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计算题

1 一个经济体中有两类消费者与两种商品。类型A与类型B的消费者分别有如下形式的效用函数:

U A (X 1 ,X 2 )=4X 1 -X 1 2 /2+X 2

U B (X 1 ,X 2 )=2X 1 -X 1 2 /2+X 2

其中,X 1 是产品1的消费数量,X 2 是产品2的消费数量,消费数量非负。产品1的价格为p,产品2的价格是1。所有消费者的初始禀赋都为100。总共有N个A类消费者与N个B类消费者。假设某个垄断企业以不变的单位成本c生产产品1,且该垄断企业只能定一个统一的价格。请推导出该垄断企业的最优产量与定价,并说明在c满足什么条件时,该垄断企业会同时向两类消费者提供产品。 [中国人民大学2020研]

解: 由题意知,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为:

由消费者均衡条件可知,对单个A类消费者有:MU 1 /MU 2 =p 1 /p 2 ,即4-X 1 A =p。

对单个B类消费者有:MU 1 /MU 2 =p 1 /p 2 ,即2-X 1 B =p。

所以全体A类和B类消费者需求量分别为:X 1 A =(4-p)N,X 1 B =(2-p)N。

因此,垄断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π=pX 1 -cX 1 =(p-c)X 1 =(p-c)(X 1 A +X 1 B )=(6p-2p 2 -6c+2pc)N

此时∂π/∂p=(6-4p+2c)N=0;

解得:p=(c+3)/2。

因此最优产量为:X 1 =X 1 A +X 1 B =(6-2p)N=(3-c)N。

当p≥c时,即(c+3)/2≥c,c≤3时,垄断企业才会向消费者提供商品。

由消费者的均衡条件可知,A和B对于产品1的需求曲线方程分别为:4-X 1 A =p;2-X 1 B =p,所以A愿意为产品1支付的最高价格为4,B的最高价格为2。

如果厂商同时为两个消费者提供产品,价格满足p≤2,所以c≤1。

2 设有两个生产某种商品的相同厂商,并且它们是市场上仅有的两个厂商。它们的成本由C 1 =60Q 1 和C 2 =60Q 2 给出,其中Q 1 是厂商1的产量,Q 2 是厂商2的产量。价格由下列需求函数给出:P=300-Q,其中Q=Q 1 +Q 2

(1)求出古诺-纳什均衡,并算出各厂商在该均衡中的利润。

(2)假设这两个厂商为了使共同利润最大化组成了一个卡特尔(两个厂商势均力敌,平分市场)。它们将生产多少?算出各厂商的利润。

(3)设厂商1是该行业中唯一的厂商。市场产量和厂商1的利润与(2)中求出的结果有何不同?

(4)回到(2)部分的双寡头,假设厂商1遵守协定,但厂商2通过增产欺诈。厂商2将生产多少?各厂商的利润是多少?[暨南大学2019研]

解: (1)该寡头市场的需求函数为:

P=300-Q=300-(Q 1 +Q 2

由于两厂商按古诺模型行动,则首先可得到两厂商的反应函数。

厂商1的利润函数为:

π 1 =PQ 1 -TC 1 =(300-Q 1 -Q 2 )Q 1 -60Q 1 =240Q 1 -Q 1 2 -Q 1 Q 2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1 /dQ 1 =240-2Q 1 -Q 2

厂商1的反应函数为:

Q 1 (Q 2 )=(240-Q 2 )/2

厂商2的利润函数为:

π 2 =PQ 2 -TC 2 =(300-Q 1 -Q 2 )Q 2 -60Q 2 =240Q 2 -Q 2 2 -Q 1 Q 2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2 /dQ 2 =240-2Q 2 -Q 1

厂商2的反应函数为:

Q 2 (Q 1 )=(240-Q 1 )/2

由厂商1和厂商2的反应函数构成以下方程组:

解得:

Q 1 =Q 2 =80

根据市场需求函数,可得产品的市场价格为:

P=300-Q=300-(Q 1 +Q 2 )=300-(80+80)=140

最后,厂商1和厂商2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π 1 =240Q 1 -Q 1 2 -Q 1 Q 2 =6400

π 2 =240Q 2 -Q 2 2 -Q 1 Q 2 =6400

(2)假定两厂商联合行动组成卡特尔,追求共同利润最大化,则有卡特尔的利润函数:

π=P(Q 1 +Q 2 )-TC 1 -TC 2

(300-Q 1 -Q 2 )(Q 1 +Q 2 )-60Q 1 -60Q 2 =-Q 1 2 -Q 2 2 -2Q 1 Q 2 +240Q 1 +240Q 2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dπ/dQ 1 =-2Q 1 -2Q 2 +240=0

dπ/dQ 2 =-2Q 2 -2Q 1 +240=0

则有:

Q 1 +Q 2 =120

两个厂商平分市场,则有:

Q 1 =Q 2 =60

厂商1和厂商2的利润分别为:

π 1 =240Q 1 -Q 1 2 -Q 1 Q 2 =7200

π 2 =240Q 2 -Q 2 2 -Q 1 Q 2 =7200

(3)厂商1是该行业中唯一的厂商,则有:

π 1 =PQ 1 -TC 1 =(300-Q 1 )Q 1 -60Q 1 =240Q 1 -Q 1 2

当市场产量(也就是厂商1的产量)为120时利润取得最大值,这个值等于(2)中的市场总产量。

(4)厂商1遵守协定,产量为60。在此情况下,厂商2的利润函数为:

π 2 =PQ 2 -TC 2 =(300-Q 1 -Q 2 )Q 2 -60Q 2 =-Q 2 2 +180Q 2

当厂商2为了取得最大利润,会把产量定为90。厂商2的最大利润为:

π 2 =-Q 2 2 +180Q 2 =8100

此时,厂商1的利润为:

π 1 =PQ 1 -TC 1 =(300-Q 1 -Q 2 )Q 1 -60Q 1 =5400

3 考虑一个有三家企业的行业,企业进行古诺竞争。每家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均是0。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为P(Q)=60-Q,其中Q=q 1 +q 2 +q 3 为三家企业的总产出。

(1)计算古诺竞争的均衡。

(2)企业2与企业3决定合并,合并后的边际成本仍然为0,在企业2和企业3合并后,三家企业各自的状况是变好还是变坏?

(3)三家企业达成卡特尔协议对每家企业而言是否是个好主意?[中国人民大学2020研]

解: (1)由题意可知:

第一家企业的利润函数为:π 1 =P(Q)q 1 =(60-q 1 -q 2 -q 3 )q 1

由利润最大化条件可知:60-2q 1 -q 2 -q 3 =0;

同理可得:60-q 1 -2q 2 -q 3 =0;60-q 1 -q 2 -2q 3 =0。

联立以上各式,可解得:q 1 =q 2 =q 3 =15。

因此,在古诺竞争条件下有q 1 =q 2 =q 3 =15,P=15。

(2)记合并后,企业1的产量为Q 1 ,企业2和企业3的总产量为Q 2 ,则:

企业1的利润函数为π 1 ′=P(Q)Q 1 =(60-Q 1 -Q 2 )Q 1

由利润最大化条件可知:60-2Q 1 -Q 2 =0;

同理可得:60-Q 1 -2Q 2 =0。

联立解得:Q 1 =Q 2 =20,此时价格为P=20。

因此,企业1的利润为:π 1 ′=20×20=400;

企业2和企业3的利润为:π 2 ′=π 3 ′=0.5×20×20=200。

而合并前各企业的利润为:π 1 =π 2 =π 3 =15×15=225。

所以合并后企业1的状况变好,而企业2和企业3的状况变坏。

(3)三家企业达成卡特尔协议时,记总产量为Q,则:

利润函数为:π=P(Q)Q=(60-Q)Q;

由利润最大化条件可知:60-2Q=0;

解得:Q=30;代入反需求函数中可得:P=30。

此时各企业所得利润为:1/3×30×30=300>225,所以三家企业达成卡特尔协议对每家企业而言是个好主意。

4 一条河的上游有一家造纸厂,成本函数为C 1 =P 2 +(x-2) 2 ,其中P表示纸的产量,x表示造纸时所产生的污染物,该污染物被直接排放到河中。同时,在河的下游有一家渔场,成本函数为C 2 =F 2 +2x,其中F表示鱼的产量,假设纸和鱼的销售价格都是给定的,分别为8和4。求:

(1)造纸厂生产的纸张的数量和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分别是多少?渔场所生产的鱼的数量是多少?此时造纸厂排放污染物的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分别是多少?

(2)如果造纸厂和渔场合并为一家企业,该企业生产的纸张数量、排放污染物的数量以及所生产鱼的数量分别是多少?[暨南大学2018研]

解: (1)①对于造纸厂而言,可以控制的变量为P和x,为极大化利润,即:

根据一阶条件,有∂π 1 /∂P=8-2P=0,∂π 1 /∂x=-2(x-2)=0,解得P=4,x=2。

又因为A=∂ 2 π 1 /∂P 2 =-2,B=∂ 2 π 1 /∂P∂x=0,C=∂ 2 π 1 /∂x 2 =-2,AC-B 2 =4>0,且A<0,所以P=4,x=2时π 1 有极大值,代入得π 1max =16。

即造纸厂生产的纸张数量为4,排放的污染物数量为2。

②对于渔场而言,受到造纸厂排污x=2的影响,此时利润函数为

根据一阶条件,有∂π 2 /∂F=4-2F=0,解得F=2。

又因为∂ 2 π 2 /∂F 2 =-2<0,所以F=2时π 2 有极大值,代入得π 2max =0。

即渔场所生产的鱼的数量是2。

③造纸厂排放污染的私人边际成本为∂C 1 /∂x=2(x-2)=0;

社会边际成本为∂C 1 /∂x+∂C 2 /∂x=2(x-2)+2=2。

(2)当两家厂商合并为一家企业时,设该家企业为企业3,此时企业3面临的利润函数为π 3 =8P+4F-P 2 -(x-2) 2 -F 2 -2x。

分别对P、F、x求偏导,由一阶条件有∂π 3 /∂P=8-2P=0,∂π 3 /∂F=4-2F=0,∂π 3 /∂x=-2(x-2)-2=0,解得P=4,F=2,x=1。代入二阶导数均小于零,因此此时π 3 有极大值17。

所以,此时生产4单位纸,2单位鱼,排放1单位污染物。

5 若某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X和Y,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处处等于Q Y /Q X ,其中Q X 、Q Y 分别是商品的消费数量X和Y。

(1)说明对X的需求与Y的价格无关,且X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

(2)若P X =1,P Y =3,则实现消费者均衡时MRS XY 是多少?

(3)X商品的恩格尔曲线形状如何?消费者对X的需求的收入弹性为多少?[武汉大学2015研]

解: (1)消费者均衡时,MRS XY =Q Y /Q X =P X /P Y ,即P X Q X =P Y Q Y

又因为P X Q X +P Y Q Y =M,故Q X =M/(2P X ),可见消费者对商品X的需求与商品Y的价格无关。

X的需求价格弹性为E X =-(dQ X /dP X )·(P X /Q X )=[M/(2P X 2 )]·(2P X 2 /M)=1。

(2)已知P X =1,P Y =3,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RS XY =P X /P Y =1/3。

(3)因为X=M/(2P X ),所以dM/dX=2P X >0。

若以M为纵轴,X为横轴,则恩格尔曲线是从原点出发,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其斜率为dM/dX=2P X

消费者对X的需求收入弹性为:E M =(dX/dM)·(M/X)=[1/(2P X )]·2P X =1。

6 某消费者有480元收入用于消费。效用函数是U=XY,X的价格为8,Y的价格为12,试计算:

(1)为达到消费者均衡,应各消费多少单位的商品?

(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总效用各是多少?

(3)若X的价格提高21%,Y的价格不变,则为了保持效用不变,收入应增加多少?[武汉大学2017研]

解: (1)由题意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预算约束为:8X+12Y=480。

构造拉格朗日方程:L=XY-λ(8X+12Y-480)。

分别求L关于X,Y,λ的偏导数并令其等于零得:

解得:X=30,Y=20,λ=5/2。

即为达到消费者均衡,应消费30单位的商品X,20单位的商品Y。

(2)λ即为货币的边际效用,因此由(1)知,货币的边际效用为5/2,总效用U=XY=600。

(3)X的价格提高21%,那么现在X的价格为8×(1+21%)=9.68,保持效用U=600不变时,寻求支出最小化,所以新的拉格朗日方程为:φ=9.68X+12Y-γ(XY-600);

分别求X,Y,γ的偏导数得:

解得:X=300/11,Y=22。

所以,应该增加的收入为:9.68×300/11+12×22-480=48(元)。

7 竞争性市场下有3个完全相同的企业,生产相同产品。市场的反需求曲线为p(Q)=1-Q,Q=q 1 +q 2 +q 3 。每个企业成本为零。

(1)古诺模型下各企业的利润。

(2)若其中两个公司合并,企业各自的利润分别是多少?

(3)若三个公司合并,利润为多少?

(4)若他们可以生产类似但不完全相同的产品,那么两个公司合并是否有利可图?为什么?[北京大学2016研]

解: (1)厂商i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由此可得各厂商的反应函数分别为:q 1 =(1-q 2 -q 3 )/2,q 2 =(1-q 1 -q 3 )/2,q 3 =(1-q 1 -q 2 )/2。

联立各企业的反应函数,可得古诺均衡解为:q i =1/4,p=1/4,π i =1/16,其中i=1,2,3。

即古诺模型下各企业的利润均为1/16。

(2)由题意,不妨设企业1和2合并为企业4,则企业4的利润函数为:π 4 =p 4 q 4 =(1-q 3 -q 4 )q 4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dπ 4 /dq 4 =1-q 3 -2q 4

故厂商4的反应函数为:q 4 =(1-q 3 )/2。

同理可得厂商3的反应函数为:q 3 =(1-q 4 )/2。

联立两个反应函数,得到古诺均衡解为:q 3 =q 4 =1/3,p=1/3,π 3 =π 4 =1/9。

若企业1和2平分利润,则:π 1 =π 2 =1/18。

即若其中两个公司合并,合并的两个公司利润均为1/18,未合并的那个公司利润为1/9。

(3)三企业合并时,其利润函数变为:π=pQ=(1-Q)Q;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dπ/dQ=1-2Q=0;

解得:Q=1/2,p=1/2,π=1/4。

若三企业平分利润,则各自利润为:π 1 =π 2 =π 3 =1/12。

(4)如果他们可以生产类似但不完全相同的产品,那么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垄断势力,此时两个企业合并,可以增强这种垄断势力,而不必和第三个企业在相同的产品上竞争。因此,这是有利可图的。

8 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 1 ,x 2 )=x 1 1/3 x 2 2/3 ,x 1 和x 2 分别为两种商品的消费量,消费者收入为100,两种商品现在价格分别为P 1 =1,P 2 =2,求:

(1)消费者最优消费的x 1 和x 2 量。

(2)如果第一种商品价格由1提高为2,其他因素不变,则价格上升对第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影响的总效应有多少?按照Slutsky分解原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别是多少?

(3)计算第一种商品价格从1变化为2,要保持原有效应不变的收入补偿数额。[中国人民大学2017研]

解: (1)由题意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 1 1/3 x 2 2/3 ,预算约束为:x 1 +2x 2 =100。

因此可以建立拉格朗日方程:ϕ=x 1 1/3 x 2 2/3 -λ(x 1 +2x 2 -100)。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ϕ/∂x 1 =(1/3)x 1 2/3 x 2 2/3 -λ=0

∂ϕ/∂x 2 =(2/3)x 1 1/3 x 2 1/3 -2λ=0

∂ϕ/∂λ=-(x 1 +2x 2 -100)=0

解得:x 1 =x 2 =100/3,即最优消费量为x 1 =x 2 =100/3。

(2)当P 1 =2时,新的预算约束为x 1 +x 2 =50,按照(1)的解法算得:x 1 =50/3,x 2 =100/3,所以总效应为:Δx 1 =50/3-100/3=-50/3。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的性质可知,商品x 1 和商品x 2 的马歇尔需求函数分别为:x 1 =I/(3P 1 ),x 2 =2I/(3P 2 )。

根据Slutsky分解原理,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斯拉茨基替代效应是指保持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价格变化前的消费束是(100/3,100/3),价格变化后要使消费者仍消费原来的消费束,收入应为:I′=2×100/3+2×100/3=400/3。在此收入下的预算约束为x 1 +x 2 =200/3,故x 1 =x 1 (2,2,I′)=I′/(3P 1 )=200/9。

所以斯拉茨基替代效应为:Δx 1 s =x 1 (2,2,I′)-x 1 (1,2,I)=(200/9)-(100/3)=-100/9。

收入效应为:Δx 1 m =Δx 1 -Δx 1 s =-50/9。

(3)按照希克斯分解原理,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是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的变动,由(1)知原来的总效用水平为U(x 1 ,x 2 )=100/3。

当P 1 =2时,在保持既定效用水平的情况下,寻求支出最小化,构造新的拉格朗日方程:

对x 1 ,x 2 ,γ求偏导得:

解得:

在新的价格下,要保持效用不变,则收入补偿额为:

9 某企业的生产需要使用两种要素,其生产技术为f(x 1 ,x 2 )=(min{x 1 ,2x 2 } α ),其中x 1 和x 2 为两种要素的使用量。企业可以同时调整两种要素的投入量。假定产品的市场价格外生给定为p,且w 1 和w 2 表示外生给定的两种要素的价格。请回答:

(1)该厂商的要素需求函数和利润函数。

(2)为使得本题的解有意义,你需要对参数α施加何种限制?[中国人民大学2019研]

解: (1)由该厂商的生产函数f(x 1 ,x 2 )=(min{x 1 ,2x 2 } α )可知其要素使用原则为x 1 =2x 2 ,则其产量Q=f(x 1 ,x 2 )=x 1 α =(2x 2 α ,其利润函数为:

π=pQ-w 1 x 1 -w 2 x 2 =px 1 α -w 1 x 1 -w 2 x 1 /2

其一阶条件为:dπ/dx 1 =αpx 1 α 1 -w 1 -w 2 /2=0;

解得:

故该厂商的要素需求函数为:

利润函数为:

(2)为使得本题的解有意义,参数α需满足以下条件:

①要素使用量x 1 ≥0,要素使用量x 2 ≥0,则α>0。

②要素需求是自身价格的减函数,即:

则α<1。

③利润函数是产品价格的增函数,即:∂π/∂p>0,易得当α<1时,∂π/∂p>0恒成立。

综上所示,需要对参数α施加的限制为0<α<1。

10 在一个纯交换的经济中有两个人,消费者A和消费者B,市场上有两种商品,即面包x 1 和牛奶x 2 。两个人的初始禀赋为W A =(2,5),W B =(10,15),他们的效用函数分别为u A (x 1 ,x 2 )=x 1 0.6 x 2 0.4 ,u B (x 1 ,x 2 )=x 1 +lnx 2 。假设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消费都严格大于零。

(1)求解消费者的契约曲线。

(2)求解一般均衡时的价格与资源分配状况(提示:可把一种商品的价格标准化为1)。

(3)假设P 1 =P 2 =1,求出两人对两种商品的需求和两种商品的过剩需求,此时市场出清吗?哪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偏贵了?[上海财经大学2018研]

解: 为简便符号,设面包为x,牛奶为y,则消费者A和消费者B的效用函数分别为:

u A (x,y)=x A 0.6 y A 0.4

u B (x,y)=x B +lny B

(1)由题意知,消费者A和消费者B面临预算约束:x A +x B =2+10;y A +y B =5+15。

消费者的契约曲线,又称交换的契约曲线,指的是埃奇沃思盒状图中,不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切点的轨迹。在本题中,消费者的契约曲线表示两种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集合,需满足的条件为:MRS xy A =MRS xy B ,即MU x A /MU y A =MU x B /MU y B ,即0.6x A 0.4 y A 0.4 /(0.4x A 0.6 y A 0.6 )=1/(1/y B ),解得:y B =3y A /(2x A )。

则消费者契约曲线为:x A =3y A /[2(20-y A )](0≤x A ≤12,0≤y A ≤20)。

(2)假设面包价格为1,即p x =1,牛奶价格为p,即p y =p。

消费者A的效用最大化条件为:MU x A /MU y A =p x /p y ,即3y A /(2x A )=1/p①

消费者A的预算约束为:p x x A +p y y A =2p x +5p y ,即x A +py A =2+5p②

联立①②可得消费者A的消费选择:x A =3(2+5p)/5,y A =2(2+5p)/(5p)。

消费者B的效用最大化条件为:MU x B /MU y B =p x /p y ,即y B =1/p③

消费者B的预算约束为:p x x B +p y y B =10p x +15p y ,即x B +py B =10+15p④

联立③④可得消费者B的消费选择:x B =9+15p,y B =1/p。

联立y A =2(2+5p)/(5p),y B =1/p和y A +y B =5+15,解得p=0.1。

则p x /p y =10,x A =1.5,y A =10,x B =10.5,y B =10。

即一般均衡时,面包价格是牛奶的10倍,消费者A消费1.5单位面包,10单位牛奶,消费者B消费10.5单位面包,10单位牛奶。

(3)由题意知,面包和牛奶价格均为1,即p=1。

则由(2)可知,消费者A的消费选择:x A =3(2+5p)/5=4.2,y A =2(2+5p)/(5p)=2.8;

消费者B的消费选择:x B =9+15p=24,y B =1/p=1。

又因为消费者A和消费者B面临预算约束:x A +x B =2+10,y A +y B =5+15,所以两人对面包的过剩需求为4.2+24-(2+10)=16.2,对牛奶的过剩需求为2.8+1-(5+15)=-16.2,此时市场不出清,牛奶的相对价格偏贵了。

11 某消费者对商品x和商品y的效用函数为u(x,y)=x-0.5x 2 +y。商品x的价格为p,商品y的价格标准化为1。问题:

(1)写出该消费者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

(2)假定商品x由一个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生产技术的垄断厂商提供,单位成本为0.4元。求产品定价、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3)若x由两个厂商供给,单个产品成本为0.4,两个厂商之间进行古诺竞争,求均衡时的市场定价、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中国人民大学2018研]

解: (1)为使效用最大化,则有MU x /p x =MU y /p y ,可以得到:(1-x)/p=1,则x=1-p即为消费者对x的需求函数。

(2)设该市场有n个和该消费者一样的其他消费者,对需求加总得到市场上的总需求函数为q=nx=n(1-p),反需求函数p=1-q/n。由于单位成本AC=0.4,则TC=0.4q,边际成本MC=0.4,而边际收益:

垄断厂商极大化收益时,有MR=MC,则1-2q/n=0.4,q=0.3n,代入反需求函数,得p=0.7,消费者剩余为:

生产者剩余为总利润π=(p-AC)×q=0.09n。

(3)对两个厂商而言,面临的市场反需求函数均为p=1-(q 1 +q 2 )/n。

则厂商1的利润函数为π 1 =pq 1 -c 1 q 1 =[1-(q 1 +q 2 )/n]q 1 -0.4q 1 ,对q 1 求一阶偏导等于0,得厂商1对厂商2的反应函数为q 1 =(0.6n-q 2 )/2,同理解得厂商2对厂商1的反应函数为q 2 =(0.6n-q 1 )/2,联立两个反应函数,解得古诺均衡解q 1 * =0.2n,q 2 * =0.2n。

代入反需求函数有均衡定价为p * =0.6,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是两家厂商利润函数之和,为π=(p-AC)×q=0.08n。

12 假设一下竞争性市场上有N(N≥2)家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企业之间进行价格竞争的博弈。企业i的生产总成本是c i q i ,其中q i 是产量。市场上的总需求是Q,消费者总是从出价低的厂商那购买产品。当有几家企业同时报出最低价时,总需求Q在不同企业之间平分。

(1)假定c i =c,i=1,2,…,N,请找出纯策略的纳什均衡。

(2)假定c 1 <c 2 ≤c j ,j=3,…,N,请证明纯策略的纳什均衡不存在。

(3)假定c 1 <c 2 ≤c j ,j=3,…,N,但是消费者有一定的品牌忠诚度:如果多个企业同时报出相同最低价,消费者总是从指数(i=1,2,…,N)最低的那个企业那里购买产品。例如,企业1和企业2同时报出最低价格,消费者会从企业1那里购买所有Q产量的产品。请找出纯策略的纳什均衡。[北京大学2018研]

解: (1)由于企业之间进行价格竞争的博弈,假设均衡时N家厂商的定价分别是p 1 ,p 2 ,…,p i ,…,p n 。首先,由于厂商定价一定不低于平均成本,所以p 1 ,p 2 ,…,p i ,…,p n 均大于等于c。其次,均衡时不会有厂商定价严格大于c,因为消费者总是从出价低的厂商那购买产品,所以只要其他厂商定价略小于c,定价严格大于c的厂商就会失去全部市场份额。综上所述,所有厂商都会定价为c,即纯策略的纳什均衡为:

p 1 =p 2 =…=p i =…=p n =c

(2)第一种解法:

先讨论N=3时的纳什均衡。因为企业i生产总成本是c i q i ,所以有AC i =MC i =c i ,即每个企业可能的最低定价都是c i 。下面在企业3采取最低定价c 3 的前提下,讨论企业1和企业2的定价策略。

①若企业1定价为c 3 ,企业2定价为c 3 的收益是(c 3 -c 2 )Q/3,定价为c 2 +ε 1 的收益为ε 1 Q,定价为c 2 的收益是零,所以企业2的最优选择是定价为c 2 +ε 1 ,其中(c 3 -c 2 )/3<ε 1 <c 3 -c 2 ,且无限接近于c 3 -c 2 ;反之,若企业2定价为c 2 +ε 1 ,企业1的最优选择是定价为c 2 +ε 2 ,其中0<ε 2 <ε 1 ,且无限接近于ε 1 ,而不是定价为c 3

②若企业1定价为c 2 +ε 3 ,其中0<ε 3 <c 3 -c 2 ,企业2的最优选择是定价为c 2 +ε 4 ,其中0<ε 4 <ε 3 ,且无限接近于ε 3 ;反之,若企业2定价为c 2 +ε 4 ,企业1的最优选择是定价为c 2 +ε 5 ,其中0<ε 5 <ε 4 ,且无限接近于ε 4 ,而不是定价为c 2 +ε 3

③若企业1定价为c 2 ,企业2只能采取最低定价c 2 ;反之,若企业2定价为c 2 ,企业1的最优选择是定价为c 1 +ε 6 ,其中0<ε 6 <c 2 -c 1 ,且无限接近于c 2 -c 1 ,而不是定价为c 2

④若企业1定价为c 1 +ε 7 ,其中0<ε 7 <c 2 -c 1 ,企业2只能采取最低定价c 2 ;同③,当企业2定价为c 2 时,企业1的最优选择不是定价为c 1 +ε 7

⑤若企业1定价为c 1 ,企业2只能采取最低定价c 2 ;同③,当企业2定价为c 2 时,企业1的最优选择不是定价为c 1

而纳什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局面:当博弈中其他参与者不改变自己策略时,每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策略。因此,当N=3时,纯策略的纳什均衡不存在。

同理,易得当N>3时,纯策略的纳什均衡也不存在。

得证。

第二种解法:

考虑除企业1之外的其他企业的决策,他们的定价一定不能低于自己的边际成本C j (j=2、3、4……)否则就会亏损,完全信息价格博弈情形下,企业1知道其他企业定价一定会在自己的边际成本之上,故企业1的最优选择是C 2 -ξ(ξ趋向于0),由于P 1 =C 2 -ξ,而ξ是不确定的,所以纯策略纳什均衡不存在。

(3)先讨论N=3时的纳什均衡。因为企业i生产总成本是c i q i ,所以有AC i =MC i =c i ,即每个企业可能的最低定价都是c i 。下面在企业3采取最低定价c 3 的前提下,讨论企业1和企业2的定价策略。

①若企业1定价为c 3 ,企业2定价为c 3 的收益是0,定价为c 2 +ε 1 的收益为ε 1 Q,定价为c 2 的收益是零,所以企业2的最优选择是定价为c 2 +ε 1 ,其中0<ε 1 <c 3 -c 2 ,且无限接近于c 3 -c 2 ;反之,若企业2定价为c 2 +ε 1 ,企业1的最优选择是同样定价为c 2 +ε 1 ,而不是定价为c 3

②若企业1定价为c 2 +ε 2 ,其中0<ε 2 <c 3 -c 2 ,企业2的最优选择是定价为c 2 +ε 3 ,其中0<ε 3 <ε 2 ,且无限接近于ε 2 ;反之,若企业2定价为c 2 +ε 3 ,企业1的最优选择是同样定价为c 2 +ε 3 ,而不是定价为c 2 +ε 2

③若企业1定价为c 2 ,企业2只能采取最低定价c 2 ;反之,若企业2定价为c 2 ,企业1的最优选择是定价为c 2 。这是一个纳什均衡。

④若企业1定价为c 1 +ε 4 ,其中0<ε 4 <c 2 -c 1 ,企业2只能采取最低定价c 2 ;同③,当企业2定价为c 2 时,企业1的最优选择是定价为c 2 ,而不是定价为c 1 +ε 4

⑤若企业1定价为c 1 ,企业2只能采取最低定价c 2 ;同③,当企业2定价为c 2 时,企业1的最优选择是定价为c 2 ,而不是定价为c 1

因此,当N=3时,存在一个纯策略的纳什均衡:p 1 =p 2 =c 2 ,p 3 =c 3

同理,易得当N>3时,同样存在一个纯策略的纳什均衡:p 1 =p 2 =c 2 ,p 3 =c 3 ,…,p j =c j ,…,p N =c N

得证。

13 一个二手车市场有10000辆车。这些车的价值均匀的分布在5000到15000美金之间。二手车车主愿意以车的真实价值的售价出售该车。二手车买主无法评估每辆二手车的真实价值,他们的需求取决于二手车市场的所有车的平均价值(AP)以及二手车的售价(P),即需求Q=1.5×AP-P。

(1)如果二手车买主根据整个二手车市场来估计平均价值AP,那么AP将是多少?二手车的均衡价格将是多少?

(2)在(1)的均衡中,最终实际交易的二手车的平均价值应为多少?

(3)如果二手车买家根据实际交易的二手车的平均价值修改他们对AP的估计,新的二手车均衡价格应该为多少?这时,交易的二手车平均价值又当为多少?

(4)这样下去,会存在一个价格和交易量为正的市场均衡吗?[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

解: (1)整个二手车市场的平均价值(即均匀分布的期望)为:AP=(5000+15000)/2=10000(美金)。

由于买主无法判断二手车的真实价值,因此买主只愿意支付二手车的平均价值,二手车的均衡价格为10000美金,真实价值不大于10000美金的二手车可以成交。

(2)由于买方只愿意购买10000美金以下的二手车,因此实际价值高于10000美金的二手车将不会在市场上出售,最终实际交易的二手车价值均匀分布在5000到10000美金之间,故实际交易的二手车的平均价值为:AP′=(5000+10000)/2=7500(美金)。

(3)由(2)可知,新的二手车均衡价格为7500美金,此时交易二手车的平均价值为AP″=(5000+7500)/2=6250(美金)。

(4)这样下去,二手车买主会不断压低其意愿支付价格,以至于不会有二手车买主愿意出售所拥有的车辆,因此该市场不存在价格和交易量为正的市场均衡。

14 一家垄断的钢铁厂的成本函数为:C(q)=q 2 +60q+100。该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200-q,但是钢铁厂每生产1单位的钢铁将产生0.1单位的污染物z,即z=0.1q。清理污染的成本函数为:污染总成本=100+400z,其中z为污染物数量。

(1)如果企业可以自由排放污染物,其产品价格和产出水平是多少?

(2)假定生产者必须内部化其外部性,即它必须支付污染成本,则其产品价格和产出水平为多少?

(3)上述计划是否能够消除污染?请分别计算出(1)和(2)两种情形下的污染物数量。

(4)假定政府希望通过用税收减少企业的污染排放。如果政府希望减少的污染物排放量与(2)中相同,则应该怎样设计税收政策?[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

解: (1)当企业可以自由排放污染物时,企业的总成本就是生产成本,此时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π(q)=p(q)q-C(q)=(200-q)q-(q 2 +60q+100)=-2q 2 +140q-100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dπ/dq=-4q+140=0。

解得q=35;p=165。即当企业自由排放污染物时,产品价格为165,产出水平为35。

(2)当企业需要内部化负外部性时,企业的总成本函数变为:

TC(q)=(q 2 +60q+100)+(100+400z)=q 2 +100q+200

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π(q)=p(q)q-TC(q)=(200-q)q-(q 2 +100q+200)=-2q 2 +100q-200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dπ/dq=-4q+100=0。

解得:q=25;p=175。即当企业支付污染成本时,产量为25,价格为175。

(3)企业不考虑污染成本时的污染物为:z 1 =0.1×35=3.5。

企业支付全部污染成本时的污染物为:z 2 =0.1×25=2.5。

所以生产者内部化其外部性的计划可以减少一部分污染,但不能完全消除污染。

(4)①如果政府对企业征收从量税,设政府对每单位产出征收t单位的税收,此时企业的成本为:

TC(q)=q 2 +60q+100+tq=q 2 +(60+t)q+100

此时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π(q)=(200-q)q-[q 2 +(60+t)q+100]=-2q 2 +(140-t)q-100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dπ/dq=-4q+(140-t)=0。

如果政府希望减少的污染物排放量与(2)相同,则企业生产q=25,代入上式得:t=40。

②如果政府对企业征收总量税,设政府对该企业征收T单位的税收。此时企业的成本为:

TC(q)=q 2 +60q+100+T

此时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π(q)=(200-q)q-(q 2 +60q+100+T)=-2q 2 +140q-(100+T)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dπ/dq=-4q+140=0。

解得q=35,不能达到减少污染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政府对企业每单位产出40单位的税收,可以使污染排放量减少到与(2)相同的水平。

15 设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型的,即U=x α y β ,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分别为P x 、P y ,消费者的收入为M,α和β常数,且α+β=1。

(1)求解消费者关于商品x和商品y的消费函数;

(2)证明:当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与消费者的收入同时变动一个相同比例时,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关系维持不变;

(3)证明: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α和β分别为消费者用于购买商品x和商品y的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南开大学2014研]

解: (1)根据题设条件,该消费者的最优化问题为:

解得x * =(αM)/P x ,y * =(βM)/P y

(2)假定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同时变为tM、tP x 和tP y (t>0),消费者关于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为:x ** =(αtM)/(tP x )=(αM)/P x ,y ** =(βtM)/(tP y )=(βM)/P y 。即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关系维持不变。

(3)证明:

商品x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份额为xP x /M=[P x (αM)/P x ]/M=α。

商品y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份额为yP y /M=[P y (βM)/P y ]/M=β。

说明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α和β分别为消费者用于购买商品x和商品y的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

16 某人的效用函数为U=x 1/3 y 2/3 ,收入为m,其中x和y的价格分别为p 1 ,p 2

(1)求出消费者均衡时,该人对x,y两商品的需求函数。

(2)求该消费者的间接效用函数。

(3)验证罗伊恒等式。[南开大学2017研]

解: (1)在达到消费者均衡时,有:

构造拉格朗日方程有:

最大化条件是一阶导等于零,则有:

解得:x=m/(3p 1 ),y=2m/(3p 2 )。

所以x的需求函数是x=m/(3p 1 ),y的需求函数是y=2m/(3p 2 )。

(2)由(1)可得间接效用函数:V(p 1 ,p 2 ,m)=U(x,y)=2 2/3 m/(3p 1 1/3 p 2 2/3 )。

(3)罗伊恒等式描述的是需求函数和间接效用函数之间的关系,即:

在本题中,由(2)中的间接效用函数可得:

所以,罗伊恒等式得到验证。

17 某航空公司只有一条航线,同时售票给休闲旅客和商务旅客。休闲旅客的周需求函数为Q T =6000-10P,商务旅客的周需求函数为Q B =1000-P。如果每张票的边际成本为200美元。

(1)该航空公司如何设定休闲票和商务票的价格?

(2)如果政府强制要求所有票价必须一致,则该航空公司如何定价?两类消费者在该价格上的需求弹性是多少?

(3)假设该航空公司每周最多只能售出1300张票,则分别应当给两类消费者售出多少张票,定价多少?[中山大学2015研]

解: (1)已知休闲旅客的周需求函数为Q T =6000-10P,反需求函数为:P=600-0.1Q T ,则边际收益函数为:MR=600-0.2Q T 。当航空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时,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又已知边际成本为200美元,于是有:600-0.2Q T =200。解得:Q T =2000,将其代入需求函数,可以得到:P=400(美元)。

已知商务旅客的周需求函数为Q B =1000-P,反需求函数为:P=1000-Q B ,则边际收益函数为:MR=1000-2Q B 。当航空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时,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又已知边际成本为200美元,于是有:1000-2Q B =200。解得:Q B =400,将其代入需求函数,可以得到:P=600(美元)。

因此,航空公司设定的休闲票和商务票的价格分别是400美元和600美元。

(2)当航空公司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即P=P 1 =P 2 ,市场总需求函数为:Q=Q T +Q B =6000-10P+1000-P=7000-11P;则反需求函数为:P=(7000-Q)/11;

此时航空公司的利润为:π=PQ-TC=[(7000-Q)/11]Q-200Q=(4800Q-Q 2 )/11;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dπ/dQ=(4800-2Q)/11=0。

解得:Q * =2400。

代入需求函数,得P * =4600/11(美元),代入休闲旅客和商务旅客的周需求函数中得到:Q T =20000/11,Q B =6400/11。

两个市场的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应该用点弹性公式E d =-(dQ/dP)·(P/Q)。

将P * 、Q T 、Q B 代入式子可以得到E dT =23/10,E dB =23/32。

(3)该航空公司每周最多只能售出1300张票,满足Q T +Q B =1300,Q B =1300-Q T

航空公司的利润函数为:π=TR-TC=P T Q T +P B Q B -TC=(600-0.1Q T )Q T +(1000-Q B )Q B -200(Q T +Q B )=(600-0.1Q T )Q T +(Q T -300)(1300-Q T )-200×1300=-1.1Q T 2 +2200Q T -650000;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π′=-2.2Q T +2200=0。

解得:Q T =1000,Q B =300,P T =500,P B =700。

18 假设某个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如下:p=100-0.5(q 1 +q 2 ),在该产品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进行生产,他们各自的成本函数为:

c 1 =5q 1

c 2 =0.5q 2 2

(1)在斯塔克伯格模型(Stackelberg Model)中,谁会成为领导者?谁会成为追随者?

(2)该市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中山大学2016研]

解: (1)先求古诺均衡:

两个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为:

∂π 1 /∂q 1 =95-0.5q 2 -q 1 =0

∂π 2 /∂q 2 =100-0.5q 1 -2q 2 =0

进而得到企业1的反应函数为:q 1 =95-0.5q 2

企业2的反应函数为:q 2 =50-0.25q 1

由两家企业的反应函数:

解得q 1 =80,q 2 =30。

若企业1成为领导者,必须有q 1 ≥80;若企业2成为领导者,则必须有q 2 ≥30。

要使企业1成为领导者,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对企业2的任何先行产量决策,企业1均采取战略使对方利润为负,即:

解得:200-2q 2 <q 1 <190-q 2

对于企业2的任何产量先行决策q 2 >10,只要企业1威胁其产量q 1 满足上式,即此时企业2利润为负,则企业2就不敢先行动;而q 2 <10时,与先行动者的q 2 ≥30矛盾。

当企业1先行动时,企业2决策:q 2 =50-0.25q 1

企业1决策:

解得:q 1 =280/3≈93.33。

企业1的产量决策范围为80≤q 1 ≤93.33。

而企业2要惩罚企业1为领导者必须满足:

解得:190-q 1 <q 2 <100-0.5q 1 ,进一步得:q 1 >180。

这与80≤q 1 ≤93.33矛盾。

当企业2先行动时,企业1决策:q 1 =95-0.5q 2

企业2决策:

解得:q 2 =35。

企业2的产量决策范围为30≤q 2 ≤35。

故在斯塔克伯格模型中,只可能企业1成为领导者,企业2成为追随者。

(2)企业1先行动时,q 1 =280/3,q 2 =80/3,π 1 ≈3266.67,π 2 ≈711.11;

企业2先行动时,q 1 =77.5,q 2 =35,π 1 =3003.125,π 2 =918.75;

两企业同时行动时,q 1 =80,q 2 =30,π 1 =3200,π 2 =900。

博弈的支付矩阵为:

可见对任何企业,先行动均为占优策略,故市场的最后结局为古诺均衡。企业1生产80,企业2生产30。

19 假设一个消费者的收入为28,效用函数为u=min{3x 1 ,x 2 },x 1 和x 2 分别是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

(1)如果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分别为1和2,求解消费者的最优决策。

(2)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商品2的价格由2下降到1,求解这一个变化带来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中山大学2017研]

解: (1)将消费者的收入用y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分别用p 1 和p 2 表示。

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min{3x 1 ,x 2 },说明商品1和商品2是互补品,在进行最优决策时有3x 1 =x 2 ,且消费者为实现效用最大化,会将全部收入用于商品消费,即有p 1 x 1 +p 2 x 2 =y。

因此,消费者在最优决策时对商品1和商品2的消费量分别为:

x 1 =y/(p 1 +3p 2

x 2 =3y/(p 1 +3p 2

因此,当p 1 =1,p 2 =2,y=28时,求得x 1 =4,x 2 =12,此时,消费者效用水平为u=12。

(2)当商品2的价格为p 2 ′=1时,根据(1)中的方法求解得到商品1和商品2的消费量分别为x 1 ′=7,x 2 ′=21。由此可知,商品2价格变化产生的总效应为x 2 ′-x 2 =21-12=9。

①希克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为保持原有效用水平u=12,消费者在新的价格水平(1,1)下的支出最小化问题为:

求解可得:x 1 ″=4,x 2 ″=12。

所以,商品2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为:x 2 ″-x 2 =12-12=0。

收入效应为:总效应-替代效应=(x 2 ′-x 2 )-(x 2 ″-x 2 )=x 2 ′-x 2 ″=21-12=9。

②斯勒茨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要使得购买力保持不变,消费者在新的价格水平(1,1)下,则收入水平应调整为:y′=x 1 +x 2 =4+12=16。

在该收入水平下,满足最优决策3x 1 =x 2 ,所以,消费者对商品2的消费量为:x 2 ″=12。

因此,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为:x 2 ″-x 2 =12-12=0。

斯勒茨基收入效应为:总效应-替代效应=9-0=9。

可见,互补品价格发生变化时,只存在收入效应,不存在替代效应。

20 给定生产函数F(K,L)=β 0 +β 1 (KL) 1/2 +β 2 K+β 3 L,其中K为资本,L为劳动。

(1)求该生产函数满足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

(2)给定资本价格r,求最优的要素投入比K/L。

(3)计算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中山大学2018研]

解: (1)生产函数满足规模报酬不变要求F(λK,λL)=λF(K,L),即:β 0 +β 1 λ(KL) 1/2 +β 2 λK+β 3 λL=β 0 λ+β 1 λ(KL) 1/2 +β 2 λK+β 3 λL。

则该生产函数满足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是β 0 =0。

(2)由生产函数可知MP K =β 1 K 1/2 L 1/2 /2+β 2 ,MP L =β 1 K 1/2 L 1/2 /2+β 3

给定资本价格r,设劳动价格为w,则最优要素投入比需满足MP K /MP L =r/w,解得:

(3)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分别为:

21 某一个地区的纸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如下:Q d =160000-2000P,Q s =40000+2000P。其中,Q d 是需求数量;Q s 是供给数量,单位是百吨;P表示每百吨的价格。由于没有任何废水排放管制措施,造纸厂向河中排放了大量废水。这些由于污染所产生的边际外部成本由曲线MEC=0.0006Q s 给出。

(1)在没有任何管制措施下,竞争性的产出和价格是多少?

(2)计算社会最优的产量和价格。

(3)解释为什么(1)和(2)中的答案不同。

(4)如果政府打算对纸张生产征收单位产出税,税率设置在什么水平比较合适?[中山大学2016研]

解: (1)市场均衡时有需求数量等于供给数量,即:

解得:Q=100000,P=30。即在没有任何管制措施下,竞争性的产出为100000百吨,价格为30元/百吨。

(2)污染的边际成本为:MEC=0.0006Q s

由供给函数可得造纸厂的私人边际成本即为:MC Z =P=0.0005Q s -20。

社会的边际成本为:MC=MEC+MC Z =0.0006Q s +0.0005Q s -20=0.0011Q s -20。

由需求函数可得社会的边际收益为:MR=P=80-0.0005Q d

社会最优的条件为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有:MC=MR,Q s =Q d

解得:Q=62500,P=48.75。即社会最优的产量为62500百吨,价格为48.75元/百吨。

(3)(1)的答案是根据厂商个人利益最大化得到的,它忽略了污染的外部成本,而(2)的答案是基于整个社会的利益所考虑,考虑了外部成本,因此最后得出的答案是社会的最优量小于个人的最优量。可以通过图9来说明。

图中水平直线D=MR是某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MC则为其边际成本曲线。由于存在着生产存在外部不经济(例如生产造成的污染),故社会的边际成本高于私人的边际成本,从而社会边际成本曲线位于私人边际成本曲线的上方,它由虚线MC+ME表示。虚线MC+ME与私人边际成本曲线MC的垂直距离,亦即ME,可以看成边际外部不经济,即由于厂商增加一单位生产所引起的社会其他人所增加的成本。竞争厂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其产量定在价格(亦即其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处,即为X * ;但使社会利益达到最大的产量应当使社会的边际收益(可以看成为价格)等于社会的边际成本,即应当为X ** 。因此,生产的外部不经济造成产品生产过多,超过了帕累托效率所要求的水平X **

图9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4)假设每单位产品征收t的税,则:

解得:t=37.5。

如果政府打算对纸张生产征收单位产出税,则单位产出税为37.5元/百吨。 r71b18gSpyHpREnEWnLe7naxsVzIX9HUkxpxyR06KbiPgvm7MDD2+UknGP4BBm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