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教育的眼光

我们每天都在“看”这个世界。维特根斯坦告诫道:“只要看,不要想”。可看的东西很多,但看的眼光或者视角反映出看者的观念和取向。

几年前,我在上海戏剧中心看了一场话剧,剧名十分暧昧,充满了想象的空间,叫做《今夜妻子不在家》……剧场内的观众接近一半是中小学生。想来可能是由于赠票的缘故,很多家长没有时间,就把票转赠给了朋友,朋友则带着自己的孩子一同观看。当我走进剧场,看到一张张青春的如花朵般的脸,我本能地感到一种不自在,不舒服,心里堵得慌……这种感觉随着演员的表演越发强烈。整个话剧讲述的是一个丈夫偷情、妻子捉奸、夫妻斗嘴的故事。演员的表演很卖力、很专业,言谈举止间的放浪、情色、欺骗、诡诈引来了阵阵笑声,其中不少是稚嫩的嗓音爆发出来的清脆笑声,有的笑到喘气不止。家长则陪着孩子一起笑个不停。

看了不到一半,我便起身离场。对我而言,观看话剧从来都是一种享受,那日却变成了受罪和莫名的悲哀。

这一切与演员无关,但与观众有关。这个话剧没有突破国家要求的底线,演员只是遵循着剧本,履行自己的职责,况且,演员无法选择自己的观众,但观众可以选择看什么,不看什么,尤其是作为成年人的有理性的家长,虽然不能替代孩子去选择,但却有责任为自己的孩子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提出建议,采取相应的行动。但是,在那天的剧场里,我看到的只是家长肆无忌惮的表情,以及与孩子们合谋式的笑脸。

我为什么忍无可忍,最终起身离开?现在想来,可能是一种眼光所致。这种眼光就是一种“教育的眼光”。

这种眼光并非与生俱来,并非教育工作者所特有,也并非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包括教育研究者都同样具有。我是在做了将近20年的教师之后,才猛然发现自己开始有了这样一种眼光。

带着这样的眼光,当我拿到一本书、看了一场电影,甚至目睹了街头巷尾发生的“风吹草动”,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追问: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吗?如果益处不大,甚至有反作用,该如何解决?什么样的书、什么样的影视、什么样的事件能够对孩子有积极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去促进这种积极影响的出现?

这种眼光试图把所有的现象,都变成孩子成长和发展的资源,显然,这是一种筛选式的眼光,它不会对所有的目睹之物都贪得无厌,照单全收,它具有天生的敏感,在刹那间吸附有益的资源,剔除不利的因素。

这种眼光经常会发生漂移。权力、金钱和名望等各种外在因素,时常干扰着它,降低它的敏感度,压制它对孩子的关注,诱使甚至迫使观看者将目光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中移开,移向那些诱惑之物,移向作为成年人的自我,孩子的生命之花就在这样的漂移中远离目光的中心,渐渐飘散于空中,隐遁于虚无之中。

教育的眼光关注一切与生命成长有关的东西。这种眼光只是教育眼光的一部分,而且还是外在的那一部分,即外眼光。他是从围绕着儿童成长的各种外部环境条件和资源的角度,展开的“观看”。真正的教育者还需要内眼光,他投射到儿童成长的内过程之中,试图发现和解决这样一些问题。

儿童的生命成长将经历哪些阶段?在生命成长的不同阶段,在接触不同新知的过程中,不同类型儿童存在的问题、困惑和障碍是什么?怎么去解决它们?

一个具有如此眼光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具有真正的教育眼光的人。也正是基于这种教育的内眼光,才可以将教育专业人士和非教育专业人士区分开来。

外眼光和内眼光不是割裂和剥离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什么样的资源对于儿童生命成长有益?必须依赖于儿童生命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不能一概而论,反之亦然。在这里,凸显了“教育的眼光”最重要的内涵:“转化”。归根结底,教育的眼光是一种转化的眼光,它试图把世间所有的现象,都转化为导致儿童的生命从一个阶段迈向另一个阶段的成长资源。这种转化本身同时也就是“外在的眼光与内在的眼光的双向转化”。

教育的眼光需要独特的想象力,他对成长过程和转化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种种可能,包括潜伏的各种危机、挫折,展开充分的想象,每一种情形,每一条路径,每条成长道路上的不同风景,都将在教育的眼光里一一呈现,共同构成一幅生动复杂的教育画卷。

教育的眼光具有道德的重量。他不仅对一切不利于儿童成长的现象保持敏感和进行谴责,而且还承担了建构的重负:建构促使儿童成长的环境生态,用自己的热情、真诚、智慧和细致入微的行动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遮风挡雨,开辟道路。所以,这样的目光里,饱含着道德的柔情和建构新世界的力量。这样的目光里,一切都是教育,一切都与教育有微妙的关联:一切都通向教育,教育通向一切。

此时,我们可以说,拥有如此目光的人,就把对儿童成长的目睹真正变成了教育的力量。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教育的世界。 jrI2F+KJqogQc7VgbEqLCiQ+Bond2PlJuXE7gWULrGP2FW5475iC/y8qIF6XY9d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