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当着孩子的面,家长是如何表达对同性恋的态度的?

性教育青春营里大部分是初、高中的学生,很多敏感问题无从逃避。其实,我们讲师从来不逃避,担忧的一向是家长,“同性恋”就是一个躲不过去的话题。

开营的家长沟通会上,总会有家长提出类似“能不能不讲同性恋,不能鼓励他们”的建议。我总是对家长们说:“孩子们如果不提,我不主动讲;孩子们提了,我绝不回避,也绝不撒谎。”

孩子们从来没有让我失望,总是在第一天的上午,就把“同性恋”“喜欢同性”这类词写在小组的讨论当中,我当然不会回避这个问题。

下午,我们就针对同性恋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有一个环节,是我站在教室中间作为分界线,全班同学自由站队,一队支持同性恋,另一队不支持同性恋。然后,两边的同学就他们的立场进行发言。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人都可以改变立场。每一次的青春营,都有人会在讨论过程中从“不支持”的一队换到“支持”的一队。

这一次,自认轻车熟路的我遭遇了新问题。让学生们选择立场,学生们经过一番走动后选好站定,全班21个学生,有三个站到了“反对”的一队。

突然有一个学生说:“为什么只有我们选?家长也要选!”

我愣了一下,我一贯的原则是要回应学生的每一个提问和要求,我把头转向了观摩家长席:“家长朋友们,孩子们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现在孩子们提了个要求——要看看你们的态度。”

我给了家长朋友们20秒的思考时间,然后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跟你说,他/她是同性恋,你支持吗?”我请持支持态度的家长举手,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家长举了手。由于支持的人数较少,我迅速地增加了第二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跟你说,他/她是同性恋,你反对吗?”还是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家长举了手。

那些举起的手一直徘徊在我的心里,贯穿我整个课堂时间。课程的进展倒是一如我从前的经验。支持同性恋的人数太多,我为了让双方力量稍微“均衡”而站到了反对的一方。随着讨论的继续,有两个孩子也站到了支持的一方,而剩下的最后一个对同性恋持反对态度的同学是这样说的:“我是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会有同性恋?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恋爱的,我也从来没有见过同性恋。”

好的,孩子,我负责任地告诉你,世上真的存在同性恋,我没有撒谎,你可以带着你的疑问和困惑继续自己的生活。只是一定要记住,不理解并不可以成为歧视和攻击的理由。

当天的课程顺利结束了,孩子们出去休息,我给家长们进行当天的反馈和沟通会。第一句话我就点到这件事,我是这样说的:“今天询问大家对于假如孩子是同性恋的态度,是我在青春营中第一次问家长这个问题。我忐忑了一下午,很难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有几点想法想和大家分享。不知道你们举手表态的时候,有没有和自己的孩子对视过?我和你们保证,孩子最关心的不是举手的人多人少,而是他们的父母有没有举手,自己的父母是站在哪一边的。 孩子们关心的是,当他/她做出和你预期不同的选择时,当他/她要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时,你们是否支持他/她。 第一次举手的家长,你们赢得了与孩子有效沟通、建立信任的基础;第二次举手的家长,可能,只是可能,在孩子心中竖起了一道屏障,甚至可能让他/她质疑你的爱与关怀,而将之视为控制和规训,或许,真的是控制和规训;没有举手的家长,不知你们是心中犹豫、纠结、观望,还是想要与孩子沟通一下。不管当时持什么态度,下午的课程,相信你们看到了孩子们的认知、观点和态度,希望能对你们和孩子有所帮助。”

家长们在会上没说什么,在会后却排起了队找我“私聊”。排队的都是当时持反对态度或没有举手的,都想解释自己“反对”的原因。“总归不是好事”“只是想不能支持吧”“支持不就成了鼓励了吗”是他们常有的说法。也有家长问我:“我现在后悔当时举手反对,担心如果因此影响了父子关系,该怎样弥补?”

最有意思的是,一个爸爸拿着手机给我看,在我们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孩子给爸爸发了一条微信:“我不是同性恋,可你为什么不能支持我?”

就像我说的,孩子们在意的并不是同性恋问题,而是他/她以为无条件爱他/她的父母,是不是真的爱他/她。

我给每个家长的建议都是请他们等晚饭时跟孩子好好聊聊,询问孩子的想法,也跟孩子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面对“同性恋”这么敏感的话题,每个人都面临冲击,这很正常。沟通是基础,成长是关键,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

执笔:王艺 Qr8y0I3xW9JxGovDLXhJ27Bc2AM12mxTj3wU+vIb0mpsqLDSeQ4sYlddMPB5VyG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