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欧洲中世纪美术

一、名词解释

1 拜占庭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研;山东大学2006年研]

答: 拜占庭艺术的起止时间约为公元5世纪至15世纪,是指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等建筑形式,并以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拜占庭艺术融合了古典艺术的自然主义和东方艺术的抽象装饰特质,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1000年之久,成为希腊和罗马古典艺术与后来的西欧艺术之间的纽带。

2 罗马式建筑 [清华大学2019年研;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研;江苏大学2018年研;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研;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 罗马式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罗马式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罗马式建筑作为一种过渡形式,把沉重的结构与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并且在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

3 哥特式 [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研]

答: 哥特式是指12世纪到15世纪之间流行于意大利的艺术风格。哥特式艺术起源于法国,开始于建筑领域,而后才逐渐波及雕刻和绘画。哥特式艺术的特点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并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纵观整个哥特式艺术,它的发展重点是从追求建筑的效果而转向绘画的效果的,这一艺术风格对意大利后期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4 哥特式建筑 [清华大学2019年研,河南师范大学2019年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研;温州大学2018年研;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研;闽南师范大学2018年研;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研;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研;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研;西安工程大学2017年研;新疆师范大学2017年研;东华大学2016年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研;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研;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研;广州大学2015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云南大学2014年研;燕山大学2014年研;西北大学2013年研;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研;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研;江苏师范大学2013年研;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研;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研;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研;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南开大学2012年研;河北大学2010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 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常见于欧洲的主教座堂、大修道院与教堂。其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建筑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运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使得内部空间宽敞、明亮。总体感觉高耸挺拔,充满强烈的向上动感。代表建筑有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等。

5 哥特式建筑风格 [厦门大学2005年研]

答: 哥特式建筑风格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它采用尖券和肋拱来减轻拱顶的重量,比半圆形的拱顶更为稳固,并能够跨越各种形状的开间,在肋拱间填以很轻的石片和纤细的墩柱,从而只要纤细的墩柱或圆柱便可支撑拱顶的重量了。窗户的尺寸大大增加了,彩色玻璃画被大量采用。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且带尖。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最富盛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等。

二、简答题

1 举例分析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浙江理工大学2008年研]

答: 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常见于欧洲的主教座堂、大修道院与教堂。哥特式教堂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形成了具有独创性的结构体系:

(1)采用了尖券、X形尖肋拱等建筑形式来减轻屋顶的重量,比罗马式半圆形拱顶更稳固,所以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更高旷、轻巧。

(2)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不论是墙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

(3)哥特式建筑的窗户尺寸大大的增加了,一起应运而生的还有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这种画也成为不识字信徒们的圣经。圆形的玫瑰窗象征天堂,各式圣者登上了色彩绚丽的玻璃窗,酷似丰富多彩的舞台画面。由于教堂里玻璃画依靠光线的穿透,以其光色的奇妙而引人入胜,当人们走近教堂不仅产生对天国的神幻感,也产生装饰美感。

2 简述哥特式教堂的特点。 [厦门大学2009年研]

答: 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当时法国一些教堂已经出现肋架拱顶和飞扶壁的雏型。一般认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区的圣丹尼教堂。哥特式教堂的特点包括:

(1)结构特点

①框架式骨架券作拱顶承重构件,其余填充维护部分减薄,使拱顶减轻。

②独立的飞扶壁在中厅十字拱的起脚处抵住其侧推力,和骨架券共同组成框架式结构。

③侧廊拱顶高度降低,使中厅高侧窗加大。

④使用二元心的尖拱、尖券,侧推力减小,使不同跨度拱可一样高。

(2)外部特点

①外部的扶壁、塔、墙面都是垂直向上的垂直划分,全部局部和细节顶部都为尖顶,整个外形充满着向上的升腾感。

②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峭。

③玫瑰花窗,玻璃以红蓝两色为主。浮雕多而精美。

(3)内部特点

①中厅一般不宽但很长,两侧支柱的间距不大,形成自入口导向祭坛是强烈动势。

②中厅高度很高,两侧束柱柱头弱化消退,垂直线控制室内划分,尖尖的拱券在拱顶相交,如同自地下生长出来的挺拔枝杆,形成很强的向上升腾的动势。

③彩色玻璃窗,极富装饰效果。 1qYhWkPqpebtXzV9w4Kk3mYDHWY36BtwQ9FdI6gIkTHpZJQWN7id1q+KKAzAje/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