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儒—道—释

——中华古代文论的文化根基

中华古代文论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产物。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在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的时候,用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的“符号论”的文化定义是适当的。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人是什么?人的本性是什么?卡西尔认为,那就是文化。过去有人是政治的动物的说法(亚里士多德),有人是理性的动物的说法(启蒙主义),都有一定的道理。卡西尔认为与其说人是“政治的动物”或“理性的动物”,不如说人是“文化的动物”。因为正是文化把人与非人区别开来。那么文化又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这就是人的劳作。卡西尔说:

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规划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

卡西尔认为,动物只有信号,而没有符号。信号只是对周围世界的单纯反应,不能描写和推论。他解释说,动物世界(如类人猿)最多只有情感语言,没有命题语言,而人则具有命题语言。情感语言只能直接简单地表达情感,不能指示或描述事物。但命题语言不仅能曲折细微地表达情感,而且还能指示、描述思维等。因此动物与人类对外界的反应是不同的,动物是直接的、迅速的反应,人则是应对,应对常常是间接的、迟缓的,是被思想的缓慢复杂过程所打断与推延的。“应对”常常是命题语言与情感语言之间的区别,这就是人类世界与动物世界真正的分界线。人因为拥有符号而创造了文化。公式是这样的:人—运用符号—创造文化(语言、神话、宗教、文学、艺术、文论、艺术论、科学、历史等)。人、符号与文化三位一体。符号思维、符号活动因为不是直接的单纯反应式的,因此符号所创造的文化形态,如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都是意义系统。符号论的文化概念认为文化就是指蕴蓄在人的“灵魂”深处的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文论作为文化“扇面”的一角,与文化“扇面”的其他部分是密切相关的。文论与哲学、文论与历史、文论与宗教、文论与艺术处于共生与互动的关系中,因此我们要了解中华古代文论的观念和变化,必须将其放置于当时的文化语境中加以把握,才有可能把中华古代文论的形态和种种深刻和精微之处揭示出来。

中华古代文学的发展源远流长,流派众多,如所谓“正统”派、“典雅”派、“讽谏”派、“山林”派、“田园”派、“游仙”派等,林林总总,应有尽有,往往给人以眼花缭乱之感。但反映到文论形态上面,要是从文化思想渊源上来探究,则可以说中国文论有两大传统和三大家,这就是儒家的文学传统,道家的文论传统,以及后来融入道家的释家的传统。产生于先秦时期的儒家和道家的文论观念是不同的,但也有互补的一面。这里我们将主要讨论儒、道两家文学思想的差异和互补,其中也涉及释家的思想,这对于我们深刻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和演变的文化根基,无疑是有帮助的。

儒、道两家的文学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变化,这里所论列的以先秦的资料为主,兼及汉代以后的一些情况,以供参照。 UoSGQIz0ZZaZkiNdy+E8AIuiOMyI8E1+tS8QIvKnJf2ZcZmexAthOMUb4cjrAR/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