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儒家、道家、释家文学思想的互补

儒、道诗学观念的互补性,反映到诗歌创作上,就出现了种种复杂情况。有的诗人身居庙堂之上,却心隐山林之中;有的诗人身寄山林之中,却心在庙堂之上;还有的则以进与退为依据,进时写美刺之作,退时则以写山水诗、田园诗娱乐自己。他们总能在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达到某种平衡。

儒家、道家和释家的文学观的确有其对立的方面。事实上,儒家思想是入世的、现实的、积极的、社会性的;道家思想是出世的、超现实的、消极的、个人的。儒家着重人伦道德的匡正,礼教的约束,以道德、功用作为诗歌写作的基本指引;道家着重真性的保存,无为的向往,认为诗应该“妙造自然”,“行乎其所当行,止乎其所不可不止”。儒家的文学观念有一定的限制;道家的诗学思想,则绝不受约束。两者相反而相成,形成中国文学观念的主要特色。

儒家、道家、释家的文学思想也有其相同和互补的一面。这里我们想指出两点。

(一)儒道两家都主张“和”,“和”是儒、道、释三家的交切点

儒家主张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以和为贵”。道家则主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也要“与天地万物相往来”,与自然保持“和”的关系。为什么儒家和道家都主张“和”或“和而不同”呢?这就与先秦儒家与道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时代背景相关。中国虽然有很长的海岸线,但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古人迷恋黄河流域,耕作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这样,绝大部分人口都从事着农业。农业收成的好坏,关系到他们的生活的好坏。对土地的关切,对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着的人的关切,如何保护好自然,如何组织好农人,成为那时不同派别的思想家共同思考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古老的中国把人分为四等,这就是士、农、工、商。士是土地的拥有者,他们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拥有者,农是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从“无”中生产出“有”,最值得尊敬。所以古代中国一直存在着“上农”思想,而对仅仅贩运货物的商人,则有诸多不好的看法(《吕氏春秋·上农》篇)。先秦的儒家和道家的原创者,在“上农”这点上是一致的。道家热爱土地,热爱自然,土地和自然是农民立足之本,倘若自然遭到破坏,农民就失去根本。他们的理想是“小国寡民”,有各种器具,但不使用,老百姓看重生命,但不轻易迁移到远方,有舟有车,但不必去乘坐它,有甲兵,但不动用,使老百姓恢复结绳记事,政治达到最善的境地,人民各自饮食而感到甘甜,衣服觉得美丽,习俗舒适安逸,安居乐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就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则热爱拥有土地和在这土地上劳作的人,认为拥有土地和在土地上劳作的人,要有好的组织,他们的理想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儒家的“五常”。还有一点,就是孔子、老子、庄子、孟子都生活于春秋末期或战国时期,当时出现了“礼崩乐坏”的情况,周王朝的统治力已经衰落,各个诸侯国之间互相征战,人民痛苦不堪,儒家与道家都体会到时代的氛围,都想寻找到解决社会问题和安顿人心的方法,他们的理论都是从同一社会现实所找出的应对之路。他们终于都找到“和”这个基本点。但是道家突出了与自然之“和”,儒家则突出了人伦之“和”。“和”是儒、道两家的交汇点。可以说,无论哪种“和”,都表现了农人在那个社会环境中所抱的愿望与期待。这一交汇点反映到文学观上就表现为以“柔”为贵。儒、道和释三家都主张诗歌要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儒家的“温柔敦厚”和道家的“清新”“真趣”“超脱”,实际上都以“柔”为特点。诗是抒情的,而情发自内心,温柔敦厚、清新、真趣,是指诗人发自内心的感情。温柔的感情对人来说有什么价值呢?感情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即热的、温的和冷的。太热的感情,具有刺激人的作用,刺激过分,就有可能变成昏热,昏热就不清醒,就要做出过分的事情来。太冷的感情,则可能变成一种冷漠,使人不易亲近,或者成为一种僵冻的生硬。总之,太热和太冷的感情,都缺少弹性。温柔敦厚、清新、真趣,则具有弹性和吸引力,因此这种感情对人来说是一种精神的家园,人要是没有这种家园,是很难生活下去的。

在唐代诗人中,王维属于道家,杜甫属于儒家,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但他们两人都令人亲近,原因是他们有共同点。王维主“和”,他的诗写出了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使人感到大自然的美好。如: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些诗给人的感觉是,自然景色中有人在,人的眼中和心中也有自然景色在,人和自然完全交融在一起,人亲近自然,自然也亲近人。这是一种“亲和”的最高境界。真可以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杜甫也主“和”,他主要是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人情,这不但表现在他的那些描写他自己与亲人、朋友关系的诗上面,也表现在那些反战的诗上面,如也许大家都熟悉的《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这是诗的前四句,可表现出战乱中那种动人肺腑的亲情关系,尽管是分离的痛苦,可这种痛苦的背后是人与人的“和”。更不要说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可以说杜甫写尽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和”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儒家和道家的诗学思想既是对立的,又是互相沟通的。

(二)儒、道诗学互补的社会心理原因

应该看到,诗学思想上所实现的儒道互补,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某种社会心理的需要。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士人,其中也包括诗人,一直有在朝与在野的分别。但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和一些其他原因,在朝还是在野并不是固定的,或者说朝野之间的流动性也不断加大,每个人随时都面临着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不同处境,因而决定其立身处世态度乃至价值观念等的不同选择。而儒道两家分别提供的思想体系及价值取向,恰好足以适应人们在不同境遇中的精神需要,可以维持人们在处境变化中的心理平衡。

冯友兰说:“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这是中国古人的一种很重要的社会心理,它影响了中国的诗学观念,即在“诗言志”的大纲领下,涵盖丰富的内容,既容纳了“兴、观、群、怨”和“美刺”等儒家观念,也容纳了“游”“虚静”“玩味”等道家的审美观念,这两种观念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与沟通。

儒、道诗学观念的互补性,反映到诗歌创作上,就出现了种种复杂情况。有的诗人身居庙堂之上,却心隐山林之中;有的诗人身寄山林之中,却心在庙堂之上;还有的则以进与退为依据,进时写美刺之作,退时则以写山水诗、田园诗娱乐自己。他们总能在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达到某种平衡,所以中国诗人很少自杀,跟西方绝不相同。 qrdA0nnO17QAIjC5GeuPn9C4qb6Bb2q6vxdEt2AfOGOzKy+RDy8E01y0rNNlzNg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