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
答: 新闻是指大众媒体对于公众所关注的生存环境发生的最新变化状态的报道。它具有如下三个特征:它是一种客观发生的新的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是一种被公众所关心的信息;它是一种借助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的信息。
2 新闻写作
答: 新闻写作是指记者把采访中搜集到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新闻写作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写作。狭义的新闻写作,一般仅指新闻报道方面各种体裁的写作。新闻报道主要“记事”,新闻评论主要“记言”,但无论“记事”还是“记言”,它们都要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因此同属于新闻作品这个大家族。
3 硬新闻 [暨南大学2011年研;上海财大2010年研;西南大学2010年研;北大2008年研]
答: 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包括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改变,时局变化,市场行情,股市涨落,银根松紧,疾病流行,天气变化,重大灾难事故等。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它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4 软新闻 [华农2011年研;中南财大2010年研;湘潭大学2009年研;华中师大2005年研]
答: 软新闻是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只是向受众提供娱乐,使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或供人们茶余饭后作谈资。软新闻的发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软新闻的公开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它耐“压”,早一天迟一天往往无碍大局。
5 负面新闻 [人大2004年研]
答: 负面新闻是指人为加工而成的“消极的新闻报道”或者是“负面报道”。一般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报道的内容是负面的,产生的影响也是负面的;另一种是内容本身并不是负面的,但由于记者认识上或操作的不慎,产生事与愿违的消极影响。很多时候,负面新闻并不负面,它具有比正面新闻更强大的正面影响力。
6 新闻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研]
答: 新闻价值是指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是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是新闻本身之所以存在的客观理由,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这种特殊素质包括时效性、影响力、显赫度、接近性、冲突性、异常性、人情味和趣味性等。素质的级数越丰富越高,价值就越大。
1 简述新闻写作与其他文字写作的区别。
答: 新闻写作是新闻作品的制作活动,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信息的真实性是写作的生命,同时,写作是新闻采访的继续和延伸,写作就是做事实的搬运工,将现场展现给受众。它主要是指采访中采集的素材,加工成一定形式的新闻作品,然后通过新闻工具传播出去。新闻写作与其他文字写作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学好新闻写作,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前提:新闻写作必须以采访为基础,采访决定写作。这一点是新闻写作与其他文字写作,尤其是文学写作的一个重要区别。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认为,新闻与文学在本质上有严格的区别,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本质上,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在功能上,新闻是传播信息,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文学是提供审美,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在选材上新闻以事为主,文学以人为主;有人无事不成新闻,有事无人不成文学”;“在写作过程中,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梁衡指出:“对新闻来说,采访到了一个好题材,稿件就成功了一多半;对文学来说,作品主要靠加工,包括素材的重构。”
(2)新闻写作在进入写作之前必须完成采访;而文学虽然也需要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吸取素材,但它更重写作,而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字写作,准确地表述应该是“文学创作”。因此一旦拿起笔来进入写作过程,文学与新闻也就分道扬镳。
(3)文学创作要求调动起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将一切艺术化,如果素材不足,完全可以靠合理的想象与虚构来补充。而新闻写作则要求针对社会现实存在的问题和读者的需要,从采访来的大量素材中筛选、对比、提炼,用事实说话,作者进入的是冷静理智的选择状态。
(4)文学的创作状态是无限度、无边界的,而新闻的选择状态是有限度、有边界的。如果文学求的是艺术的真实,它是对生活和理想进行形象的艺术的“再现”,那么新闻求的是客观的真实,它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具体的可感的“再现”。因此,一个记者不论他的文字能力有多强,如果没有接触到事实,如果不拥有足够的事实,即没有进行成功的采访,他就不能进行新闻写作。
2 如何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考察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答: 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对于新闻写作重要性的认识应该放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去考察。
(1)新闻写作决定着新闻信息能否传播出去。每一个新闻传播产品,都要经过“发现—开发—采集—制作—传播”的生产流程。无论在纸介媒体,还是电子媒体的生产流程中,新闻写作都处于“制作”这个环节。如果没有新闻写作,只有采集来的零散信息,就无法形成传播产品。因此,可以把新闻报道作品理解为新闻信息的载体,没有载体,新闻信息就没有了“运输工具”,也就无法传播出去。
(2)新闻写作直接影响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为了让信息传播得广泛,不仅要有载体,还要讲究这个“运输工具”的功能。也就是说要讲究新闻报道的写作规律和技巧,包括题材、形式、结构、语言等。
(3)按照传播学原理,新闻写作属于信源编码过程,关键在于将信源发出的信息(即事实)转换为对应的符号(即文字),文字的表述必须与事实相符;经新闻写作所传递的已不是原始的自然信息,而是新闻信息,这里暗含着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即记者的选择、立场、观点、表达技巧等,这些综合因素所产生的最后传播效果都会直接影响受众的认知。
因此,新闻写作对于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即报纸新闻的可读性、广播新闻的可听性、电视新闻的可视与可听性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新闻写作能力强,就会增强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反之,则会减损传播效果。
3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哪些职业素质?为什么?
答: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具体包括:
(1)正义感
坚持真理,维护正义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责任。在真理和正义面临威胁的时候,记者只能挺身而出,因为他们责无旁贷。坚持真理和维护正义的传统引导和支撑着新闻界运行,也给新闻界带来最高荣誉。
(2)同情心
真正的记者必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情心造就着记者敏锐的感觉神经,记者应该是敏感的,敏锐的感觉到人民的疾苦,社会的不公,不幸者的不幸,无辜者的无辜。同情心是责任心的基础。它关系到一个记者对新闻的敏感,关系到记者职业的实现。
(3)勇往直前
新闻工作是勇敢者从事的职业,而不是怯懦者从事的职业。记者需要具有采访消息的不可动摇的信心,随时准备遭遇拒绝、遭遇冷遇、遭遇嘲弄、遭遇无礼、遭遇恫吓、遭遇威胁。记者要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财富,包括自己的自尊心和生命。
新闻记者面对难以逾越的障碍,首当其冲的考验与其说是智慧不如说是进取精神。
(4)坚持不懈
在新闻报道尤其是舆论监督类报道中要坚持不懈的把新闻采访和写作进行下去。
(5)不断质疑、不断求证
新闻工作者要做“怀疑主义者”,应该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切可能构成新闻的事情提出疑问。不轻信别人,不轻信任何说法,不轻信任何没有经过证实的消息。让质疑贯穿在新闻采访的全过程,让质疑推动我们去追寻事实的真相。
(6)积累知识
知识是新闻敏感产生的基础。面对日新月异变动的社会环境,新闻工作者要想及时识别新闻,准确判断新闻、真实识别新闻、深刻分析新闻,就必须努力学习,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活跃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专业工作能力。
(7)勤于思考
思考是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也可以说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同时,思考也将推进学习进入新的境界。新闻记者对任何一个事物都需要追问。要具有研究问题的能力、面对突然呈现于眼前的一切具有新闻性的陌生事物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
(8)为社会负担责任
新闻记者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通过新闻报道对社会实行舆论监督,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给予关注和报道,要做社会大船前行中的瞭望者。
以上素质是新闻工作者实现职业理想和追求的必要条件。
4 什么是记者的政治修养?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记者的政治素养
记者的政治素养是指记者应以传播信息、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从政治的高度来看,记者要对当时的社会负责,要为以后的历史负责,这既是一个记者在新闻写作时首先端正的动机,也是衡量一个记者政治修养的核心内容。
(2)记者政治素养的表现
①记者的政治修养首先表现在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新闻写作属于责任感极强的一种写作。为了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记者要有忠诚的人品,要敢讲真话、实事求是。“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记者的使命就是记录历史。因此,那些阿谀奉承、煽蒙哄骗、沽名钓誉之徒,是绝对不能做记者的。
②记者的政治修养还表现在强烈的正义感。记者进行新闻写作的目标,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就是用手中的笔,借信息的传递,对社会行使监测、主持正义、惩恶扬善、铲除不平,作进步舆论的导向。为谁写作,为什么写作,记者要有清醒的判断,如果被权力或者金钱所污染,就可能失去了一个记者起码的良知。
记者的政治修养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思想高度与品位。在新闻界的浮躁风气蔓延情况下,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不少庸俗低下的作品,这都与有些作者的政治修养差有关。因此,新闻工作者的队伍需要不断整顿,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政治思想建设。
5 加强思维修养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
答: 记者的思维修养对新闻写作的成败关系甚大。一个好记者,除了他的人品(政治与道德修养)和学养(知识修养)之外,还有一种其他行业从业者所没有的新闻“敏锐”。并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当记者的,这个行业所需要的“敏锐”和“灵气”,来自辨识与表现新闻价值的灵活的思维能力。
记者加强思维修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思维修养支配着整个新闻写作全过程:新闻思维能力强的记者,能够很快辨识何种新闻读者会感兴趣,并善于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达;能够很快辨识本身虽不重要,却能引出其他重要新闻线索的信息;能够辨识在一条新闻的许多材料中何者最为重要;能够将手头消息的某些部分,变换角度,改写成更有新闻价值的报道。
(2)新闻写作过程中对事实材料不断的分析与综合。分析,就是要善于把事实整体的各个特征、各个方面分解出来;综合,就是要善于把事实整体的各个特征、各个方面联系与结合起来思考。分析与综合在新闻写作的思维过程中是反复不断进行的。新闻写作要有从复杂的事物中迅速而准确地“拎出新闻”的功夫,即在选择事实时“直取要害”,在揭示深度上“直取内核”,这是记者思维独有的,是新闻敏感的体现。
(3)记者加强思维修养需要有创新意识,又称创造性思维,其特点是机动灵活,求新求变。记者的思维必须定位在“最新”两个字上才能立住脚。正如新闻报道要求不断“求新”,即追踪新事物、新现象、新变化、新问题等,新闻写作,也就是报道新闻的手段、形式和方法,同样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
6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责任与其他行业工作者的职业责任有什么不同?
答: 作为一种职业责任,新闻工作者和其他行业的工作者的职业责任存在着很多共性,但是由于新闻事业的特殊性,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的责任还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真实、客观而又公正地报道和评述新闻,满足公众的知闻需要
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和公正是社会与公众对媒体传播最基本的要求。一家负责任的新闻媒体和一个负责任的新闻工作者的首要责任,就是要向社会与公众提供真实、准确、充分、全面而又客观公正的报道。而一切无视公众的知闻权利,违背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和公正原则,传播虚假新闻或有意隐瞒事实真相的做法,都是有悖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责任和要求的。
(2)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当好耳目喉舌
新闻媒介作为一种社会舆论机关和公众舆论手段,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当好社会与公众的耳目喉舌,是其不容忽视和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一家负责任的新闻媒体和一个负责任的新闻工作者应当时时把社会公共利益,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捍卫者,做人民利益的代言人,永为人民鼓与呼,这是新闻媒体必须承担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3)发挥媒介的监督作用,当好“百姓镜鉴”
新闻媒介被称做是“社会监视器”或“环境监测者”,有着预警和监督的功能及责任。新闻工作者通过对政府、对社会不良现象、对违法、违纪和违反社会公共道德者个人的监督来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以维护社会与公众的利益不至于因此受到侵害,保证社会这部大机器能够不出偏差,实现良性运行。
(4)履行社会公共文化的使命,不传播低俗不雅的内容
新闻媒介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文化事业,应当自觉地传播有助于促进积极、健康、有益的社会公共文化的内容,自觉抵制消极的、不健康的和有害的文化传播。那些传播“伤风败俗”“诲淫诲盗”“低级趣味”“格调低劣”的,“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东西的行为,是对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理念的一种背弃与糟践,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1 试述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与“负面新闻报道”的界定与关系。 [北大2008年研]
答: (1)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与“负面新闻报道”的界定
①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是指新闻报道公开传播后给社会造成的非预期的、不良的结果。根据效果的社会作用划分,新闻传播效果分为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负面效果是受众接受信息后产生对社会有消极作用甚至阻碍作用的效果。
②“负面新闻报道”是对社会负面现象所做的报道,通常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犯罪、腐败、丑闻、性攻击、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一类事件往往是它注重的焦点。它的目的不在于歌颂光明或倡导,而在于暴露社会敏感灰暗的一面,以使公众瞩目、警醒和震惊。与之相对应的是正面报道和一般报道。
(2)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与“负面新闻报道”的关系
前者的“负面”强调的是报道的影响和结果,即传播的效果,后者的“负面”则是指报道对象和报道内容。“负面新闻报道”并不等于负面影响,对社会的长远发展而言,负面新闻报道能够警醒社会,引起重视和对策的出台和实施,更多的是产生正面影响。
2 以深入采访,精心写作为题,论述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中央民大2004年研]
答: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也是完成一篇稿件的先决条件,因为新闻报道的是事实,采访是获取事实材料的主要手段。而对新闻写作而言,则是把采访来的事实加以表现。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概念
①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采集素材、对客观实际进行调查了解,以新闻形式去反映有社会意义和新闻价值的新事物、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的活动。采访活动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新闻资料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方法,是记者最基本、最经常的业务活动之一,被新闻界认为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
②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的关键环节,是使新闻得以传播的必不可少的元素。新闻写作决定着新闻信息能否传播出去,新闻写作直接影响着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2)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关系
①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采访是新闻写作必经的“第一道工序”。离开采访,新闻写作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采访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新闻写作的深度和广度。先有采访,后有写作,这个次序不能颠倒。
采访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写作的质量。如果采访得不够深入广泛,那么写作必然面临“先天不足”的困境。而这种“先天不足”,新闻写作本身无法弥补。因为新闻报道不允许闭门造车、妙笔生花。相反,新闻写作方面的某些不足,例如文笔不够讲究,却可以用高质量的采访来弥补。有一些独家新闻,可能文字上有些粗糙,但新闻的魅力首先在于事实。记者提供独家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新闻报道的成功。
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资深的记者用“七三开”的比例形象地概括在采访和写作两个过程中所花的时间与力量。因此,学习新闻写作,要建立在扎实的采访基础之上。
实践证明,一些生动感人的作品都与深入具体的采访有直接的关系。深入采访,尤其对自己陌生的事物,更应多多请教,多画些问号,在全面了解熟悉的情况下,再着手取材,落笔时心中有数,才会驾驭素材,得心应手。
②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体现和归宿。
采访决定写作,同样写作也会反作用于采访。一个记者掌握新闻写作的规律和技巧,反过来可以指导他的采访活动,有助于增强他的采访意识和提高采访能力。因为他熟悉新闻报道的各种体裁,了解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能够判断哪些素材对新闻写作有用。因此,面对同样一个采访对象,会写的记者胸有成竹,他的提问比不会写的记者更有针对性,整个采访也将更有效率。
新闻采访的成果只有通过新闻写作传播开去,才能真正实现它的价值。如果忽视新闻写作这一个关键环节,可能会出现“功亏一篑”的大遗憾。随着新闻采访的不断深入,记者应不断思索和酝酿有关新闻写作的问题,这样才能让新闻采访更加有目的性,更加深入扎实。这些都说明,新闻写作对新闻采访也具有能动作用。
③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材料的艺术性再现。
有好的事实材料、好的内容,还需用好的写作形式、技巧来表现。新闻写作上的欠缺,无疑会使新闻采访的效益受损。在采访的后继过程中,写作方法也必不可少,必须要重视写作方法的重要性和技巧性。
a.通过背景交待使读者“知其所以然”,表明观点。
任何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发生。记者在写作新闻时,不仅要及时准确地报道事实,而且要向读者交待事情的来龙去脉,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意义,这需要运用背景材料。西方记者在写作新闻时很注重背景的运用。沃尔特·福克斯在谈到新闻背景时指出:“新闻记者对读者可能了解既往事态的程度不能估计过高。除了重大事实的连续报道外,一般的新闻稿中都必须包括回溯既往事态的足够信息,以便使第一次读到该报道的读者也能完全明白此事的来龙去脉。”
b.在新闻中夹叙夹议。
西方“纯新闻”反对的是记者站出来直接讲话,它讲究的是说话的方式和方法问题。事实上越到后来,西方记者在自己的报道中直接说话的情况越多。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并不是绝对地排斥记者的主观见解和对事件的评论,而且新闻中的“议”以大量事实为前提,有的本身就是对事实的报道,是事实的延伸和发展,既是记者根据大量事实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作出的客观评价,也是读者在了解事实后能够得出的必然结论。
④深入采访,精心写作。既不能重采访轻写作,也不能重写作轻采访,采访与写作都是记者的基本功。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应该两手兼备,而且两手都要硬。
应当实事求是地认清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辩证关系,并以矛盾论的观点作指导。当了解情况不多、掌握材料甚少的时候,新闻采访是主要矛盾。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掌握材料的不断丰富,新闻写作方面的功夫便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一旦动笔进行新闻写作,便是完成这个主要矛盾的最后转化。实践表明,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要渐次酝酿新闻写作中的一些问题;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记者也可能需要就某些问题进行补充采访,但这些都只能算是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解决次要矛盾。
1 结合材料,写一则600字左右的评论。 [人大2013年研]
附材料:
甘肃敦煌黄金周迎来旅游高峰,鸣沙山景区特色旅游项目骑骆驼备受青睐,连续两天出现骆驼因连续工作劳累致死。
鸣沙山月牙泉管理处副主任李瑛介绍,今年骑骆驼的人特别特别多,以往都是骆驼等人,今年是人等骆驼。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目前有1000峰骆驼专业服务游客,每天从早晨5时30分到天黑马不停蹄,一峰骆驼一天可以驼送七个客人,但还是不能满足景区目前每天近8000名游客的需要。
答: 示例如下:
有消息报道称甘肃敦煌黄金周迎来旅游高峰,鸣沙山景区特色旅游项目骑骆驼备受青睐,连续两天出现骆驼因连续工作劳累致死。骆驼累死到底是谁之过?我们只有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才不致此类悲剧再次发生。
按一峰骆驼驼送七名客人算,1000峰骆驼每天从早晨5时30分到天黑马不停蹄,也只能驼7000名,如何能满足景区每天近8000名游客的需要呢?即使是铁打的骆驼也受不了啊!这么简单的计算相信景区管理人员不会不知道。
那么,景区为什么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却连续两天出现骆驼劳累致死的悲剧呢?景区人员只看到骆驼多驼游客所获的收益,却看不到骆驼累死带来的损失。在管理骆驼时缺乏人性化,只是一味追求利益,而忽视了骆驼也需休息。损失一头骆驼事小,景区形象若因此破坏,损失就大。
面对游客大量增多,景区的管理人员在高兴创收的同时,也应考虑到景区的承载量以及游客的舒适度。适当限制客流量的做法也许会减少景区短期的收益,但对景区的长远发展却是大有裨益。
另一方面,游客出游也应选对时机,避开旅游高峰。以前都是骆驼等人,黄金周却是人等骆驼。那为什么都要挤到黄金周去骑骆驼呢?骆驼天天都有,要骑也不在一时半会儿,累死了骆驼,谁也骑不了。而且,旅游也不只骑骆驼一种游乐方式。观光旅游的地方有很多,休闲娱乐的方式也不少。游客们旅游在乎的是休闲带来的身心愉悦,好不容易等来了黄金周,却去人多的景区人挤人,哪儿来的舒适度?哪儿来的身心愉悦呢?
此外,有关部门关于“黄金周”旅游高峰的应急预案欠稳妥,假期安排,旅游政策等也需进一步完善。
2 根据下列素材,配写一篇500字以内的短评,题目自拟。 [复旦大学2012年研]
附材料:
正是葡萄上市时节,崇明前卫村精品葡萄园的葡萄价格一路攀升到了每公斤56元——这个价格,比市场上普通葡萄零售价高出了6倍有余。连日来,前往前卫村尝葡萄、买葡萄的游客络绎不绝。周边乡镇的果农们无不艳羡:今年前卫村的葡萄真卖“疯”了!
前卫村的葡萄凭啥卖这么火?葡萄园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就是“生态农业”的价值体现。5年前,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前卫村视察,作出了“一定要抓住生态这个特色,打好生态农业品牌”和“农家乐前途无量”的重要指示,给前卫村的生态农业建设注入了无限动力。精品葡萄园是前卫村整个种养循环经济链的一个部分,园内修剪下来的枯枝枯叶和猪场的猪粪一起被运到沼气池进行发酵。发酵后的沼气用于发电,一部分沼渣被翻入葡萄园的土中,以增加肥力;沼液也通过地下管道引入园内,采用滴灌技术成为葡萄的“绿色肥料”。到前卫村农家乐游玩的客人一般会到葡萄园参观,当他们看完绿色无污染的整个种植过程,都会忍不住买上几斤带回家:“绿色无污染的有机葡萄,值这个价!”
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有机葡萄背后,是崇明前卫村探索循环型生态农业的一次致富试验。由于建设生态农业投入大、见效慢,指责和质疑从未间断过。面对压力,前卫村总支书记徐卫国一直用“养了三年蚀本猪,地里肥了勿得知”这句俚语开导大家。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河水修复”“生活污水生态处理”两大环保工程建成了,现代化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形成规模了,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场也落户前卫村了……
到如今,人们终于理解了这句“地里肥了勿得知”的含义。在种养循环经济链中,物质转化达到新的平衡,“生态摇篮”中培植出来的农产品符合有机食品标准,求购者蜂拥而至;环境越来越好,游客多了,近一半的农户办起农家乐,全村农家乐年收入达到1000多万元,效益最好的农户年收入超过20万元。农业项目变成了旅游项目,农副产品变成了旅游产品,循环型生态农业的“价值叠加效应”已开始显现。
徐卫国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前卫村已与锦江旅游公司签订了世博之旅合作协议,明年将有大批中外世博游客到前卫村参观循环型生态农业,他希望前卫村的经验能为全国农村的生态改善提供借鉴,让全国的农民兄弟都能走上一条生态型的致富之路。
答: 示例如下:
“生态农业”让崇明前卫村致富成功,正应了村支书徐卫国说的那句俚语“养了三年蚀本猪,地里肥了勿得知”。前卫村凭什么致的富?凭的是“生态农业”的品牌,以及对这个品牌的坚持。
“生态农业”近几年多次被提及。关于“生态农业”的益处,媒体也做过不少宣传,也有一些村进行过生态农业的尝试。然而,像前卫村这样致富成功的却并不多。究其原因,并不是“生态农业”的路子走的不对,而是缺少坚持。
建设生态农业投入大、见效慢,总是会受到各种指责和质疑。面对指责和质疑,一些基层干部泄了气。本来是为村民办好事,咋就弄得怨声载道呢?于是没人再愿意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前卫村徐卫国一直用“养了三年蚀本猪,地里肥了勿得知”这句俚语开导大家。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河水修复”“生活污水生态处理”两大环保工程建成了,现代化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形成规模了,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场也落户前卫村了……可见前卫村致富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
建设“生态农业”不能急于求成,应从实际出发,借鉴前卫村的循环模式和成功经验,制定出适合本村的“生态农业”之路,一直坚持走下去,相信“生态农业”这个品牌会让更多的村子富起来。
3 根据下面这则消息写一篇短评。 [上海交大2012年研]
附材料:
(羊城晚报记者钟传芳周松许琛林园黄博纯)两岁女童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13日的视频监控录像显示,18个人中,有牵着5岁女儿路过的母亲,有随后折返的绿衣男子,还有一个据称平时总驾着三轮车在市场内转悠的“收买佬”……17日,羊城晚报记者在五金城内多处寻访,试图找到这18名路人。让人意外的是,被旁人指认出来的“路人”,多数矢口否认亲历了事件。
答: 示例如下:
“两岁女童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该事件一时间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小悦悦事件到底折射了什么?
很多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的时候都用到漠然或者冷漠等词,似乎造成小悦悦悲剧的正是这人性的冷漠。这次事件中见死不救的是18个人,而不是一两个人。折射出的问题说明了人情的冷漠和道德的滑坡。悲剧的发生还反映了转型期的中国存在的诸多弊端。
18个路人中,有牵着5岁女儿路过的母亲,有随后折返的绿衣男子……难道这位母亲在路过的时候内心是漠然的?难道这位男子心中没有挣扎?他们确实是见死不救,但不是视而不见,只是缺少救人的勇气。
相信之前的“彭宇案”让人记忆犹新。“好人难做”,成了每个人在面对突发危难事件时的一种纠结和犹豫的自我保护符,在面对他人遭遇生死的关头,不敢再轻易出手相助,从而选择了见死不救。好心救人的拾荒阿姨不是也被人质疑为“炒作”吗?
“小悦悦被车碾压事件”的发生不仅折射出道德滑坡问题,更反映了当今中国缺乏一种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要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必须重构制度和重建信任机制。制度要让人敢于做好事、乐于做好事,弘扬起正气和正义。国家应建立起相应的救济制度,保障做好事的人不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4 阅读材料撰写一则评论,题目自拟,不少于1000字。 [中山大学2013年研]
附材料:
中国青年报发表《男子热衷公益捐款1700万,全家挤住30平米老房》报道称,不久前,浙江诸暨慈善总会收到一笔1000万元捐款。捐款者叫何国苗,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年来获得了87项国家专利,是名副其实的发明专业户,专利的生产应用也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富起来的何国苗没有像常人那样购房置产,而是热衷公益事业。从2004年起,何国苗就给自己制定计划,每年拿出年收入的10%用于公益捐款。迄今,何国苗以个人名义捐助诸暨教育、医疗、新农村建设等公益慈善活动的总额,已超过1700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公益哥”。
今年5月,一直把公司总部设在河南的何国苗回家乡诸暨发展。他带着妻儿一道,与母亲挤在老家3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这让同村人很是不解。“到现在为止,我没买一处房子,在河南,一家人住厂里,现在回诸暨,觉得老房子住得挺好,也没考虑要再置业。”
对此,有媒体发表评论称,“一家人蜗居的‘公益哥’不具榜样价值”。
答: 示例如下:
浙江诸暨的何国苗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年来获得了87项国家专利,是名副其实的发明专业户,专利的生产应用也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从2004年起,何国苗就给自己制定计划,每年拿出年收入的10%用于公益捐款。迄今,他以个人名义捐助公益慈善活动的总额,已超1700万元。而他却带着妻儿与母亲挤在老家3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
中国青年报报道该事件之后,多家媒体纷纷转载。本就远近闻名的“公益哥”何国苗更是家喻户晓,一时间,何国苗成了做公益的榜样。然而也有媒体发表评论称“一家人蜗居的‘公益哥’不具榜样价值”。该评论认为中国青年报为了拔高“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而故意凸显“30平米老房子”无意义,并质疑“30平米的老房子”的真伪。还指出即便“30平米老房子”属实,“公益哥”也不可复制。这是因为,一家人住30平米的“公益哥”不具榜样价值。
抛开新闻要素的真伪问题不谈,单就何国苗公益捐款的举动而言,足以感动众人。只要还能感动人,能获得大家的认可,他就具有榜样价值。榜样的价值在于供大家学习而并非复制。人们学习的是何国苗做公益的精神,助人的爱心以及对公益的坚持。而不是鼓励大家都把钱捐了,把大房子卖了,一家人蜗居在30平米甚至更小的老房子里。
“公益哥”何国苗的榜样价值,在于他捐款数目之多和他生活之简朴的强烈对比。何国苗通过自己的发明创造,完全可以跻身富人的行列。可是他却捐出1700多万元,全家蜗居30多平米的老房子里。对他而言,老房子住着挺好,没必要置业。这是多么朴实的想法!他有和一家人一起“蜗居”的幸福,也有奉献爱心之后的快感。他捐出了财富,却把幸福感牢牢攥在手中。
我想,何国苗所追求的正是古人常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可惜,古人的这种济世观现在变得非常稀有。现在人们的思维里总是想着赚钱,穷人想变富,富人想着变得更富。投资股票,投资房地产,投资黄金……又有多少人想到过投资慈善?何国苗想到了,他也做到了,这就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他的榜样价值还在于他对待公益的态度——持之以恒,有计划地执行。正是由于制定了每年拿出收入10%做公益的计划,何国苗才能从2004年到现在8年间,不断坚持自己的公益事业。做公益的富人有,能像何国苗这样有计划,坚持不懈地做公益的又有几个?有的人做公益是心血来潮,一时兴起;有的人做公益为了给人看;有的人只有在钱多的花不完的时候才想起做公益;有的人即使是钱多的花不完,宁愿买奢侈品也不会捐一分。何国苗对公益的坚持与这些人相比是何其珍贵?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国的慈善事业多么需要何国苗这样的人!何国苗是公益的榜样,是富人的榜样,更是大家的榜样!富有的人做公益,普通的人也可以献爱心。何国苗的公益不可复制,但他的公益精神却值得大家学习。
(参考来源:华声在线,杨明哲)
5 日本购岛行为引起我国人民一致愤慨和抗议,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场景。请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字。 [南大2013年研]
答: 示例如下:
连日来,日本所谓“购买”钓鱼岛的闹剧引起我国民众强烈愤慨,国民爱国热情持续高涨。大多数人采用了理性、合法、文明的方式表达愤慨,这样既可以对日本“购岛”的非法行径表示抗议,又可以表达深深的爱国热情,值得赞赏。
但几天来,人们也看到了一些令人痛心的场景:当众打砸焚烧日系车,煽动破坏地铁设施,甚至还殴打日系车车主、袭击无辜在华日本人……
这难道是爱国吗?不,很显然,这是害国,是“胡闹”!这种“胡闹”非但没有达到应有目的,而且触犯了我国法律。“钓鱼岛是中国的”,这毋庸置疑。爱国情怀弥足珍贵,表达爱国情怀,无可厚非。但是,法律底线不容触碰!
都说“伤人一千、自损八百”不可取,“打砸烧抢”等违法犯罪行为则不仅是公然对抗法律,更是彻头彻尾的“自损”行为!
我国是法治国家,任何公民都应在法治框架内行事。想一想,“打砸抢烧”、殴打他人,这是否已经侵害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是否已经侵害了他人的合法财产所有权?是否已经妨害了社会治安秩序?是否已经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
另一方面,这样的“爱国”方式于情于理也不当。同胞的日系车要砸,同胞的日系电子产品、服装、化妆品是不是也要砸要扔?这样是爱国?真是荒唐!我们的同胞付了钱买了日系产品,我们又打又抢又烧,真正损失的不是日本,而是我国同胞。人们真正应做的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发明创造,生产出比日货更好的国货,经济上不再依赖日本,而不是盲目地抵制日货。
绝大部分民众是理性的,但是,目前显然有一些不法分子假借爱国之名,混入群众当中,恶意扰乱公共秩序。对于“打砸抢烧”等公然触犯法律的行为,广大人民群众应站在维护祖国良好形象、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保障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高度,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公安司法机关也将坚决依法处理、绝不姑息!
国耻不能忘,但大家也要谨防爱国热情被别有用心的人“绑架”。表达爱国情怀一定要站在法律框架内,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冲动,多一些冷静、少一些情绪,多一些文明、少一些暴力!要珍视来之不易的稳定环境,谨防“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出现。
(文章来源:《人民公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