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ilingualism
【译文】 双语学
2. stylistics
【译文】 文体学
3. semiotics
【译文】 符号学
4. structuralism
【译文】 结构主义
5. constituent analysis
【译文】 成分分析
6. phrase structure analysis
【译文】 短语结构分析
7. semantic field
【译文】 语义场
8.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译文】 转换生成语法
9. register
【译文】 语域
10. discourse analysis
【译文】 篇章分析
11. SL
【译文】 源语
12. TL
【译文】 译入语
13. syntactic description
【译文】 句法描写
1. 结构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欧美句法研究的主流。
【答案】 F
【解析】 结构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欧美句法研究的主流。其关注的中心是“成分分析”,即将句子切分为短语为单位的“结构体”,如名词短语、动词短语等,以此构成句子的结构树形图,从而使句子在结构上成为“可认识的客体”。
2. 转换生成语法关于“句法描写”的理论是由英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的。
【答案】 F
【解析】 乔姆斯基为美国语言学家。转换生成学派认为句子的意义必须通过句法来沟通,而句法描写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称为表层结构,即“句子的外部形式”;另一个方面称为深层结构,即“句子的内部形式”。根据乔姆斯基的说法,句子的深层机构不等于表层结构。表层结构无从起深层结构所起的作用,即无法表示出具有语义价值的语法关系。
3. 20世纪70年代欧美翻译理论研究工作进入另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即文体学。
【答案】 T
【解析】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从文体学角度探讨文体与翻译理论的关系及翻译教学问题。翻译理论研究能够借鉴文体学研究的思路是因为二者都强调交流功能的社会标准,同时也都注重文风的时代性和风格的个性。翻译时,应根据原文文体调整译文,从而保证译文对原文文体和风格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