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16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801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通货紧缩

答: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相对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等要素减少而引致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和经济衰退等现象,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概念。

通货紧缩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在实体经济中的根源是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偏离,或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当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或现实经济增长率持续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则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通货紧缩的特征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与普遍地下跌。通货紧缩的影响包括:①加剧了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不公平,使消费总量下降。②使资源大量闲置、浪费。③加重债务人负担。④形成银行大量不良资产。⑤市场信号失灵,严重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

通货紧缩的对策建议主要有:①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货币流通速度。②防止信贷紧缩。③增加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④采取有效措施刺激国内需求。⑤消除体制性退出壁垒。⑥建立高效的产业组织。⑦刺激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⑧扩大政府合理支出,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

2 资本积累

答: 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增大资本,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剩余价值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由资本家用作个人消费,另一部分用作资本积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剩余价值分割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大小。如果在一定量剩余价值中资本家个人消费的比例大,积累量就小;反之,资本家个人消费的比例小,积累量就大。

3 恩格尔系数

答: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额/总收入额。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4 充分就业

答: 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况。充分就业是由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范畴,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即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与某些失业现象的存在并不矛盾,如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这两种失业都是正常的。只有非自愿性失业消失,社会才算实现了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也可广义地理解为各种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5 中等收入陷阱

答: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后,可能出现两种结果:①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发达国家。②出现贫富悬殊、环境恶化甚至社会动荡等问题,导致经济发展徘徊不前。后一种结果称走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原因主要就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低端制造业可以带来中等收入,但是伴随而来的污染,低质低价,都是恶性循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错失发展模式转换时机。②难以克服技术创新瓶颈。③对发展公平性重视不够。④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偏差。⑤体制变革严重滞后。

6 经济全球化

答: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它具体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世界各国在有关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资源、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合作与联系日益加强等。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简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答: 级差地租是因租种不同等级的土地所缴纳的不同数量的地租,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超额利润。

(1)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自然生产条件不同。较好土地所生产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会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但仍然可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也就转化为级差地租。

土地经营的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必须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来决定。由于仅仅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产品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从而要求劣等地也参加耕作。如果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平均生产条件来决定,则经营劣等地就得不到平均利润,而只得转移资本到别的部门中去。这样,势必造成农产品的供不应求,从而引起价格上涨,并且一直涨到与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相等,经营劣等地也能得到平均利润,从而使产品供求平衡为止。可见,在土地经营垄断的条件下,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归根到底还得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来决定。这样,由于优等地和中等地生产条件较好、产量较多,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便以不同的程度低于由劣等地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但出卖农产品时,是以统一的社会生产价格为标准,从而优等地和中等地可以获得程度不同的超额利润,构成级差地租。

由上述的分析可见,土地作为生产条件,它的质量优劣的差别,只是产生级差地租的自然条件或基础,而不是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因为生产条件的差别在任何生产部门都存在,但由于一般不存在对使用较好的生产条件的垄断,因而不能形成持久性的超额利润。在农业中,只有当土地自然条件的差别同时与土地经营的垄断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级差地租才会形成。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正是产生级差地租的根本原因。土地所有权也不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它只是决定级差地租要归土地所有者占有。如果土地国有化了,这种额外利润便交给国家。

(2)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有限性所造成的土地经营垄断。和工业部门相比,农业生产的超额利润有两个特点:

①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从而优等地和中等地都可以取得超额利润即级差地租。

②农业中的超额利润相当稳定。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土地有限特别是好土地更为有限造成的,使得土地经营具有垄断性。这样,如果劣等地得不到平均利润,农业资本家就不会去租种,全社会的农产品将不够供应。

综上所述,土地优劣不同只是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而产生的原因却是土地经营垄断。

2 简述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之间的联系。

答: (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的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从理论上讲,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的。简单地说,以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投入为例,在劳动投入量很少和资本投入量很多的情况下,减少一些资本投入量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增加劳动投入量来弥补,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即劳动对资本的替代是很容易的。但是,在劳动投入增加到相当多的数量和资本投入量减少到相当少的数量的情况下,再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就将是很困难的了。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共同原因是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且以生产技术不变为假设前提。

其区别表现在:边际报酬递减是短期生产函数或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性质。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其所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反映了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性质。长期内,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的投入量可以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3 简述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点。

答: 新常态经济是与GDP导向的旧经济形态与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的新的经济形态与经济发展模式。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许多特征,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速的放缓,更表现为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结构的再平衡,面临着复杂的系统转型,也意味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重要特点。

(1)国民经济以中高速增长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既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客观趋势,又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目标新的取向。

从经济运行的客观趋势看,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我国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放缓,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随着资源生态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高增长难以为继。从宏观调控的目标取向看,在新常态下,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宏观调控的目标要适应这种转变,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使中国经济大船能行稳致远。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现在增长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聚集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仍然是位于世界前列的、富有前景的增长。

(2)经济结构加速转变

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趋势加快。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同时,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网上购物、定制消费等方式广泛发展,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领域的消费升级逐步展开,新的商业机会不断涌现。

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与此同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城乡结构方面,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城乡差距不断缩小。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收入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占比上升,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发展动力发生转换

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二是提高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后者又主要取决于科技创新。从更多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产业、产品、生产方式、产业组织、商业模式、管理体系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不断深入。但总体上看,我国经济仍然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乏,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物质资源越用越少。发展的新路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上。

(4)经济开放水平提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日益增强,中国正在从世界经济规则和秩序的“接受者”向倡导者、构建者转变,这是当前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变化,也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不断上升的必然要求。

(5)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关键在于必须用科学的正确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和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为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点所在。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突出表现。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融入世界的必然选择。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贯穿于五大发展理念的灵魂和主线,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三选二)

1 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现实意义。

答: (1)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为了便于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马克思对社会总产品的构成进行了划分:

a.对社会总产品的划分。按照使用价值的最终用途,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生产资料是用于生产消费的物质资料;消费资料是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物质资料。按照价值形式,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划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

b.对社会生产的划分。以对社会总产品的划分为依托,马克思将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和第二部类(Ⅱ)。第一部类是指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的总和;第二部类是指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的总和。

②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可以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就是在原有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大于原有规模的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但是,由于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因此,对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分析,要从简单再生产开始。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基本实现条件:Ⅰ(v+m)=Ⅱc。即: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应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

②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Ⅰ(c+v+m)=Ⅰc+Ⅱc,即第Ⅰ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价值的总和,应该等于两个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

③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Ⅱ(c+v+m)=Ⅰ(v+m)+Ⅱ(v+m),即第Ⅱ部类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总价值,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①前提条件

a.必须有追加的生产资料,即Ⅰ(v+m)>Ⅱc;

b.必须有追加的消费资料,即Ⅱ(c+m-m/x)>Ⅰ(v+m/x)。

②实现条件

要使扩大再生产能够顺利实现,也就是要使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能得到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实现还要有平衡条件,也就是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还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a.扩大再生产要能顺利进行,第Ⅰ部类新增加的生产资料必须和第Ⅱ部类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以及两大部类需要追加的生产资料之和相等。这就是说,不仅要求Ⅰ(v+m)大于Ⅱc,而且要求:

Ⅰ(v+m)=Ⅱc+ⅠΔc+ⅡΔc

式中,Δc表示追加的不变资本,它的物质形态是追加的生产资料。

b.扩大再生产要能顺利进行,第Ⅱ部类用于补偿不变资本的消费资料及其所提供的追加消费资料必须和第Ⅰ部类的资本家和工人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及两大部类需要追加的消费资料相等。用公式表示,就是:

Ⅱ(c+m-m/x)=Ⅰ(v+m/x)+ⅠΔv+ⅡΔv

③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只有两大部类的产品都得到实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性才能变为现实性。下面就进一步研究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是怎样实现的。

根据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假定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为: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0m=3000

假定第一部类的资本家为了进行扩大再生产把1000m的一半即500作为追加资本,另一半即500作为个人消费。按照原有的4∶1的资本有机构成,500追加资本中有400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100作为追加的可变资本。这样,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构成重新组合为:Ⅰ:4400c+1100v+500m=6000。

第一部类的1100v+500m要与第二部类相交换,才能补偿第一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和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但是,第二部类只有1500c用来和第一部类相交换。因而第二部类还要从750剩余价值中拿出100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使第一部类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得到补偿。而且,第二部类追加100不变资本,使第二部类自身也能实现扩大再生产。按照第二部类原有的2∶1的资本有机构成,第二部类还要从剩余价值中相应提取50作为追加的可变资本。这样,第二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构成就重新组合为:

Ⅱ:1600c+800v+600m=3000

两大部类产品的价值经过重新组合后,就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两大部类的产品同样通过三方面的交换而得到实现:第一部类的4400c,通过本部门内部的交换得到实现;第二部类的800v+600m,也通过本部门内部的交换得到实现;第一部类的1100v+500m和第二部类的1600c,则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换得到实现。用图式可以表示如下:

通过上述几方面的交换,两大部类的全部产品都得到实现,因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在第二年就能够顺利地进行。在第二年的扩大再生产中,如果剩余价值率仍为100%,到第二年末,两大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的构成则为: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这样,社会资本的生产规模,就由上一年的9000(6000+3000)扩大到第二年的9800(6600+3200),从而实现了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4)社会再生产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马克思关于社会总产品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上的划分,对社会主义经济仍然适用。

②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仍然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实现物质补偿与价值补偿。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从价值与物质两个方面考虑,注意二者的协调与统一。

③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与各部门内部、生产与消费之间,也应该保持合理比例。

具体来说,再生产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实意义主要有:

①保持宏观经济总量的均衡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经济总量、关注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同时考虑投资品的供给和需求,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二者之间的均衡。增加需求不仅仅在于总量上的盲目增加投资。这势必造成个别行业的投资过热,从而影响总量的均衡和结构均衡。

②保持结构均衡

我国仍然处于转轨时期,结构性问题是制约市场机制运行的直接因素。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特点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体现在对投资品供给巨大和由此引起的消费品供给的连动扩大。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的供给大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由此造成第一部类的内部失衡;而通过投资品供给巨大带动的相关消费品的供给扩大,又使得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的供给大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造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表明,生产资料的供给和需求要实现均衡,投资的结构要进行较大的调整。第二部类内的结构失衡还表现在消费品结构失衡上。消费品结构的失衡使消费品供给出现严重的扭曲。消费资料的供给和需求要实现均衡,必须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两方面同时入手,实现结构的升级。从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必须深化改革,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结构均衡和总量的均衡。

③合理分配收入,扩大内需

由于低收入者的购买能力不足而产生的过剩,解决的办法应在于从需求管理转变为收入分配政策,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从而提高其消费倾向和消费能力,拉动内需。

④加强宏观调控,政府要起领导指挥作用

由于市场机制自身存在缺陷,无法保证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完全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合理分配资源以及调整产业结构方面,都需要政府进行干预,统筹规划。

2 试论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分歧。

答: (1)凯恩斯主义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观点

凯恩斯主义认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替换关系,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

菲利普斯曲线是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分析的基石。凯恩斯主义认为,在一定的时点上,政府可设置一个经济能够最大限度承受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界限,通过总需求管理政策把通货膨胀和失业都控制在此界限之内。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换取低通货膨胀率;当失业率过高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率提高,以获得较低的失业率。凯恩斯主义观点下的菲利普斯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凯恩斯主义观点下的菲利普斯曲线

(2)货币主义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观点

货币主义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分析中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提出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主义认为,在短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换关系依然存在,但长期中,持续的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由于货币数量的增长超过总产量的增长所引起的。所以,在长期,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除了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之外,不会对失业率产生任何影响。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只能在短期里影响宏观经济的名义量,但不能在长期里影响其实际量。因此,无论中央银行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从长期来看,只要影响国民经济的实际因素没有发生变化,则国民收入与失业率最终都会维持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为了有助于解释清楚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这种短期与长期的不同关系,弗里德曼等人引入了“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的概念。根据弗里德曼的理论,在短期里,下式成立:

实际失业率=自然失业率-a(实际通货膨胀率-预期通货膨胀率)

这个式子把实际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实际通货膨胀率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联系了起来。在上式中,实际失业率与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有关。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由a的大小来决定。而a的大小则取决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根据既往经验所形成的关于未来的预期不会轻易改变。这样在短期中,央行可以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以及短期总供给曲线)作为既定量。则当货币供给改变时,总需求曲线会沿着既定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进而引起产量、价格、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发生没有预期到的波动,最终形成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呈负相关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但在长期中,人们基于既往经验教训的总结,应该可以准确地预料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从而工资和物价等变量都将根据这种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做出调整。

换言之,弗里德曼等人认为,在一个既定的通货膨胀预期下,的确存在一条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但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会使得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发生位置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货币供给变动等因素而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并不会影响实际产量。长期地看,失业率仍会维持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长期总供给曲线呈垂直线的形态,进而使得菲利普斯曲线也成为一条垂直线。亦即长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并不存在负相关的关系。短期与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短期与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3)理性预期学派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观点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若人们的关于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或低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经验使得他们倾向于提高或降低通货膨胀预期,那么,产量和就业的自然水平便只是同一种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相一致的水平。产量和就业水平高于其自然水平,包含着预期的实际的通货膨胀率的稳定的增长。相反,预期的和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下降,则需要一个萧条时期,这时的产量和就业水平低于其自然水平。这样,自然率假说便意味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会使产量永久地高于其自然水平,或失业率永久地低于其自然水平。

理性预期的特征是:人们预期值与以后所发生的实际情况肯定一致,而不会有任何偏差。这就意味着,在理性预期假设下,短期中也不可能有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的情况,即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从而也就无法以通货膨胀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了。所以,在理性预期假设下,无论是短期或长期,菲利浦斯曲线都是一条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垂直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

简而言之,对于菲利普斯曲线具体的形状,不同学派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短期内,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

3 试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和途径。

答: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指依靠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1)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

“创新驱动发展”就是依靠科技的力量,达到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在我国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在国际上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由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可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

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长远意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又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2)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途径

①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原有的产业结构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创新发展的要求,需要及时调整。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a.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加大监督执行力度

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及时修订现有的相关文件,严格执行相关法规。严格控制高污染、高排放等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建设,依托现有企业择点建设新兴项目。鼓励发展和研发高端产品,对属于限制、淘汰类的产品,应严格按照产业发展政策,加大监督执行力度,确保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实施。

b.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的增长点

淘汰落后产能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促进结构调整顺利实施。对必须淘汰的产能,要在能源、用水、信贷等方面限制其供应。对于明显过剩的高载能、高污染产能,通过有效方式促其退出市场。对转产其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附加值较大的新兴产业,在行政审批(备案)、土地、融资等方面应给予支持。通过新兴新产品的培育和大力支持,推动民族品牌建设,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c.建立企业退出机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是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企业关停和兼并重组后,必须保证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要妥善解决好相关问题。应尽快研究建立产业退出机制,通过资本金注入、融资信贷等措施支持优势,使企业规模扩大,形成一批国内市场占有率高、国际有影响的大型企业集团。

②完善市场体制

一个企业从规模大到竞争能力强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而完善的市场体制就是企业创新的助推器,只有遵循市场的价值规律,才能让企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a.所有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面临诸多不平等的竞争环境。较多国有企业占有垄断地位,享有高额的利益回报,创新动力不足;民营企业进入某些领域存在障碍,在资金及相关的利益分配上与国有企业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获得的利润较少,缺乏创新所需资本,整个社会亳无创新可言。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做到:

第一,加快要素市场改革,建立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创造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前提条件。

第二,重点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政策体系,平等对待各种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促进各种要素向创新集聚,提高企业创新动力与能力。

b.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动性

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完善,人们依然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不能平等对待各种经济成分,直接对市场、对微观主体干预太多。为此,应当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设置政府职能,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尊重市场规律。其一,以市场机制调整各种资源的配置,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其二,简化行政审批环节,减少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干预。

c.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创新的主动性

现阶段我国的一些资源配置制度偏离了创新方向,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其一,优化政府科技资源配置,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其二,改变现有的投资激励政策,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动性。

③强化创新保障

任何创新,外部环境都极其重要,只有对创新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措施,才能高效地发挥创新带来的巨大作用。

a.强化体制保障,为产业创新注入活力和动力

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要对国有产权进行重组、重塑、重新构建,解决企业内在的活力和动力机制。大力推进我国产业科技体制创新,逐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坚持对先进技术建立起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并举的机制,在增加产业研发投入的同时,强化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实现创新,将先进技术融入传统产业生产体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研究开发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升级能力。

b.完善以专利制度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知识产权制度是保障和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工具,其实质是必须进一步完善专利发明制度,建立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与司法体系,打击一切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鼓励企业以及个人的原创发明。建立以风险资本为主体的灵活的投创融资体系。

c.建立健全促进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开发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创新驱动,核心是人才问题,为此,我们应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和包容宽松的创新环境,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其一,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机制。其二,完善人力资本开发的激励机制。 hOdTg6cW8Hj2e9gpbbCNsdJoGkOS2CiTVTjsPoz2F45TWjQuETe2QV1/g8/OjPq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