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4 FCM F1

1940年5月30日,法国陆军第349坦克团装备的夏尔B1 Bis重型坦克

1940年时的法国陆军装甲力量精华,基本上由500辆索玛S35中型坦克和403辆夏尔B1重型坦克构成——它们中的大部分被分配给了3个轻机械化师。就轻机械化师的坦克数量和质量而言,应该说与德军的装甲师相当。法军轻机械化师采取2旅4团的编制,由2个轻机械化旅(法文缩写是BLM)组成,但是注意这两个旅的装备是不同的。其中,轻机械化旅A实际上是一个坦克旅,下辖两个装甲骑兵团,在法军中,他们的名称是“胸甲骑兵团(RC)”或者“龙骑兵团(RD)”;每个团的标准装备是47辆霍奇基斯H39轻型坦克和48辆索玛S35中型坦克。轻机械化旅B是一个机械化步兵旅,下辖一个装甲侦察团(RC)和一个机械化骑兵团(RDP),每个装甲侦察团的标准装备是43辆潘哈德178装甲车(其中包括1辆无线电通信车),而每个机械化骑兵团的装备则是69辆MR33/AMR35 ZT1装甲车。至于夏尔B1重型坦克,则通常编为统帅部直属重型坦克团,战时加强给轻机械化师或预备队装甲师。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来看,这都是一股相当可观的力量(后来的战争实践也多少证明了这一点)。事实上,索玛S35在火力、机动和防护性上的均衡与夏尔B1的坚不可摧都在那场短暂的战役中给对手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如果不是因为过于笨拙的指挥艺术,这些坦克本应成为德国人的梦魇。但其实,尽管索玛S35与夏尔B1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同类装备的水平,但法国人早在这两种坦克刚刚投产的1936年,就开始了新一轮的装备更新计划,企图以一些全新的型号取而代之,对德国人形成压倒性优势,只不过后来的战争打乱了这一节奏。

在夏尔B1之前,法国人还造出过这种战斗全重超过70t的夏尔2C超重型坦克

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战争双方只强调进攻而造成具大人员伤亡的惨痛教训,此次战前的法国军方认为在未来的战争中,防御一方将占优势,所以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在法德边界开始修筑坚固的马奇诺防线。执行防守战略、坚持以步兵为主的政策,不仅使法国陆军只有很少的资金研制、试验和装备坦克,还直接影响了坦克的发展方向。既然坦克的作用只是支援步兵,或是像骑兵那样进行警戒、侦察,坦克就没有必要有很高的速度和较大的行程,而只需有很强的装甲防护能力和火力。也正因为如此,在法国坦克部队普遍缺乏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夏尔B1重型坦克以其厚重的装甲、既能用于反坦克又能用于火力支援的齐备火力,全面超越了当时任何一款德军坦克,在成为法国装甲部队手中全能型王牌的同时,也成为德国装甲兵眼中不可战胜的“猛犸”。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在1936年法国工程师的图纸上又出现了更为可怕的巨型装甲怪物。要知道,夏尔B1只以32t的战斗全重便令德国人手足无措。夏尔B1bis在火力和防护上比较出色,它的47mm L35炮比德军的Pz.Kpfw. III和IV威力更大,它的75mm车体炮炮口初速度为490m/s,使用的1915型高爆榴弹装有740g高爆炸药,按当时的标准威力惊人,发射1910型穿甲弹时可以在400m距离上以30°角贯穿40mm厚的装甲,射速15发/min。其47mm L35炮发射1932型高爆榴弹时初速为590m/s,发射1935型被帽穿甲弹时初速则达到了700m/s。由于该车防护坚固,比当时德军坦克外形更加高大威猛,在二战初期遇到夏尔B1bis的德军冠之以绰号“巨人(Kolosse)”,德军只能采用射击其履带或者其左侧的发动机散热格栅的办法予以摧毁,有时甚至要使用88mm Flak-36高炮才能奏效,而法国工程师绘图板上的这种巨型怪物却重达140t,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FCM F1超重型坦克侧视图

事实上,这种后来被命名为“FCM F1”的超重型坦克,属于1920年著名的70t级FCM 2C超重型坦克的延续,所以我们从FCM F1的设计中,依然能够看到浓烈的多炮塔主义风格——前后纵列配置的两个炮塔中(主炮塔在后,副炮塔在前),分别安装有一门90mm高炮(在发射穿甲弹时初速710m/s,1000m距离内能够穿透100mm厚的均质钢装甲板)和一门SA35型75mm坦克炮,而在两个炮塔的顶部或侧面,则分别装有一门20mm高平两用机关炮作为辅助武器。至于FCM F1的底盘结构则类似于夏尔B1,采用轮轴架结构小直径负重轮的独立螺旋弹簧式悬挂装置,每侧有多达21个小直径负重轮。主动轮在后,诱导轮在前,前面的诱导轮带有外齿,和履带啮合,并可以通过诱导轮来调节履带的张紧度。后部的主动轮内带有行星齿轮排,兼有侧减速器的功能。FCM F1行动部分的另一个特点是履带外侧有侧护板及排泥槽。这种设计的最大优点是造价较低、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即使个别负重轮被击毁也能继续行动。不过,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过小的负重轮也造成悬挂行程太小,越野时的舒适性太差,也就是颠得特别厉害(就像没有减震装置的汽车)。当然,在法国人的脑海中,除了种类齐全、威力巨大的各种武器外,厚重的装甲对一辆多炮塔风格的超重型坦克而言是最具威慑力的重要指标,所以按照时代标准FCM F1的装甲厚度十分惊人——正面120mm,侧面100mm——基本没有任何一种坦克炮或反坦克炮能够对其造成实质性威胁。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虽然法国工程师为FCM F1准备的两台550马力潘哈德发动机,按时代标准功率已经相当可观,但在140t的战斗全重下,公路速度只能达到可怜的24km/h(不过对于一辆超重型坦克来说,这已经足够了)。令人遗憾的是,当法国国防部于1940年4月27日下令将FCM F1投产(首批订单12辆),企图以此挽回败局时,战争的形势已经恶化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如此仓促的投产命令自然不了了之。这个庞然大物最终只有一个全尺寸木制模型留存于世(事实上,即便一切顺利,FCM F1最早也要到1941年6月才能完成生产准备)。

相比于FCM F1,上面的T-28多炮塔坦克的典范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 MyrAGKGHkiEPUIofzvyWmVC7Bv/F7Qf83RjdF2ItXHvepcPFMXGV7/O/26ar5dK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