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这一家人,为何要谎称“孩子的爸爸在国外”呢?

在2019年的夏令营里,有一位六岁多的女孩小宝,在头两天的活动中,经常提到妈妈、外公、外婆,从来没提到过爸爸。

第二天中午吃完午饭,她在跟同学们聊天。同组的同学问她:“怎么你一直说你妈妈,那你爸爸呢?”

小宝说:“爸爸没有跟我们住在一起,家里面是我和外公、外婆。”

同组的一位男同学说:“你爸爸是不是跟你妈妈离婚了啊?不然怎么会没有住在一起?”

这位男同学的语气显得平实,没有任何一点取笑的味道。

“啊?!离婚啊!”另一位女同学小柔大惊小怪地感叹道。

小宝解释道:“不是的,我爸爸……”

还没说完,她的外婆马上跑过来,一把把孙女支到身后,俨然有种母鸡护着小鸡的架势,对那几位同学说:“不可以乱说哦,她的爸爸在国外工作,不是离婚,不可以乱说的。”然后,她迅速地把孩子带到了家长席吃饼干。

同学们因此止住了对小宝家庭形态的讨论,继续聊着其他的话题。

这原本是一个同学之间的课间闲聊,外婆的介入让我感觉气氛很是紧张。我敏感地发现这位外婆很担心大家把外孙女当作离异家庭的孩子看,担心因为孩子的爸爸不在身边,大家会对她另眼相看。

她的爸爸真的在国外工作吗?也成了我好奇的疑点。

当天课后的家长会上,我告知家长们:“第三天上午的课程内容是家庭多样性,这部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重组家庭等家庭的多样性,让同学们可以悦纳自己的家庭形态,对不同家庭形态的同学和朋友平等相待。”

女孩小宝的外婆举手了:“老师,我认为这部分内容不好,没有必要讲什么家庭多样性,我们家外孙女在家里有她爸爸妈妈和我们老两口疼爱,上这个课根本没有必要,太浪费时间了,这么宝贵的夏令营时间上点其他的吧。”

我想,她估计还是在顾及外孙女的爸爸没有在外孙女的身边生活。

而当我跟大家解释“这个课程的作用在于去除家庭多样性中个别家庭形态带给孩子的自卑感,也避免给予其他特殊家庭的孩子污名感”的时候,小宝的外婆目光直视别处,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晚上,小宝的妈妈给我打来了电话,告诉我一个孩子至今都不知道的秘密。其实,在小宝一岁左右,小宝的爸爸和妈妈就离婚了,并且断开了联系,拉黑了所有的联系方式。小宝从一岁开始就没有见到过爸爸,而爸爸也并没有出国,而是生活在同一个城市,至今没有再婚。小宝的奶奶经常来家里看小宝,并且带来一些礼物谎称是“你爸爸从国外寄回来给你的”。而除了奶奶来家里的时间以外,“爸爸”这一个词,在他们家是禁忌,从来不可以提及。

这种从来不可以提及的氛围是外公外婆“创造”的,小宝妈妈回忆一次饭桌上的闲聊。

小宝天真无邪地说:“要是爸爸可以回来,跟我们坐在一起吃饭就好了!”

外公马上皱起了眉头问:“你说什么?!”

小宝马上说:“没有没有,我说外婆做的菜好好吃。”

那么,外公外婆为什么不让孩子提及爸爸呢?

小宝妈妈的回答是:“因为他们对他不满意,不喜欢他。虽然我前夫没有做错任何事情,离婚是我因为父母不喜欢他而提出来的,但是我父母仍然认为是前夫抛弃的我,是他害我成为一个离婚的女人。他们觉得女人离了婚就没人要了,男人离了婚可以找更好的。他们不允许我们在家里提到小宝的爸爸,把他当作仇人一样看待。”

由此可见,他们是缺少男女平等的意识的,离婚是女儿提出来的,女儿在这段婚姻是否存续占主导地位,她是有决定的权利的。但是老人却认为女儿作为女性,在离婚事件中是受害者的角色,是被抛弃的角色。老人觉得女人离了婚就没人要,男人离了婚可以找更好的,这更是男女不平等意识导致的对女性的贬低和对离婚女性的污名。

小宝妈妈继续说:“小宝的外公外婆害怕别人知道小宝是离婚家庭的孩子,他们觉得小宝会被看不起,被嘲笑。”

我更加坚定地认为,外公外婆太有必要参加家庭多样性的学习了,小宝的家长们在这个板块的观摩与小宝在这个板块中的学习一样重要。

我告诉小宝妈妈:“ 离婚家庭的孩子一样可以得到父母的爱,一样可以做一个幸福的孩子,否定爸爸的存在会让孩子有父亲或者父爱的缺失感,不允许孩子提到爸爸,这也将不利于孩子未来亲密关系的建立 。虽然坦然地与孩子讲述父母离婚的事实对于你们而言需要时间,也需要心理准备,但是可以先允许孩子自由地谈论‘爸爸’这个话题,给予孩子表达的机会,比压抑孩子更好。”

想必小宝妈妈在小宝睡前跟小宝谈了心,至少给予了孩子谈论爸爸的特权和力量感,小宝在第三天的课上画“我爱我家”的时候,画了一栋别墅,别墅里没有外公外婆,而是有爸爸和妈妈。

她举手主动要求上台分享她理想中的家。

她说:“我希望以后我有两个家,一个是外公外婆家,一个是我和爸爸妈妈的家,然后我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也可以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也可以这么多人在一起生活。”

因为这个环节是在认识家庭多样性之后了,所以她也很坦然地说:“我爸爸在国外工作,但是我爸爸和我妈妈有可能是离婚了。我希望我爸爸回来的时候可以重新跟我和我妈妈在一起,我们三个人一起生活。”

小宝外婆拍着视频,眼眶红润,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小宝外婆可能有些心疼孩子了,课后她告诉我:“可能只有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或者从一而终的恋爱,才能给孩子的未来树立好的榜样,无论是否幸福。当年真不该让他们离婚。”

听她说到“一夫一妻制”“从一而终”,我便很担心这样的观念会强加给孩子,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我说:“ 我们的教育中,如果只强调爱情的美好,婚姻的美好,从一而终,将会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比如会使离婚变得很可怕,使重组家庭等多种家庭形态变得很奇怪。孩子未来会不知道如何面对爱情失败,当她未来在婚姻中发现爱情淡了,将无法面对生活。我们给孩子讲婚姻的时候,既要讲爱情的美好、选择的多样、责任的评估,也要让孩子认识到婚姻的脆弱性。这样才是全面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夏令营结束后的一天,小宝外婆约我一起喝饮料聊天,她跟我坦言:“我不允许孩子在家提到爸爸,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去跟孩子解释什么是离婚。”然而她的刻意隐瞒,孩子依然是知道真相的,我告诉她离婚是正常的,跟她解析了她看待离婚事件的态度中隐藏的男女不平等的意识。

小宝外婆说:“我自己对离婚有很强的污名感。通过夏令营,我也认识到不是离婚这件事情对孩子造成伤害,而是自己看不起离婚的人、看不起父母离婚了的孩子的态度,才是对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的伤害。”

她接着说:“王老师,您在夏令营里都在传达性要坦然、科学,不仅是性,孩子问的每一个问题,家长都要坦然和科学地回答孩子。我们也在想,孩子的身世,我们也应该坦然和科学,一直骗她是不对的。小宝的爸爸并没有在国外,而是跟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只是从来都不联系罢了。”

他们允许孩子谈论爸爸,允许孩子表达自己对爸爸的好奇、想念和见面的期待,妈妈也通过奶奶恢复了与爸爸的联系,开始约见小宝的爸爸,小宝每周都有一天是可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玩的,那是孩子每周最期待和最幸福的日子。

小宝的妈妈告诉我:“我们一直以为小宝有我和外公外婆的爱,她一点也不缺少爱,我们一直以为有外公爱她,不会缺少父爱。其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外公的爱和爸爸的爱,还是不一样的。这五年以来,连我最要好的闺蜜都不知道我离婚,离婚这一个事实我瞒得死死的,从而也不爱与人交际,把所有的时间放在事业的进步和培养孩子上,现在,我坦然多了,对他也宽容多了。不仅孩子觉得跟爸爸玩很幸福,我自己也觉得很幸福,生活不一样了。”

后来的半年里,当我再次见到小宝的时候,她会跟我讲述自己与爸爸的故事,也会坦然地告诉我:“但是,每周我们和爸爸在一起玩完,我就和妈妈回外公外婆家,爸爸回他自己的家了,因为他跟我妈妈是离婚的,他们还没有准备好重新结婚在一起,所以我们就是分开住的。”

小宝在讲述这些的时候,没有悲伤的情绪,没有自卑的痕迹,一切都很正常和坦然。

妈妈也在这时候问小宝:“你跟同学们也是这么说吗?那有没有同学会笑你爸爸和妈妈是离婚的?”

“如果他们笑我,我也无所谓啊,那是他们不对,又不是我不对。我爸爸那么疼我,我跟他们说我爸爸很疼我,我妈妈也很疼我,他们也会很羡慕我。”

由此可见, 爸爸和妈妈是否生活在一起,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爸爸和妈妈给予孩子足够的爱。

有一天,小宝的妈妈给我发来一条微信,她告诉我,孩子的爸爸仍然不是她的理想伴侣,她恐怕还是不愿意和孩子的爸爸复婚。随着她坦然面对自己离婚的事实,也多了很多的追求者,她既想尝试新的恋情,包括性关系,又担心新的恋情或者未来进入重组家庭的模式,会给小宝带来压力。

我便截图了《世界性权宣言》关于性人权的“性伴侣自由选择权”给她,这里强调了“结婚与否、离婚以及建立其他类型”的性关系的自由,当然也强调了这些性关系的“责任”。 我们的性教育中应该有亲密关系多样性的教育,而不应该只是强调一夫一妻制婚姻的教育,否则对于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孩子将是一种压力。但无论怎样的关系,都应该承担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

我告诉她:“每一段关系只要是基于自主、健康和责任的前提就可以。与其担心给孩子带来压力,不如学习如何与孩子坦然和顺畅地沟通。只有妈妈自己拥有选择幸福和拥有幸福的能力,孩子才能学习到幸福的能力。”

执笔:王晓斌 vG4i4W24WjsFMLxPeYDd4WZx71ffevhA2/X4VfTspKnmdXkn/efUCzKThSZ+EdC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