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6章
结构位移计算

一、填空题

1 互等定理只适用于______体系。反力互等定理、位移互等定理是以______定理为基础导出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研]

【答案】 线弹性;功的互等

【解析】 因为互等定理中采用的位移计算公式都是在线弹性假定下求出的,所以互等定理只适用于线弹性结构。互等定理包括功的互等定理、位移互等定理及反力互等定理,其中反力互等定理、位移互等定理均基于功的互等定理导出,是功的互等定理的特殊情况。

2 如图6-1所示结构,支座A顺时针转动了θ,支座E的弹簧刚度为k,则铰C左右截面的相对转角为______。 [浙江大学2006研]

图6-1

【答案】

【解析】 在铰C左右两端施加一对单位力偶( ),取左半部分结构进行分析,可得支座A的弯矩M A =2(逆时针)。根据虚功原理,则铰C左右截面相对转角为:

3 如图6-2所示结构中,杆AB、BE截面抗弯刚度为EI,杆DC的抗拉刚度为EA,则D结点的水平位移为______。 [西南交通大学2006研]

图6-2

【答案】 F P a 3 /(EI)(→)

【解析】 在B点施加水平向右的单位集中力,分别作出结构在外荷载F P 和单位集中力下的弯矩图M P 和M 1 ,如图6-3所示。

两图图乘得:Δ Cy [1/(EI)] (1/2×a×a×2F P a)=F P a 3 /(EI)(→)。

图6-3

4 如图6-4所示两图的图乘结果为______。 [湖南大学2007研]

图6-4

【答案】 -25abl/(48EI)

【解析】 根据图乘法的计算原则,需根据刚度变化分两段进行图乘,则图乘结果为:

-(2la/3×5b/8)/(EI)-(2la/3×5b/8)/(4EI)=-25abl/(48EI)

5 如图6-5所示桁架各杆的EA相同,AB杆的转角大小为______,方向为______。 [国防科技大学2006研]

图6-5

【答案】 P/(EA);顺时针

【解析】 在AB杆两端施加一对顺时针的集中力,大小为1/a,分别计算结构在外荷载P和单位集中力下的各杆的轴力。

外荷载P作用下:N AD =N AB =+P,N BC =0,

一对顺时针的单位集中力作用下:N AC =N AB =0,N AD =+1/a,N CB =-1/a。

代入位移计算公式可得转角:θ AB =(∑ N ( ) N P l)/(EA)=(P·a·1/a)/(EA)=P/(EA)。

6 如图6-6(a)所示结构,各杆长均为l,各杆刚度均为EI,弹性刚度系数k=3EI/l 3 ,A点的水平位移为______,方向为______。 [中南大学2005研]

图6-6(a)

【答案】 Pl 3 /(EI);水平向右

【解析】 A点的水平位移由外荷载P产生的位移和和弹簧变形产生的位移两部分组成。

①由外荷载产生的位移

在A点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单位力并作出相应的弯矩图M 1 及荷载P作用下的弯矩M P 图,如图6-6(b)所示。图乘运算得:Δ AH1 =2×(1/2)×l×Pl×(2/3)×l/EI=2Pl 3 /(3EI)(→)。

②由弹簧变形产生的位移

荷载P的作用下,弹簧压缩量为Pl 3 /3EI,代入位移计算公式可得:

Δ AH2 =-∑R C =- [-1×Pl 3 /(3EI)] =Pl 3 /(3EI)(→)

综上,A点的水平位移为Δ AH =2Pl 3 /(3EI)+Pl 3 /(3EI)=Pl 3 /(EI),方向水平向右。

图6-6(b)

二、选择题

1 如图6-7(a)所示为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M P 图,曲线为二次抛物线,横梁的抗弯刚度为2EI,竖柱为EI,则横梁中点K的竖向位移为(  )。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研]

A.87.75/(EI)↓

B.43.875/(EI)↓

C.94.5/(EI)↓

D.47.25/(EI)↓

图6-7(a) M P 图(kN·m)

【答案】 B

【解析】 在横梁中点K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单位力,作出对应的弯矩图M 1 图,如图6-7(b)所示。利用图乘法,将M p 图分为两个图形的组合,可得K点处的位移为:

Δ K =2×(2/3×3×9×5/8×3/2)/(2EI)+(1/2×6×3/2×12)/(2EI)=43.875/(EI)(↓)

图6-7(b)

2 如图6-8(a)所示结构EI=常数,若要使B点水平位移为零,则P 1 /P 2 应为(  )。 [浙江大学2007研]

A.10/3

B.9/2

C.20/3

D.17/2

图6-8(a)

【答案】 C

【解析】 利用结构位移计算反推荷载。在B点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单位力,作出对应的弯矩图M 1 及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M P ,如图6-8(b)所示。利用图乘法可得B点水平位移计算式为:

-(1/2×l×l×2P 2 l/3)/(EI)-(1/2×l×l×P 2 l)/(EI)+(1/2×l×P 1 l/4×l)/(EI)=0

解得:P 1 /P 2 =20/3。

图6-8(b)

3 如图6-9所示桁架,C点的水平位移(  )。 [西南交通大学2008研]

A.向左

B.向右

C.等于零

D.不定,取决于A 1 /A 2

图6-9

【答案】 D

【解析】 在外荷载F P 下,根据节点法可判断AC杆轴力为拉力,符号为正,BC杆轴力为压力,符号为负。在C点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单位力,可判断AC杆的轴力为拉力,符号为正,BC杆轴力也为拉力,符号为正。

根据计算桁架位移的公式得:Δ CH =∑ N ( ) N P l/(EA),可知C点水平位移的正负不能确定,取决于A 1 /A 2 值。

4 如图6-10所示两种梁的状态下所产生的支座反力关系为(  )。 [国防科技大学2006研]

A.m 11 =m 12

B.m 12 =R 21

C.R 21 =R 22

D.m 11 =R 22

图6-10

【答案】 B

【解析】 根据反力互等定理,支座1发生单位位移所引起的支座2的反力,等于支座2发生单位位移所引起的支座1的反力。因此m 12 =R 21 ,B项正确。

5 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 [宁波大学2009研]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

C.所有杆件EI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答案】 B

【解析】 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包括:①杆轴为直线;②EI为常数;③ M ( ) 和M P 两个弯矩图中至少有一个是直线图形。B项,变截面直杆可根据截面刚度不同分段利用图乘法求解位移,因此B项不是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

三、判断题

1 静定结构在产生支座沉降时,其位移与结构的刚度有关。(  ) [中南大学2003研]

【答案】

【解析】 静定结构在温度变化、支座沉降时,静定结构不会产生内力,但会产生位移。支座沉降时,结构产生刚体位移,其位移与结构的刚度无关。

2 如图6-11所示结构EI=常数,求K点的竖向位移时,由图乘法得:Δ K =(1/EI)×ω 1 y 1 。(  ) [天津大学2003研]

图6-11

【答案】

【解析】 图示情况下不能直接进行图乘计算,应分段进行计算。 M ( ) 图的三角形部分对应与M P 图相同的范围内的弯矩图进行图乘,此时的M P 图应按照叠加法重新画出,方可进行计算。

四、分析计算题

1 如图6-12所示桁架各杆刚度为EA,弹性支座刚度为EA/a,试计算桁架各杆的轴力,并求结点7的竖向位移。 [武汉科技大学2007研]

图6-12

解: 取基本体系如图6-13所示。

图6-13

则力法基本方程为:

式中,Δ k 为弹性支座处变形。根据题意,弹性支座处的变形为:Δ k =X 1 /(EA/a)=X 1 a/(EA)。

由于结构是对称的,所以只需研究半边结构,如表6-1所示。

表6-1

则有:

代入力法基本方程中可求得X 1 =F,表的最后一列是各个桁架的内力。节点7的位移为Δ 7 =X 1 a/(EA)=Fa/(EA)(↓)。

2 求如图6-14所示结构A、B相对竖向线位移,EI=常数,a=2m。 [宁波大学2009研]

图6-14

解: (1)若求AB的相对竖向位移,需分别在AB两点加一对单位力,其中A点的力竖直向下,B点的力竖直向上。由静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结构的支座反力为0,故此时的弯矩图如图6-15所示。

图6-15

(2)绘制结构在原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6-16所示。

图6-16

(3)由图乘法可得,AB的相对竖向位移为:Δ=2×(1/3)×2×2q×(3/4)×2/(EI)=4q/(EI)(↓↑)。

3 求如图6-17所示结构A点竖向位移Δ Ay ,已知EI为常数。 [西南交通大学2007研]

图6-17

解: 在A处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单位力,求解支座反力。由静力平衡条件可得两端支座均为1/2,绘制弯矩图,如图6-18所示。

图6-18

均布荷载作用下,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可得左侧支座反力为:F x =ql,F y =ql/4,右侧支座反力为:F y =ql/4。绘制均布荷载作用弯矩图,如图6-19所示。

图6-19

利用图乘法,可得A的竖直位移为:

4 结构的支座移动情况如图6-20所示。求铰B两侧截面的相对转角φ B [国防科技大学2006研]

图6-20

解: 在铰B处施加一对单位力偶,基本体系如图6-21所示。

图6-21

由图示结构可知,弯矩作用在基本结构上。因此D支座的反力为0。取AB段为隔离体,并对B点取矩得:

∑M B =0,解得M A =1。所以相对转角为:Δφ B =-∑F RC ·φ=0.001rad( GFNSwAud3y46i0O65nr/WxZVcJOiCVHK/QsCAQDVVFAdx6n8EDrvE+1pdAcvd05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