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图文稿本·插图原稿

“图文并茂”可说是中国书籍与生俱来的传统,所以古人称书籍为“图书”。经史子集各部类古籍中,都有插图本存在。插图本以图画辅助文字,能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帮助读者理解文义,也提高了书籍的视觉美感。

因为文字作者未必能画,善画者又未必能文,所以图文并茂的手稿存世尤少。常见的多为中医医籍,因经络、针灸等内容非配图难以明了。笔者曾得一九二〇年“汾阳剑隐”抄本《体魄修养录》(图1),毛边纸墨笔书写,线订一册,高一百八十九毫米,宽一百三十五毫米,三十七页,收《十八段景图说》《却病延年法九式》《十二段锦》《泰西最新式八段锦》《九部排打运气内功图说》等健身运动法,其一、二、五种皆有毛笔勾绘人体图,体态匀称,动作明确,一望即可仿效。由此或可推想此类稿本的面貌。又得无锡袁子勤先生《童年坎坷》(图2)手稿,著者一九一八年生,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学徒,进入商界。一九五六年在上海商干校毕业,分配到新疆乌鲁木齐工作,一九六七年有机会回乡探亲,触动旧情,在当年八月写成此稿,约二万字,并以毛笔在二十四开大小的有光纸上,绘出“崇安寺及附近简图”“惠山镇图”,及童年生活场景十九幅,装订为一册。袁氏文字平白如话,画笔稚拙,但真切地再现了当年无锡的民情习俗与市井风貌,是相当可贵的地方史料。

图①《体魄修养录》

图②《童年坎坷》稿插图

图③ 柯明画稿

现当代插图本出版过程中,对于不能自配画的写作者,出版社常另请画家绘制插图。与西方有专业的插画师不同,中国画家多以艺术创作为荣,视插画为小道。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少著名画家都曾为图书报刊画过插图。如江苏名画家钱松喦、亚明、宋文治、柯明(图3)、吴俊发等提供作品作为《雨花》杂志封面画或内文配图。这种插图原稿,无疑会比文字稿本更为人所喜爱。插图原稿从报刊社、出版社、印刷厂等不同渠道流入旧书市场,往往一出现就是一批。有些画稿上没有画家署名,但发表时都会标明作者,所以只要知道是哪一种出版物的插图,便不难查出真相。同时,许多初露头角的画家,在专业画刊上发表作品的机会不多,也乐意以绘制插图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水准,而其中总会有人后来成为名家。一九八九年江苏省作协搬迁,图书编辑部和《雨花》杂志社散出一批画稿,其中有徐乐乐(图4)、沈行工(图5)、方骏(图6)、潘小庆等人的作品,这些人如今多已成江苏画坛的风云人物了。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书画市场日益繁盛,画家们惜墨如金,对插图画稿也珍惜起来。二十世纪末我编《东方文化周刊》时,画家们提供的插图,已多为照片或复印件,很少见到原作了。只有兼任本刊美编的郜科先生,性情豪爽,常将插图画稿送给编辑和朋友。近年来,中国的专业插画师队伍逐渐形成,而且已有不俗的成绩,成为一种新趋向。

图④ 徐乐乐画稿

图⑤ 沈行工画稿

图⑥ 方骏画稿

图⑦ 植物科学画

插图原稿中,除了艺术绘画,值得注意的还有科学画,包括植物画、动物画与矿物画。过去国人对科学画了解甚少,除了专业人员,几乎无人问津。就是研究古代版画的人,对于本草类图谱中的动植物画也兴趣不大。而西方人对科学画的爱好不亚于艺术绘画。文艺复兴时期,由于显微镜的发明和实验科学的兴起,西方植物学发展迅速,欧洲出现了一大批植物猎人,野心勃勃地想尽搜全球物种,也催生了专门的植物图谱技法。各类科学图谱的大量出现,兴起了持续数百年之久的阅读热潮。我是二十世纪末淘到百余帧从中科院江苏植物研究所散出的植物科学画手稿(图7),才对此有所认知,发生兴趣,后来又买到一些鱼类科学画,都可以长见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植物资源大普查时期,多种大型植物志书相继出版,带动植物科学画的发展趋于巅峰。我所得这批植物画即是那一时期的产物,多为中国植物画前辈史渭清先生的作品。

书刊插图,可以用绘画,也可以用照片,所用照片也成为一种插图原稿。但因照片可以洗印多份,所以须注意,如果没有明确的编辑印记,便不能认定为插图原稿。

在复印机和扫描仪普及之前,出版摄影图册的稿本,也只能是照片。一九八六年三月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陈复礼江苏履踪》,二十开本,收入陈先生在江苏拍摄的彩色照片三十幅。笔者有幸收得此书的编辑稿本残册,尚存照片二十四幅,每幅长一百二十六毫米,宽一百零二毫米,贴在二十开胶版纸上,上面有明显的编辑痕迹。如第三十页《生机》(图8),编辑在贴纸上标示了照片应居位置、标题、页码,并在照片上、下白边标出了裁切记号,书中印出的图片(图8—1),果然是依此裁切后放大的。与原照相比较,可以看出此书印刷时蓝色普遍用得过重,致使多数图片出现较大色差。

连环画是另一种图文并茂的出版物。它有别于插图本,因其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改革开放以来,连环画迅速成为收藏界的一项专藏,爱好者队伍与日俱增,连环画稿更成为收藏家争逐的对象。相对于印数动辄数十上百万的连环画,画稿则独一无二,若无特殊机遇,想得到名家所绘、成套完整的连环画稿,就只能在拍卖场上血拼了。而连环画的彩色封面画稿,被誉为“画龙点睛、锦上添花”,愈发罕见。我对连环画关注不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见过几种连环画稿,都没有在意。现在手边只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连环画《神拳大龙》(图9)与《慈禧墓盗案》封面画稿和印刷样张,以及《双剑合璧》一至三集的封面画稿(图10)。当年收下这几种画稿,目的也是作为一种版本形式的标本。

图⑧《生机》照片原稿

图⑧-1《生机》印刷图

图⑨《神拳大龙》

图⑩《双剑合璧》 gGAan/kWyhXzllDI8TTr9AUFSo4/dq/bM1Gr8MHK7jiXLy1nCLz+nitdV8gZwVO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