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简答题

1 简述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基本特点。 [吉大2019年研]

答: (1)专业关系的含义

专业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以一个专业人员的身份与他(她)努力使之发生变化的系统之间所建立的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的一种专业协助关系。也可以说专业关系是助人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在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约建立起来的结构性的、有期限的角色联系。专业关系有效与否的关键在于服务对象对助人者是否接纳与信任。

(2)专业关系的特点

①目的性。专业关系是为专业的目的而建立的,它的建立是为了协助受助者,即通过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工作要能解决或防止个人、家庭或社区的问题,或发展受助者的潜能。专业关系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是一种暂时性的工作关系,当受助者的问题得到解决后,双方关系建立的前提消失,关系必须结束。

②以受助者为本。从本质上说,建立专业关系不是为了工作者的需求,不以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利益为前提,而是为了满足受助者的需求,在专业服务的范围内,受助者的利益高于工作者的利益。

③非平等性。在专业关系中,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地位并非完全平等。双方的互动,以受助者为重点,受助者一般要提供必要的个人资料让工作者能够多方面地了解,从而使社会工作者的协助是有效的,而工作者则不必这样做。

④受制约性。专业关系不仅要以所要达到的社会工作目标为指导,也受本专业明确而详尽的伦理道德守则制约。

⑤代表性。在社会工作者和受助者的专业关系中,社会工作者并不是代表自己,而是既代表着自己所工作的社会工作机构,也代表着所从事的社会工作专业。

⑥兼容性。专业关系是兼有工具性和情感性的关系。良好的专业关系是双方信任的基础,专业关系是带有目的的,即通过良好关系的建立来实现工作目标,这是其工具性之所在;同时良好的关系本身离不开双方情感的交流和表达,这样专业关系就具有了情感性的色彩。因此,它是一种兼容性的专业关系,兼有工具性和情感性两方面的特征。

2 个案工作过程中如何协助案主体现案主的自决原则? [中山大学2010年研]

相关试题:

(1)针对有精神障碍者怎么应用案主自决原则? [人大2015年研]

(2)单亲妇女个案辅导工作过程中如何协助案主体现案主的自决原则? [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 (1)案主自决原则在个案工作过程中的主要表现

①在社会工作中,案主自决原则即承认案主有自己选择和决定的权利。个案工作者不是救世主,也不是裁判者,而只是帮助的提供者。个案工作者应处于分担、支持、提示的地位,他(她)可以告诉案主如何获得帮助,但该建议是否被采用则由案主自己决定。

②对于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个案工作者可能是不可缺少的,但对社会中的每个成员,是否愿意接受帮助以及希望接受怎样的帮助,必须由他们自己作出决定,不能强加于人。只有在案主不具备作积极和建设性决定的能力,如年龄太小、精神不健全等,或者案主有违反法律、道德,对他人构成直接威胁的情况下,才考虑限制案主的自决权。

③当案主求助时,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自我决定的权力,即使案主有放弃、逃避或推卸“自我决定”的倾向,工作者也应尽力使其恢复自我选择的能力。

(2)案主自决原则在个案工作过程中的体现必须满足两个前提

①当事人绝对清醒,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

②自决的方向和后果对当事人绝对无害。在这两个前提下,尊重当事人的自决权,就是尊重当事人的自由人权。不具备上述两个前提条件,社会工作者则要为当事人负起一定的责任,即在表面上违背自决原则。

3 结构家庭治疗法是怎样看待案主的问题的?其介入手法有什么特点?

相关试题:

(1)结构主义的家庭治疗。 [社科院2017年研]

(2)结构家庭治疗 [概念题,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研]

(3)结合你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经验,试举例说明结构家庭治疗法在婚姻危机中的运用。 [论述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研]

答: (1)结构家庭治疗法对案主问题的看法

①结构家庭治疗法假设个人问题与家庭的动力、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特别重视家庭结构的影响,认为个体的问题症状都是家庭结构缺陷造成的副产品,必须在家庭结构发生良性改变之后,个体的问题才能够减轻或消除。

②它以改变家庭的结构为治疗的首要目标,治疗者不直接去解决个人的问题,而是在重建家庭结构过程中扮演积极主动的促进者角色。当家庭的结构改善了,其正常的功能就得到发挥,困扰个体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2)介入手法的特点

①改变家庭的看法

结构家庭治疗法虽然不是认知疗法,但仍重视转变家庭的观念。工作者认为问题出在家人交往方式上,治疗经常使用重演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工作者要特别注意引导家庭成员直面问题。

②改善家庭的结构

家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某些家庭成员过分疏远或过分纠缠,从而影响了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个家庭功能的发挥,所以家庭中各次系统边界的建立以及边界的可渗透性是很重要的。

③改变家庭错误的世界观

家庭有它本身的期望、要求、价值观与道德观,工作者认为问题出在不合理的家庭期望、要求、价值观和道德观上,治疗方法是工作者帮助家庭成员改变错误的家庭世界观。

4 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武汉大学2012年研]

相关试题:

(1)矫正社会工作 [人大2015年研]

(2)矫正社会工作 [概念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研]

(3)矫治社会工作 [概念题,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 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社会工作的不同领域中,这些价值伦理都是社会工作者思想和行为的指引和规范。在矫正社会工作领域中,基本的价值理念主要包括:

(1)接纳。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信念就是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而这种价值和尊严带给每一个人不可剥夺的社会权利,因此社会工作者对待受助者的基本态度应该是接纳而非批判。

(2)可塑性。社会工作对人的一个基本看法就是:相信每一个人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可以改变的,也即相信人具有可塑性。在这样的信念指引下,社会工作者才相信可以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受助对象改变其与社会生活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达到恢复其社会功能、重新成为正常社会成员的目标。

(3)个别化。社会工作者确信:任何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生理、心理特质和生活经验。此外,每个人在环境、信仰、个性、兴趣、天赋、动机、目标、价值观、情绪和行为模式等方面都有极大差异。因此,社会工作者要把每一个受助者都当作拥有不同特质和需求的“个人”,而不是当作一种“类别”来对待。

5 简述危机介入的技巧。 [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研]

相关试题:

(1)危机介入 [概念题,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研;中山大学2015年研]

(2)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河北大学2012年研]

(3)进行危机介入属于什么类型社会工作介入活动?危机介入技巧有哪些? [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 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危机介入模式就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急状态而开展的调适和治疗的工作方法。危机介入模式是围绕着服务对象的危机而展开的调适和治疗工作,注重不同服务介入技巧的综合运用,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危机介入模式的技巧主要包括: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服务对象最近的生活状况上,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迅速做出危险性判断。社会工作者在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过程中需要对服务对象采取破坏行为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以便给予及时的介入和治疗。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社会工作者需要借助简洁易懂的语言、专心的聆听、感情的支持等技巧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uQhERXtVGZ2d0QqlIvSd6Uv5HogRrb1tNjqoAwJrBN6bjoQlgMk0OW7Lv+9lBpn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