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六讲
先秦诸子:孟子、庄子、荀子及其他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在李全武家

孔子谈不上哲学家,孟子也不能算——我咬住这条不放,不承认。中国哲学少得可怜。西方哲学像歌剧,中国哲学像民歌。

汉的赋家,魏晋高士,唐代诗人,全从庄子来。嵇康、李白、苏轼,全是庄子思想,一直流到民国的鲁迅,骨子里都是庄子思想。石涛、八大、似信佛,也是庄子思想。

我也曾在庄子的范畴里待了很久,然后才施施然走出。为什么?庄子是浪漫主义。既然我要和西方浪漫主义告别,就要和中国的浪漫主义告别。所谓告别,即从前“好”过。

以庄子文体论,当时已有意识流。如《逍遥游》。他的浪漫主义,框架太空。庄子把读者看得低,是写给不如他的人看的。

一种思维,一种情操,来自品性伟大的人,那么这个人本身是个创造者。或曰,思维、情操的创造性,必然伴随着形式的创造性。艺术原理,形式、内容,是一致的。没有形式的内容,是不可知的,独立于内容之外的形式,也是不可知的。

每一宗教的创教者,都是坦荡真诚的,所以他们是创造者,有创造性。凡教会就有功利性,然而又不能公开,故向上用经院哲学,向下是标语口号。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先要从语言入手。

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来得太早。

只好哲学怀古。我最崇敬老子,其次孔子、庄子,今天讲孟子、荀子、韩非子——怎么这些哲学家都有那么强的文学性?永垂不朽的文学价值。

中国文学史编者收孔、孟、老、庄时,忘了他们的文学性。

孟子,名轲,邹国人。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曾在齐国做过不大的官,无显著政绩。志气高,人评“材剧志大”,剧,作“尤甚”解,当时此说略带贬义。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说。

孟子这样说,谁受得了。他尽可以讲,知识广博。现在的中国知识分子讲,受不了。

孔子谈不上哲学家,孟子也不能算——我咬住这条不放,不承认。中国哲学少得可怜。西方哲学像歌剧,中国哲学像民歌。

但孟子文学才能极高,这是他们占的优势。墨子吃点亏,文学才能不及其余。老庄是不折不扣的艺术家,故赢得世界声誉。

艺术家,占便宜的(别占小便宜)。要留名,一定要“文采风流”。

画家也特别需要文学修养。中国画,一言以蔽之,全是文化,全是文人画。拉斐尔不及芬奇,文才不及也。

孟子比喻机巧。代表作《梁惠王》上篇,滔滔雄辩。太长,不宜讲。讲两个短篇:

《孟子·公孙丑》下篇(子丑寅卯的丑,在古代不是指丑陋):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离娄》下篇: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瞰良人之所之也。”

中外不少诗人死得早,哲学家多长寿。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话很文学。“浩然”,形容词,可随时代和个人的差别而解释。文天祥用“浩然”,是爱国,曹雪芹又作别解。要我解,比文天祥胆小,比曹雪芹老实。我以为“浩然之气”,指元气,如你果然献身艺术,艺术会给你不尽元气,一份诚意,换一份元气。牺牲功利,牺牲爱情,背叛政治,得到艺术,真的要牺牲。

小细节上更难。光阴逝,要在一秒一秒消失的光阴中,保持艺术家风度,守身如玉,决不让步。

“善养”,指懂得养。

孟子还提出“存夜气”。后半夜是“平旦之气”,此是养身法,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我乡下有“平旦”是“卯气”的说法。肖邦、瓦莱里,都懂,一早起创作。

唐宋八大家都受孟子影响,特别是韩愈、苏东坡。

庄子,民间传说多。大家都知道姓庄,名周。公元前369年生,前286年卒。宋国蒙地人,人称蒙叟。做过小官,漆园地方官。贫,如陶潜一样,借米烧饭。

著作五十二篇,存三十三篇。真正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七,原著。外篇、杂篇,是学生写的。果然最佳者为内篇。

与孟子同期,略小,两人从未见过面。孟子文中从不提庄子。世人传孟子看不起庄子,认为他是杨朱学说的翻版。当时杨朱势力大,孟子反对,打击杨朱一派,不提庄子。

中国文学的源流,都从庄子来。若不出庄子,中国文学面孔大不同。有庄子,就现在这样子。汉的赋家,魏晋高士,唐代诗人,全从庄子来。嵇康、李白、苏轼,全是庄子思想,一直流到民国的鲁迅,骨子里都是庄子思想。石涛、八大,似信佛,也是庄子思想。

中国的伦理观是孔孟的,艺术观是老庄的。

中国出庄子,是中国的大幸。直到章太炎,大学者,人以为他是小学家,其实他毕生精力,是以道家文体(庄)写佛家哲学。

我也曾在庄子的范畴里待了很久,然后才施施然走出。为什么?庄子是浪漫主义。既然我要和西方浪漫主义告别,就要和中国的浪漫主义告别。所谓告别,即从前“好”过。

感叹: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那么早。

但我不是庄子的传人。靠老庄一两个人,是不足以修补中国文化的断层。对断层的态度,只能冷冷看一眼,然后超越。你断你的,我飞我的。

对民族文化,要断就断,要完就完。对个人来说,要连就连。断层不过越过,勿做爬行动物,做飞行动物。

中国的唯物史观论庄子,说他的世界观比较复杂,是唯心主义、神秘主义。中国现在的文风,讲话、作文,不脱这股风,是脱胎而不换骨。

大到世界,小到艺术家,各有各的“正常”,各有各的人性。

以庄子文体论,当时已有“意识流”,如《逍遥游》。庄子所有内篇,世称《南华经》。他的浪漫主义,框架太空。庄子把读者看得低,是写给不如他的人看的。

我是古典主义的,把读者看得高。

庄子的理想是什么呢?“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是他的哲学的厉害。我看这是禅的境界,是要把生命寂灭。

这说法不自然。浪漫主义致命的弱点,是拼命追求自然,最后弄到不自然。

做不到的。所以是不诚实,不自然的。庄子的境界是碰在一个壁上,回不过头,没有余地的。太说到极端的东西,不是一个智慧的说法。

而他的文学才华是史上最高超的。

庖丁解牛,讲养生(人生的生)。当时爱护生命是很大的快乐,不像后来堕落成“活命哲学”。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公元前313年生,死于公元前238年。战国后期的儒家大师。当时商鞅变法已过,孔子已死,他是儒学的总结。荀子将“法”填入“礼”,才合适于一代帝王的统治术。历来不肯明说,扬孔而隐荀。直到民初,有人提出,谭嗣同:“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

荀子是个强者,豪爽而实际。当时是个革新派。他将儒家分雅儒、俗儒、大儒、贱儒。

我问诸位有没有读过荀子,可能没人回答,如果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家都知道。这是荀子《劝学篇》里的句子。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神”,指微妙的事理、高深的修养。“化道”,指受知识的熏陶而使气质变化,这才是学问的最高境界。讲课,目的是要你们起变化。后一句令人伤心,是典型的东方哲学,是吃亏吃苦太多了。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这是很有老子味道的。“柱”,在此是说“祝”,祝,断之意。“束”,制约,限制之意。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

“楛”,粗野,不合礼仪。

君子要“定”,即主见;“应”,即灵活。背后是德、操,终求君子之“全”。佛家:戒、定、慧。荀子:定、应、全。佛家是要出世的,很难做到;荀子要入世,不难做到。

韩非子,荀子的学生,是韩国公子,书上无生年,死于公元前233年。他是战国末年融汇诸子百家的人物,创“形、名、法、术”之学,后人称他“法理学家”。他著作的文学特点:笔锋犀利,说理透辟,通俗易懂。“矛盾”,典出于他的《说难》。

百家中,这七家最有成就,文学性最高。杨朱、公孙龙,也都有可观的文学性。

问题:为什么这些古代史家、哲学家、思想家,都有这么高的文学才华?到宋代理学家,到近代哲学——梁启超、康有为、胡适、梁漱溟、冯友兰、朱光潜——文学才能就差了?

一种思维,一种情操,来自品性伟大的人,那么这个人本身是个创造者。或曰,思维、情操的创造性,必然伴随着形式的创造性。

艺术原理,形式、内容,是一致的。没有形式的内容,是不可知的,独立于内容之外的形式,也是不可知的。

这原理,可以运用到艺术观,不可用到宇宙观。宇宙没有内容,没有形式。

后世哲学家不过是思想的翻版、盗版,不是创造性的。所以,不可能有文学性。

谭嗣同说,秦政是盗政,儒学是乡愿。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

脱尽八股,才能回到汉文化。回到汉文化,才能现代化。我关心未来化,所谓未来化,是我希望大家先知、先觉、先行。

大陆八股例:

首先,我认为,我们认为,相当,主观上,客观上,片面,在一定的条件下,现实意义,历史意义,不良影响,必须指出,消极地,积极地,实质上,原则上,基本上,众所周知,反映了,揭露了,提供了,可以考虑,情况严重,问题不大,保证,彻底,全面,科学的,此致敬礼。

每一宗教的创教者,都是坦荡真诚的,所以他们是创造者,有创造性。凡教会就有功利性,然而又不能公开,故向上用经院哲学,向下是标语口号。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先要从语言入手,共产运动也如此。

老子,庄子,与中国的方块字共存。

本课笔记内页:“现在是魏晋风度回顾展,也是魏晋风度追悼会。” xhvcob9L/Klu6oEHVS4DXGrFhUcpcPCrC6fBFyvjmvQFFGNCIw0VllkpDahllJ0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