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察学习
2 程序性知识
3 有意义学习
4 学习风格
5 成就动机
1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在儿童行为管理中,运用惩罚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4 简述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5 简述高效教师的特征。
如何利用经典条件作用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14岁的小明由于代数科目考试总是不及格,所以他的父母给他找了一位辅导老师。辅导的第一天,小明对辅导老师说,他一点也不喜欢代数,何况老师教得也不好,他想他肯定过不了。在小明看来他根本无法改变自己的能力和老师的教学策略,失败是注定的。在几周的辅导中,辅导老师总是鼓励小明自己思考而不是等待老师的帮助,培养他对学好代数的自信心,同时,辅导老师还教他理解并运用各种代数原理。小明进步很大,并逐渐意识到只要自己努力还是可以学好的。小明意识到自己的进步,逐渐懂得付出努力和使用学习策略同样重要,正如他所说“我知道,拿到题目必须首先理解题意,然后再一步步进行推论,耐心地想,问题一般都会得到圆满解决”。
“我现在才明白,无论是否喜欢代数老师,上课学习都是自己的事。”“我现在上课听得懂了,提问的也多了。”随着代数成绩的逐渐好转,小明的自信心越来越强,他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学好代数,考试及格绝对没有问题:“老师再怎么负责,也得靠自己努力才行,现在我试着去理解、提问,同时去弄明白老师是怎么做到的。以前上课我只是听,总是不爱做笔记,我以为自己记得住,可是往往却忘了,现在上课我会做笔记,即使没有作业,除了星期五我也会每天在家学习,我想我现在不会再为代数头痛了。”
问题:
最初,小明认为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他早期的想法对他的课堂行为有什么影响?之后,小明对成功的归因有哪些?他的观念的改变是如何影响他随后的学习策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