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黄芪30g,党参10g,八月札30g,乌药10g,高良姜6g,薏苡仁30g,鸡内金10g,炒麦芽30g,甘草10g。
【功效】 健脾益气,温中和胃。
【主治】 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属脾虚寒滞者。症见胃脘隐痛或冷痛,腹胀不适,口干不欲饮,大便偏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弦无力。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 此为温中和胃法,适宜于脾虚寒滞证。方中用黄芪、党参、甘草健脾益气,乌药、高良姜温中散寒,八月札理气,鸡内金、麦芽消食助运,薏苡仁缓急利湿。全方共奏健脾益气、温中和胃之效。泛吐酸水者,加海螵蛸或瓦楞子;痛处固定者,加延胡索、生蒲黄、五灵脂;腹中冷者,加肉桂。
【验案】 周某,男,54岁,1998年6月17日初诊。
患者胃痛反复发作2年。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症见胃脘隐痛,时腹胀且冷,口不干苦,纳食少,大便溏;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兼弦。
治法:健脾益气,温中和胃。
处方:黄芪30g,党参12g,八月札30g,乌药10g,高良姜7g,瓦楞子15g,薏苡仁30g,鸡内金10g,炒麦芽30g,甘草7g。
再诊:服药7剂,胃痛稍减,大便次数减少,精神转佳。上方去瓦楞子、鸡内金,加延胡索、海螵蛸。又服7剂后,胃痛已少,但腹中仍有冷感,上方加肉桂以巩固疗效。
〔周慎,刘芳.刘祖贻和胃五法治疗胃脘痛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