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领导

1.领导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要求是什么?

: (1)领导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① 目标导向原则。该原则强调领导的任务不仅包括制定合理、先进的目标,还要使组织成员充分认识目标和任务,并协调组织成员个人目标与组织整体目标,使之保持一致,形成合力。

② 命令一致性原则。该原则强调领导者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要做正确的决策,并保持前后的一致,以免下属无所适从,影响工作成效。

③ 宽严相济原则。在人员管理的问题上,领导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手段,并做到宽严相济,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④ 直接领导原则。直接领导原则强调领导者要深入实际,对下属人员进行直接的指导和领导,以提高工作绩效。

⑤ 保持正式沟通网络畅通原则。该原则强调领导者要与下属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保持正式沟通网络的畅通,以维护组织成员的团结。

⑥ 善于激励下属原则。该原则强调领导者要尽力满足下属的正当需求和愿望,以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使之能够为组织目标实现作出积极的贡献。

(2)领导工作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① 决策处事要公正。即按照社会和组织公认的公正标准,公平处理各项管理事务。

② 掌握人际关系的处理艺术。领导要研究组织成员的个性,学会做组织成员的思想工作,既要有开阔的心胸,能容下别人的批评,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有处理特殊人与事的方法,在处理问题时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处理问题,避免因情绪失控导致矛盾激化。

③ 研究组织成员的工作动机。这是领导者恰当使用激励手段的前提。领导者通过研究人的工作目的或动机与客观环境的关系,以便采取恰当的激励手段,有效地推动组织成员的工作进步。

④ 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去处理问题。领导者处理问题的方法有多种。一是经济方法,如运用工资、津贴、奖金等手段调动员工积极性,调节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二是行政方法,如运用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规章制度等手段,采取令行禁止的手段处理管理问题这是政府组织的领导者常用的方法。三是法律方法,如运用法律、法规处理各种问题,这是各种组织处理问题共用的方法。

2.如何认识人性假设理论?

: 现代领导理论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领导者对人的本性及其行为的基本观点和看法的发展。人性假设理论包括五种理论,分别为麦克雷戈提出的X理论—Y理论,沙因提出的四种人性假设理论,以及行政人理论,创新人理论,文化人理论等。

(1)X理论—Y理论

① X理论可以用以下三句话概括:

a.为实现经济利益,管理方有责任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和组织,包括资金、原料、设备、人员等。

b.对于雇员,管理方需要做的就是告诉他们干什么,督促他们,约束他们的活动,修正他们的行为,以适应企业的需要。

c.如果没有管理方的上述积极干预,雇员就会对企业的需要产生消极甚至对抗的反应,所以必须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指导、劝说、奖励、惩罚、约束等。

② Y理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a.为实现组织经济利益,管理方有责任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和组织,包括资金、原料、设备、人员等。

b.人们不是生来就对组织的需要被动服从或怀有抵触情绪的,在组织中的经历使他们变成这样。

c.动机、发展潜力、承担责任的能力、为实现共同目标的合作态度在所有人的身上都存在。

d.管理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充分条件、做出安排,促使雇员们通过实现组织目标来实现个人目标。

(2)沙因概述的四种人性假设理论

① 理性经济人假设

a.人是由经济诱因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b.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之下,因此,人们在组织的操纵、激励和控制之下被动地从事工作。

c.人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

d.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会影响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感情。

② 社会人假设

a.人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人们通过与同事之间的工作关系可以获得基本的认同感。

b.分工原则和工作合理化原则使得工作变得单调而毫无意义。因此,必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寻求工作的意义。

c.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对人有更大的影响力。

d.人们最期望获得领导者对他们成绩的承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

③ 自我实现人假设

a.人的需要有低级与高级的区别,人的最终目的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寻求工作的意义。

b.人们能够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外来激励和控制会对人产生某种威胁,造成不良后果。

c.人们力求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实现自治和独立,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技术,以便富有弹性,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

d.个人的自我实现与组织目标的实现并不冲突,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会自动地调整自己的目标,使之与组织目标相吻合。

④ 复杂人假设

a.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能力。人的工作动机是复杂的,同一个人的工作动机也因时、因地而异,各种动机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

b.一个人在组织中可以获得新的需求和动机,因此,每个人在组织中表现的动机模式是他原来的动机与组织经验交互作用的结果。

c.人在不同的组织中会有不同的动机模式,在正式组织中不合群的人,在非正式组织中能获得满足。

d.一个人是否感到心满意足,肯为组织卖力,取决于他本身的动机构造,他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工作的性质,他本人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动机的强弱以及同事问的关系情况。

e.人们依据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等方面的情况,对不同的管理方式有不同的反应。

(3)其他人性假设理论

① 行政人假设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蒙提出人性假设。主要观点是:客观现实充满局限,决策者的知识和能力有限,决策者不是“经济人”,只是“行政人”。“行政人”并不寻求最优决策,只是寻求“满意”的决策方案。

② 文化人假设

这是20世纪中期由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人性假设。主要观点是: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的劳动创造了自身的文化,也体现了人的本质。文化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易于将自己封闭起来孤芳自赏。

③ 创新人假设

创新人假设是杨俊一在2000年提出的人性假设。其基本观点是:创新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假设该强调人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认为只有冒险、创新与智力的有机结合,才能体现出竞争优势。

人性假设理论告诉我们,人的个性特征和需求动机是各不相同的,但又是可以改变的。通过人性假设将人进行分类,可以使从事领导工作的人了解了人性的复杂,从而把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作为自己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前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领导理论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何特点?

: (1)领导理论的发展阶段

领导理论大致经过了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权变理论、超凡魅力领导理论等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的领导理论表现了研究逐渐深入并向特质理论回归的状态。

(2)各阶段特点

① 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是研究领导者性格特征的理论。特点是:如果特质理论是成立的,领导者就是天生的,不具备领导特质就不要争当领导。这一研究首先考虑的是领导者的个性特征,认为这是与领导的有效性密切相关的。

② 行为理论

行为理论是关于领导行为及其结构、构成要素和实际效果的理论。特点:如果行为理论研究成功,就会发现有效的领导者所具备的一些具体行为,通过培养和训练可以把这些行为移植到领导者身上,使之成为有效的领导者,这意味着领导者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③ 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是指对领导素质、领导行为与情境因素结合起来研究领导有效性的理论。一些研究者发现,有效的领导依赖于情境和领导者行为的相互作用。特点: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好的”领导方式。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领导者的有效性随下属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领导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与下属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组织目标,因此,领导绩效有赖于领导者、被领导者、情境三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

④ 魅力领导理论

魅力是指远远超出一般的尊重、影响、钦佩和信任的,对追随者的情感具有震撼力的一种力量。特点:魅力型领导者对下属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他们能够激发起下属的信心,使之心悦诚服地服从领导,并表现出高绩效和高满意度。

4.领导应如何做好与下属的沟通工作?

: 为实现与组织成员的有效沟通,领导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做好跟下属的沟通工作,如:

(1)重视沟通。领导是建立承诺的关系,沟通是建立了解的关系,领导与沟通两者在现实中是联动的,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因此,领导者要了解沟通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具备沟通能力。

(2)注意沟通媒介的选择。面对面交谈最好,其次是电话、电子邮件、备忘录、信件、广告、公告和一般文件。对沟通媒介的选择除了要注意其自身的特点外,还取决于信息的特性。

(3)提高表达能力与接受能力。作为领导者不仅要能够用清楚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思,用明确的非语言沟通补充和强化自己的语言表达,使下属准确理解自己的意图,还要学会倾听。

(4)采取多种方法实现有效沟通。如通过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参与性与原则性建立与下属的信任关系;通过建立委员会沟通渠道,缩短信息链,解决沟通信息的损失和过滤问题。

5.领导在激励下属的过程中应如何运用激励理论才能发挥更大的激励作用?

: 任何一种激励理论都有某些局限性,,在实践中的应用不能仅仅使用一种激励理论,而应当把各种激励理论综合起来,创造性地加以应用。领导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满足需求要考虑多数人的意愿。

领导者为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需要满足组织成员的需求。人与人的需求往往是不同的,而且,由于组织资源的有限性,并非所有人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对于有些成员过分的需求,或者不为多数人认可的需求,领导者不应该满足,否则就会挫伤多数人的积极性。领导者不能因调动少数人的积极性而挫伤了多数人的积极性。

(2)教育下属把自己的需求与组织的需求相结合。

组织中人的需求可能各不相同,但人的需求的满足多数要借助组织,因此,人的需求应该尽可能与组织的需求相吻合,不应该超越组织的需求追逐个人的私利。当组织中个人的需求与组织的需求出现矛盾时,领导者要教育下属自觉作出牺牲,使个人的需求服从组织的需求。

(3)领导者自己要以身作则。

领导者以身作则本身是领导者的基础性权力,也是领导者的责任,过去的经验证实,领导者以身作则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能够唤起下属的积极性,起到许多激励措施起不到的作用。因此,领导者要努力做到以身作则,以引导和激励群众。

(4)领导者要把国外的激励理论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相结合时,不可生吞活剥,生搬硬套,并注意积累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激励理论,推动领导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国外的激励理论都有其产生的土壤和环境,有的适合我国的情况,有的可能不适合我国的情况。领导者在运用时要注意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不可生吞活剥,生搬硬套,并注意积累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激励理论,推动领导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阅读材料

哪种领导类型最有效?

ABC公司是一家中等规模的汽车配件生产集团。最近,对该公司的三个重要部门经理进行了一次有关领导类型的调查。

(1)安西尔

安西尔对他本部门的产出感到自豪。他总是强调对生产过程、产量控制的必要性,坚持下属人员必须很好地理解生产指令以得到迅速、完整、准确的反馈。当安西尔遇到小问题时,会放手交给下级去处理;当问题很严重时,他则委派几个有能力的下属人员去解决问题。通常情况下,他只是大致规定下属人员的工作方针、完成怎样的报告及完成期限。安西尔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更好的合作,避免重复工作。安西尔认为对下属人员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对一个经理来说是最好的行为方式,所谓的“亲密无间”会松懈纪律。他不主张公开谴责或表扬某个员工,相信他的每一个下属人员都有自知之明。据安西尔说,在管理中的最大问题是下级不愿意接受责任。他讲到,他的下属人员可以有机会做许多事情,但他们并不是很努力地去做。他表示不能理解在以前他的下属人员如何能与一个毫无能力的前任经理相处。他说,他的上司对他们现在的工作运转情况非常满意。

(2)鲍勃

鲍勃认为每个员工都有人权,他偏重于管理者有义务和责任去满足员工需要的学说,他说,他常为他的员工做一些小事,如给员工两张下月在伽利略城举行的艺术展览的入场券。他认为,每张门票才15美元,但对员工和他的妻子来说却远远超过15美元。通过这种方式,也是对员工过去几个月工作的肯定。鲍勃说,他每天都要到工厂去一趟,与至少25%的员工交谈。鲍勃不愿意为难别人,他不主张过于死板的管理方式,员工对过于死板的管理方式也并不那么满意,但除了忍耐别无他法。鲍勃说,他已经意识到在管理中有不利因素,但大都是由于生产压力造成的。他的想法是以一个友好、粗线条的管理方式对待员工。他承认尽管在生产率上不如其他单位,但他相信他的雇员有高度的忠诚与士气,并坚信他们会因他的开明领导而努力工作。

(3)查理

查理说他面临的基本问题是与其他部门的职责分工不清。他认为不论是否属于他们的任务都安排在他的部门,似乎上级并不清楚这些工作应该谁做。查理承认他没有提出异议,他说这样做会使其他部门的经理产生反感。他们把查理看成是朋友,而查理却不这样认为。查理说过去在不平等的分工会议上,他感到很窘迫,但现在适应了,其他部门的领导也不以为然了。查理认为纪律就是使每个员工不停地工作,预测各种问题的发生。他认为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没有时间像鲍勃那样握紧每一个员工的手,告诉他们正在从事一项伟大的工作。他相信如果一个经理声称为了决定将来的提薪与晋职而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考核,那么,员工则会更多地考虑他们自己,由此产生很多问题。查理主张,一旦给一个员工分配了工作,就让他以自己的方式去做,取消工作检查。他相信大多数员工知道自己把工作做得怎么样。如果说存在问题,那就是他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混淆。查理的确想过,希望公司领导叫他到办公室听听他对某些工作的意见。然而,他并不能保证这样做不会引起风波而使情况有所改变。他说他正在考虑这些问题。

思考题

1.你认为这三个部门经理各采取什么领导方式?试预测他们各自将产生什么结果?

2.是否每一种领导方式在特定的环境下都有效?为什么?

3.你认为三种方式中是否存在最好的领导方式?为什么?

: 1.(1)这三个部门经理各采取的领导方式

① 安西尔是以工作为中心的克利特的领导方式;他在工作中强调对生产过程、出产量控

制的必要性,坚持下属人员必须很好地理解生产指令,以得到迅速、完整、准确的回应,他有很强的控制欲,是典型的集权的表现;。

② 鲍勃是以员工为中心的克利特的领导方式;他认为管理者有义务和责任去满足员工需

要,这就使得他给予了员工很好的激励和福利;。

③ 查里采用的是放权式的和不使用激励方法的领导方式;他认为员工自己能把工作做好。

(2)领导方式所带来的后果

① 安西尔的领导方式可能让员工觉得领导很是无情,从而没有工作的积极性,可能降低生产效率;

② 鲍勃的领导方式可能使得员工越来越依赖于向领导者提出更多的要求,最后也会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

③ 查里的领导方式有可能在员工自觉力不好的条件下,无法按时而且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2.(1)不是每一种领导方式在特定的环境下都有效;

(2)因为有效的领导依赖于情境和领导者行为的相互作用。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好的”领导方式。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领导者的有效性随下属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3.(1)我不认为三种方式中存在最好的领导方式。

(2)因为我比较倾向于权变理论,在权变理论中,领导绩效依赖于领导者、被领导者、情境三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每个部门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部门的员工也不一样,领导者也不相同,如果要达到最佳的领导效果,那肯定不会存在一种最佳的领导方式,而是正如权变理论所说的,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领导的有效性随下属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lwF1IC/3MEQChlbDo2q6EJTzCReGgvKH8250c616ry/FxhAwXZ5tiTwtpeNFhem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