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柴胡15g,桑叶8g,黄芩10g,半夏10g,赤芍10g,杏仁10g,前胡10g,浙贝母10g,桔梗10g,瓜蒌10g,枳壳10g,甘草6g。
【功效】 疏风散寒,兼清里热。
【主治】 风寒袭肺,郁里化热证。症见:恶寒不甚,发热,咳嗽,咳痰黄白相兼质稍黏,胸闷,口苦,咽稍干,饮食不佳,睡眠尚可,小便色微黄,大便尚可;舌质稍红,苔黄白相间,脉浮滑稍数等。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曰:“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口苦者,热蒸胆气上溢;咽干者,热耗津液也;然少阳者,半表半里,半表者,谓在外之太阳;半里者,谓在内之太阴。邪入其间,阴阳相移,邪正相持,进退互拒,此际即汗、吐、下三法所禁,故立小柴胡汤和解之法。方中柴胡味苦微寒,乃少阳主药,升阳达表,散风祛邪;桑叶轻浮,外散风热;黄芩、赤芍性寒,清热以降胆气;半夏辛温,散逆气以止咳;杏仁、前胡降肺气以止咳;瓜蒌、枳壳宽胸理气;浙贝母、桔梗润肺化痰;甘草调和药性。诸药相合,虽药味不多,但疗效显著。
〔刘如秀.刘志明医案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