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讲
印度的史诗、中国的诗经

一九八九年八月二十日

向来有恶与恶的戏剧性、善与恶的戏剧性,这善与善的戏剧性令我们感动的是,忘记了它的虚构性——置金鞋而代为王,简直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理想主义都有了。

诗就是诗。《诗经》之名,是错的。弄成经典,僵化诗,教条诗——文人称《离骚》是“离骚经”,称《庄子》为“南华经”,称苏东坡前后《赤壁赋》为“读前后胜读南华”。

如果中国有宏伟的史诗,好到可比希腊史诗,但不能有中国的三百零五首古代抒情诗。怎么选择呢?我宁可要那三百零五首《诗经》抒情诗。

印度史诗太笨重,范围全在印度,无人能通读,只能概括精华。印度史诗有两部:

一、《摩诃婆罗多》( Mahabharata ,一译《玛哈帕腊达》);

二、《罗摩衍那》( Ramayana )。

世界上对这两部史诗所知甚少。印度国内,据说老幼都知道,能读,能懂,好比中国人熟知《西游记》、《三国》。印度人将史诗中的英雄美人自比生活中的男女。

印度史诗的篇幅,二十万行,相当于《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合计的八倍,是世上最长的史诗。歌德《浮士德》一万两千行,数量上不可比。抒情诗写如许多行,真不知抒什么情。

《摩诃婆罗多》出在印度之西,《罗摩衍那》出在印度之东。前者讲战争,后者讲英雄。前者艰深,有哲学,难懂;后者浪漫,易传。世人有考据说,《罗摩衍那》与《伊利亚特》故事颇相同,是否出于同一故事?我细察过,仍不同。如果一个故事两边都写,均不真实。能解读这两部史诗,以后看印度壁画、布画,情节故事就能懂。

印度人叙事好啰嗦,像他们的歌,咿咿呀呀,我把它写到最干净,简单说一说。

《摩诃婆罗多》,讲皇家的孩子戏玩,球落枯井,不得取出,见一婆罗门,请教,婆罗门请他们允诺赏饭,并将一枚戒指掷入井内,称可取出。孩子大悦,允诺。婆罗门取草入井,如针刺球,一根一根接引,球遂取出;又以箭射中戒指弹回来,也取出。婆罗门对孩子说:去告诉国王,就说特洛那(Drona)在此即可。

国王知道这是大圣人巴拉德(Bharadwaja)的儿子,就请他来做王子的教师。

昔特洛那得到父亲传授的武艺。父死后,他结了婚,有子,家贫。求旧友帮,不获理睬。特洛那发誓报仇。之后,史诗讲他报仇。

特洛那成了皇室教师后,境况大好,耐心教育。有个孩子阿琪那(Arjuna),称必要报效老师,老师有所示,孩子就去做。

皇家子孙纷纷要特洛那做老师。那时,各皇家是并列的,子孙都要从特洛那为师,远地的皇孙,特洛那不拟收。其中有一位依卡拉夫耶(Ekalavya)求师不得,回树林塑特洛那泥像,跪拜,专心学射箭。众人报告特洛那,特洛那问孩子的老师是谁,答曰依卡拉夫耶称老师也是特洛那。特洛那亲自去看,孩子下跪,听训。特洛那称:英雄!但如果你真的自认是我的学生,须交费!学生说:可以献任何东西给老师。老师说:我要你的大拇指。学生毫不犹豫割了大拇指,献给老师。从此,这孩子就不得射箭了。

古时候的愚忠,真可哀!这种愚忠其实是极高尚、极真挚的感情,可是没有同等的智慧统摄,以致终为悲惨。

中国有一位尾生,等友人来桥洞。友不来,尾生竟不走,被水淹死。印度也有这种愚忠的人。勇士善射,怎么可以献出拇指?这孩子天性高尚、忠诚、仁厚,可惜没有智慧。古人最高情感是“忠”,偏偏错用“忠”。忠于国,忠于君,忠于父母谓之孝,忠于夫妻谓之贞,忠于兄长谓之悌,忠于朋友谓之义——往往愚忠。

古人忠而愚,今人聪明了,可是糟糕,真挚的情感也失去了。智慧是思维,道德只是行为的一部分。如果道德高于智慧,就蠢,就不得了。

话说特洛那教公子射,到了林中,问一个学生:看见鸟没有?曰:见。又问:看见树林和我没有?曰:都看见了。特洛那问另一个学生:看见鸟、林树、众人否?学生答:我只看见鸟。特洛那大喜,令其射,中。特洛那说:这只见鸟的孩子是好学生。

学东西,要像射手只见其鸟,旁若无人。

特洛那教众人学成,个个武艺高强。特洛那说:你们要报答,就把我的仇人掳来。之后是大战,直到终于把仇人掳了来。特洛那说:啊,你来了,我还像从前一样爱你。去吧。

古人可爱。动作之大!

古人为了争一口气,今人为了争一笔钱。

故事太繁,都是讲战事,不讲了。其实,史诗就是古代战争史。

《罗摩衍那》讲英雄美人。印度有城,名“永胜”。市民正直诚实,国王没有子嗣。

按:古代所谓“国”,往往就是一个城邦。希腊、印度、中国皆然——说开去。神存在于三度空间之外,人存在于三度空间内。也许,神其实存在于四度、五度空间。人类已算出十一度空间,或许和三度相等而人不知。而三度或有某种美感,故神仙破十一度空间“下凡”。

于是有神下凡投到王室,使国王三个妻子怀了孕,生四子(其中或有双胞胎)。四太子中,以老大(名叫罗摩Rama,印度人自称英雄,就说“我是罗摩”)最得人喜爱。及长,连风、水、鸟都爱他。

大战。大战后,隐士邀请老大去祭奠。置大弓。识一美女,其父称非妻所生,是犁地时从泥土里跳出来的。谁能开弓,美人就嫁给谁。于是五百人拉弓,老大轻易拉成了,弓断。成婚。美女另有三个妹妹,各嫁公子二三四。

国王退位,王位传老大。奶妈挑拨,要王废老大,立老二为王。皇后哀伤,哭着告诉老大。老大不伤心,请使老二来,自己偕妻子远去。全城伤痛。

老二不肯受位,驾马车去森林见哥哥,跪求老大复出为王。老大坚拒,说乃父母之命,不可违。老二说,我代你为王十四年,十四年后你不回来,我就自焚。老大同意。

这是好人和好人之间的戏剧性。

老二回城,置老大金拖鞋于王座,自己在侧代兄为王。

向来有恶与恶的戏剧性、善与恶的戏剧性,这善与善的戏剧性令我们感动的是,忘记了它的虚构性——置金鞋而代为王,简直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理想主义都有了。

印度史诗长,是文学旅游的奇迹。这类文学,我主张知其大略,不求甚解。

现在回娘家,讲中国的《诗经》。

中国没有史诗,没有悲剧,没有神话,没有宗教,好像脸上无光。何以见得?不是中国也有神话、悲剧、佛教之类吗?答曰:以西方模式的宗教神话、悲剧史诗论,中国是没有的。宗教没有教宗,悲剧没有西方的自觉,是大团圆的悲剧。大团圆意识深入文学家意识,少数天才如《红楼梦》是想写悲剧的,还是弄成大团圆。中国的神话,是零星的,非系统的。神话、英雄,加天才,即史诗,中国没有此物。

整个《诗经》是悲苦之声。我骂儒家,是将好好一部《诗经》弄成道德教训,诗曰如何如何……《诗经》原本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压抑,可是几乎所有中国文人接引《诗经》都错,都用道德教训去看《诗经》。

诗就是诗。《诗经》之名,是错的。弄成经典,僵化诗,教条诗——文人称《离骚》是“离骚经”,称《庄子》为“南华经”,称苏东坡前后《赤壁赋》为“读前后胜读南华”。

中国没有与荷马同等级的大诗人,乃中国的不幸。今天不再可能出了。我想,如果中国有宏伟的史诗,好到可比希腊史诗,但不能有中国的三百零五首古代抒情诗。怎么选择呢?我宁可要那三百零五首《诗经》抒情诗。我是老牌个人主义者。我不是爱国主义者。所以,我爱《诗经》之诗。任何各国古典抒情诗都不及《诗经》,可惜外文无法翻译。

《诗经》第一首诗是爱情诗。后人说显得孔子通人性,孔子则视如夫妇之道。以下是诗: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 ——关关,和鸣声。雎鸠,雎水,雎河,一在河南,一在湖北。鸠,旧说是鹫,但鹫非吉鸟,声亦非关关。鸠,可能是斑鸠,雎水上特有的鸠。

在河之洲 ——河,黄河。洲,水中央的陆地。

窈窕淑女 ——窈窕,音腰挑(上声),美好貌。淑,善。

君子好逑 ——君子,贵族男子通称。好,相悦。逑,同仇,指配偶,相配。

参差荇菜 ——荇,音杏,水生植物,叶心脏形,浮水面,可食。

左右流之 ——流,通摎(音留),捋取也。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醒为寤,睡为寐。寤寐,犹言日夜。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服,古读愎,思念。“思”“服”同义。

悠哉悠哉 ——悠,长。悠悠,绵绵不断。

辗转反侧 ——辗转,同义。反,覆身卧。侧,侧身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采,音契。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友,亲也,读以音。你“琴”我“瑟”,求友之意。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芼,音冒,是覒的借字。芼之,就是采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钟鼓,成婚也。乐,娱悦,讨好。

《郑风·将仲子》

将仲子兮 ——将,请。仲子是表字。

无逾我里 ——逾,同越。里,居也,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外有墙。越过里墙。

无折我树杞 ——树杞,即杞树。

岂敢爱之 ——爱,吝惜。之,指林杞。

畏我父母 ——母,古音米。

仲可怀也

父母之言

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

无逾我墙

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

畏我诸兄 ——兄,音乡。

仲可怀也

诸兄之言

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

无逾我园 ——种果木菜蔬的地方有围墙者为园。

无折我树檀 ——檀,树名,檀香产印度、广东、云南。

岂敢爱之

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

人之多言

亦可畏也

多可爱的意思。此诗写女性心理,好极,委婉之极。其实很爱小二哥,怕家人说话。她最要讲的是“仲可怀也”,却讲了那么多,不拘四言五言七言,都有,反复三段,形式成立。中国古文“子”指男,故知此诗为女子口气。这样的好东西,去换大而无当的史诗,我不要。

《邶风·简兮》

简兮简兮 ——简,通僴,武勇之意。

方将万舞 ——万舞,大规模的舞。

日之方中

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 ——硕,大。俣俣,音语语,高大貌。

公庭万舞 ——公庭,公堂前的庭院。

有力如虎

执辔如组 ——辔,马缰。组,是编织中的一排丝线。一车四马,一马两缰,四马共八缰。两缰系车上。

左手执籥 ——籥,音月,似笛而长。

右手秉翟 ——翟,古音濯,长尾雉鸡的羽。

赫如渥赭 ——赫,红面有光。渥,浸湿。赭,音者,红土。写舞师脸红。

公言锡爵 ——公,指卫国的君主。锡,赐。爵,酒器。

山有榛 ——榛,栗属。

隰有苓 ——隰,音习,低湿处。苓,草名。言高低、草木、阴阳,喻男女。

云谁之思

西方美人 ——那时的西方,指周。

彼美人兮 ——美人,指舞师。

西方之人兮

这首诗,妙在后来忽然“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你在想念谁呀!

《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 ——葛,藤也。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 ——萧,蒿类,类如艾,有香气。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 ——由月而秋,秋而岁,意思是越来越想他。

中世纪所谓蒙昧,倒是保存了人的元气。后来有文艺复兴,是如酿酒,把盖子盖好的。后来的中国是开了盖,风雨尘埃进酒坛,这点元气,用完了。

《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 ——黍,小米。离离,行列之貌(兼写)。

彼稷之苗 ——稷,高粱。

行迈靡靡 ——迈,行远,等于行行。靡靡,脚步较慢,无力。

中心摇摇 ——中心,即心中摇摇,心忧不能自主。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悠悠,遥遥。

此何人哉 ——人,读仁(人仁古道),指苍天。

彼黍离离

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

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

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

中心如噎 ——噎,气逆不能呼吸。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旧说周人东迁后,有大夫行役到故都,见宗庙宫室平为田地,遍种黍稷,彷徨感叹。总之是一个流浪人的悲叹,应由舒伯特谱曲。

《卫风·氓》 (氓,民,男子)

氓之蚩蚩 ——嗤嗤,戏笑貌。

抱布贸丝 ——以物易物。

匪来贸丝 ——匪,非。

来即我谋 ——即,就。找我商量。

送子涉淇 ——淇,水名。

至于顿丘 ——顿丘,地名。丘,古读欺。

匪我愆期 ——愆期,过期。

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 ——将,请,愿。请别发怒呀。

秋以为期 ——到了秋天再决定。

乘彼垝垣 ——垝,音归。垣,城墙。乘,连下句:到时候我会到城墙上,等你回到原来的关卡。

以望复关 ——关,关卡,一说复是关名,又一说复关是氓的名字。

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 ——烧灼龟甲,察裂纹判吉凶,叫卜。用蓍草占卦,叫筮。

体无咎言 ——体,龟兆,兆卦,即卜筮的结果。无咎言,无凶辞。

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贿,财物,指妆奁。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沃若,沃然,润泽。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鸠贪吃桑葚,则醉。别吃太多桑果。

于嗟女兮 ——想到我自己。

无与士耽 ——耽,贪爱太甚。别为这男子糊涂。

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 ——说,脱,摆脱。

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陨,读损,黄貌。

自我徂尔 ——徂,往。自从我来此。

三岁食贫 ——过了三年苦日子。

淇水汤汤 ——汤汤,水大,音商商。你还要赶我到淇水那边。连下句,弄湿我的衣裳。

渐车帷裳 ——渐,浸湿。帷,音惟,布幔。被弃逐后渡淇水而归。

女也不爽 ——爽,差错。我作为女子,没有错。

士贰其行 ——贰,为(忒)之误,即忒,与爽同。你倒是错了。

士也罔极 ——罔,无常。男子做事没定准,没长性。

二三其德 ——言行前后不一,忽此忽彼。

三岁为妇 ——为妇三年。

靡室劳矣 ——家务一身担负,每天如此忙碌。

夙兴夜寐 ——兴,起,起早摸黑。

靡有朝矣 ——朝朝如此,不能计算。

言既遂矣 ——言,无意义,口气,既遂,是既过得顺心。

至于暴矣 ——待我越来越凶。

兄弟不知

咥其笑矣 ——咥,音戏。

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 ——当初说定与你过到老。

老使我怨 ——这样到老真是冤枉。

淇则有岸 ——淇水虽宽总有岸。

隰则有泮 ——渭河虽阔总有边。

总角之宴 ——男女未成年,发作两角。宴,乐也。

言笑晏晏 ——晏晏,温和。

信誓旦旦 ——旦旦,明明白白,诚恳的样子。

不思其反 ——反,即返。

反是不思 ——为了韵脚,取重复为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看开算了吧。哉,古读兹。

《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 ——镗,音汤。讲兵怨。

踊跃用兵 ——踊跃,练武的动作。兵,武器。

土国城漕 ——土国,即国土。城漕,在漕邑筑城。漕邑,今河南滑县东南。

我独南行 ——南行,出兵陈、宋。愿就筑城劳役,不愿南征。怨气:我去南方出征。

从孙子仲 ——孙子仲,卫国世卿,南征统师。

平陈与宋 ——陈国,今河南淮阳。宋国,今河南商丘县南。出征平陈国与宋国。

不我以归 ——不许我回国留守(有部分留戍)。

忧心有忡 ——忡,音充。有忡,忡忡,心不宁。

爰居爰处 ——爰,音袁,乃也。于是,不知住哪里。

爰丧其马 ——不知将在何处打仗,而马也死掉。

于以求之 ——将来到哪里能够找寻我?

于林之下 ——无非是山林之下找到我和马的尸体。

死生契阔 ——契,合也。阔,疏远之意。偏义复词,恩仇,贬褒。生死结合。

与子成说 ——成说,成言,说定了。回想出征前与妻的感情深笃。

执子之手 ——子,作者指其妻。

与子偕老 ——白头到老。

于嗟阔兮 ——再也见不到你了。

不我活兮 ——活,读佸,音括,曾也。

于嗟洵兮 ——洵,夐,久远也。

不我信兮 ——我要做也做不了。 cnQmEhciHRbzirpguggnT5an85XaC2nn5+FlqpMTcijHHOzFXo6O5fc4UlqqZsi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