁宾馆,日与僚佐饮酒烹茶,或弹琴燕笑,或日醒醉。守御使孙傅、王宗濋,宰相何臬皆知而不问,将士莫不扼腕者。本壁统制官何庆源,告擢敌人以木板垒桥渡河,桥将成矣。请如北壁,于城下用骅车弩施火箭射洞屋,使洞不能藏人,则桥不成。擢不从,故濠不数日而填成。是日,上幸南壁,见护龙河填垒已尽。”
④阔十余丈:关于北宋东京外城护城河的宽度,文献有不同记载。据宋城考古,护城濠距外城城墙约30米,深11—13.6米,濠底黑灰色黏泥中有少量蚌壳、螺蛳壳等物,其下为一层厚0.2—0.3米的粗砂层。已知濠宽约38米,与孟元老“阔十余丈”(1丈约今3.3米)的记载基本吻合。
⑤内外:此指城濠的内、外两侧。
⑥粉墙朱户:白色墙壁,红色的门。粉墙,可能是外城墙外用于阻挡敌人攻城的羊马墙,而不应该指外城墙。因为外城墙由夯土筑成,无法成为“粉墙”。宋人陈规《守城录·靖康朝野佥言后序》:“城外脚下,去城二丈,临壕垠上,宜筑高厚羊马墙,高及一丈,厚及六尺。墙脚下亦筑鹊台,高二三尺,阔四尺。鹊台上立羊马墙,上亦留‘品’字空眼,以备觇望及通枪路。”
【译文】
东都的外城,周围四十余里。城外的濠沟名叫护龙河,宽十余丈。城濠的内、外两侧都种植了柳树,粉白的墙壁,朱红的门户,禁止行人往来。
城门皆瓮城三层 ① ,屈曲开门 ② 。唯南薰门 ③ 、新郑门 ④ 、新宋门 ⑤ 、封丘门 ⑥ ,皆直门两重 ⑦ ,盖此系四正门,皆留御路故也 ⑧ 。
【注释】
①城门皆瓮城三层:外城外筑有两重瓮城,加上外城共三层。瓮城,又称“月城”,是附于大城门外的小城,呈半圆形、方形或矩形,为增强防御之用。北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守城》:“门外筑瓮城,城外凿壕,去大城约三十步。”之所以叫“瓮城”,原因有二:其一,形状像小口大腹的瓮;其二,当敌人攻入瓮城之时,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即可形成“瓮中捉鳖”之势,瓮城即取“瓮中捉鳖”之意。
②屈曲开门:指两道瓮城门分别开在外城门左右两侧,三层城门都不得直对。北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守城》:“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屈曲,本指弯曲、曲折,此处引申为偏离正中,朝向左或右方。
③南薰门:北宋东京外城的正南门,南北中轴线御街的南大出口,为北宋皇帝到南青城祭天及临幸玉津园的通道。
④新郑门:东京外城西面的正门。为北宋皇帝赴巩义拜谒帝陵及观看金明池水戏表演的通道。
⑤新宋门:东京外城东墙的正门。为北宋皇帝驾幸宜春苑的通道。
⑥封丘门:指新封丘门,东京外城北面的正门。为皇帝北郊祭地的通道。
⑦直门两重:城门外筑有瓮城,瓮城平面呈长方形,门与城门呈一直线对应。
⑧御路:也叫“御道”,专供皇帝走的道路。东京城内有四条主要街道,是通向各个城门的大街,为皇帝出入所经,分别是:从宣德门至南薰门;从宣德门外向东至土市子,再折向北,经封丘门,一直延伸到永泰门(新封丘门);从州桥向东,经丽景门(旧宋门)至朝阳门(新宋门);从州桥向西,经宜秋门(旧郑门)至顺天门(新郑门)。按,北宋东都外城原本没有瓮城。为了加强城门的防御功能,自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仿照当时边城之制,开始在外城城门之外加筑瓮城。瓮城的形制分为两种:一种瓮城平面呈长方形,瓮城门与外城门正对(即“直门两重”),东京的四个正门留有御路,所以均为此类形制;一种瓮城平面呈半圆形,瓮城门与外城门不相对(即“瓮城三层,屈曲开门”),除正门外的其他城门,均为此种形制。《东京梦华录》此条记载,已为宋城考古证明。
【译文】
每座城门外都有瓮城三层,偏离城门开门。只有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的瓮城,正对城门开门,而且只有两层,因为这四座城门是正门,都留有皇帝御用道路的缘故。
新城南壁 ① ,其门有三 ② :正南门曰南薰门 ③ ;城南一边 ④ ,东南则陈州门 ⑤ ,傍有蔡河水门 ⑥ ;西南则戴楼门 ⑦ ,傍亦有蔡河水门 ⑧ 。蔡河正名惠民河,为通蔡州故也 ⑨ 。
【注释】
①新城南壁:外城的南墙。经考古探查,南墙基大致呈直线,方向约在南偏东75°—80°之间,实测全长约6990米,残墙宽10—20米。
②其门有三:此数仅指陆行门,若算上蔡河上的两座水门,总共五座门。
③南薰门:后周时称“景风门”,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九月改作“南薰门”。相传上古歌谣《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以舜帝口吻,说世间万物迎承薰风的恩泽,因而以“南薰”为名。南薰门是北宋开封外城最重要的城门,祭天的圜丘坛就在南薰门外,南向御街自宣德楼直通此门,为皇帝南郊大礼的必经之路,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再围开封,主帅斡离不(完颜宗望)就驻扎在南薰门外的青城斋宫,钦宗赴青城请降,后徽、钦二帝皆经南薰门诣青城,被金人掳走。据宋城考古,南薰门基址东距外城东南角2900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30米,南北宽80米,瓮城厚约15米,门位于瓮城中部,宽达75米。薰,和暖,温和。
④城南一边:城南一侧。实际指南城墙。
⑤陈州门:北宋正式名称为“宣化门”,因其向东南可以通往陈州(今河南淮阳),故又俗称“陈州门”。靖康元年(1126)金人再围开封,以东、南、西三城为进攻重点。十一月二十五日,开封外城东南面的陈州门首先被攻破,金兵由此入城。《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钦宗靖康元年》记此事:“丙辰,大风雪,金人由宣化门拥兵登城,守御人弃甲争走,通津门之南亦破。金人下城纵火,杀旁居人殆尽。……上闻城陷,恸哭曰:‘朕不用种师道言,以至于此!’”
⑥蔡河水门:蔡河进出东京外城,共有两座水门:位于南城墙西南方戴楼门东侧的,是蔡河流入京城的门户,为蔡河上水门,名为广利水门;位于东南方陈州门西侧的,是蔡河流出京城的门户,为蔡河下水门,名为普济水门。此指蔡河上水门广利水门。蔡河,又名“闵河”或“惠民河”,北宋东京城的四大河流之一,也是当时通京城漕运的第二大航道。蔡河起自今河南新郑,导洧、溱诸川,向东北流入汴京,横贯整个京城南部,折东南出城,经陈州(今河南淮阳),汇入颍水。京西南一段本为闵河,东南一段本为蔡河。蔡河旧以汴河为源,宋初始改导闵水入蔡,又自长社(今河南许昌)引潩水入蔡,以广水源。宋太祖开宝六年(973),改闵河为惠民河,其后遂通称闵、蔡两河为惠民河。元代以后,屡为黄河决流所填淤,故道久已塞为平墙,今唯淮阳以南尚残存蔡河一段。
⑦戴楼门:后周时称“景风门”,北宋初仍因后周旧名,太平兴国四年(979)改作“安上门”,但北宋时期一般俗称其为“戴楼门”。宋城考古已发现的戴楼门遗址,位于今开封市肉联厂南围墙附近,南靠陇海铁路,东距蔡河普济水门620余米。
⑧傍(pánɡ)亦有蔡河水门:此指蔡河下水门普济水门。宋城考古已在今开封南郊蔡屯村东南发现该门,东距南薰门遗址约1180米。傍,旁边,侧近。
⑨蔡州:今河南汝南。按,南薰门、普济水门、戴楼门的遗址已经确认。在外城南墙东段的勘探过程中,在今开封南郊曹屯村与豆腐营村之间的外城南墙东段发现一处城墙缺口,由于目前所获资料较少,尚不能判定是陈州门或是蔡河上的广利水门。
【译文】
新城的南面城墙,城门有三座:正南的城门名为南薰门;南城墙上,东南的城门就是陈州门,旁边有蔡河水门;西南的城门则是戴楼门,旁边也有蔡河水门。蔡河的正式名称叫惠民河,因为此河通往蔡州的缘故,所以称为蔡河。
东城一边 ① ,其门有四:东南曰东水门 ② ,乃汴河下流水门也 ③ 。其门跨河,有铁裹窗门 ④ ,遇夜如闸垂下水面 ⑤ 。两岸各有门,通人行路 ⑥ ;出拐子城 ⑦ ,夹岸百余丈 ⑧ 。次则曰新宋门 ⑨ ;次曰新曹门 ⑩ ;又次曰东北水门 ,乃五丈河之水门也 。
【注释】
①东城:经考古探查,东京外城东墙基大体呈直线,中段稍内弧。实测全长约7660米,残墙宽10—20米。
②东水门:即汴河下水门,北宋时期汴河流出外城东墙时的水门。《宋史·地理志一》:“汴河下(水门),南曰‘上善’,北曰‘通津’。”由此可知,汴河东水门是分别由中间的一个水闸门和两侧的两个陆行门组成,水闸门方便水流和过往船只,陆行门方便过往车辆行人,共并列三个门。东水门外还有瓮城护卫。当时东南方的财赋和山泽百货,均由此门源源不断地运入城内,实际是位于京城东大门的一处水路大码头或大型货物中转站。便利的运输条件带来附近地区商业的繁荣,北宋张择端的巨幅历史画卷《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京城东南一带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即以此处为中心而展开。20世纪8、90年代,宋城考古陆续探明东水门以及用以捍卫这一交通咽喉要道的拐子城遗址。
③汴河:有文献称,最早为大禹所凿,亦即战国时期魏惠王所开之鸿沟,隋炀帝所开之通济渠,大唐时改名广济渠。北宋时期,汴河为穿城而过的四大河流之首,它沟通了当时的黄河和长江,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南一带)的物资经由此河运抵东京,故而堪称北宋王朝最重要的交通大动脉之一。北宋重臣张方平《论汴河利害事》极言其重要性:“汴河之于京城,乃是建国之本,非可与区区沟洫水利同言也。……大众之命,唯汴河是赖。”
④铁裹窗门:城墙的木门之外包以铁皮,以求坚固。北宋范祖禹《论城壕》:“京城外门,正门即为方城,偏门即为瓮城,其外门皆用纯铁裹之,此祖宗时所无有也。”
⑤遇夜如闸垂下水面:指水门白天升起以通漕运,晚间如同闸门一样垂下以利防御。
⑥两岸各有门,通人行路:指汴河东水门南北两岸的陆行门,北岸的名为通津门,南岸的名为上善门。靖康元年(1126)金人再围开封,将通津门作为重点进攻目标之一。京都统制姚友仲措置水门上的南北拐子城,阻挡金人进攻,金人在护龙河上叠桥取道,来攻通津门。十一月二十五日,陈州门(宣化门)首先被攻破,金兵入城,随后通津门亦被攻破,开封沦陷,姚友仲战死。《靖康要录》记载城破后景象:“贼先焚通津门,宦者黄经臣望阙再拜,大恸,跃入火中死。守御尽散,惟田灏死之。……贼入醴泉观,众止数百人,我众望之奔溃,无敢与之敌者。”
⑦拐子城:汴河东水门外夹河而建、用以捍卫水闸门和陆行门的防御工事。由两侧旱门向城垣延伸方向,各建一段突出的马面,与外城其他城门形制殊异。北宋人往往称左右相对的两翼为“拐子”,据北宋曾公亮《武经总要》记载,宋朝常阵制中即有“东西拐子马阵”,“为大阵之左右翼也”。由于水门的两座旱门及两侧马面南北隔河相望的形制,如同左右两翼,故而时人称其为“拐子城”。在靖康年间(1126—1127)的东京保卫战中,拐子城对捍卫汴河东水门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⑧夹岸:左右两岸。夹,从左右相持。
⑨新宋门:后周时称“延春门”,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九月改名“朝阳门”。因其向东南可通宋州(今河南商丘,隋唐时为宋州,北宋真宗时期升为应天府,后升为南京,作为陪都),且与内城东墙的宋门(丽景门)相对,故俗称“新宋门”。南宋人楼钥在《北行日录》中记载了他在孝宗乾道五年(1169)随使臣出使金国时所见到的新宋门:“城楼雄伟,楼橹壕堑壮且整,夹壕植柳,如引绳然。先入瓮城,上设敌楼;次一瓮城,有楼三间;次方入大城,下列三门,冠以大楼。”
⑩新曹门:东京外城东墙北侧的城门。后周时称“寅宾门”,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九月改名“含辉门”。因为此门是北宋时期由京城向东通往曹州(今山东菏泽南)的必经之路,且与内城东墙上的曹门(望春门)相对,故俗称“新曹门”。宋城考古已经探明此门的门址南距外城东南角5020米,平面呈弧形,南北长50米,东西宽108米,亦属“屈曲开门”的偏门;瓮城平面呈半圆形,瓮城门位于瓮城右侧(偏南开),面积较已发现属于“直门两重”的新郑门、南薰门规模小得多。
东北水门:指五丈河(广济河)流出外城东墙的下水门善利门。旧称“咸通门”,位于新曹门之北。靖康元年(1126)金兵再围开封,以此门与汴河下水门、陈州门(宣化门)为进攻重点。据宋人《靖康要录》记载,靖康二年(1127)二月三十日“风雨至夜大作,城中什物并般出京北善利门”,可见在北宋末年金兵攻占东京城后,其所掠取的物资,很大一部分是从此门搬运出城的。
五丈河:北宋东京城的漕运四渠之一,位于京城北部。此河历史较为悠久,唐初已通漕运,“唐武后时,引汴水入白沟,接注湛渠,以通曹、兖之赋。因其阔五丈,名五丈河,即白沟河之下流也”(明人李濂《汴京遗迹志·河渠三》)。唐朝末年连年战争,五丈河荒废,河道湮塞。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四年(957),于京城西面“疏汴水入五丈河,自是齐、鲁舟楫,皆达于汴”(《旧五代史·周世宗纪》)。北宋太祖时,又在城西汴水上架槽,引金水河东注,以为河源。开宝六年(973),改名“广济河”。此河自开封流出后,东经今河南兰考、山东定陶,至山东巨野西北注入梁山泊,下接济水。此后直至南宋高宗建炎初年宗泽留守东京时(1127—1128),屡加浚治,金后埋废。
【译文】
东城墙一边,城门有四座:东南的城门名为东水门,是汴河流向下游的水门。这座水门横跨汴河,有用纯铁包裹、形似窗栅的大门,每到夜晚,如同闸门一样垂到水面上。两岸各有旱门,是供人通行的道路;又伸出拐子城,在汴河两岸延伸一百多丈;往北则是新宋门;再往北是新曹门;最北面是东北水门,那是五丈河上的水门。
西城一边 ① ,其门有四 ② :从南曰新郑门 ③ ;次曰西水门 ④ ,汴河上水门也;次曰万胜门 ⑤ ;又次曰固子门 ⑥ ;又次曰西北水门 ⑦ ,乃金水河水门也 ⑧ 。
【注释】
①西城:经考古探查,西墙基大体呈直线,中段弯曲,稍内弧。实测全长约7590米,残墙宽10—20米。西墙是北宋东京四面城墙中残留最多的。
②其门有四:北宋东京外城西墙有新郑门、西水门、万胜门、固子门、西北水门等五座城门,“四”实应为“五”之误。
③新郑门:后周时称“迎秋门”,北宋初仍因后周旧名,太平兴国四年(979)改作“顺天门”。又因其向西可以直通郑州,且又与内城西墙上的郑门相时,故又俗称“新郑门”。北宋时期,新郑门外,大道南北各有素称京城苑囿之首的琼林苑和游览之盛的金明池,为碧波潋滟、景色秀丽之地。北宋诸帝常由此门驾临两地,登宝津楼,游龙舟,看水军夺标及百戏。此门是东京外城已探明诸门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据当地老人回忆,1949年以前尚有部分夯土高出地表。经勘探,门址南距外城西南角约2050米,瓮城平面呈长方形,瓮城门与城门相对,东西120米,南北165米,主墙城门宽约30米,门址面积近2万平方米。现在此处建了“北宋东京外城遗址公园”。
④西水门:即汴河上水门,北宋时期汴河流入外城西墙时的水门。《宋史·地理志一》:“汴河上水门,南曰‘大通’,北曰‘宣泽’。”由此可知,汴河西水门除了能供船只进出,在河的两岸也建有陆行门,使内外的人行道相通,以方便行人。宋城考古业已探明此门遗址,在今开封西郊乡土城南,南距新郑门遗址约910米,遗址平面呈南北对称的双曲尺形。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第一次进犯开封,最初就是从开封西北面的汴河西水门。正月初七,斡离不的军队“攻宣泽门,以火船数十顺流而下。李纲临城,募敢死士二千人,死布拐子城下,火船至,摘以长钩,投石碎之;又于中流排置檥木,及运蔡京家山石,叠门道间,就水中斩获百余人,迨旦始定”(《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十六》)。
⑤万胜门:北宋东京外城西墙中部的城门。后周时无此门,北宋初年,为了方便与京西一带的商贸往来,于金耀门南置开远门。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赐名“通远”,仁宗天圣初年改名“开远”。因为此门可通京城西部的万胜镇(今河南中牟东北),故又俗称“万胜门”。宋城考古探明,该门南距新郑门遗址约1680米,遗址平面呈半圆形,南北长105米,东西宽60米。该门为“瓮城三层,屈曲开门”的形制,北宋时门上建有城楼和敌楼等防御设施。从路土中包含的瓷片多具明代特征的情况分析判断,直到明代,人们还从此处出入城。
⑥固子门:后周时称“肃政门”,宋初于太平兴国四年(979)九月改名“金耀门”,北宋时期俗称“固子门”。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曰“饮于固子桥”,可知固子门的俗称应该源于附近的固子桥。2003年,宋城考古队在河南大学新校区东北部探明了固子门遗址,北距河大新校区北围墙120米,南距新郑门遗址约3340米,距万胜门遗址约1670米;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2米,东西宽19米。城门外有瓮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79米,东西宽45米。瓮城开设城门两个:其一位于南墙偏西部,呈长方形,东西长15米,南北宽10米;其一位于西墙偏北部,也呈长方形,规模大小与前者完全一致。瓮城墙体宽约9米,其建筑结构与外城西墙一致,均为夯土版筑而成。
⑦西北水门:即咸丰水门,是金水河流入外城西墙的水门。此门遗址位于今开封西北郊林场家属院附近,北侧有一段墙体向外(西)突出形成“拐子”,与汴河上水门的“双曲尺”形十分相似。
⑧金水河:又名“天源河”,历史上亦称其为“京水”或“索水”,是北宋时期流经东京城西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是供应东京城内官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河流,也是唯一直接流入皇宫后苑的河流。
【译文】
西城墙一边,城门有五座:从南面数起,最南面的名为新郑门;往北是西水门,这是汴河上游的水门;再往北是万胜门;再往北是固子门;最北面是西北水门,那是金水河上的水门。
北城一边 ① ,其门有四:从东曰陈桥门 ② ,乃大辽人使驿路 ③ ;次曰封丘门 ④ ,北郊御路 ⑤ ;次曰新酸枣门 ⑥ ;次曰卫州门 ⑦ 。
【注释】
①北城:开封城历次被黄河灌淹,北墙首当其冲,破坏较为严重。考古探查,墙基略呈直线,全长约6940米,城墙宽度15米左右。勘探中发现几处墙体缺口,但是尚不能说明城门的确切位置。
②陈桥门:即外城北墙最东面的城门。后周时称“爱景门”,宋初于太平兴国四年(979)九月改名“永泰门”。因其向北可通陈桥镇(今河南封丘陈桥),故而俗称“陈桥门”。
③大辽:即北方与宋相峙的辽国,为契丹人所建王朝。辽太祖神册元年(916)创建契丹国。辽太宗大同元年(947)灭后晋,建国号大辽,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辽圣宗统和二年(984)改国号为大契丹国,建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辽道宗咸雍二年(1066)复号大辽。保大五年(1125),天祚帝被金军俘虏,辽亡。传九帝,共220年。人使:即使者,受命出使的人。驿路: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
④封丘门:封丘门有二,此指外城北墙从东至西第二门,通往北郊的御路从此门经过。后周时称“长景门”,宋初于太平兴国四年(979)九月改名“景阳门”。因其向北可通封丘(今河南封丘),故俗称“新封丘门”。
⑤北郊: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北宋每年夏至日祭地于方泽,其地在都城北门外,称“北郊”。北郊御路从宣德门外向东至土市子,再折向北,经内城的旧封丘门,一直延伸到外城的新封丘门。
⑥新酸枣门:即外城北墙正中的“通天门”,因其通往北面的酸枣县(今河南延津),故而俗称“新酸枣门”。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攻开封,李纲曾率禁卫班直中的善射者,驰援此门御敌。
⑦卫州门:外城北墙最西面的城门,太平兴国九年(984)赐名“安肃”。因其通往西北方向的卫州(今河南汲县),故而俗称“卫州门”。
【译文】
北城墙一边,城门有四座:从东面数起,最东面的名为陈桥门,是大辽国使臣通行的驿路;往西是封丘门,是皇帝北郊大祭的御用道路;再往西是新酸枣门;最西面的是卫州门。
诸门名皆俗呼,其正名,如西水门曰利泽,郑门本顺天门,固子门本金耀门 ① 。
【注释】
①“诸门名皆俗呼”几句:按,自唐、五代以来,东京城门的名称屡次改变,即在北宋时期也有改易,故而一门多名的情况较为常见。但是一般而言,可分为官方名称和俗称两类。官方名称由北宋政府命名颁布,名称高雅,意义深远,旨在宣扬皇家上承天祚、下御一统的思想,比如外城南墙的宣化门和北墙的永泰门,寓意“宣教化而国永泰”;西墙的顺天门和开远门,寓意“顺天意而开远疆”;东墙的含辉门和西墙的金耀门,寓意“含日辉而金耀”;北墙的正门通天门和东墙的正门朝阳门,寓意“通天庭而朝阳”。这些官方名称虽然雅致,普通民众却难以理解和记忆,故而仍然习惯根据各门所通之地,以通俗易懂的名称相称。外城部分门名,为了避免与里城城门名称相混淆,分别在其城门名称之前冠以“新”“旧”来区别。虽然城门的官方名称屡次更改,俗名却因通俗易懂,“屡改而不易”。
【译文】
这些城门的名称都是俗称,它们的正名,比如西水门名为利泽门,郑门原本叫顺天门,固子门原本叫金耀门。
新城每百步 ① ,设马面 ② 、战棚 ③ ,密置女头 ④ ,旦暮修整 ⑤ ,望之耸然 ⑥ 。城里牙道 ⑦ ,各植榆柳成阴。每二百步,置一防城库 ⑧ ,贮守御之器。有广固兵士二十指挥 ⑨ ,每日修造泥饰 ⑩ ,专有京城所提总其事 。
【注释】
①步:古代长度单位。其制历代不一,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旧时营造尺以五尺为步,约合1.6米。
②马面:筑于城墙上的防御设施,状似马头正面,用于储粮御敌,可使攻城者三面受敌,攻势受阻。宋人陈规《守城录·守城机要》:“马面,旧制六十步一座,跳出城外不减二丈,阔狭随地利不定,两边直觑城脚,其上皆有楼子,所用木植甚多。”马面最早出现在防御压力较大的边塞地区,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延州故丰林县城,赫连勃勃所筑,至今谓之‘赫连城’。……其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予亲使人步之,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以为马面密则城不须太厚,人力亦难攻也。”在内地,汉唐的长安城和隋唐的洛阳城,均未设置。目前内地都城考古发现的马面遗迹,仅有洛阳汉魏故城城垣一例,约属魏晋和北魏时期所筑。北宋立国的一百六十七年之间,内忧外患不断,尤其是北宋晚期,辽、金不断滋扰。神宗元丰七年(1084),为了加强东京外城防御,特别增加了马面和瓮城等防御性设施。自北宋以后,马面开始较为普遍地用于内地城市。
③战棚:古代守城中所用活动式的防御装置,设于女墙、马面、瓮城或城角上。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边城守具中有战棚,以长木抗于女墙之上,大体类敌楼,可以离合,设之顷刻可就,以备仓卒。城楼摧坏,或无楼处受攻,则急张战棚以临之。”
④女头:即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用于城顶防护和御敌,是古代城墙必备的传统防御建筑。《释名·释宫室》:“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也。”
⑤旦暮:朝夕,指整日。
⑥耸然:高耸的样子。
⑦牙道:官道。
⑧防城库:存放护城兵器的库房。
⑨广固:北宋时一支厢兵的番号,是专门负责京城修缮的土木工部队,创置于神宗熙宁八年(1075)东京大修之际,隶属修治京城所。广固兵士的来源,除了从其他厢兵招填外,亦配填罪犯。指挥:宋承五代后唐之制,以指挥为军队编制单位。其上为厢、军,其下为都。都百人,五都为一指挥。统兵官为指挥使和副指挥使。“二十指挥”即一万人。
⑩泥(nì)饰:涂泥,涂抹,粉刷。
京城所:全称“提辖(后改提举)修完京城所”,或“修治京城所”,本是负责修缮开封城的机构,徽宗时也曾兼管疏通汴河以保证纲运,蔡京主政时,甚至截拨百万茶利作为皇帝私财,由京城所主管。
【译文】
外城的城墙上,每隔百步就布设马面和战棚,密集地设置女墙,整天维修整饬,远远望去,高峻耸立。城里的官道,两侧都种植了榆树和柳树,绿叶成荫。城中每隔二百步,设置一座防城库,贮藏守城御敌的各类器物。有广固兵士二十指挥,每天维修建造,涂泥粉刷,专门设有修治京城所来提调、总管这一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